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隨處可見青春版【牡丹亭】元素的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廣場。
白先勇與校園傳承版【牡丹亭】部份參演者團聚暢談。
「我和北京大學的緣分很深,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次來到北大演出,如今已經是第五次。2009年北大昆曲傳承計劃啟動,之後我每年都來北大講課,持續了10年。」青春版【牡丹亭】總制作人、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對記者說,重返北大如同「回到老家」,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慶演和系列主題講座在燕園登場,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參演者、北大京昆社成員在台下重聚,也是難能可貴的團圓。
再續前緣
月圓之際,步入燕園,便是走進了昆曲【牡丹亭】旖旎多情的夢境。道路兩側燈桿上皆是粉色系的海報,映襯著如花美眷明艷的面龐,向路過的學子輕吟低訴,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愛情神話。百周年紀念講堂廣場上,青春版【牡丹亭】十余幅大型劇照一字排開,戲中角色介紹旗幟風中搖曳,令人駐足沈醉。
【牡丹亭】出自明朝劇作家湯顯祖之手,原作共55折,講述名門閨秀杜麗娘因夢生情,一往而深,並最終超越生死,與書生柳夢梅結成連理的故事。青春版【牡丹亭】由兩岸文化及戲曲界精英聯手創作,將原著濃縮成27折,分為「夢中情」「人鬼情」「人間情」上中下三本,特邀大陸昆曲名家汪世瑜、張繼青擔任藝術指導,是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經典品牌劇目。
該戲2004年在台北首演,次年便首度赴北大演出,當時絕大多數學生從未接觸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影響範圍之廣,超越了我的預期。很多年輕人第一次接觸昆曲,就是看青春版【牡丹亭】,從此愛上了昆曲。」白先勇說。
9月14日至16日,青春版【牡丹亭】再登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白先勇每場都伴著觀眾的歡呼喝彩,上台謝幕致辭。「青春版【牡丹亭】走過20年,演出超過500場,觀眾有約百萬人。」白先勇特別提到,大學生是青春版【牡丹亭】最重要的目標人群,該戲走進海內外40多所高校,培養了大批學生觀眾。「歡迎現場來自北京高校和中學的學生,你們是未來的傳播者,希望你們能告訴親朋好友,昆曲是多麽美。」他說。
薪火相傳
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的演出,每次都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負責組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白先勇如今攜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馬,重返北大進行20周年慶演。以此次慶演為開篇,北京大學推出‘無域·北大中華文脈傳承計劃’,將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理念,舉辦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主題活動。」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對記者說。
北京大學昆曲傳承與研究中心主任陳均告訴記者,2009年,青春版【牡丹亭】第三次走進北大,當時還帶來了由白先勇主持制作的新版【玉簪記】演出、北大昆曲傳承計劃等,青春版系列新作和昆曲教育由此展開。
北京大學與昆曲藝術淵源深厚,早在蔡元培擔任校長時,便開設戲曲課程,成為中國高校昆曲傳習之始,至今已逾百年。1991年,北京大學京劇昆曲愛好者協會(現簡稱北大京昆社)成立,北方昆曲劇院演員張衛東受邀進行14年昆曲教學,培養了一批昆曲愛好者。
2009年,白先勇與北大教授葉朗創立北大昆曲傳承計劃,2010年在北大開設公選課【經典昆曲欣賞】,邀請來自海內外的昆曲藝術家和知名學者,以名家授課、案頭與場上相結合的形式,帶領學生領略昆曲之美。選課人數達數百人,還時常吸引各地昆曲愛好者前來旁聽。循此模式,白先勇也在蘇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等高校推動設立昆曲通識課程,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昆曲教育網路。
開枝散葉
在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北大慶演之際,一系列主題講座也同步開展。鄭培凱、朱棟霖、翁國生等專家學者齊聚燕園,細說湯顯祖【牡丹亭】蘊含的「至情」、蘇州昆劇傳習所的傳承意義、「昆曲新美學」的表現方式等。在系列講座最後一日,白先勇講述了青春版【牡丹亭】赴歐美演出引起轟動的故事,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演講和互動中,耄耋之年的他站立台中,言談之間飽含激情。
「白先勇老師很會鼓勵人,也很愛護我們。」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主演之一、學戲近20年的張雲起對記者說。2018年,由白先勇倡議主導、以北大學生為主體的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展開巡演,足跡達至兩岸及香港,演員和樂隊成員來自北京16所高校,還有幾名中學生參與其中。
在北大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之後,由大學或業余曲友串演整本大戲成為常態。上海同濟大學與上海昆劇團合作排演學生版【長生殿】,東南大學近來則以大學生傳承的校園青春版【牡丹亭】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趙天為告訴記者,來自全國29所高校的50名學員,經過蘇州昆劇院2個多月培訓後,將進行2小時共9折戲的小全本匯報演出。
聽聞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當年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參演者、北大京昆社成員也如約而至,他們在台下聆聽振奮人心的演講、欣賞熟悉的老師們登台演出,學戲的點滴也湧上心間。
「青春版【牡丹亭】影響了我的一生,受白先勇老師影響,我把研究方向由戲曲延伸至文化遺產,希望為昆曲傳承略盡綿薄。」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主演之一、在英國留學的楊越溪特意請假回京團聚。「我們的校園版演出雖已告一段落,夥伴們分散在世界各地,昆曲的種子卻在各領域生根發芽,相信在不久之後,昆曲之花將在更多行業和代際中再次盛放。」楊越溪對記者說。(記者 張盼 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4年09月17日 第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