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9 歲女孩因老師太漂亮而產生自卑心理患抑郁癥,為什麽孩子這麽小就產生容貌焦慮了?該如何正確引導?

2021-10-22心靈

我從業這麽多年從未見過這樣的案例,所以我判定,這是標題黨。

標題站不住腳,因老師長得太漂亮孩子就患上容貌焦慮從而產生抑郁癥,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為什麽會認為是老師造成的呢?本身是因為家長灌輸不正確的思想,和對孩子的嬌生慣養所造成的心理疾病。 (老師:這波鍋我不背)

9歲的孩子對「老師太漂亮而產生自卑心理」這件事是沒有分析能力的,她只是客觀的覺得老師很漂亮,被很多孩子喜歡,老師出現時就被眾多孩子所吸引,光芒蓋過了她,所以她才覺得老師比自己漂亮。再加上家長很愛美,給孩子灌輸愛美的思想,對孩子過度嬌生慣養所造成的 兒童情感障礙。

看了視訊後發現,不可否認, 這事兒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愛美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如今魚龍混雜的環境下,就讓孩子本來單純的愛美之心「變質」了。而在這個時候,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就會造成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如上案例。

在他們 本應享受快樂童年的年紀,卻被灌輸了「美顏至上」的觀念,極其容易讓他們形成錯誤的價值導向。

育兒專家孫瑞雪指出:

「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在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如果處理不當,連帶著影響的將是他們今後的身心發展。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的女兒從小就長得很漂亮,曾經被一些電商品牌看中,拍過幾個小廣告。在孩子滿四歲之後,這位媽媽開始天天用最高檔的化妝品和名牌童裝打扮孩子。在她看來,女兒的美貌是最大的資本,可以帶來金錢和名利。

漸漸地,小女孩也感覺到了精致妝扮帶給自己和媽媽的巨大虛榮感,她開始沈迷於此。起初,她會吵著讓媽媽給她化妝,不同意就大哭大鬧;長大一些之後,幹脆自己動手,把小臉蛋弄得濃妝艷抹,言行舉止之間也頗為庸俗,完全失掉了孩子氣。

與此同時,孩子過早開始化妝,也會危害健康。

【人民日報】就曾報道過一則新聞:湖北13歲女生蔓蔓,5歲起就用媽媽的口紅、眉筆化妝。近兩年她停止了生長,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她過早接觸含激素的化妝品,患上了矮小癥。此外,這類化妝品還可能造成孩子智力遲鈍,嚴重影響生長發育。



做個對比:

前段時間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媽媽教育孩子愛美的視訊:

長得好看重要嗎?重要。
但看第二眼就沒意思了;
文化素養才會伴隨一生;
美貌能復制,但修養是復制不來的,真正張口說話,才是驚艷四座之時。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家長來說,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引導他們合理地「愛美」,意義更重大。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修養的要點。沒有這種修養,人的感情對於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東西會無動於衷。」

當孩子開始重視自己外貌的理由:

1、進入審美敏感期

孩子邁過3歲的門檻之後,都會進入審美敏感期,會變得愛美了。孩子開始對美有了自己的見解和領悟,她也需要不同的嘗試,去進一步的感受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審美觀的初步形成期,喜歡嘗試,對美有了初步的認識和需求。家長需適當引導。

2、進入性別敏感期

孩子在三到五歲的階段,也是性別的敏感期,女寶寶萌生出初步的審美意識,追求漂亮的事物,對女性經常用到的化妝品、口紅、發夾、漂亮裙子甚至高跟鞋等,都會比較感興趣。同時,這也是女寶寶性別意識的覺醒。

3、愛美是自我需求

孩子到了六歲以後,性別概念比較穩定,能夠認識男女有別。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愛美,這也是孩子正常生長發展的需要。

愛美是我們的天性和本能,每個人都喜歡追求美好的事物,孩子也是一樣。因此, 家長對孩子愛美的表現無需制止,只需適當引導,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

讓孩子獲得恰當的美育,我們可以這樣做:

① 正確引導孩子形成優良審美觀

家長要有技巧地引導孩子形成較為優良的審美觀,讓孩子知道追求美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美的事物涉及很多方面,不僅包括人的外表美,也有內在的心靈美,只有美及靈魂,才會讓一個人更有涵養。

② 尊重理解孩子的審美

家長對孩子愛美的行為應予理解和尊重,只要沒有打破原則,應對孩子抱以尊重和寬容的態度,讓孩子能夠展現自己的想法和對美的需求。

③ 支持孩子正確追求美麗

孩子有愛美的想法很正常,只是對於孩子正常審美和非正常審美的愛美行為,家長就要幫助孩子進行甄別,引導孩子擁有健康審美觀,並拓展孩子的審美領域和審美能力發展。

孩子擁有最單純的思想,會以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也善於發現事物美好的一面。孩子天生愛美麗,只要沒有突破原則,家長就不必過於在意或壓制孩子。

家長最好的做法就是培養和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審美觀,發現生活中的美,懂得鑒賞美,要內外兼修美的氣質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