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錨定目標抓落實首都發展開新局

2025-01-18心靈
昨天下午,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新聞釋出會,主題為「錨定目標抓落實」。東城區、朝陽區、通州區、昌平區、延慶區負責人介紹了老城保護、改革開放、副中心建設等方面的重點工作,並答記者問。
昨天,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以「錨定目標抓落實」為主題的新聞釋出會。 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讓古老中軸線綻放時代光彩
去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15處遺產構成要素中有12處坐落於東城。「我們堅決扛起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主力軍的使命職責,歷經12年接續奮鬥,以申遺保護帶動老城復興,書寫了一份人民滿意的‘東城答卷’。」東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獻森說。
東城區完成了社稷壇等重點文物騰退,「左祖右社」風采再現;實作了天壇醫院舊址等計畫的騰退和整治,全面暢通了景觀視廊;推動了鐘鼓樓周邊等重要節點的環境整治,壯美中軸盡顯古都風韻。堅持「老城不能再拆了」,東城對騰退空間開展保護性修繕和恢復性修建,守護老城傳統風貌和歷史肌理。
在保護文物的基礎上,東城區還創新了活化利用方式。鐘鼓樓「時間的故事」、永定門「邦國永定」展陳成為熱門打卡地;宏恩觀變身「觀中」博物館,舉辦各類活動700余場,吸引遊客50余萬人次;古建藝術季等活動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老城,沈浸式感受古都文化魅力。
「我們深知,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是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裏程碑,也是推進核心區老城復興的新起點。」陳獻森說:「東城區希望讓古老的中軸線綻放時代光彩,成為連線中國與世界的文化橋梁。」
今後,東城區將創新守護古都文脈,系統推進城市更新。落實好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三年行動計劃,有序推動孚王府、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騰退簽約,實作正陽橋遺址對外開放。積極探索文物建築社會化營運管理機制,推進地壇齋宮等文物場所活化利用,實作涇縣會館精彩亮相。圍繞「一橫一縱一圈」重點區域,研究促整院、促整片路徑,形成更多改革創新的「東城經驗」。
以人民為中心建「五宜」朝陽
「過去一年,我們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宜居、宜業、宜商、宜學、宜遊的‘五宜’朝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朝陽實踐邁出堅實步伐。」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傑說。
朝陽更富開放活力。透過全面深化改革,2024年,朝陽區承接了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範區等31項國家和市級改革試點,完成了78項改革任務,探索形成「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市建設經驗」等338項基層創新成果。在以開放促改革方面,「兩區」建設累計形成71項改革創新案例,連續三年在全市評估中獲評A級。
朝陽更有發展品質。2024年,八大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社零額保持全市首位。在全國首創跨計畫、跨地域「住宅+產業+配套」組合供地模式,推動5宗43公頃土地入市、41個市區重大計畫如期開工。第一支柱行業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市,資訊服務業躍升為第二大支柱行業。
朝陽更具澎湃動能。政府部門聯動高校、央國企、科研院所,打造高能階創新平台,規劃建設13個特色產業園區、56個功能性服務平台。全市第一個互聯網3.0產業園年營收突破30億元,北工大山河灣谷創新區先導區入駐人工智慧企業72家、科研團隊43個,本市首家數位人基地啟用,第一個數位醫療特色園區揭牌。
朝陽更加協調發展,也更溫暖幸福。2024年,朝陽系統謀劃城中村改造五年規劃,6個村、2個平房區順利騰退。累計成立21個教育集團,加快推動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北京中醫醫院朝陽院區等大醫院規劃建設。
跑出副中心高品質發展「加速度」
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鄭皓用「千億投資」「三大工程」「全域全季全時」「兩個示範區建設」這四個關鍵詞展望了副中心2025年的新發展。
「副中心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連續5年超千億元,建安投資總量連續6年位居全市首位。」鄭皓表示,今年副中心將繼續保持千億元投資強度,推進六梵高線公園、軌域交通M101線等456個重大計畫建設,全力跑出副中心高品質發展「加速度」。
為了給各類企業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通州已重點謀劃了「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建設工程、科技創新資源倍增工程、「十百千」產業集群培育工程,並以此為統領,構建副中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釋放場景創新的「新活力」、打造科技創新的「強磁場」。
通州區將緊緊抓住副中心人氣流量機遇,構建全域全季全時的大文旅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六梵高線公園等七大文旅計畫,打造文化旅遊區「灣裏」等四大消費場景,實施三廟一塔文化體驗中心等五大公園活化利用計畫,舉辦全國大運河龍舟賽等10余場品牌賽事活動,以及千余場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全面提升「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品質,釋放副中心文化旅遊潛力。
副中心將繼續深化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快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推廣綠色技術套用和創新示範;與北三縣聯合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實施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向北三縣拓展延伸。
打造首都未來發展的新增長極
「昌平是全市重點發展的平原新城,是首都未來發展的新增長極。去年,我們GDP增速和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速均走在全市前列。」昌平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曉東表示。
前幾天,昌平與清華大學合作建設的清華南口國重基地如期交付,該計畫2023年一年內就實作了規劃、設計、開工「三步走」,2024年又實作一期完工投用,今年底將整體完工投用,集中承接清華大學1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打造國家科技創新新戰略、人才培養新平台、產業轉化新高地、城市復興新地標,助力昌平加快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
在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昌平醫藥健康產業將聚焦醫療器械、美麗健康等賽道,加快建設國際醫療器械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美城」;先進能源產業將聚焦氫能、儲能、能源互聯網等賽道,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先進制造產業將聚焦電子資訊、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高成長賽道,建成小米未來產業園等重大計畫。
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方面,昌平今年還將在新城東區落位商業MALL和濱水商街等計畫,加快北醫三院昌平院區建設,織補城市功能、激發產業動能;在昌平老城實施永安古城更新計畫,抓好皇城糧油片區建設,打造文化館、城隍廟等特色節點,重現北城墻、文廟、鼓樓等節點景觀,煥發永安古城新韻。
當長城文化帶建設「領頭雁」
「習近平總書記給石峽村鄉親們的回信,為我們進一步做好長城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延慶區委副書記、區長葉大華說。延慶編制了長城保護相關規劃,發揮無人機產業優勢對長城開展高精度勘察測繪,還組建了專業的長城保護員隊伍,「機制、科技、隊伍三方協同,形成了長城文化保護的延慶經驗。」
長城資源是延慶的寶藏。在傳承長城文化方面,延慶成立相關的研究機構、出版專業書籍、舉辦豐富活動,講出了長城文脈傳承的延慶故事。在融合文旅資源方面,推出長城主題的大型情景劇和原創舞台劇,觀長城森林步道示範段開工建設,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進。2024年,八達嶺長城累計接待遊客1269.1萬人次,同比增長20.6%。
近年來,延慶區的各項工作出彩、出圈、出新。葉大華詳細介紹了冰雪產業和生態建設的亮點工作。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延慶區傳承北京冬奧精神,大力發展冰雪經濟。」葉大華用一串漂亮的數位來介紹冰雪產業的發展成果:目前,全區擁有130萬平方米滑雪場、30萬平方米室外冰場和9萬平方米室內冰場,每個雪季遊客接待量400萬人次以上。冬奧會後,各場館舉辦了20余場高級別冰雪賽事、45場市級品質體育賽事。
媯川大地始終水碧山青。去年,隨著沙丘鶴現身野鴨湖,延慶集齊了北京全部七種鶴類。踐行「兩山」理論,延慶積極探索GEP(生態系生產總值)核算和結果套用,去年成為全國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作機制試點。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朱松梅,陳強,張佳琪,潘之望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