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國有名氣的人口遷徙中轉站。
根據全國七普數據顯示,江西有人口約為4520萬,其中,較大的姓氏為408個,這些姓氏的人口,占到江西總人口的99.77%。
江西「百家姓」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略低於全國水平,但獨具特色。
熊、萬、曾等姓,在全國排位都比較靠後,但在江西卻排在了前面,例如:曾姓排第12位元、熊排第17位、萬姓排第30位。
而在全國百名之外的塗、歐陽、易等姓,在江西排名分列第51、42和47位。
本文講透過排名前10的姓氏,大體梳理一下他們的先民,祖地在何處。
劉姓。得姓始祖叫劉累。
江西有姓劉的人口 281.3萬,走在江西的大街上,每16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劉先生或者劉女士。
得姓始祖劉累,生活在夏王朝時代,為專業養龍人。
關於他培養龍的地方,【太平寰宇記】記載:「今長葛西四十裏,臨潁縣有豢龍城,豢龍氏邑也。」
臨潁縣,位於今天河南省中部的漯河市,也就是說,劉姓祖地在河南。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余人。
李姓始祖李利貞,原名理利貞,上古帝王顓頊之後臯陶後代。
他逃難到豫東地區的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為感恩吃果子「木子」活命,同時為躲避追捕,將「理」改為「李」。
陳姓。得姓始祖陳胡公。
周朝建立後,周武王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媯滿」,把他分封在了今河南淮陽,建立了「陳國」。
陳胡公的後裔以國為姓,稱陳氏。目前郡望潁川郡、汝南郡、下邳郡等。
如今,從陳胡公開始,發展衍生出來的姓氏包括陳姓在內,一共75,排在百家姓前邊的包括孫(第12)、胡(第13)、袁(第33)、丁(第46)、薛(第48)、夏(第55)等。
張姓。得姓始祖張揮。
是黃帝之孫、少昊第五子,因發明弓箭幫助黃帝打敗蚩尤,而被賜姓張氏。
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因為祖地在今河北清河一帶。張揮葬於帝丘(今河南濮陽)。
黃姓。得姓始祖陸終。
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黃姓起源於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並建立黃國。黃國故城位於河南省潢川縣城西北,是河南省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春秋時期諸侯國都城。
黃國被楚國所滅,子孫,以國名為氏。【元和姓纂】記載:「陸終之後,受封於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
王姓。得姓始祖為東周時期周靈王長子姬晉,或稱太子晉,河南洛陽人。
太子晉的兒子宗敬因躲避戰亂來到太原,因宗敬是王族的後代,當時的人們便稱其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秦末漢初,為避戰亂遷徙,最終形成瑯琊王氏、太原王氏。
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姓為宋朝、元朝、明朝第1大姓。
吳姓。得姓始祖泰伯。
周文王姬昌的父親季歷兄弟三人,分別是泰伯、仲雍、季歷。
泰伯和仲雍知道侄子姬昌的能力出眾,離開都城,在今江蘇無錫市梅村建立吳國。
吳國的國力在吳王夫差時,也曾達到極其盛,並成為了東南霸主。
前473年,越國興兵伐吳,吳國被滅,夫差自刎。
吳國的後裔以國為姓,即吳姓。
周姓。得姓始祖為後稷,父親為帝嚳。
周姓最初發源於今陜西渭河平原地區。後稷的裔孫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徙至陜西岐山下,被稱為周族。
繼商朝之後,周朝為中國的第三個王朝。周朝由周武王姬發建立,定都宗周鎬京(今陜西西安),周成王遷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
秦朝統一中國,滅亡周朝,周朝王室後人以周為姓。因此,周姓也有以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為得姓始祖。
胡姓。得姓始祖陳胡公媯滿,周朝諸侯國陳國第一任君主。
周朝建立後,周武王把媯滿封為陳國國君,使其作為舜帝後裔之代表,來繼承舜帝之正宗正統。
陳國建都於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城關一帶),媯滿在位期間政績卓著,推行舜時提出的為人「九德」,
深受國人頌愛。
媯滿去世後,謚號胡公,為陳胡公。
徐姓。得姓始祖為夏朝徐若木。
他本名嬴若木,伯益之子,徐國建立者。
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夏朝建立後,他的兒子若木被封於九州之一「徐州」(今邳州、郯城一帶),建立了徐國。
其後裔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徐國歷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
戰國時,徐國被吳國滅掉。
梳理以上排名靠前的10個姓氏,可以看出:
江西獨具特色的百姓家,形成主要始於西漢末年的戰亂時期,大量中原人士南遷。
後來有了「永嘉南遷」「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靖康之亂」「明清鼎革」等事件的發生,使得千余年間,北人南渡,不斷遷入江西境內,逐漸形成了目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