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宋江要怎麽做才能免於被害死的結局呢?

2021-05-27知識

招安並非死局,造反未必生路。

自古以來,想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除非是為了打破舊世界,建立新天下,敢叫日月換新天,自古以來的造反,哪個不是為了招安?

宋代以前,中國在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僅有劉邦帶領抵抗暴秦的造反獲得了勝利。而劉邦帶領的造反,事實上並無法完完全全界定為農民起義,稱作「士族造反」更合適。

劉邦以後,從漢代建立的公元200年,一直到北宋末年的公元1100年,之間1300余年裏,成千上萬的農民起義,基本上都以失敗而結束。

知名的農民起義例如,漢代末期的綠林起義、赤眉起義、黃巾起義都失敗了;兩晉魏晉南北朝的成千上萬農民起義也失敗了;隋朝末期的瓦崗造反失敗了,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也失敗了。

宋江號稱「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難道不知道這些?

對宋江來講,較為有參考意義的是王小波、李順起義。

王、李起義軍選了一個好地方,在成都建立大蜀政黨。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王小波,李順,割據四川,有蜀道天險仍然解決不上被消滅的運勢。梁山雖然有八百裏水泊的地利之便,比蜀道之難怎祥?

王小波、李順的結局,恰好是慘痛教訓擺放在眼下。成千上萬造反全是功虧一簣,宋江何德何能,能夠和趙宋王朝伯仲之間,而且獲得勝利?

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卻不似在這裏鳥亂!也就過過嘴癮罷了!因為,造反的成功率其實更低

如果走造反路線,朝廷大軍輪番圍剿,甚至調撥邊軍圍剿,梁山未必頂得住。部隊越打越少,或者錢糧無法持續,基本上也是個散夥結局!那時候,宋江腦袋就變成了一些有想法有理想的宋軍將領的進階石。

就算宋朝正規軍打不過你宋江,如果朝廷宣布梁山周邊一千裏範圍,地方村寨可以自由組建民團武裝。類似於祝家莊3.0,曾頭市5.0的民團,只怕會層出不窮冒出來,這些也夠梁山好漢喝一壺。

看看三打祝家莊多麽困難,再看看曾頭市把晁天王也搭進去。

打不開局面,甚至等不到宋江被殺,梁山好漢內部矛盾激化,互相火並。

到時候,晁蓋(如果那時候活著)宰了宋江,秦明殺了清風一系,扈三娘和朱仝聯手剁了李逵,呼延灼,關勝看見梁山快完蛋,為了反正,捅梁山一刀也不奇怪。最後一桶火並,分崩離析也不奇怪。

走招安路線也未必會完蛋。

歷代王朝,農民起義的結局全是三種:

第一種,是被當政的朝廷以戰事的方式殘忍地前去鎮壓下來,起義軍僅有死路一條,中國在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大部份這般。

第二種,是起義軍勝利打倒當政的王朝,建立新的政黨,在宋江以前僅有劉邦成功了,在宋江以後僅有朱元璋成功了。

第三種,是起義軍在獲得一定獲勝以後投奔當政的朝廷,例如後唐黃巢起義軍背叛的名將朱溫。

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開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碭山(今安徽省碭山縣)人,後梁開國皇帝,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朱溫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

中和二年(882年),朱溫歸附唐軍王重榮、楊復光部,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黃巢軍。因鎮壓黃巢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透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

朱溫的人生,不就是敢笑黃巢不丈夫嗎?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籲。

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

宋江顯然是以朱溫為榜樣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如果部隊打完方臘之後,一百單八將沒失真傷,而且更壯大了,誰敢害你宋江?那真是不想活了!

說句難聽話,如果征服方臘之後,梁山好漢部隊更加壯大,皇帝為了安撫梁山好漢,拉攏林沖,也會弄死高俅!或者是林沖私自宰了高俅,然後案件不了了之。

等到時機成熟,那宋江直接走了朱溫路線:

那真變成「敢笑黃巢不丈夫!」

如果一百單八將沒失真傷,但部隊輕度傷亡,也沒人敢動宋江。

問題是打方臘之後,部隊損失慘重,人心渙散,黃信,呼延灼,關勝,都感覺平安降落就謝天謝地了。

那就基本上沒救了。

部隊快打光了,基本盤沒了,你還討價還價嗎?你就是一塊案板上的肉!

征方臘歸來之後,魯智深和宋江的那段對話,就是兩人對未來看法的分歧。

宋江道:「那和尚眼見得是聖僧羅漢,如此顯靈,令吾師成此大功! 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魯智深答道:「 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道:「吾師既不肯還俗,便到京師去住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

智深聽了,搖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無用。 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

宋江聽罷,默上心來,各不喜歡

魯智深既不願意還俗做官,也不願意當寺廟住持,是因為他隱約看到了損兵折將的梁山未來的結局。

按照魯智深的觀點,當時的宋江,唯一安全活下去的機會,就是遠離官場,重返江湖。

但他宋江能接受嗎?付出這麽多,全部變成沈沒成本?


宋江其實也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但他對功名利祿的欲望太強,以至於仍懷有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