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因大佛和美食聞名的樂山,正在打撈武大西遷的青春與歷史

2024-11-11心靈
地處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匯處的樂山,因江邊依山而造的大佛聞名天下。近年來,它又以「美食之城」收獲口碑和流量,蹺腳牛肉、甜皮鴨、缽缽雞等從這裏走向全國,也吸引著各方遊人。
大佛與美食之外,樂山這座擁有300多萬人口的城市和它期待中的新文旅,正在依托對歷史文脈的修整、發掘和更新而尋求突破。
從肅穆莊嚴的樂山文廟出發,步行前往龍神祠,一路經過多段明代城墻遺址,這些保存下來的城墻被喻為「金線」,文廟、龍神祠等歷史建築則是「銀珠」,金線穿銀珠,樂山城的歷史顯現其中,城市發展歷程依稀呈現出一幅壯闊圖景,眼下,這幅圖景需要一筆筆描繪、編織。
11月初,已經回到上海的藝術家曹夢芹,仍在推進他的樂山藝術計劃。在他的設想中,藝術家們不僅將有機會前往樂山駐留、創作,也可以與樂山的藝術家和學生結對,一起創作。曹夢芹這一計劃的緣起,正是那些發生在龍神祠、文廟以及樂山各處的不同年代的故事。
9月下旬,連續幾天,曹夢芹和他的團隊在樂山文廟、老霄頂、龍神祠等處擺開陣勢,拍攝他改編自近代女作家淩叔華的短篇小說【酒後】的影像作品。新銳藝術家的當代影像藝術創作,陣勢比不得商業計畫,但現場的底片攝影機頗為有範,團隊人員配置以及精密的場景燈光布置,也體現出藝術家對風格和質感的追求。
1928年,淩叔華與丈夫陳西瀅一起赴武漢大學,因才學出眾,與袁昌英、蘇雪林並稱「珞珈三傑」。1938年,淩叔華夫婦隨抗戰中堅持辦學的武漢大學一起西遷樂山。當年,樂山文廟、龍神祠、三育學校、李家祠、火神廟等公私建築均成為武大校舍,曹夢芹取景文廟和龍神祠,將武大樂山時期的歷史作為自己的創作底色。樂山這座城與武大齊心協力,讓珞珈文脈得以在烽火中延續。逆境中武漢大學師生奮發圖強,樂山時期培養出的眾多精英中包括了日後的多位院士。
因為父親當年從上海奔赴西南投身「三線」建設,樂山成了曹夢芹的第一故鄉。兒時的模糊記憶與日後的多地輾轉,令他對樂山的情感與記憶頗為復雜。當年父輩工作的605廠即樂山國營造紙廠所在地,如今大部份被開發為605公館等住宅小區,剩余的部份建築和居民,成為那個特定年代的遺存。曹夢芹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回到樂山,透過對文學故事的藝術化詮釋,探索不同時代與人群的歷史與情感聯結,追溯這座古城的風雲際會。
如何依托歷史文脈走向未來?當年,武漢大學西遷而至,小城中洋溢著抗戰的意誌和求知的行動,現代文明與傳統生活方式碰撞激蕩,勃興的學生社團催動文藝情結生發……當年種種聚合交匯而來的精神上的樂山城,建築等物質載體多已消失,如何在文廟、龍神祠等處覓得其蹤跡,感知當年?日前,第一財經記者探訪龍神祠,請武漢大學西遷歷史文化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燚追憶武大西遷故事,並闡述對機構發展目標的設想。
龍神與西遷學子
依水而生,與水相爭,樂山自古以來水災不斷,龍神趙昱信仰在民間久盛不衰。傳說中,隋煬帝時出任太守的趙昱,決意除掉江中危害百姓的惡蛟,他躍入水中經一番惡鬥,「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斬蛟後趙昱「騎白馬白日飛升」。
明代萬歷九年,樂山出現了祭祀趙昱的專祠龍神祠,並附設書院,「先後有龍山書院、東巖書院和九龍書院,祭祀功能與教育職能結合在一起」,何燚說。被奉為神明的斬蛟青年趙昱與一代代學子同處一地,至1938年,龍神祠敞開大門,成為武漢大學第二男生宿舍,供大約400名學生住宿、自修。武漢大學檔案館收藏的「國立武漢大學第二男生宿舍」牌匾,當年即掛在龍神祠門口。老霄頂山下尊奉孔子的文廟,經一番修繕作為武大本部。1938年4月29日,武大在樂山正式開課,離校方決定西遷不過兩個月。
穿過建於明代的拱辰門,沿著一級級明代紅石台階來到龍神祠,走進大門,偌大的庭院裏建築布局規整。地方信仰、明清氣息與武大青磚宿舍民國風格的融合,體現出這一建築空間的多元個性。龍神祠位於九龍山上,曾是樂山城最佳觀景地。當年,自修樓熄燈後,學生喜歡憑欄遠眺岷江,有武大學生多年後撰文,回憶記憶猶新的閃電劈向江面的場景。
樂山時期物質生活艱苦,但王星拱校長廣攬人才,師生一心向學,「相容並包」的自由學術環境下成績斐然。記者走進龍神祠寬敞的庭院時,看到一艘老木船上放著寫有「明誠弘毅」和「勉成國器」的牌匾,成為一件特別的裝置。「明誠弘毅」是武大樂山時期的校訓,「勉成國器」則是當時的教務長朱光潛給畢業生的題詞。在何燚看來,這兩句話體現出當年師生的理想主義情懷。
「為充分挖掘、保護和傳承武漢大學西遷樂山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價值」,2020年,在武大校友等社會力量的支持下,龍神祠修復完成,2021年3月,武漢大學西遷歷史文化保護研究中心在龍神祠揭牌成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建築空間的保護是第一步。我們一直在思考後續的事情。它如同心靈的寄托所,一代代的人,無數的心靈都在這裏,我們希望引領大家看到真實的人。」談及中心的目標,何燚說,要以有意義的方式在文物空間將歷史、藝術內容展現出來,帶來更多的文化元素。「我們期待為公眾留下心靈的種子,了解歷史事件背後的真相,回歸到人,這種最質樸、最真實的聯結,而並非出於當下流行的制造熱潮或計畫的目的。」
發現隱形的博物館
歷史波瀾壯闊,一時風流人物。時光流轉,如今除了文廟和龍神祠,樂山城中其他與武大西遷相關的建築和場景幾乎都已消失。何燚困惑於如何立足西南小城,將大命題與文物價值、歷史故事聯系起來,以形成良好的故事線落地。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龍神祠在今天的活化中得到發展,走出一條真正可以生存的路。在文物價值、場所精神價值之上,需要做更多與外部聯系的事,比如這一次曹夢芹的藝術創作。」經過不斷思考和多方交流,何燚覺得,龍神祠作為當時燦爛、浪漫的學生思想和生活場所,未來的規劃應該是打造一個青年文化藝術空間。「歷史展覽是底色,同時,我們希望有大量的文化藝術活動,像當年武大的學生社團一樣。」
文廟又有所不同。作為西南地區負有盛名的一座文廟,樂山文廟是正統性的象征,也是古時地方學宮所在地。「我們一直期待這兩個點位的連線,它恰好代表了一種情況,即國家話語和民間話語在文化傳承和教育傳承方面的差異。活化後,文廟依然是一個殿堂性的展示空間。」
2023年,龍神祠成為四川省社群博物館的示範計畫。何燚和團隊計劃參照歐洲文化社群的概念,結合不同板塊的劃分,為公眾引進多樣的文化內容服務,同時也嘗試走出去服務更多人。在他的設想中,文化活動將沿著連線文廟與龍神祠的明代城墻展開,重塑一條嘉州(樂山古稱之一)的歷史記憶之路。這條路不只是城市的歷史記憶,也是一條武大學子的上學之路,「穿梭在這條城墻上的都是當年懷著理想的年輕人。我們會帶領武大師生以及社會公眾參與。」
透過文獻研究、遺址調查和口述歷史等方式,何燚和同事們整理當年武大在樂山的活動點位,計劃推出類似定向賽的城市主題漫步活動,透過在不同點位上設定老照片、宣傳海報等,呈現昔日的歷史文化元素。「我們還設計了一些微型展覽,在相關地點分享相關專業或知名教授的故事,並在路線上設計一些通關遊戲。」
何燚希望透過這類工作來帶動遺產點位的保護,並與社群、機構深度合作。「我們只是一個社會組織,力量非常微弱,希望透過這項工作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希望公眾和社會能夠認識到,當年葉聖陶、朱光潛、王星拱等學者可能就生活在現在的某家美食店旁邊。在何燚的設想中,樂山是一座隱形的博物館,等待人們發現。
明清到民國,龍神趙昱的故事逐漸豐富完善,融入了歷代樂山民眾的集體創作,賦予他人格化的神性。曹夢芹曾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參與多模態語料庫的建設,這是一種包含了語音、影像、語言文本等模態的資料庫。趙昱的傳說,正是一系列不斷生長的文本,背後是不同歷史時期社會政治文化的碰撞、融合與影響,有望成為多模態語料庫研究的個案。在武漢大學西遷歷史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的設想中,保護、發掘城市不同歷史層面的豐富資源,並與展覽、演出、藝術計畫等結合,為青年活動與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也將開創一條多元發展的路徑。
何燚也是三線子弟,2009年他從青島回到樂山,擔任故宮文物南遷史料陳列館副館長。靠自學進入文博研究領域,他做策展人,也做設計和講解。在武漢大學西遷歷史文化研究保護中心這個依托創新模式營運的機構,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很多,他說,遇到問題,自己的第一反應是「我要和那個(武大西遷)時代的人做朋友,他們的困境比我大得多」。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