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外交看成啥大學生辯論賽,跟你玩文字遊戲和猜疑鏈,誰文鬥贏了就能大搖大擺騎在別人頭上吆五喝六。
所有的外交政策導向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的。外國作出有利於你的決策,不是你透過「高超的外交手段」把對手騙了,而是對對手而言你的提案如果切實執行對他來說也合算。如果對手被你騙了,只要可以決不會願賭服輸,馬上就撕破協定跟你翻臉。
對三國演義式的「外交智慧」的鼓吹是背離唯物主義、缺乏科學素養、教育水平不足的表現——政治只有陽謀
英法能容忍德國軍事化萊茵蘭,是因為萊茵蘭非軍事化的目的就是避免與德作戰;英法能容忍德國吞並奧地利,是因為此時的奧地利只是一個體量跟瑞士差不多的內陸國,還夾在義大利和德國之間,一旦真的開戰,英法根本無法援助,不值得為此被拖入戰爭;連前兩個都忍下來了,更何況蘇台德這種山區呢?地緣上唯一可以拉攏的波蘭都接受了元首的分贓(切申),他們能威脅德國什麽?
在英法的戰略部署中要防備的絕不止軸心集團,還有東歐虎視眈眈的布爾什維克,甚至把阻擋赤潮的希望寄托於德國。
英法所謂的綏靖政策並非軟弱,而是從頭到尾都被人捏住了軟肋——一戰後英法國庫被美國掏空,早已沒有維持全球殖民體系的實力甚至還得倒貼殖民地,從一戰的余波恢復過來都難,戰爭本身已經無利可圖,更何況根本沒有再打一場世界大戰的資本,只能盡全力維持驅虎吞狼的脆弱和平。
這就是為什麽即使德國真的對波宣戰,蘇聯還沒背刺,英法依然在邊境上「靜坐」,法國更是抵抗一個月就草草了事——至少對當時的法國而言,戰爭本身就是利空。
可以說誰有能力威脅英法本土,英法就只能好聲好氣應付
最後英法給予波蘭獨立保障,與德國撕破臉皮也不難理解——如果德國像捷克斯洛伐克崩潰那樣整合波蘭,再弄到幾個斯柯達兵工廠這種量級的工業產區,即使真的不同英法開戰,英法在歐陸的損失也已經大到覆蓋一場戰爭的成本。再之後也沒有跟德國繼續談判的資本了,幹脆投降還少受點苦。
英國首相張伯倫簽完慕尼黑協定後也不是無所作為,至少爭取到一定的時間做好了戰爭準備。後來這點心理和物質上的支持給了繼任者丘吉爾等鷹派留下了足夠的余地——撐到美國參戰的余地。
綏靖政策失敗嗎?從結果上來看是的,畢竟它沒有實作「和平」這一戰略目的,還讓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如虎添翼,但這不是完全否定綏靖政策的理由。
站在上帝視角馬後炮預設結果,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找出幾乎所有政策為什麽好,無論怎麽做都是好,反之亦然。就像伊朗襲擊以色列不襲擊以色列都好,襲擊了死傷多了好沒啥死傷也好,襲擊後不說結束好說結束了更好。
究其原因,是大多數決策本來就是魚和熊掌二選一。你想說它好就說得到了魚或熊掌,想說她壞就說失去了魚或熊掌,政治上需要怎麽說,就可以怎麽說。
對當時的英法政府來說,他們已經做出了滿意者最多的選擇。
回到問題,如果俄羅斯承諾只在烏克蘭用核,歐洲會怎麽辦?
我個人的觀點是:不用俄羅斯承諾,只要核彈沒有丟到北約邊界內,北約永遠不會正面對抗俄羅斯。
今天的北約跟100年前的英法問題是一致的——本土工業體系不完整。
如果你在上海廣州這種地方要客製什麽零件,打幾個電話按天計投產直接對接物流的事情,在美國就需要按周計,歐洲就更麻煩了。
疫情之初美國也是最早完成口罩生產線規劃的國家之一,但增產就是磨磨蹭蹭,以至於發疫情財的機會都流給第三世界了。
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了與德國對抗,從頭開始重建高汙染高耗能的能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根本不可能,只能掏空黃金儲備自己借錢給美國資本家增產,把國際結算貨幣地位讓給了美元,所謂的「咆哮的20年代」就是美國人花英法錢花出來的——當然這筆天大的債務最後也打包丟給戰敗國德國自己扛了。
再打一次總體戰,難道掏空歐美養肥印度,指望俄羅斯還債?
說難聽點,沒有人在乎自己之外的人,甚至還希望剝削身邊的人,更遑論去為一個政治腐敗的前蘇聯成員國打一場永遠回不了本的戰爭。別忘了,烏克蘭還沒有融入歐盟就已經嚴重沖擊歐洲糧食市場了,波蘭農民開著拖拉機攔路阻止烏克蘭農產品進入邊界,一個數千萬人口的農業大國突然融入未必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在歐洲人眼裏,沒有你之前我本來也過得還算湊合,不是我需要你是你需要我,烏克蘭的領土主權怎樣,真的比我早飯少吃一個蛋重要嗎?
我看難說
所以俄烏戰爭對現在的歐美而言最理想的結果,就是現在立刻停止戰爭,以聶伯河為界重新劃定烏克蘭領土徹底解決領土糾紛問題,允許新烏克蘭加入北約,但加入歐盟享受關稅優惠得慢慢商量。聽起來像是幾個極端白左的一廂情願,但一種聲音開始高頻率出現的時候,就說明它有堅實的現實利益做基礎。這一預期還擺在這兒一天,俄烏戰爭的區域性沖突性質就註定一天。
反正有土耳其封鎖黑海,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只要不打仗,歐盟壓根不怕俄羅斯—— 俄羅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戰爭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