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當我拿出這款月餅,閣下又該如何應對?

2024-09-13心靈

每年中秋,月餅界都熱鬧得像【甄嬛傳】裏的宮宴,商家們使盡渾身解數,只為博得觀眾老爺和食客們的青睞——

傳統手工月餅自然不愁銷路,不僅是長輩們甘願排隊購買的心頭好,也俘獲了許多年輕人的心;新冒頭的網紅商家也想著法兒地搞花樣,靠和大IP聯名、更新月餅餡料等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去年,九行編輯部的小夥伴們自發搞了一波 非專業版的月餅測評 。今年,在後台眾多留言的鞭策下,我們努力測評了更多口味(一共10款月餅),提前為大家奉送「 囤餅指南 」。

△茶水間測評月餅。(圖/林澤君)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聲明,我們的測評不夠全面,沒能囊括所有的月餅種類和品牌,真的不是我們工作不努力,是實在吃不下了。

這麽好玩的月餅測評,你確定不看下去嗎?

金九五仁金腿月餅

把五仁評為最有爭議的月餅,想必沒有人反對吧。

△中秋傳統糕點五仁月餅。(圖/圖蟲創意)

喜歡五仁的死忠粉堅守陣地、努力反黑,討厭五仁的恨不得「 讓五仁滾出月餅界 」,看得出,難吃的五仁月餅給不少人留下了味蕾創傷。

但我要說,被嫌棄的五仁的一生,會在金九五仁金腿月餅面前終結。

金九月餅發源於湛江吳川,餅皮薄且不油膩,內餡用料也很好,一般五仁月餅裏都有的橄欖仁、核桃、黑瓜子仁、白芝麻、杏仁和糖肉,金九也有,但少了年輕人大多吃不慣的青紅絲和糖冬瓜,又增加了金華火腿的鹹香風味,入口滿是果仁和肉松的香氣,越嚼越上頭,整體油潤、松軟,用朋友的原話是「 一口下去吃得出用心的味道」

△金九五仁金腿月餅內餡用料十足。(圖/圖蟲創意)

雖然好吃,但吃多了難免會膩,最傳統的吃法還是切成小塊闔家分享,配上普洱茶,化解油膩最好不過,一口月餅一口茶,賞月話家常,就是圓滿的中秋滋味了。

不妨再給五仁一次機會,試試這款金九五仁金腿月餅?

奶皮子月餅

草原、牛肉幹、奶制品似乎都是內蒙古的「關聯詞」 ,以至於就算是中秋吃月餅,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銷量很高的奶皮子月餅,出於好奇,我們也買了一盒嘗嘗。

△奶皮子月餅。(圖/林澤君)

在試吃奶皮子月餅前,內蒙古同事友情贊助了一盒鮮奶皮給我們搭配測評。新鮮的奶皮子呈蜂窩狀,乍看有點像傑瑞的起司,又像一塊海綿蛋糕,內蒙古同事教我們可以撒上白糖配著吃。用勺子挖一小塊,入口綿軟,輕輕一抿就化了,一股奶香在嘴裏蔓延開,直沖鼻腔,濃郁程度就像是喝完了一升鮮奶油一樣,愛吃奶制品的朋友一定會對它愛不釋手。

△鮮奶皮入口即化。(圖/林澤君)

奶皮子月餅和鮮奶皮完全不是一個口感 。密封在透明包裝袋裏的奶皮子月餅透著一股油光,本來以為會有些油膩,但掰開卻是比較幹硬的奶皮子餡兒,不像蓮蓉、豆沙餡那麽絲滑綿密,感覺更像是潮汕綠豆餅的口感。還沒進嘴就能聞到一股很濃郁的奶味,吃進嘴裏就像是在幹吃奶片,也不會太甜,整體來說是大家比較能接受的味道。

△奶皮子月餅內餡偏硬,有點像潮汕綠豆餅的口感。(圖/林澤君)

蛋皮月餅

要不是事先知道這是月餅,我還真的想不到這看上去樸實無華的蜂蜜小蛋糕也是月餅的一種。

△松軟香甜的蛋皮月餅。(圖/林澤君)

蛋皮月餅是晉式月餅的一種 ,制餅師傅為了改良甜膩的傳統月餅口感,嘗試將更多的雞蛋融入餅皮,由此創造出獨特的、口感輕盈松軟的月餅外皮,並命名為「蛋皮月餅」,後來也被稱呼為「蛋月燒」。

△蛋月燒的口感介於軟曲奇與蛋糕之間,吃起來令人驚喜。(圖/林澤君)

蛋月燒從香氣到觸感都像極了無水雞蛋糕,口感介乎於軟曲奇和蛋糕之間。更令人驚喜的是,入口即化的綿軟外皮帶著紮實的蛋香味完美地中和了內餡的甜膩,所以吃起來幾乎沒有心理負擔。

貴州火腿月餅

火腿月餅有多好吃?從咬下第一口到兩眼放光,我大概只用了0.01秒。

聽說貴州省人民醫院食堂出品的火腿月餅已是當地的「老網紅」 ,作為外地人,很難想象一家醫院的食堂是如何「不務正業」地研發出了如此美味的肉餡月餅。

△貴州省醫院的火腿月餅,確實名不虛傳。(圖/林澤君)

油潤紮實的內餡兒和酥得掉渣的餅皮相得益彰,雖然沒有精心雕琢的外衣卻藏著樸實無華的美味。看似烤小饅頭般的不起眼外表,仿佛更增添了月餅屆「掃地僧」的底氣。

除了貴州省醫出品的火腿月餅,還有另一種貴州特色月餅—— 刺梨火腿月餅 遠超我的預期。對任何有水果、果仁加入的月餅都抱有十二分警惕的我,卻在刺梨火腿月餅上體會到了一絲奇異的和諧。

△同為貴州特色月餅的刺梨火腿月餅,比純正的火腿月餅多了一絲酸甜的風味。(圖/林澤君)

刺梨,貴州特產之一,常作藥材使用,具有健胃消食放的功效。然而同樣「不務正業」的刺梨和火腿組成的貴州特色月餅,卻有著像折耳根與臘肉般的神奇組合效應。

不懂就問, 你們貴州人制作美食上的奇思妙想,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雲南幹巴菌雲腿月餅

作為見手青的滿級愛好者(葉公好龍版),我待雲南的菌子如渴望奔現的粉絲。但沒想到, 比鮮美菌鍋先來一步的會是幹巴菌雲腿月餅。

△幹巴菌雲腿月餅,菌子的又一歸宿。(圖/林澤君)

同樣是 「不務正業」的煙廠 出品,幹巴菌雲腿月餅和貴州火腿月餅香得不分上下,好吃到讓人無法抉擇。

能和貴州火腿一較高下的雲南火腿,在月餅中散發著詼諧的氣質。油香混合著菌香,讓肉食愛好者只是聞一聞就走不動道。

嘗一口,先是火腿的鹹香包裹著肉的油潤感,吃到幹巴菌後,菌菇特有的風味帶著雲南山地和叢林的氣息,在口腔中橫沖直撞。

△火腿搭配著切碎的幹巴菌,組成帶有雲南特色風格的月餅。(圖/林澤君)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對菌菇獨有的風味日思夜想,且是肉食月餅的愛好者,雲南幹巴菌雲腿月餅一定不容錯過。

另, 真誠建議見手青加入雲南菌類月餅大混戰。

辣條月餅

這可能是本篇中 最有存在感的月餅 。只要一開啟辣條月餅的包裝,熟悉的油香味立刻傳遍半個辦公室。

黝黑的外皮讓人很難將它與印象中火紅的辣條扯上關系,但僅是拆開包裝放在紙碟上的一會兒工夫,碟子上就印出了一圈紅油。

△由金黃色肉餡、辣條顆粒、細碎黑松露組合而成的黑松露辣條月餅。(圖/林澤君)

沒想到辣味的月餅竟出乎意料的好吃,金黃色的內餡裏,幾大顆完整的辣條顆粒和細碎的黑松露融合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復合香氣,多咬幾口甚至有種在吃肉的感覺。除此之外,同事們還吃出了煤氣味、芥末味、小龍蝦味、臭豆腐味……

無論能否吃辣,大家的動作都是統一的:好怪啊,再吃一口!

芋泥麻薯大福餅

某日逛盒馬, 發現一個「顯眼包」——可以完美cos面具的月餅 。在網上一搜,還是個網紅單品,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買回家,沒想到出奇地好吃。這個份量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吃,禁止浪費。

△餅比臉大不是誇張。(圖/林澤君)

餅皮金黃酥軟,一掰開還能明顯拉絲。餡是芋泥、麻薯、鹹蛋黃、肉松四種口味碰撞在一起,用料實在,吃起來既有綿軟的口感,又有咀嚼的樂趣,層次豐富,鹹甜味道結合得恰好,有同事吃了覺得很甜膩,但是我個人覺得甜度適中——吃餅時可以搭配一杯好喝的茶,解解膩。

△能拉絲的月餅,你吃過嗎?(圖/林澤君)

這種大月餅來自福建閩南地區,相傳是1300年前由「開漳聖王」陳元光家裏首創,在當地有個約定俗成的叫法——喜餅、如意餅都叫做「元光大餅」。

比起老板畫的餅,這個餅的寓意美好,且實在。

苔條果仁月餅

海裏的藻類經過反復清洗和曬幹,就會變成苔條的樣子。江浙滬的朋友們對此肯定不陌生,在本幫菜的各色菜肴裏,苔條出鏡率極高,是一種黃金配角般的存在。可以這麽說,江浙滬一帶對苔條的癡迷,不亞於川蜀人對花椒的愛。

△苔條果仁月餅包裝樸實無華。(圖/林澤君)

龍華素齋禪悅這款苔條果仁月餅,餡心組合了苔條和核桃仁、松子仁、瓜子仁,據說是1985年研制出來的蘇式老月餅,還拿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

雖然包裝樸實無華,但第一口就很驚艷。淡淡鹹香味如同海浪席卷舌尖,再搭配上甜味和果仁的香氣,鹹甜的配比拿捏得很恰當,讓人不容易膩。

△月餅口感清新,鹹甜配比拿捏恰當。(圖/林澤君)

對想要感受海風的味道的鹽系愛好者來說,這款月餅就是白月光,能讓你有置身海邊,偶遇海風徐來,還吃著海鹽雪糕的清新感。

腌篤鮮月餅

吃過腌篤鮮的人,大概能懂「鮮掉眉毛」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早聽江浙滬朋友說鮮肉月餅有多受歡迎,在鮮肉月餅和腌篤鮮月餅中糾結了半天,還是頂不住好奇心嘗鮮試試腌篤鮮款。

△你吃過腌篤鮮月餅嗎?(圖/林澤君)


冷藏到貨的腌篤鮮月餅,最好放到烤箱微微烘烤。皮酥肉香的感覺有了,而且不同於純肉的厚重鹹香,腌篤鮮更加清爽。但 要是對於腌篤鮮愛好者來說,這款月餅可能最難達到「鮮掉眉毛」的標準 ,因為鹹味偏重一些。

△腌篤鮮月餅筍味更濃,更清爽。(圖/林澤君)

作為將本幫菜腌篤鮮融進月餅的嘗試,它依舊是值得期盼的。我願稱之為 「東方的威靈頓豬排」

冰皮月餅

月餅吃多了,總感覺膩到嗓子眼,所以 用以收尾的最好選擇莫過於外觀和口味都同樣清爽的冰皮月餅。

△外觀和口味都同樣清爽的冰皮月餅。(圖/林澤君)


30多年前,冰皮月餅自中國香港傳入內地,從此成為月餅市場中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傳統月餅的外皮總會被油或糖漿染上一層令人愉悅的金黃色。而所謂冰皮,即區別於傳統月餅的烤制方法,冷制冷吃才是冰皮月餅的特色。

蒸熟的糯米粉團包裹著綠豆或水果餡,薄薄拍上一層粉後再放進冰箱冷藏,切開白嫩的餅皮時冒出的陣陣涼氣就是吃它的最佳理由:冷的,約等於沒有熱量!

今年中秋你吃什麽月餅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作者 李不醒、阿禎、林澤君、蟹老板、牧羊

編輯 道喵嘰

校對 鄒蔚昀、遇見

排版 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