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1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文潤鐵打襄陽城】的報道。
「借得一江春水,贏得十裏風光。」
地處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中遊,湖北襄陽依水而生,是貫穿南北、聯通水陸的「七省通衢」,荊襄古道與隨棗走廊在此交會,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沖,文人墨客的薈萃之地,也是小說中快意江湖的俠義之城,浸潤了豪放中帶著寬厚與堅毅的城市品格。
走進當下,這裏融古貫今,無論經濟社會發展,還是街巷瓦肆的煙火,你總能觸摸到歷史與現實的相交相融,古老與新生的相映生輝,湧動著創新與開拓的城市脈動。
(一)文潤襄陽留「勝跡」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於襄陽的唐代詩人孟浩然,一首【與諸子登峴山】廣為傳誦。曾引孟山人思古幽情的襄陽峴山,如今已是一片文化觀光旅遊區。
峴山為襄陽城南諸山的總稱,東臨漢水,北望襄陽城,山不奇但秀雅。步入山下的峴山文化廣場,一尊石像面目清秀、須眉皓然,他是西晉征南大將軍、太傅羊祜。
「峴山因羊祜的雅賞而開始出名。」襄陽文化學者方莉說,給峴山塗抹上第一筆也是濃墨重彩一筆的,就是羊祜。【晉書·羊祜傳】記載:「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
回望歷史,登臨峴山的名士,豈止是羊祜、孟浩然。對於登高必賦的詩人來說,峴山既可懷古,又可覽勝。李白來過,詩曰「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張九齡來過,寫下「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
登上七層高的峴首亭,極目漢江,環顧四周,遠可望楚皇城、鄧國遺址、「三顧茅廬」的古隆中,近可觀孟浩然摩崖石刻、襄陽古城和現代文旅計畫唐城景區,一座融古貫今的城市盡收眼底。
襄陽居湖北西北部,漢水中遊。在以舟楫為重要交通工具的時代,襄陽與長安、洛陽幾乎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關系,沿水路西上長安,沿南襄盆地過方城,可直抵洛陽。
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裏從來不缺少歷史故事。
酈道元在【水經註】裏說:「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到今天,襄水隱沒不再,漢水穿城而過。唐代詩人王維途經襄陽觀漢江,詩曰:「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這既是一個旅人的感懷,也是對一個地方風華物茂最樸實、最熱情的褒獎。
江河山川入眼,方有詩脈連綿。襄陽的一山一水,引不少文人墨客為之駐足,讓這裏處處都有古人的身影、詩歌的韻味。【全唐詩】近5萬首詩歌中4000多首提到襄陽,【唐詩三百首】中與它相關的有27首。李白揮毫,便是「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的詩篇流傳。
要理解李白這詩句,最好登襄陽古城墻一望。
往北,江邊的小北門碼頭、官廳碼頭的門樓,還在默默講述昔日水運的繁榮。
往南,昭明台遙相呼應,中間的北街,叫賣聲此起彼伏,林林總總的商鋪各具風情,有老式的茶館、手工藝品店、特色小吃攤點錯落有致。
曾經,南來北往的客商在這裏歇腳,江上往來的貨船鱗次櫛比,江邊說書聲、唱戲聲、叫賣聲不絕於耳。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寫下「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的詩句。
一條漢江,在這裏完成了上下遊的文化連線。楚文化、漢水文化、三國文化在這裏孕育發軔,留下了宜城楚皇城、南漳山寨群、棗陽九連墩等楚文化遺址,以及穿天節、端公舞、牽鉤戲等楚風遺俗。光武帝劉秀、蜀漢丞相諸葛亮、唐代詩人孟浩然、宋代書法家米芾等均受到這方山水的浸潤,在這裏書寫諸多歷史傳奇和名篇佳作。
一方山水,是文人的寶藏;一方水土,則因詩詞更添韻味。「詩和遠方」的魅力,將無形的文化變為有形的旅遊資源。
走在襄陽大街小巷,詩詞歌賦被揉碎了,分放在這座城的各個角落。管家巷內,白墻、地磚鑲嵌著與襄陽有關的詩行;文創店裏,有融入詩詞元素的冰箱貼、明信片、印章;不少遊客身穿古裝、衣袂飄飄,遊走於古今之間。
保存完好的陳老巷曾是明清時期襄陽蜚聲海內外的「九街十八巷」之一。如今,茶吧、小吃、手工制作等小店,擠滿了不到200公尺長的小巷,青磚灰瓦,木板鋪門,古意盎然。
陋室茗是這條街的文創小店之一。店內賣得最火的是一種顏色青灰、狀如城磚的小糕點。「創意源自襄陽古城墻,沒想到糕點一推出,就受到追捧。」這款文創產品的設計者李文翰說,襄陽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創作提供了豐沃土壤。
叩開厚重的歷史之門,襄陽留下不可移動文物4000多處,有國家級文保單位18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計畫9個。「我們一方面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新場景。」襄陽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袁曉寧說,立足歷史文化和山水自然資源,當地用保護傳承一根紅線,串起零星散落的珍珠。
在南漳縣,遊客走進古山寨,聽故事、學歷史;在襄州區,非遺計畫程河柳編吸引了遊客,也帶動了特色手工業發展;在古隆中景區,「三國文化+特色市集」帶遊客體驗三國之旅;在華僑城奇幻度假區,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交織出奇妙火花……2023年,襄陽遊客接待量近1億人次。
行唐禮、吟唐詩、賞唐樂、觀唐舞……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白日裏恢弘氣派的唐城景區,成為流光溢彩、樂聲怡人的「夜長安」,容納30多個節目的【大唐倚夢】打破傳統演出模式,讓遊客邊欣賞邊遊覽,穿越回大唐盛世。
循著歷史文脈,襄陽正加快建成獨具文化和山水特色的國際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力爭「十四五」末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旅遊總收入達到800億元。
(二)鐵打襄陽真「重鎮」
寫過襄陽的不止孟浩然等詩人,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120回中32回與襄陽有關。東漢末年這個群雄並起的時代,也是襄陽的高光時刻之一。三顧茅廬、隆中對策、水淹七軍,一個又一個三國傳奇在此上演。
「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襄陽既把控著南下與北上的陸路通道,也緊握著東進與西出的水路交通,自古即為軍事要塞。根據襄陽知名學者晉宏忠的研究,襄陽地區自春秋戰國以來,曾發生過200多次大小不等的戰爭。
多次改變中國歷史的事件都與它有關。其中,耳熟能詳的劉備、諸葛亮隆中對策,定天下三分,可謂「三國」始於襄陽。羊祜、杜預二人先後鎮守襄陽,定下滅吳大計,後杜預親率大軍伐吳,三分歸晉,可謂「三國」終於襄陽。決定宋元王朝更替的關鍵戰役襄陽之戰,在這裏打了六年。
經過無數大戰洗禮,漢江南岸,因此築起一座周長7.3公裏的古城墻,守護了兩千多年的時光。襄陽市文物管理處副主任黃健告訴記者,襄陽城北以漢水為池,東、南、西三面鑿有130公尺至250公尺寬的護城河,墻高且固,壕寬且深,因其易守難攻之勢,便有「鐵打的襄陽」之說。
在這裏停留得越久,襄陽的歷史便越發清晰。
「樊,仲山甫所封也。」2800年前,襄陽城從浩瀚的歷史中嶄露頭角。湖北文理學院襄陽歷史文化研究院教授葉植說,襄陽城的前身是春秋戰國時的楚北津戍,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著【襄陽耆舊記】記載:「楚有二津:謂從襄陽渡沔,自南陽界,出方城關是也,通周、鄭、晉、衛之道;其東則從漢津渡江夏,出平臯關是也,通陳、蔡、齊、宋之道。」意指春秋戰國時這裏是楚國北方的兩個渡口城邑——東津和北津,成為北通中原和向東拓展的軍事要地。
襄陽古城此後又經歷西漢初年設縣築城、東漢末年擴建、南宋修建磚城、明朝再次擴建定型的幾次營建,或許是經歷過太多戰爭之後的一種自覺,也由此書寫了「一座襄陽城,半部華夏史」的厚重底蘊。
「鐵打的」不僅是歷經戰爭淬煉的城墻,還有紮實的工業基礎。20世紀60年代,控扼南北、承東啟西的襄陽,成為全國「三線」建設重點地區之一。湖北化纖廠、襄陽軸承廠、衛東機械廠、東方化工廠等一大批紡織、軍工、化工企業,落戶在襄陽市區的郊區以及南漳、谷城、宜城、老河口等地,奠定了襄陽現代工業的基礎。
從1982年起,襄陽多次被評為「中國十大工業明星城市」。隨著工業體系不斷完善,襄陽形成了以汽車產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涵蓋39個工業行業大類。三次產業結構由1952年的62.8∶3.5∶33.7最佳化為2023年的9.9∶42.5∶47.6,經濟增長實作了由第一產業主導向第二、第三產業共同拉動的轉變。
三國時期「木牛流馬」的傳奇演繹到今天,已是一座「汽車之城」崛起的新故事。憑借「東風出山首站地」,1992年9月,第一輛富康轎車從東風公司襄陽試裝廠駛出,帶動形成了以襄陽高新區為核心,放射線棗陽、谷城、老河口、南漳、保康、宜城等區域的集群式組團發展格局,全市擁有370多家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具備4000余種汽車總成和零部件的配套生產能力。
在「深耕」汽車產業過程中,襄陽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2013年,被認定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套用城市;2021年,出台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高品質發展的行動計劃;2023年,成為全國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之一。汽車產業加快與新能源、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融合發展。
遇到紅燈會停下來等待,碰到障礙自動剎車避讓,「看」到行人提前減速,到達目的地自動發送取貨資訊……在襄城區尹集鄉,一輛輛無人駕駛物流車有序行駛在街巷中,單車日送快遞約2000件。
2024年7月,襄陽向東風藍卡(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發放12張低速功能型無人車測試套用牌照,是襄陽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12輛無人駕駛物流車到31台智慧網聯公交車示範營運,從建設中心城區500多個全像路口到打造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園和車聯網產業園、大數據營運中心……智慧網聯基礎設施建設和深度套用場景在襄陽加速落地,構建起智慧網聯汽車全產業生態圈。
「代為重鎮」,將爬坡過坎、奮勇向前的精氣神刻入了這座城池的風骨之中。近年來,襄陽堅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三線並進」,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襄陽規上工業企業達2129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675家,專精特新企業達4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1200億元。
中日龍(襄陽)生產的全自動機械手被廣泛套用於汽車、家電、醫療等行業;航宇嘉泰為國產大飛機C919自主研發設計生產旅客座椅;航天四院42所護航「神舟」,承擔逃逸系統發動機推進劑配方、飛船密封件等多項研制生產任務……
從汽車一家獨大,到如今電子資訊、航空航天、智慧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群雄」並起,襄陽又一次成為各類產業爭相布局的重地。
(三)俠義襄陽多「好人」
清晨,襄陽樊城區長征路的「龍掌櫃」牛肉面館內,堿面、湯料、小蔥、香菜……整齊擺放在操作台上,一大鍋開水正在沸騰,空氣中彌漫著牛肉湯的香味。「90後」老板曾成龍和往常一樣,一邊熟練煮著面,一邊熱情與顧客打招呼。
面館門口一塊紅色標牌,十分顯眼,上面寫著:「人在外遇到困難在所難免,本店為您提供A套餐,不圖報酬,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
「這是‘暗號’,小聲告訴店員你需要A套餐就可以了。」曾成龍說,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得顧及別人的感受。曾成龍的面館推出「A套餐」已近6年,每年都要送出四五十份,套餐裏麵包含一碗豆腐面、一個雞蛋、一杯豆漿或黃酒,既能填飽饑餓的胃,也溫暖了疲憊的心。
在襄陽,牛肉面是一道大眾美食,又不僅僅是一碗面。一辣、二麻、三鮮,半簍堿面加上半簍豆芽,一杯黃酒,是襄陽飲食文化的鮮明特色,也是襄陽人骨子裏的俠義精神。藏在市井中的牛肉面館,還有不少類似曾成龍這樣的老板,有同樣送愛心餐的,也有熱心參與公益的,還有收留流浪漢的。
千年的迎來送往中,襄陽守著那些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故事,塑造了它的江湖氣魄,也滋養了這方土地的俠客夢。無論是史書,還是小說,提到襄陽,都繞不過一個「俠」字。
在金庸的武俠名作中,襄陽一共出現了260多次。【射雕英雄傳】最後一回,主人公郭靖、黃蓉於華山論劍後,馳馬助守襄陽城。【神雕俠侶】全書約四分之一內容的背景都在襄陽一帶。楊過問郭靖襄陽能否守得住時,郭靖只說了諸葛亮曾留下的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來,郭靖、黃蓉的小女兒也因出生於襄陽而取名郭襄。
在武俠小說的渲染之下,襄陽蒙上了一層江湖情懷濾鏡。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世,襄陽人民自發為他點滿了整個古城墻的燭火。
湖北襄陽東風汽車奈米科技(襄陽)有限公司總裝車間,一輛輛新能源汽車陸續下線。謝勇 攝 「俠義」是金庸先生在其小說中給襄陽的「精神定位」。郭靖對楊過說:「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這八個字,楊過記住了,襄陽人也記住了,成了如今襄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在襄陽2800多年的建城史中,胸懷家國、重情重義,始終是襄陽人深入骨髓的品質。這俠義,是諸葛亮、嶽飛、韓夫人等人的忠勇無雙、深明大義,是蕭楚女、張自忠等人的前赴後繼、死而後已,是王明健、聶海勝等人的隱名埋姓、問鼎蒼穹。
這俠義,在快意恩仇的江湖中,在金戈鐵馬的史書上,也在街巷瓦肆的市井裏。相比安穩度日,這裏的人們也更期待來一場雪夜風陵渡的相遇,開啟一段俠客之旅。
他是「全國最美基層民警」邱軍,成功阻止電信詐騙2000多次,利用工作之余,他還和誌願者一起為100多個家庭找到了失散的親人;
她是「愛心媽媽」呂玉坤,國網襄陽市供電公司的基層員工,20余年持續資助錢物,累計幫助150多名留守兒童和孤兒;
他是不在乎「多雙筷子」的陳小峰,將路邊遇到的流浪漢「啞叔」帶回家照顧12年,並堅持為其尋親,終於幫他找到回家的路;
她是愛心組織「點愛套餐」發起人黃艷麗,動員全市70多戶愛心商家掛起「點愛套餐」牌子,為困難之人提供免費幫助……
風雨千年,江湖已遠,俠肝義膽的氣質,印刻在了襄陽的城市脈絡裏,成為一個個普通市民的行動自覺。襄陽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魏瑋介紹,2022年以來,襄陽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創新打造推廣「時間存折」誌願服務品牌,目前已發放超過100萬張「時間存折」,存折上有日期、服務計畫、服務時長、存支、余額、證明人等資訊欄,參加誌願服務就可獲得積分,目前已累計誌願服務時間超過1005萬小時。
「人齊了,走,咱們還是一起去轉轉。」夜幕降臨,南漳縣卞和社群文化廣場上的燈光準時亮起,69歲的童祖福身著紅馬甲,融進人群——和社群居民聊聊柴米油鹽,說說社群的瑣事。
童祖福是卞和社群「銀發調解誌願服務隊」隊長,只要有時間,他便和隊員們逛廣場、走街巷,在閑聊中了解、化解鄰裏矛盾。「年紀雖然大了,但為社群做點事,很高興。」忙活了2個小時,他在每名隊員的「時間存折」裏記下「+2」。
「對積累到一定積分的,我們會上門慰問,送花,頒發‘社群最美誌願者’標牌等……」卞和社群黨委書記郭俊說,雖然可以用積分兌換洗衣液等生活用品,但一次次誌願服務的經歷遠比物質獎勵更有意義,「‘時間存折’推出以來,只有少數人兌換了物品」。
小小的「時間存折」記錄下襄陽大大小小的現代「俠客」,將一個個「我」匯聚成「我們」,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風氣,激發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熱情。2022年以來,襄陽市有7人獲「湖北好人」稱號、6人獲「中國好人」稱號,讓襄陽這座城市如漢江水一般,豪邁裏帶著溫存。
(四)南船北馬更「通衢」
「聽過老人說,城有兩千余載。多少回三國,演繹在城外。撫扇的諸葛,隆中崗上臥……」哼著自己的原創歌曲,當地「90後」音樂人管澤禎走上古城墻頭,撫摸青磚,感受這座城的來時路。
古城以西二十裏外,諸葛亮曾「躬耕隴畝」於此。隆中群山合抱,綠蔭蒼翠,清幽雅致,保存了其學習、交友、生活的許多遺跡。諸葛亮並非真的是「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只是要選擇一個地方,以便更好地觀察天下大勢,獲得更好的發展。襄陽貫穿南北、聯通水陸,或為理想之選。
襄陽古城臨漢門。楊東 攝 後來事實證明,諸葛亮的選擇是正確的。隱居隆中後,諸葛亮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件:白天躬耕隴畝,晚上挑燈夜讀,閑暇之際拜會名士、結交朋友。他在這裏和龐德公、龐統的聯系更多了,逐漸形成了一個朋友圈子,如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等。
翻開史書,襄陽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南方人到北方去,在這裏棄舟上馬;北方人到南方去,也要在襄陽下馬登舟。「到清代中期,漢江上漢口到襄陽的船只每年約有兩萬艘,可見當時襄陽水運的發達。」葉植說。
合上歷史的書卷,新時代「七省通衢」的畫卷已在襄陽鋪展開來,在南來北往的腳步聲中,襄陽高鐵網、高速路網交織,水運、空中航線交錯,國內、國際交通交會,高鐵、高速、飛機成為人們出行的標配。
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擁有「米」字形高鐵網路的地級市,呼南、武西、鄭萬、合襄(規劃)高鐵以及浩吉、焦柳鐵路設站襄陽;高速公路通車裏程816公裏,縣縣通2條高速;劉集機場完成改造,直飛全國30個城市;小河港開通26條國內外航線,通江達海。「鐵水公空」綜合立體交通網體系逐步形成。
「襄陽是80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47個國家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之一。」襄陽市發改委主任阮莉莉說,下一步,隨著西武高鐵全線、呼南高鐵、沿江高鐵建成通車以及合襄高鐵的落地實施,襄陽「米」字形高鐵樞紐加快建設,將全面融入全國「八縱八橫」鐵路主幹網。
大通道帶來的貨物「流量」化為要素「留量」。目前,襄陽已建成33個公路物流園和11個鐵路物流園。襄陽綜保區內,一輛輛新能源汽車和一批批汽車零部件等待出關,以公鐵聯運的方式發往西安。成立一年多,該綜保區就開通了襄西歐、襄渝歐、襄漢歐等國際貨運班列,以及至武漢陽邏港、深圳鹽田港、寧波港等路線,2023年完成進出口貿易額3.16億美元。
車輪滾滾向前,為曾經的「南船北馬」地拓展了更寬的發展視野、更大的發展空間、更高的發展目標。歷史上「楚有二津」中的另一處——「東津」一名現仍保留,曾經的重要渡口和軍事要地,在高鐵拉動下,成為東津新區,高樓聳立、車水馬龍,智慧制造、文旅計畫紛紛落子。
位於新區的華僑城奇幻度假區,一到周末就吸引了眾多周邊地區市民坐高鐵前來。除了常規遊樂計畫,遊客可以坐上國內少有的超大多自由度動感平台,借助數位影視技術與虛擬仿真技術,穿越火星、金星等超現實的宇宙時空;也可以乘潛水艇,下到變幻莫測的海洋世界,與各種海洋生物「零距離」接觸。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詩句在現代技術賦能下被具象化,恰如記者走進襄陽這片古老的土地,雖仍能感受到那份來自歷史深處的厚重,但沒有暮氣沈沈的老態,歷史與現實安然並存於同一個時空,傳統與現代深度交融、碰撞出新的火花。
遊客在湖北省襄陽市唐城景區遊覽。楊東 攝 它有古風古韻的一面,馬躍檀溪的典故被作為街市名稱沿用,休閑鍛煉的襄陽人最愛以古城墻為聚集地,老街上古樸典雅的匾額相映成趣。也有充滿動感和現代氣息的一面,規劃有序的高樓大廈,寬闊整潔的馬路,自動化、數位化、智慧化賦能的產業園區忙中有序。
【與諸子登峴山】中,「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後一句,是「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如今的襄陽,早已不再是兵器鏗鏘的戰場,展示出勝於往昔的繁榮。
展開藍圖,襄陽北依中原城市群,南臨長江中遊城市群,西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國家確定的中部地區重點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重點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大力發展襄陽都市圈,賦予襄陽「引領、放射線、聯結、帶動」的重大使命,為襄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駛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襄陽地區生產總值每三年跨越一個千億台階,連續突破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大關,2023年達5843億元,連續六年位居全國城市50強,連續兩年居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第一位,更增添了向外放射線和向內吸納的新動能。
2023年,中心城區人口增至239萬人,吸引周邊城市人口11.34萬人;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9.3萬戶,新增規模以上物流企業77家;引進高水平人才團隊90個、專業人才2000余人,新增在襄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3.5萬人……一系列數據,展示了今日襄陽的魅力。
「三千裏漢江,機遇在襄陽。」襄陽市委負責同誌說,襄陽正搶抓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機遇,聚焦建成漢江生態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示範區、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等「一樞紐四基地」的目標定位,加快推動襄陽都市圈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