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景公司創始人 Marc Andreessen 曾過說:瀏覽器可以說是有史以來對人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個軟體。
無論桌面 PC 世代還是智慧型手機世代的使用者,都離不開瀏覽器這個工具——它太過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互聯網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發明。在互聯網過去三十年的數次時代變遷中屹立不倒。
但這不意味著瀏覽器在 AI 時代中不會發生改變: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OpenAI 正在打造一款與 ChatGPT 深度整合的網路瀏覽器工具,並且已經就 ChatGPT 在網頁互動上的功能整合,與旅遊、食品、房地產以及零售等主要網站服務商進行了溝通。
OpenAI 已經組建相關團隊計劃開發「AI 瀏覽器」|圖片來源:The Information
除此之外,OpenAI 在近幾個月已經挖來了 Google Chrome 創始團隊成員 Ben Goodger:他同時也是 Firefox 的首席工程師,這意味著 OpenAI 可能已經為 AI 瀏覽器計畫可組建了相關的團隊。
關於 AI 瀏覽器這個概念,其實我們已經不陌生:如果你是一個 Mac 使用者,又恰好是一個效率工具愛好者,那你肯定聽說過 Arc 瀏覽器這款產品:這是一款基於 chromium 內核打造的第三方瀏覽器。它將瀏覽器的平台化套用做到了極致,旨在幫助使用者「靈活排程所有網頁內容」,並由此衍生出了自己獨特的分頁管理與互動邏輯。
這套如同效率工具一般的邏輯經過瀏覽器的功能整合,迅速收獲眾多擁躉, 開發團隊 The Browser Company 也在 2024 年以 5.5 億美元的估值,融資 5000 萬美元 。
但在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前進時,開發團隊卻自己選擇按下了終止鍵,選擇另起爐竈,原因無他,只是開發團隊認為「能在 AI 被 時代使用者喜愛的瀏覽器應該是別的樣子」。
無獨有偶,從 2024 年秋開始,諸如 Claude 3.5 釋出的 computer use、Google 泄露了下一代瀏覽器工具 Project Jarvis 這樣基於瀏覽器人機互動流程最佳化的產品相繼誕生。
似乎在近兩年的生成式 AI 浪潮後,終於輪到我們最熟悉的瀏覽器被 AI 來「升級」了。但 AI 瀏覽器,究竟會以一種怎樣的面貌出現在我們的裝置中?
01
Arc 走過的彎路
2024 年 10 月底,按照 The Browser Company 聯合創始人的 Josh Miller 在公告視訊中公布的資訊, 盡管 Arc 在過去一年中使用者數量增長了四倍,但其復雜性和獨特性使其難以成為主流產品 。
因此,團隊決定不再在現有產品上進行改進,而是著手開發一款全新的瀏覽器,旨在從根本上改變使用者與網路的互動方式,成為一個更具主動性和智慧化的平台。
我用 ChatGPT 轉譯了一下,Josh Miller 說的話意思大概就是「Arc 瀏覽器現在挺好的,但我們覺得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因此我們不會繼續更新它了」。
這種「棄坑聲明」一般的內容即使被包裝的像是「新產品釋出預告」,不出意外還是被網友普遍理解成了:
「 給 Arc 瀏覽器出殯 」。
即使創始人將這個「下一步」吹的天花亂墜,但不難想象這樣一通騷操作肯定犯了眾怒——尤其是那些伴隨著 Arc 瀏覽器一路走來的老使用者們。
在 Josh Miller 釋出的視訊評論區,高贊評論幾乎全是關於吐槽這份宣言,因為它等同於將 Arc 瀏覽器宣判死刑:即使是當下,Arc 也並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完美,它還有著眾多的問題需要修補。
視訊下評論區使用者對於「棄坑聲明」的吐槽 | 圖片來源:YouTube 評論區
能讓開發團隊冒著如此風險去開發的新產品,足見這次「轉向」在 The Browser Company 眼中的重要性:按照 Josh 在視訊中的說法:他們認為 AI 能力 「即將徹底改變瀏覽器」,因此他們要做的新產品也將會是再一次顛覆瀏覽器使用體驗的一款產品。
雖然罵聲一片,但對於打造了 Arc 瀏覽器這樣明星產品的團隊來講,在光環圍繞的情況下保持清醒激流勇退,尤其是從創業公司的角度,確實稱得上是做「難但正確的事」。
站在此時反思,其實 Arc 瀏覽器雖然一開始標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能高效使用瀏覽器」,但實際上在誕生後兩年多的叠代中,Arc 瀏覽器逐漸偏離了這個目標:過多的新元素同時也意味著高昂的工具學習成本,Arc 被很多使用者詬病的「上手困難」,很多習慣了 Chrome 的使用者對於切換到這樣一款新產品的興趣並不強。
或許也是因為看到了 Arc 瀏覽器現在存在的這種問題,開發團隊在預告他們的下一款瀏覽器產品時,表示 「 讓(上手的)前 90 秒變得毫不費力」將會是全新瀏覽器的重要特征。
這幾乎已經是在明示在這款全新的瀏覽器中「用 AI 能力幫你快速上手」將會是主要賣點:Arc 瀏覽器至今存在的「評價兩極分化」,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使用者並非不需要效率工具,而是在不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本末倒置,為了學習使用效率工具花費更多的成本。
不只是 Arc 瀏覽器,實際上在 2024 年,包括 Google Apple 這樣的系統大廠都在做相應的功能跟進,「用 AI 幫你接管繁瑣的初步設定」這個概念已經初具規模:這些功能如同一個帶你參觀房子的精靈,不僅能替你解答其中的具體問題,更能在背景中,自動根據使用者的個人喜好,將眾多設定選項調整至完美的狀態。
iOS18.1 中,Apple intelligence 能力可以自動幫助使用者完成部份手機設定 | 圖源:Apple 官網
02
「在資訊的海洋中滑行」
回顧互聯網歷史,幾乎每一個十年的互聯網操作體驗變革,背後都有瀏覽器產品之王易主的影子。
瀏覽器在很多時候是構成互聯網體驗的重要視窗,因此瀏覽器的操作變革一直走在互聯網工具更新的最前沿:從 1994 年網景打造的 Mosaic 瀏覽器占據當時 80% 的市場份額,到微軟透過 Windows 預裝 IE 瀏覽器迅速成為新時代的霸主,再到新世紀初 Firefox、Chrome 為代表的操作效率與移動端革命,瀏覽器的一次次革命,都如同預言般奠定了未來數年的互聯網技術發展趨勢。
雖然大模型能力已經成為所有人公認、即將改變互聯網面貌的重要技術革命,但作為工具的瀏覽器似乎在這一輪演變中慢了一拍:以 OpenAI 為代表的第三方大模型廠商透過直接抓取網頁資訊,給出使用者反饋的方式,大有取瀏覽器而代之,成為新世代互聯網最主要互動工具的趨勢。
目前的 Arc 瀏覽器中,其實已經能看到不少 AI 功能的身影:比如直接在網頁中提問問題,Arc 瀏覽器就能根據網頁中顯示的內容給出最相關的資訊整合反饋,以及瀏覽器中對於 ChatGPT 的整合,網頁/下載檔自動重新命名等功能。
Arc 瀏覽器中現有的網頁內容問答功能 | 圖片來源:Arc Search
尤其是在誕生時間更短的手機版 Arc Search 上,開發團隊還設計了「捏合總結網頁資訊」的功能:只需要在手機螢幕上捏合網頁,Arc Search 就能自動呼叫語言模型能力,幫你匯總網頁中的內容並整理一份摘要。以及 AI 搜尋功能:搜尋後不會返回傳統搜尋引擎的詞條,而是參考至少六個相關網頁內容,然後以總結的形式精準給你一個關於你的問題的答案。
移動端 Arc Search App 的 AI 搜尋功能 | 圖片來源:The Brower company
如果這些都不算開發團隊眼中的「AI 瀏覽器」,那真正的 AI 瀏覽器應該是什麽樣,就成了新的問題:按照 The Brower company 的介紹,他們已經花了五年的時間在這款產品的開發上,當下 Arc 的平台化能力將會繼續成為全新瀏覽器產品的特征之一。
雖然 LLM 如今明顯有「取代搜尋引擎」的趨勢,但這並不代表瀏覽器將會在下一個時代中被淘汰 。 相反瀏覽器作為 AI 能力平台的內容將會進一步得到強化:當前 Chrome 瀏覽器的第三方外掛程式市集中,就已經能看到不少呼叫第三方語言模型能力的外掛程式。
目前已經能在 Chrome 瀏覽器中呼叫 Claude 的外掛程式|圖片來源:Chrome 市集
Google 目前尚未釋出的 Project Jarvis,據稱也是一款利用 Gemini 2.0 能力,改變使用者與網頁內容的互動的一款外掛程式工具。
Josh 在視訊中提到,他設想中的、屬於 AI 時代的瀏覽器應該有的體驗,應該是他在舊金山乘坐 Waymo 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時,有過的那種「在物理世界中輕盈滑過」的感覺。
具體到互聯網世界,這顯然就是「瀏覽器應該幫助使用者從網頁中高效提取有用的資訊」,甚至幫助使用者完成一些必要的互動:例如填寫相關的帳號、地址等資訊。
類似的概念其實不只局限於瀏覽器:Claude 3.5 釋出的 Computer Use 功能,其實已經能實作初步的「電腦接管」,例如你提問「幫我總匯總最近的數位新聞」,它可以自動完成「開啟瀏覽器 - 輸入關鍵字 - 總結反饋內容 - 生成一份行事曆檢視的表格」這樣的流程。
但 Computer Use 目前暴露出的問題,其實也與瀏覽器有關:例如當你想要執行一個「幫我查詢機票最低價格並預定一個旅遊套餐」時,不僅涉及到「搜尋 - 反饋」的動作, 其中還涉及到大量「輸入個人資訊/銀行帳號」這樣的驗證資訊,類似 Claude 這樣的自然語言機器人,難以順暢地完成其中所有關鍵操作 。
Conputer Use 自動幫你訂票時,涉及到使用者資訊填充的部份仍然比較繁瑣|圖片來源:Anthropic
從這一步其實已經能看出,如果類似的功能是瀏覽器本身內建,這樣的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實際上,Google Project Jarvis 目前已經泄露的訊息中,就已經出現了類似的功能:作為 Google 官方釋出的產品,Project Jarvis 的官方介紹是「您上網沖浪時的有用伴侶」。不僅有可能完全基於端側執行,而且能在確保使用者數據安全的情況下,幫助使用者處理更多涉及到諸如帳號密碼、相簿分類,內容尋找等基於瀏覽器實作、包含大量使用者私密數據的操作。
在掌握了足夠的事實資訊以及使用者數據後,如今還不具備多少可行性的「直接幫我買某某產品」,實作的可能性就急劇提升:由於不少人依賴瀏覽器訂閱服務以及訂購各種數位產品,瀏覽器已經事實上成為很多人的信用卡與密碼管理工具。
此外,由於有了瀏覽器本身的支持,讀取各種網頁內容,就再也不用像 Claude 3.5 那樣,需要依賴多模態辨識螢幕截圖,效率極低地完成各種操作:這個難題,包括 Apple 與微軟這樣的作業系統級廠商都難以解決,而瀏覽器作為存取網頁內容的「視窗」,本身就掌握著網頁最為豐富的原始資訊,不僅能夠提升操作效率,也能大大提升操作準確率。
這些操作,在開發術語中需要借助大量的瀏覽器 API 介面,才有可能獲得,而 Arc 瀏覽器此前作為遵循平台化思想開發的一款瀏覽器產品,實際上就已經初步具備了這樣「接管使用者數據」的能力,接下來能做的,顯然是讓瀏覽器「想使用者所想」,並最終前進演化成為一款「替做使用者盡可能做更多想做的事」的這樣一款工具。
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關於「瀏覽器在 AI 工具的浪潮中何去何從」的討論,如今才剛剛燃起星星之火:不僅有 Chrome 這樣瀏覽器巨頭的早期探索,也有類似 OpenAI、Anthropic 這樣試圖完全顛覆瀏覽器操作體驗的廠商,Arc 瀏覽器團隊的「急轉向」,也恰恰表明了他們要第一批加入這場競爭的信心。
在 AI 能力的支持下,瀏覽器能做的,顯然不只是如同 ChatGPT 一樣,總結並返回搜尋結果這樣簡單。
但目前,隨著 Arc 瀏覽器的停止更新,有一件事已經塵埃落定: 至少在今天,我們需要最新銳的團隊 , 投入到對下一代瀏覽器的探索,而不是 再來 一場「瀏覽器的文藝復興」 。
但目前,隨著 Arc 瀏覽器的停止更新,以及 OpenAI、The Browser Company 這樣的團隊全力投入「AI 瀏覽器」的開發之中,關於這個話題的結論已經塵埃落定:
無論巨頭還是創業公司,其瀏覽器產品想要在 AI 時代中繼續生存下去,對 AI 瀏覽器的探索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