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試用了很多大語言模型的產品。
比如GPT,它在使用谷歌的Transformer架構,叠代到第三代的時候,由於訓練了大量的數據集,使得出現了一些就連它的創造者都沒有預計到的能力,使得我們都認為,通用人工智慧的時代到了。
我綜合一下我這幾天的思考:通用人工職能可以取代心理咨詢嗎?
現在很多人對於AIGC取代某些崗位還是抱有懷疑的態度,但我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使用了GPT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現在以及未來的AIGC(通用人工智慧)可能會取代一部份很淺的、陪伴式的心理咨詢的工作。
我說的淺心理咨詢,是說一些剛入門的心理咨詢師提供的服務,他們可能僅僅只是陪伴,有點偽人本主義的味道。
GPT的強大在於他訓練好的模型有「再學習」的能力,它能模仿陪伴式咨詢的風格去共情、理解來訪者說的話,這已經基本可以達到很好的陪伴的效果了。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首先,我要求GPT扮演我的咨詢師,他同意了:
接下來,我講了我自己的問題,然後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如果看不清我把他的回答貼上來:
首先,我想問一下,您對目前的工作狀態感到痛苦的具體原因是什麽?是因為工作的內容不是您所感興趣或喜歡的嗎?還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或與同事之間的相處不愉快?
其次,您對創業有哪些擔憂?是因為您缺乏經驗或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不安嗎?還是因為您沒有足夠的財務支持來創業?
第三,如果您辭職並開始創業,您有沒有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您需要考慮的一些因素包括:您的業務計劃和目標,市場和競爭環境,您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和資金等。
我們可以看到,他提供的回答,不光能讓我感覺他理解了我說的話,同時也給了我一種它能共情到我的感受,這正是咨詢師的基本技能。而且,他還能提問並且提供他的解決方案。
然後,我回答了他的提問,接著說了一些事情:
同樣的,我們能感覺到,他似乎真的可以共情到一樣。
所以,以後的通用人工智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替代普通的咨詢師的工作的,完全可以。
但是,但是,對於一些資深的咨詢師,解決來訪者比較復雜的內心沖突,GPT目前來講,無能為力。
當然,很多人其實沒有機會接觸到,資深的心理咨詢帶來的那種醍醐灌頂、煥然一新的改變,所以也很難理解,我只能簡單描繪一下:
如果接受過資深心理咨詢師的治療,就會體會到,資深的心理咨詢師不是告訴你什麽,而是透過50分鐘的談話:
第一,讓來訪者自己感覺、體驗到自身的思維誤區,發現,「原來我以前都是怎麽想問題的」「我以前一直都是這麽反應的」。
質疑和改變自己的話,都是要從來訪者自己的嘴貝瑞說出來的,而不是咨詢師嘴裏。
咨詢師當然會透過反移情知道來訪者是什麽情況、應該怎麽改變。但不能說,因為真正的改變,是要來訪者自己,這中間就要做非常多的引導工作。
第二,
咨詢的過程,其實是咨詢師在「出租」自己的強大人格,或者說自我功能給來訪者,讓他借助咨詢師的功能來生活、工作,並且把這種功能慢慢內化,成為他自己的東西;
第三,
透過給予來訪者恰當的對待,來讓他們形成新的經驗,改變自己的內在客體,完成人格的蛻變,這個過程要咨詢師具備深厚的人際功底、洞察力,才有可能出現改變。
而這些,是目前GPT無法涉及的,起碼GPT無法完成「移情」和「反移情」這個心理治療裏面的基本治療前提。
總結來說,淺咨詢、陪伴式咨詢、偽人本主義、偽心理學的咨詢,可以被替代;但是,真正的資深心理動力取向的心理咨詢,人工智慧很難涉足。
那麽,如果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人工智慧自己,他會作何回答呢?
還是一樣,我把他的回答貼出來:
目前,通用人工智慧(AIGC)在心理咨詢方面的套用還處於早期階段,並且仍存在很多挑戰和限制。雖然AIGC在某些方面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是它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人類心理咨詢師。一方面,AIGC可能有助於提高心理健康的普及率,特別是在人們很難獲得心理咨詢的地區或人口密集的城市中。透過AIGC,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心理咨詢,而不必面對面地與咨詢師見面。此外,AIGC還可以提供一種相對匿名的咨詢方式,讓一些不願意公開談論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受益。
另一方面,人類心理咨詢師可以提供AIGC無法提供的東西。心理咨詢需要面對面的互動,以便咨詢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況,包括其身體語言和情感反應。此外,人類咨詢師可以更好地適應和回應患者的需求,因為他們可以在互動中感知患者的情感和反應,並根據這些反饋進行調整。
綜上所述,雖然AIGC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一些幫助,但是人類心理咨詢師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相反,AIGC和心理咨詢師可以共同工作,使心理咨詢更加普及和適應不同的需求。
可以看出來,他的回答其實和我要表達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那麽,如此炸裂的效果,GPT是如何做到的呢?他難道真的有意識嗎?
先給出答案,目前(只是目前),GPT還沒有意識。
GPT是怎麽給出回答的?
GPT在給出答案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詞一個詞往外蹦的,那麽他怎麽覺得蹦出的下一個詞是什麽呢?
靠機率,也就是那個詞的機率高就蹦哪一個。
但是如果每次蹦的都是最高機率的詞,那也不行啊。
於是他其實用的是一個函式,就有點像「y=ax2+bx+c」一樣,你輸入的東西就是x,然後機器定好了a,b,c三個參數,於是y的結果就出來了。
它往外蹦詞,用哪個詞,就看類似這樣的函式算出來的機率。
但是你會發現,人工智慧用的都是神經網路。
那無非就是這個函式使用某個架構的神經網路來計算的。
但這個神經網路是有好幾層的,並且參數是千億級別的,比如GPT3就有1750億個參數。
這怎麽算?只能讓機器自己去算了。
其實OPENAI(開發chatGPT的公司)在這上面並沒有革命性的創新,他用的就是谷歌開發的Transfomer架構,他的最後那個字母「T」,就是指的Transfomer。
GPT的全稱就是基於Transfomer架構的預訓練神經網路模型。
谷歌其實還挺冤的,自己開發的架構,被別人給發揚光大了,自己只能作為追隨者釋出了BARD。
最早GPT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時候,效果其實比不上谷歌。只是到了GPT3的時候,OPENAI給它餵了大量的數據以後,出現了連他的創始人都沒預想到的效果:
第一,GPT出現了再學習能力。我告訴GPT用文化母體、行銷行事曆的方法策劃一個行銷活動,然後告訴他文化母體是什麽,行銷行事曆是什麽,她真的就根據我提供的框架給出了一個策劃方案。第二,想法湧現,這可能是最讓人驚訝的,也是只有在人類創造的時候才會有的,無法捉摸。
第三,就是邏輯推理,這個我們都看到了他的厲害。
這也是神經網路讓人害怕的地方,他訓練的模型是一個黑匣子,所有人都只能看到輸入和最後的輸出,但是他過程中做了什麽,我們無從知道。
GPT真的有意識嗎?
我的回答是,目前GPT沒有意識。
意識是什麽?
我們人的意識,是透過有很多的感覺器官,比如眼睛鼻子耳朵等等,來接收到外界的各種刺激輸入,然後在大腦裏面生成有意義的影像、語言、音樂、香味等等,並且基於我們感受到的東西,衍生出更多不存在的想象和創造。
而GPT現在有這樣的東西嗎?沒有。
你看他生成的東西雖然好像能理解你,就像一個人一樣,但是它僅僅只是基於大量的文字數據集,計算下一個往外蹦的詞應該是什麽而已。
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
以目前GPT所使用的神經網路的架構,不會產生意識,他只是數據足夠多,使得他產生了我們沒有預料的能力。
當然,我也無法極其確定的說就一定不會有意識,因為中間的多層神經網路對於我們來講,始終是一個黑匣子。
我們不知道他做了什麽,也不知道是什麽狀態。
也許有一天,在學習了整個人類世界的所有數據,包括文字、語音、圖片、視訊,他真的發展出意識,只是,這種意識不是人類的那種意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