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徹底完成"有執念和對"半途而廢"有執念是一回事,這是把事情給任務化了。
上學時,取得畢業證書會被某些人當成任務,可有人看到好計畫就輟學去幹了,取得成就後學校還給個博士以資嘉獎——
當學的目的是致用,那能力就是美,畢業證書就是維納斯的胳膊,而世事中那些未完成的後半段有多少是維納斯的胳膊呢?
如果斷臂的維納斯更美好,做全套真的有必要嗎?人的堅持又怎見得不會成為一種畫蛇添足?
斷臂和完整哪個更美,哪個完成度高,在事實未形成之前我們能知道嗎?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我們又能做什麽呢?
記得張大春寫過一種讀書法,即隨手摸一本書讀,讀得差不多就擱置,換下一本,這就是會讀書人的讀法,他是在享受讀書而不是在追求完成任務。
把事情當任務才會算進度,事事都當任務,不情願而又不得不做,才會糾結成敗的問題、中斷放棄轉向才有遺憾,這種人心中存著一個對"達成"的執念,如同只求飽而不管怎麽吃和吃的是什麽。
不想半途而廢的人,往往就是把所有材料都準備好才肯下鍋的人,因進度會形成強迫繼而導向追求完美,這樣一來,現實的不完美就會讓他們產生焦慮,被迫多做不必要的準備,然後他們就發現自己常常會被各種事情惹到,看電影會因為爆米花炸得不脆而掃興,吃面沒就蒜就覺得味道少一半,被景點宰時會說來都來了,捏著鼻子也要完成打卡,感情變味了也不離,非熬到金婚對上誓言以證明自己的人品沒有瑕疵……
將自心塑造成一個固定形狀往孔洞不固定的世事裏塞,卡傷就是家常。社會盛贊堅持、鼓勵頭鐵,於是雕刻了許多窟窿形狀,這個窟窿人是可以不鉆的,可人往往意識不到,於是小孩打遊戲為獎杯拼命喪失樂趣,大人加班掙錢把時間用盡忘了生活的本樣。如果對進度的追求超越了事情本身,那還是從一開始就別做的好——為了完成而完成,沒法不陷入枯燥。反之對一件事樂在其中,那它一定會在不知不覺間就完成,不會給你時間出戲和想逃。
——範偉:大哥你說的我都懂,但我還是不想半途而廢,怎麽辦?
——本山:那你只能把半途而廢當成目標了,這樣每一次放棄你都等於完成了進度,達成了目標。
——範偉:噢,謝謝啊,我走了。
——本山:這正咨詢半道兒,還沒給錢呢。
——範偉:給錢還叫啥半途……
——本山:哎媽,這跑得也太快了,白折騰半天。
——秀敏:拐和車都落這兒了……
——本山:行吧,兌機會把這兩樣再賣給他……
——秀敏:老頭子,你這也太鍥而不舍了,啥時你也能半途而廢,輕松一下呢……
——本山:我也不累呀,又來錢兒又有樂子,我還怎麽半途而廢?我根本停不住啊……
л̵ʱªʱªʱª (ᕑᗢᓫ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