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想拉黑她,只是因為你不想辜負她。
我理解你的想法,我並不覺得這個行為很幼稚,而且我感受到了你的掙紮和善良。
因為抑郁者患者展示過度的熱情,這對抑郁者患者是一種精神負擔。
這些不專業的朋友們,往往受到了網上所謂的「正能量」意見影響,希望透過向你展示熱情和包容,這樣就可以讓你感受到「愛」,繼而脫離抑郁癥。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好心辦壞事」。
抑郁者病人本身就已經是能量缺乏的狀態了,他們陷入這種狀況有著很復雜的生長環境和社會因素,不是一段好的感情就能拯救的。
毫不客氣地說,這種「單憑好的戀情/友情,一個原本陷入絕境的人,突然就有了面對生活的勇氣」的劇情,多半是一種幼稚的日式幻想。
事實上,很多抑郁者患者很早就發現,自己一旦展露出負面情緒,就會引發一些並不精準而且過度熱切的「關心」「安慰」。
這些「關心」的出發點也許是善意的,但是會對抑郁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我雖然不是抑郁者患者,但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我25歲時,工作熱情,但是總是遇到很多失敗,那個時候比較年輕,我喜歡在朋友圈裏發一些自己的挫折,最後表示自己要再接再厲。
一個身居高位的長輩就會在朋友圈萊恩慰我:你還年輕,才25歲,你還有的是時間去嘗試錯誤。
那個時候我覺得這位長輩很暖心,將來有了成就要報答這個長輩。
等到35歲時,我還是沒有成就,依舊面臨各種失敗,但還是會在朋友圈裏流露情緒,只是朋友圈內容變成了,也許我努力過,還是有收獲的,這個結果也不差吧。
明顯,當我換了一種方式安慰自己後,長輩的留言風格也變了,變成了:你已經35歲中年了,身體馬上就要卷不動了,再加上大環境不好,你也沒有什麽可以依靠的人,你還是不要這麽拼命了吧!
長輩說的話沒有什麽錯誤,而且是順著我說的,並且人家身居高位,還能關註我,我應該非常感激。
但這給我造成了壓力和負擔。
首先,我25歲時還「未來可期」,35歲時就已經「人到中年」了?
其次,萬一我沒有按照長輩的預期「出人頭地」,那會不會辜負了他的好意,至少在朋友圈的共同好友看來,我會不會有點「爛泥扶不上墻」。
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選擇今後減少在朋友圈裏吐槽我的失敗。
哪怕在現實中,即便我遇到了巨大挫折,我也必須得「開朗」「自信」。
一旦我表現出低谷,很多人就會來關心我,但我潛意識裏感知到,他們相當一部份人對我是有期望得,有的人期望我得到他們的關心後就立馬振作,有的人希望透過對我實施關心,然後與我深度繫結。
說實話,我在那個時候,沒有余力報酬他們,無論是情緒反饋,還是親密繫結。
可是,我又怎麽忍心驅散他們、拒絕他們呢?他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真誠的。
所以,唯有「微笑著」,含著眼淚吞掉一切負面情緒,才能不讓別人察覺我的困境,才能不會辜負他們,最終避免我社會關系網的全面崩塌,讓我有機會挺過這輪困難。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們最喜歡說這個了,不是嗎?
這是一個黑色幽默,正因為抑郁,所以必須保持微笑。
2、
一個好的解決方式是,你對抑郁癥人的幫助,必須足夠隱蔽。
其實這個要求不難,你們千萬不要抱怨,太強人所難。
你甚至只需要有這方面意識,就足以讓他們感動,並超額報酬你的努力了。
就比如,你只要找到個什麽借口,免除了他的報酬義務,哪怕你這個借口很拙劣,他一眼就知道你其實是想討好他。
他也會因此感動的。
我知道一個非常喜歡請人吃飯的漂亮姐姐,她幫助後輩的一種方式就是,她會故意在約會時遲到一會,然後她主動提出自己請吃飯以向在座的人道歉。
從「無形支持」(Invisible Support)的角度來看,Bolger、Zuckerman和Kessler(2000)的研究強調,當提供支持的方式足夠低調、不直指當事人的困境時,受助者往往更容易從中獲益。
這種隱性的幫助之所以更有效,原因在於它不會讓對方感到被「特別照顧」或產生額外的心理壓力。
也許外人很難理解,對於善良的人來說,「我欠了別人恩情」是一種非常沈重的感情,是抑郁者患者無法支付的心理代價。
你不能因為想幫助別人,就給別人造成虧損吧。
在這種「隱形」的協助模式中,你不強調對方的弱點、困難或無力,而是讓幫助顯得像一種自然發生的事件或社互動動。
例如,姐姐所采用的策略——她以「自己遲到需要補償大家」為借口請客,而非直接告訴對方「我想幫你」——本質上就是在創造一種無需受助者承擔報酬壓力的情境。
你的一切幫助不要讓別人感覺自己正在被「拯救」,他就會有更大機率接受你的力量,從結果上脫離那種低能量的心態。
其實,你真的不是在拯救別人,你在拯救的是自己。
「向別人高效地輸送利益」這是你的必修課,哪怕你沒有收到被幫助方的報酬,那種創造價值的成就感就足以讓你擁有更多的心理能量。
你證明了一件事,這個世界上有那種不求報酬的善意,這種善意強大和智慧,一定能在你危險的時候拯救你。
為什麽呢?因為你就是這種人啊,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實證。
上善若水,如春風化雨,如潤物無聲。
Bolger, N., Zuckerman, A., & Kessler, R. C. (2000). Invisible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6), 95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