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缺愛會形成infp型人格嗎?

2020-10-13心靈

客觀上不缺愛,主觀上會有缺愛的感覺。

通常情況下,infp童年在無意識情況下選擇了優先Fi-Ne(尋找與判斷什麽對自己是好的什麽對自己是壞的)後,還有一個常用Fe或Te的非常「愛」他的親人。他的Ne或Ni探知到了這個親人的Fe或低Fi,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他/她愛我是為了成為一個愛孩子的好父親/好母親,而不是為了我」。

這個觀念一旦形成,那他將永遠活在明明被「愛」包圍但是卻不覺得那是愛的童年陰影裏,最終把幼年期的Fi提煉成了高濃度的漠視他人情感的Fi。

另外,「知道自己是缺愛的」一定有一個條件,就是「知曉了愛」。完全沈浸在Fe的愛裏的人Fi是時常被壓抑甚至不自知的。與infp童年時親近的人裏, 必然有一個真正能觸碰到他的Fi-Ne的親人,使infp的Ne看到了愛為何物。 這時,上一段的那個觀念會被加深,那個Fe親人會被他更加漠視,這時候Fi+Ne的世界觀已經有了,啟動了一些Ni去看別人- 如果我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愛,我不會發現原來我真的是缺愛的,所以我需要(Ni-Fi-Ne目標)真正指向於我的愛。

從我的家庭來講,我父親是enfp,我母親是isfj,我父親的Ne-Fi給我帶來了虛無縹緲的Fi-Ne的夢,但我母親的Si-Fe永遠在現實層面無視並壓抑著這份臆想。但從世俗意義上講,他們都非常愛我,這是客觀事實,而從我的 主觀 上講,我從父親那裏得到的愛是Ne的,遙遠的,從母親那裏得到的愛是Fe的,「人設」的,非「我」的。所以我時常對我母親說 我希望她能更愛真正的自己 ,而不是愛「她的Si濾鏡下的虛假的我」和那個「[愛著我的她]的人設」。當然,對於Si-Fe人來說,這樣的「自己」或許就是真正的自己也說不定,所以我最終選擇的是與我的看法和解,不再勸說。

不過,從上述內容可以發現,其實功能選擇並不完全因為「缺愛」或家庭情況,而是先在嬰兒期有個最基礎的無意識的i向選擇,然後在這個家庭情況之下,「我」又主動或被動或無意識地選擇了用哪些功能去回應,最終人格成型為infp。

這樣的家庭並不是只能夠培養出infp。從功能全部開啟後,透過選擇認同Fi-Ne的未來還是選擇認同Ni-Fe的未來,就 會有infp和infj兩種人生 。而如果有一個高Te的親人教會他根本不用在意Fe,開始發展Te控制住Fi使它頂替三位Si成為永恒少年Fi,並且批判位的Ni一直往主導前進,就會向intj發展。唯一不太可能的是Si或Se主導,由於Fi之後Ne/Ni的發展,Se被漠視/壓制,Si被壓制/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