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在比較平坦的地方,河流卻會不停地拐去拐來?

2022-08-23心靈

為什麽地勢平坦,河流卻彎彎曲曲?

巧了,這個問題,愛因史坦在1926年回答過。

沒想到在知乎回答地學相關的問題竟然能扯上愛因史坦。

愛因史坦1926年在普魯士科學院宣讀了一篇文章,

題目譯作:「河道蜿蜒的成因和拜爾定律」。

此文發表於德文期刊【自然科學】(Die Naturwissenschaften , Vol. 14, 1926)

沒找到德文原文,英文標題如圖:

Einstein,1926

水流往往會彎彎曲曲地前進, 而不是沿著坡度最大的線下降,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

河流並非一開始就這麽彎,而是逐漸變彎·····彎的。

Fundamentals of Geomorphology-Routledge (2017)

河流們經歷了什麽?

高中地理告訴我們:北半球的河道右側往往侵蝕得比較厲害, 而南半球的河道則相反。

這是 地球自轉偏向力 的原因,即 科裏奧利力 效應,也就是 拜爾定律

因此,有人會把河流彎曲的成因,僅僅歸結為地球自轉偏向力所致,這是種誤解。

目前的共識是:

在一定條件下(河道局部彎曲、地球自轉偏向力等),河道兩側和頂底的水流速度差異(摩擦力所致),導致水流在河道橫截面,產生橫向環流,造成兩岸侵蝕程度不同,通常表現為一側堆積,一側侵蝕,以致河道越來越彎曲。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水流沿著河道徑向流動,這個橫向環流在空間上表現為 螺旋環流

Hamblin, 2003,Earth Dynamic Systems (10th Edition)

這只是一種描述性地解釋,

那麽這其中涉及的因果關系到底是什麽呢?

橫向環流是如何產生的呢?

愛因史坦透過力學分析,做了解答。

愛因史坦舉了一下小例子來討論這種圓周運動——橫向環流。

這個例子被稱為 茶葉悖論

一個裝滿茶水的平底杯,杯底散聚有茶葉。

如果用勺子攪拌茶水, 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起初,杯中的茶水幾乎會像整體性地旋轉,並帶動底部的茶葉一起運動;

然而,隨著攪拌的繼續,茶葉很快會聚集在杯底中心。

茶葉聚集在杯子底部的中心,即使周圍的茶水中仍有漩渦翻滾,它們也幾乎維持靜止。

茶葉悖論與二次流 / 網圖侵刪

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下:

液體的旋轉產生離心力,液體在杯壁附近還受到摩擦力,

因此杯壁附近水流的旋轉角速度,會比中心附近的水流更小。

特別是, 底部附近的旋轉角速度和離心力會比高處更小。

結果就是, 液體會做下圖所示的圓周運動。

Einstein,1926

它會繼續增加, 直到在杯壁摩擦的影響下趨於停止。

茶葉被圓周運動掃到杯子中心, 可以證明這種圓周運動的存在。

這個過程在流體力學中被稱為:「二次流」:

二次流是一種復雜的運動,是對初始的攪動的響應,二次流會沿著圓柱形的杯壁向下流動,在杯子的中央部份向上流動。

可見,在離心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會產生這種圓周運動。

同理,彎曲的河流也會發生類似的事情。

要產生這個離心力,河道需要一個起始的彎曲

這可以由很多因素造成,例如:巖性差異、構造差異、地形因素、生物原因等等。

在彎曲河道的任一橫截面處, 都有一個離心力,

朝著曲線外側的方向(從A到B) 起作用(如下圖)。

Einstein,1926

這個力,在河道底部附近要小於高處,

因為底部附近的水流速度因摩擦而減小。

這便產生了上圖(右圖)所示的那種圓周運動。

其實,不一定非要是離心力,只要是一個垂直於水流方向的力就行。

因此,由於地球的旋轉, 即使河道沒有彎曲,這種圓周運動也仍然會發生, 只不過規模較小。

地球的旋轉會產生一個與水流方向垂直的力——科裏奧利力,

其向右的水平分量,是每單位流體品質: 2vΩsinΦ,

其中v 是水流的速度,Ω是地球旋轉的速度,Φ是地理緯度。

由於河底摩擦導致這個力朝底部減小, 所以這個力也產生了這種圓周運動。

如上,我們解釋了橫向環流的成因。

但這僅僅是解釋了河道中水流的規律,還沒有真正涉及到河道彎曲的原因,

顯然,河道彎曲是差異侵蝕作用的結果。

這我們需要註意水流橫截面的速度分布, 它對於侵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因為在相同條件下,水流速度越快,侵蝕作用越強;

無論這種侵蝕依賴於力學因素還是物理–化學因素(如巖石、沈積物的溶解),情況都是如此。

因此, 我們必須著眼於 影響河岸處流速梯度的因素。

為此,我們必須先知道河流中的(亂流)速度分布是如何產生和得到維持的。

首先,如果河道中此前 靜止的水 ,突然被一個 均勻分布的加速力 啟動,

那麽 橫截面上 速度分布 起初將是 均勻 的。

但在河岸摩擦的影響下,

將會逐漸形成一個從河岸朝著橫截面中心逐漸增加的速度分布。

原本在橫截面上(大體上) 定態分布的速度,會在河流摩擦的影響下被逐漸攪亂。

W. W. Norton ; Robert Rauber,Earth Science[M], 2017.

流體動力學以如下方式描述了這個靜態速度分布的建立過程:

在平面流的情況下,所有渦線都集中在河岸上。

它們分離開來,朝著水流的橫截面中心慢慢移動,分布於一個厚度不斷增加的層上。

河岸處的速度梯度因而逐漸減小。

在液體內摩擦的作用下,水流橫截面內部的渦絲被逐漸消耗,並且被河堤處形成的新的渦絲所取代, 這樣便產生了一種準靜態的速度分布。

W. W. Norton & Robert Rauber,Earth Science[M], 2017.

重要的是,獲得靜態速度分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這就是為什麽許多並不太明顯的、卻一直在起作用的因素,能對橫截面上的速度分布產生很大影響。

現在我們考慮一下,因河道彎曲或科裏奧利力所引起的圓周運動,會對河流橫截面上的速度分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Fundamentals of Geomorphology-Routledge (2017)

運動最快的水流距離河岸最遠,也就是說在河道底部中心的上方。

以上圖A為例,(為看圖方便, 下文的左右指的是圖面的左右 ,而非以河水流動方向判斷的左右)

圓周運動將會驅動河水速度最快的部份,朝右岸移動,

而左岸則會接收來自底部附近的速度特別低的水。

因此上圖A中的情況下,對右側的侵蝕必然比對左側更強。

應當註意,這種解釋本質上基於這樣一個事實:

即河水緩慢的圓周運動會對速度分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因為透過內摩擦(抵消了這種圓周運動的後果)所做的速度調整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如上,我們已經揭示了河道蜿蜒的成因。

由這些事實不難推出一些細節。

侵蝕不僅在右岸較強,而且在底部右半邊也比較強,因此往往會形成下圖所示的輪廓。

Fundamentals of Geomorphology-Routledge (2017)

此外, 由於表面的河水將來自左岸,因此尤其在左側,河水移動得不會像更深的河水那樣快。

事實上, 這個現象已經被觀察到了。

還應註意,圓周運動具有慣性。

因此,它只有在彎曲最大的地方以外才能達到最大,當然,這也適用於侵蝕的不對稱。

Fundamentals of Geomorphology-Routledge (2017)

因此在侵蝕過程中,河道彎曲形成的波浪線必定沿著水流的方向前進。

最後,河流的橫截面越大,圓周運動被摩擦消耗得就越慢。

因此,河道彎曲形成的波浪線會隨著河流橫截面的增加而增加。

總之,

在河道局部彎曲或地球自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會產生一個垂直與河道的力,

加上河岸和河床的摩擦力,會形成橫向環流(螺旋環流),

河流不同位置流速不同,導致兩岸侵蝕程度不同,

通常表現為一側堆積,一側侵蝕,

隨著時間的推移,侵蝕差異越來越大,河道便越來越彎曲。

Fundamentals of Geomorphology-Routledge (2017)

值得一提的是,

蜿蜒的河曲通常發育在平坦的下遊地區

這已經是河流的暮年階段,

扭曲的形態,像鐫刻入大地的皺紋。

它們似乎不想這麽快告別陸地,

而是盡可能地多繞點彎路,

多留戀一會,

這最後的、自由流動的時光。

因為,百川入海後,

誰還會記得每條河流本來的樣子。

(PS: 為避免造成誤解,特此說明:曲流河並非只發育在下遊的平原,在中-上遊,很多地形平坦的高原,同樣可以發育河曲,例如若爾蓋大草原等。)

Essentials of Geology[M], 13th Edition-Pearson , 2016.
世界主要自由流動河流全家福(Grill,2019,Nature)

參考文獻:

[1]Essentials of Geology[M], 13th Edition-Pearson , 2016.

[2]W. W. Norton & Robert Rauber,Earth Science[M], 2017.

[3] Hamblin, Earth's Dynamic Systems (10th Edition) [M],2003.

[4] Routledge,Fundamentals of Geomorphology[M],2017.

[5] Einstein A. The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meanders in the courses of rivers and of the so-called Baer’s law[J]. Die Naturwissenschaften, 1926, 14(11): 223-224.

[6] 愛因史坦, 我的思想與觀念 (張蔔天 譯),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此前寫過瀑布,是河流中上遊的典型地貌景觀,感興趣的可以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