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回答又開始低水平重復口號了。但是那個回答裏有幾句話很有意思:
如果讀過【國富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和【資本論】的原著的話,就會發現【資本論】的思路和前兩本巨著,幾乎一脈相承。 下面這些自稱學過經濟學的人,沒有一個讀過【國富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資本論】、【經濟學原理】(馬歇爾)、【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自由選擇】、【資本主義與自由】的原著,對經濟史的了解也非常膚淺,卻敢大言不慚地談論西方經濟學使用邊際效用論替代勞動價值論的過程。(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043 6087/answer/152534005 )這位答主大概自己是沒讀過自己列的書的。真讀過書,或者稍微了解經濟學思想史的人,不難從文獻脈絡中了解出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看出古典經濟學中現代經濟學處理方式的萌芽,知曉現代經濟學對古典經濟學的繼承和超越。本文從經濟思想史角度稍作梳理。
一、勞動價值論對於李嘉圖和馬克思來說是實證理論,不是規範理論
某人更新了回答,說:
九、價值是被分配的物件,價格是社會分配的結果。如果拋開短期的波動看, 價值長期而穩定地偏離價格,那麽就必然存在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至於為什麽不符合,那就要剖析剝削的過程了。反過來,如果要否認剝削,那麽只要論證價格等於價值就可以了。犯下這種將勞動價值論視為規範性應然理論的錯誤,體現了該答主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勞動價值論的認識是何等的扭曲。
雖然「價值(value)」這個詞具有強烈的規範性暗示,但無論是李嘉圖還是馬克思首先都是把勞動價值論當做解釋商品價格的理論工具。
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開門見山:
商品的價值或其所能交換的任何其他商品的數量,取決於其生產所必需的相對勞動量,而不是取決於支付這種勞動報酬的多少。蘭德雷斯、柯南德爾的【經濟思想史】提到,斯提格勒認為李嘉圖是93%的勞動價值論者,因為根據李嘉圖自己的數位,相對價格變化中的93%可以透過生產商品所要求的的勞動量的變化得到解釋。1820年李嘉圖給麥克卡洛什寫了一封信,說
如果我再去寫書中關於「價值」的一章,我應當承認,商品的相對價值受到兩個原因而不是一個原因的制約,這兩個原因是生產所考察商品必須的相對勞動量以及商品進入市場前資本處於休眠時期的利潤率。後人考證這封信似乎只是表達李嘉圖暫時的情緒,但李嘉圖把勞動價值論當做一個解釋商品價格的可以接受實證的理論是毫無疑問的。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李嘉圖的旨趣有很大不同。透過引入勞動二重性,馬克思強調蘊含在商品內的不變的勞動量作為價值量的重要意義 【註1】。 然而,馬克思並沒有放棄用勞動價值論解釋相對價格。解釋商品相對價格對馬克思來說不是勞動價值論最重要的意義,但肯定是起碼的任務。
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二卷序言】中指出,馬克思相對前人的進步不在於原創性地提出剩余價值理論,也不在於利用勞動價值論對資本主義進行道德批判(雖然十九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左翼喜歡這麽用李嘉圖理論),而是用勞動價值論解釋經濟事實,克服理論矛盾,並揭示資本主義執行的規律。
於是,馬克思發表意見了,他的意見是和所有他的前人直接對立的。在前人認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卻認為只是問題所在。哪怕這些前人是多麽有名望的大師。他認為,這裏擺在他面前的不是無燃素瓦斯,也不是火氣,而是氧氣;這裏的問題不是在於要簡單地確認一種經濟事實,也不是在於這種事實與永恒公平胡真正道德相沖突,而是在於這樣一種事實,這種事實必定要使全部經濟學發生革命,並且把理解全部資本主義生產的鑰匙交給那個知道怎樣使用它的人。 …… 如果他們能夠證明,相等的平均利潤率怎樣能夠並且必須不僅不違反價值規律,而且反而要以價值規律為基礎來形成,那末,我們就願意同他們繼續談下去。註意這裏恩格斯對勞動價值論的事實解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期望: 利潤平均化下形成的價格不僅不違反勞動價值論,而且必須由勞動價值論才能得到解釋。
理論的自洽性,對經濟現實的排他的(指排除備選理論)解釋能力,這是非常高的實證方面的要求。這也證明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勞動價值論可以用來理解價格形成,解釋資本主義經濟事實,並且能夠被實證檢驗。解釋事實不是全部,但是是起碼的要求。
可惜的是勞動價值論遠沒有達到這個要求,不僅無法排他地解釋利潤平均化下的價格形成,甚至可能與利潤平均化下的價格形成不相容 【註2】 。失去解釋能力的理論無法承擔恩格斯的期望。而把勞動價值論當做規範性理論的做法,不僅違背李嘉圖以來的傳統,更與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不相符——馬克思出了名的排斥道德、正義等價值判斷,是否存在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或政治哲學理論是非常可疑的。
二、從一個分析案例看古典經濟學中現代經濟理論的濫觴
【資本論-第三卷】裏涉及了地租形成。馬克思的級差地租理論是直接繼承李嘉圖的。馬克思把級差地租分為兩類。級差地租I是
由投在最壞的無租土地上的資本的收益和投在較好土地上的資本的收益之間的差額決定的。級差地租II是
等量資本相繼投在同一塊土地上(的收益差額決定的)。從中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邊際分析的跡象。級差地租I可以算涉及extensive margin, 級差地租II則是intensive margin. 都是現代經濟學中的常用概念。馬克思甚至說
市場價值始終超過產品總量的總生產價格……這是由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礎上透過競爭而實作的市場價值所決定的;這種決定產生了一個虛假的社會價值如果「虛假的社會價值」比較陌生,「生產者剩余」就比較熟悉了。
很容易看出
(1)李嘉圖-馬克思的地租理論運用了邊際分析,這種分析是後世邊際生產力理論的濫觴。
李嘉圖怎麽可以做到一邊堅持勞動價值論一邊又初創邊際生產力分析呢?如前所述,李嘉圖首先把勞動價值論作為一種解釋商品相對價格的理論。在他看來,級差地租的邊際生產力分析與勞動價值論不矛盾,因為地租是determined by commodity price, 而非determining commodity price. 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古典經濟學中商品價值理論與要素報酬理論的分離。
(2)商品價格與要素價格的分離和統一
現代經濟學中,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都可以用統一的分析框架和邊際分析方法進行分析。但在古典經濟學中,商品價值與要素報酬理論是分離的。古典經濟學中反復出現了地主-資本家-工人的地租-利息(利潤)-薪資三部份析,是因為當時經濟學家認為要素報酬與商品價格不同,並且不同的要素報酬形成機制也不同(雖然透過一般均衡互相決定)。例如,李嘉圖以勞動量來解釋商品相對價格,以薪資鐵律來解釋薪資,以邊際生產力來解釋地租,最後利潤就是扣除薪資和地租的所得:
因此,我們又得到曾經試圖證明的同一結論:即在任何國家任何時期,利潤都取決於在無需支付地租的土地上用不支付地租的資本為勞動者提供生活必需品所需的勞動量。——【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但是一直把商品價格和要素報酬放不同的分析框架是會出問題的。比如就像馬恩指出的:
勞動是價值的尺度。但是,活勞動在和資本進行交換時,它的價值小於所交換的物化勞動。馬克思意識到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應該用統一的分析框架解釋價格。所以他提出了「勞動力價值」的概念:
像任何商品一樣,勞動力商品也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的價值,是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決定的既然勞動力是商品,那麽商品價格形成規律也適用於勞動力。可惜另外兩種要素(土地、資本)的存在仍然造成了大麻煩。資本報酬的均衡(利潤平均化)導致商品的勞動價值論失靈,土地報酬被迫引入邊際生產力來解釋。
李嘉圖在地租分析中使用的邊際生產力理論過了好幾十年才有繼承和發展。當克拉克等人發現邊際生產力可以統一解釋所有要素市場和商品市場的價格時,他們興奮的心情是不難想象的。在費雪以「利息不是收入的局部,利息是收入的全部」破除利息的神秘性後,新古典框架終於成功將古典經濟學關心的各個要素市場納入統一的分析框架。現在,邊際和供求分析不僅能解釋所有的商品價格,更能把要素報酬一起解釋,還論證了商品價格和要素報酬是互相協調的。
當然,新古典框架只是一個初步,後來會有許多坑要填。例如,早期的邊際效用基本不堪用,精細而公理化的消費者選擇理論要過好幾十年才有;在要素報酬領域,新制度經濟學和資訊經濟學揭示了企業組織和勞動力市場的復雜性,劍橋資本論爭給資本邊際生產力的可靠性投上陰影 【註3】 ,等。
三、現代經濟學對古典經濟學剝削概念的繼承
某回答聲稱:
不使用勞動價值論,怎麽可能看得出階級之間的剝削關系?斯密、李嘉圖斥責的「 遊惰階級 」,包括了壟斷土地供給的地主、獲取政治特權的壟斷商人等人。馬克思實際上繼承了李嘉圖排斥地主的立場。他說
在對剩余價值和剩余產品的開發中,資本家還有一個獨立的職務。地主,自己沒有任何行動,只是用剩余價值和剩余產品增加的部份肥了自己的口袋。——強納生·斯珀伯 【卡爾 · 馬克思:一個19世紀的人】李嘉圖推薦地租稅:
地租稅只影響地租,它完全由地主擔負,不能轉嫁給任何消費者。地主不能提高地租,因為他無法改變在生產能力最差的耕地上所獲得的產品與在各等級土地上所獲產品之間的差額。後來亨利·喬治發展了這一思想,提出了地價單一稅,在當時和後世有很大影響(比如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是直接抄他的。)
這些分析都是基於直覺的,而經濟學在不斷進步。先是小密爾在【政治經濟學原理】中用笨拙的文字演示了某種彈性分析方法(彈性:馬歇爾和穆勒 - 趙峰 - 職業日誌 - 價值中國網),然後是馬歇爾基於彈性方法,捕捉租金概念的本質,大大擴充套件了狹隘的地租概念,啟發了後來激進左翼如羅賓森夫人對壟斷租金的分析、公共選擇理論對政治設租尋租的分析,以及資訊經濟學對資訊租金的分析。亨利·喬治簡單粗暴的單一稅提議,也被基於彈性的朗塞法則所開創的最優稅制理論超越。可以說,現代經濟學對租金剝削概念本質把握之準確、套用領域之廣、政策應對之精細,遠非樸素的古典經濟學能比 【註4】 。而認為現代經濟學不提階級的,顯然是無視了紅人如Acemoglu的常用分析框架。
【註1】 對於李嘉圖這類只關心相對價格的人來說,絕對價格是不需要的。隨便拿一個商品作計價商品numeraire,將它的價格標準化為1,就可以給所有商品標上絕對價格。而誰做計價商品是無所謂的。李嘉圖反對「不變的價值尺度」概念,認為A相對B價格上升,無法辨認是A價格上升還是B價格下降的結果。 而對馬克思來說,勞動量可以作為不變的價值尺度解釋價格變動;剩余價值量則決定了社會收入分配中利潤和地租的量,揭示了社會財富分配和勞動力被剝削的重要關系,不能為相對價格涵蓋。
【註2】 剩余價值理論下,同等額度的資本,僱用勞動力多的獲得更多剩余價值。但利潤平均化要求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因此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不是按照蘊含在商品內的勞動量出售,而是按照由「利潤平均化」規律形成的生產價格出售。Samuelson在1971年的一篇文章 (Understanding the Marxian Notion of Exploitation: A Summary of the So-Called Transformation Problem Between Marxian Values and Competitive Prices) 中指出,在一個斯拉法實物經濟體系中,給定技術投入產出關系和生存薪資假設,即可決定利潤率和商品相對價格。剝削關系完全無需經由勞動價值論理解。
有人反對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非常強調 價值量 和 剩余價值量 。剩余價值量決定了可供分配的利潤,光有利潤率和相對價格是不夠的。W.J.Baumol 1973年的一篇論文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s: What Marx "Really" Meant (An Interpretation)) 就表達了類似觀點。對此有幾個反論:
1)整個勞動價值論如果最後只起到一個劃定因次或者numeraire的作用,固然意義重大,但實證方面似乎較為麻煩(透過逆轉形),可操作性不強;
2) 勞動價值論未必能擔當好確定利潤因次的角色,因為「總價值等於總生產價格,總剩余價值等於總利潤」的「兩個總量一致」關系未必成立;
3) 經由勞動價值論理解剝削,可能會出現悖論。例如Samuelson 1982年的論文 (The Normative and Positivistic Inferiority of Marx's Values Paradigm) 發現,可以構造反例,得到剩余價值率在各部門全部下降但利潤率上升的結果;
我個人認為,即使轉形的「兩個總計一致」都成立,這仍然未能建立轉形的合理性。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三卷增補】中強調,轉形不只是一個邏輯過程,也是一個歷史過程。把利潤平均化視為一個均衡狀態,這個均衡不可能由超距作用瞬間得到。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對利潤平均化的收斂過程猜測(資本由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勞動密集型產業,使後者的剩余價值平均分布到各行業)非常缺乏實證依據,即使把考察物件局限到資本主義初期也是如此。任何透過跨期均衡路徑研究轉形問題的方法都將面臨實證方面的嚴峻任務。
【註3】 所謂劍橋資本論爭,大致講的是這回事。新古典要素報酬中,資本報酬(利潤率或利息率)由資本邊際產出決定:給定其他要素不變,資本存量越大,資本邊際產出越小;而給定資本報酬,企業生產時會註意要素組合,在低利率下選擇資本密集型技術,高利率下選擇勞動密集型技術。最後要確保利率=資本邊際生產力。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不同質的資本品加總成資本存量的過程是很可疑的。不同的資本品只能按照價格來加總,而資本品價格本身就受到利潤率的影響(成本加成定價)。因此,
資本存量 ——> 邊際生產力=利率
這個新古典式子變成了
利率——> 資本投入組合選擇
另外,從歷時因果的角度看,在經濟實際中,也應該是資本家的儲蓄和經濟增長率決定利率,企業再根據給定利率選擇資本投入組合。箭頭方向的確是應該從利率到資本。
這些經濟學家進一步認為,即使考慮這種箭頭的因果關系,也不一定存在利率與邊際生產力的對應關系。因為有一種叫reswitching的現象。也就是說,一種資本投入組合在高利率和低利率下是成本最低的,而另一種資本投入組合在中等利率下是成本最低的。高資本密度對應低利率的單調技術關系不再成立。由此導致:
a.資本邊際生產力不再是決定利率的因素。資本報酬無法用技術產出關系來解釋,必須引入階級剝削關系解釋資本收入。
b,將整個經濟體用總體生產函式描述以研究增長、波動和收入分配的宏觀分析方法是有問題的。
在新古典方面,Stiglitz 1974年在JPE發了一篇書評 (The Cambridge-Cambridge Controversy in the Theory of Capital; A View from New Haven: A Review Article)。他的主要觀點是:
(1)資本密度影響資本報酬的因果箭頭,不受制於歷時關系。因為可能是一個穩態均衡結果。
(2)reswiching作為特例,不會比吉芬商品對新古典框架的沖擊更大。反過來,為了規避邊際生產力分析和reswitching現象,選擇要素完全不可替代的模型,反而是脫離現實,失去理論彈性,放棄解釋收入分配事實的做法。(Piketty在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中同樣表達了對劍橋資本論爭的這一看法)
(3)任何微觀特性的加總,例如異質性勞動、資本和個人偏好,都需要一定的前提。資本並不特殊。多數情況下加總是一種合適而方便的近似工具。
我個人認為,資本論爭對新古典理論構不成根本的沖擊。對於今日經濟學的啟示無非是:
1)資本報酬和資本估值取決於對資本未來產生收入流的預期。時至今日,不可能脫離技術創新、需求、管理等因素,以技術上的邊際產出定義資本報酬;
2)只要生產技術滿足一定的凸性要素可替代條件,那麽企業在選擇要素投入時,就脫離不了某種程度的邊際決策。而在資本深化、有偏技術進步特別熱門的今天,也無法脫離要素邊際替代來研究收入分配的趨勢。
【註4】 承知友@ Marxist Von 指出,「 新古典的租金概念是建立在對完全競爭市場結果扭曲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這裏面已經隱含了利潤或者新古典所說的利息不是租金。而如我在答案中所說,FMT早就證明了,沒有無酬勞動根本沒有利潤或者利息。」錄於此備讀者參考。我的不同意見詳述於下:
1)忽略資本主義中資本家階級和勞工階級的對立的確是原初的租金概念的缺陷。新古典框架下這個問題可以有幾個彌補途徑
a.考慮不完全競爭市場和政治過程,例如J.Robindon 或Acemoglu
b.如密爾所言,「資本職能不一定為資本家承擔」,將資本的技術職能和社會關系分開考慮。就像Solow模型中分別考察中央計劃經濟和競爭性市場下的增長模式,得到同樣的黃金律,等等。
c, 引入效率以外的考量。租金以完全競爭市場的結果為benchmark,前提是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建立的完全競爭市場的有效性。然而一旦引入效率之外的考量,評判準則當然不一樣。這就是Piketty和後期Roemer的路徑。如果指責「公平性」過於規範性,那麽效率似乎也是一個規範準則,只是不太有爭議。
2)FMT即Fundamental Marxian Theorem,已經被GCET(General Commodity Exploitation Theorem)平凡化了,表明其證明的不過是「有盈余的投入產出經濟中某些基本商品產出大於投入」這麽一個平凡的結果(A Progressive Report on Marxian Economic Theory: On the Controversies in Exploitation Theory since Okishio (1963)),並不能捕捉馬克思剝削概念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