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家擁有40多年歷史的能源企業,美錦能源(SZ000723)為何選擇將發展氫能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在【每日經濟新聞】創刊20周年之際,記者專訪了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在他看來,能源企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面對能源行業的深刻變革,我認識到,只有主動擁抱變化,才能贏得未來。所以公司在氫能產業鏈進行廣泛布局,打造氫能創新生態鏈,推動能源行業轉型,為社會提供更清潔、更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全球能源大變局之下氫能成為角逐重點
當前,受能源技術革命、全球碳中和潮流以及俄烏沖突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全球能源格局加速調整,能源開發、消費日益低碳化,各國加速在新能源產業展開競爭。
姚錦龍告訴記者:「全球能源市場的賽局將從傳統油氣領域不斷拓展到新能源以及與新能源密切相關的產業和礦產領域,全球能源市場的‘資源競爭’逐步演變為國與國之間的‘新能源產業競爭’。」
氫能作為21世紀人類永續發展最具潛力的二次清潔能源,受到全球範圍的高度重視,正在成為中國能源轉型、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據中國氫能聯盟釋出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
瞄準這一藍海市場,美錦能源的前瞻布局始自2017年。秉承傳統能源產業與氫能產業雙輪驅動戰略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公司產業鏈上凝聚了飛馳科技、青島美錦、鴻基創能、驪能新能源等20余家細分領域的高成長性企業,探索了「研發-生產制造-商業化套用」的氫能源全生命周期創新生態鏈。上遊搭建「制-儲-運-加-用」產業鏈,中遊搭建「瓦斯擴散層-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整車制造」的核心裝備產業鏈,下遊推進京津冀、環渤海、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區、雲貴川七大區域發展戰略。公司在穩居全國最大獨立商品焦炭生產企業之一的基礎上,如今已發展成為在氫能全產業鏈布局的頭部企業。
回顧過去40年的發展,姚錦龍告訴記者,公司選擇切入氫能領域並非偶然。
「美錦能源屬於傳統煤焦化行業,眾所周知,煤焦化屬於高耗能的模式,本身有一定的排放需求。由於‘焦化-氫’的天然聯系,氫能成為焦炭產業轉型的重點方向。美錦能源焦炭板塊的焦化過程中副產大量氫氣,為更好地利用煤焦主業附加值,逐步探索出‘焦爐煤氣變壓吸附(PSA)制氫’單箭頭路徑之外,透過‘焦化-氫-套用’的迴圈經濟實作低碳發展的途徑,美錦能源目前已成為焦炭轉型氫能的代表企業之一。」姚錦龍說,「換個角度說,我們也是運用氫能在傳統能源的基礎上做一個產業鏈的延伸,從而合理地進行了碳減排,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公司現有的永續發展的產業鏈。」
姚錦龍認為,氫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分兩個層面。一是從國家層面和整個行業層面來看,氫能的市場潛力足夠大、國家足夠重視,這就有足夠的空間和非常有利的政策來支持企業登上更大的舞台發展氫能;二是從技術層面來說,企業現在看到的氫能產業鏈各個技術環節,已切實攻克了不少「卡脖子」的技術難關,可以自主研發生產高效的關鍵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和材料。
破解氫能產業化難題需要各方合力
氫能作為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少技術瓶頸和市場難題有待破解。
首先,當前,氫能產業鏈體系仍然不完備,制氫、儲氫、運氫及套用尚未形成完備高效的產業鏈。在產業上遊,利用清潔能源制氫的效率偏低;在產業中遊,車載高壓儲氫以及運氫方面比較薄弱,基礎設施缺口較大;在產業下遊,氫能的套用範圍較窄,主要以燃料電池形式套用於交通領域,且技術瓶頸導致成本較高。
「尤其是長距離、大規模、低成本的氫能儲運系統有待突破,氫能的資源與需求在空間分布上不匹配,且目前氫能長距離、長時間儲運技術不夠成熟、成本較高,制約了氫能的大規模生產與消納。」姚錦龍說,在產業鏈體系不夠完備的情況下,綠氫產業鏈整體成本居高不下,市場競爭力不足。
在法律法規層面,按照目前的行業標準規範,氫能仍然兼具「清潔能源」與「危化品」的雙重內容,這就要求在做好氫能安全管理的基礎上,需要明確氫氣的能源內容,並加快制定氫能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
面對上述問題,姚錦龍建議,應該全面建立氫能產業垂直管理與監管體系。目前,氫氣是作為危化品來管理,應當將氫氣正式納入能源管理體系,實施如燃油、LNG(液化天然氣)、天然氣等類似的管理辦法,如此才能更有利於氫能產品規模化發展。
同時,應當加快完善中國氫能標準體系。目前,燃料電池相關標準體系逐步完善,但在加氫站建設審批、氫氣制取碳排放標準、車載儲氫瓶組標準、液氫民用標準、氫安全體系標準等方面仍然薄弱;加強關鍵性技術突破,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建議從市場需求出發,采取頭部企業牽頭,協同產業鏈上中下遊企業、科研院所,建設涵蓋全產業鏈的創新平台,聚焦氫能領域裝置、材料、零部件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此外,還應拓展氫能套用場景,打造氫能生態體系。支持氫能在冶金、化工、工業、建築、儲能、發電等多元化領域套用。例如,給予路權優惠,支持氫能車輛在倉儲物流、跨域運輸等套用;給予財稅獎勵,鼓勵氫能備用電源在通訊基站、數據儲存等示範;給予購置營運補貼,支持氫能熱電聯供在廠區、社群等套用等。
推動能源企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是核心動力
科技創新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驅動力,促進產業技術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向更高端、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在能源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科技創新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在姚錦龍眼裏,科技創新是推動能源行業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給能源行業帶來的變革是方方面面的。一方面,透過技術創新,能源行業能夠更高效地開采和利用資源,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行業能夠實作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向以清潔能源為主的轉變,最佳化能源結構。
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慧等技術,能源行業可以實作更智慧的管理和營運,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科技進步還有助於提高能源供應的可靠性,透過智慧化管理和網路化排程,增強能源系統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從而提升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氫能領域,唯創新者強。姚錦龍表示,在公司轉型升級過程中,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公司聘請了張久俊院士和葉思宇院士分別進行碳紙、膜電極的國產化研發生產,目前,碳紙技術效能已經超過國際同行水平,膜電極產品在中國取得了近50%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美錦能源旗下的飛馳科技等企業已累計推廣近36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安全營運裏程突破1.6億公裏,為交通領域減少碳排放近17.5萬噸。同時,美錦能源創立了氫燃料電池車輛營運平台,平台目前擁有1130台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屬於全球最大的燃料電池商用車車隊。
未來,美錦能源將持續投入研發,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套用,並透過數位化平台提高內部碳管理水平,培養全員減碳意識,全面減少生產經營和日常辦公引起的碳排放。還將繼續探索氫能在儲能、熱電聯供等新套用領域的潛力,推進產業鏈細分環節企業的協同合作。
展望未來,姚錦龍有著清晰的願景和目標。他表示,美錦能源致力於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綜合能源供應商,為客戶提供高效、清潔、永續的能源服務。為此,公司將繼續加大在新能源、智慧電網等領域的投入,推動能源技術的不斷革新。而透過最佳化升級傳統產業、數位化改造、深化可再生能源布局和用能結構調整,美錦能源有望從「碳氫迴圈經濟」走向「碳中和經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