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石一瑛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9月10日晚間,國內最大的體育用品經銷商滔搏(Top Sport)釋出盈利警告,預計截至8月31日止的六個月內純利較上財年同期的13.4億元同比下跌約35%。
這份盈利預警寫道:「受宏觀消費疲軟對行業零售環境的拖累,報告期內滔搏集團收入同比下降。同時,需求放緩對線下客流的沖擊更加顯著,導致負經營杠桿影響,帶來銷售及分銷以及一般及行政費用率同比提升。」
據悉,滔搏在今年上半財年(2024年3月1日至8月31日)零售折扣率同比加大,是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折扣率加大的背後,是收入下滑帶來的庫存上升,不得不加大促銷力度,同時,期內線上零售占比提升,線上銷售的折扣率又高於線下的折扣率。
據悉,2019年登陸港交所主機板的滔搏,預計將於2024年10月底前正式公布這個財年的半年報。上一個完整財年,滔搏全年營收289.33億元,同比增長6.87%。
盈利預警釋出後,9月11日開盤,滔搏股價在前一天收盤價2.66港元的情況下,低開近13%,且在開盤價2.32港元後持續下跌。目前總市值在131.5億港元左右徘徊。
事實上,體育用品線下零售不好做,已經是行業普遍情況。此前,運動服裝和鞋類產品零售商及經銷商寶勝國際,上半年業績也下跌了近9%,營收99.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下滑超一成,為45.8億元。
9月10日收盤時,同樣港股上市的寶勝,股價已下跌至0.53港元,市值不足30億港元。
不過,在半年報中,寶勝國際凈利潤漲幅一成,毛利潤提高至34.2%,渠道方面線上渠道增長也相當明顯,抖音平台大漲100%,天貓、京東等平台的渠道收入增長近兩成。
寶勝國際,隸屬於全球最大的運動鞋代工企業之一寶成集團,在大中華區,寶勝國際使用勝道(YY Sport)作為零售商品牌。
此外,體育用品零售領域的另一股勢力是區域市場零售商。比如深圳的龍浩體育,而1987年成立、總部位於四川成都的勁浪體育,在西南地區幾乎和所有國內外運動品牌都有合作零售業務。今年夏天,斯凱奇在成都太古裏開設的亞太最大旗艦店,就是和勁浪體育合作。
目前,無論是滔搏,還是寶勝國際,體育零售經銷商面對的主要問題還是線下銷售遇冷。寶勝方面,今年上半年銷售門店數量減少45家,目前在全國是3478家直營店。
整個運動消費領域,銷售場景轉向線上,幾乎所有的運動品牌都有自己的天貓旗艦店、自營小程式、抖音直播間等。尤其是抖音直播,銷售量都在翻倍增長。過往經銷商批發業務的價格優勢,線上上渠道的沖擊下,幾乎已經抹平。加之前些年,耐吉引領的運動品牌DTC(direct to consumer,直面消費者)趨勢,資源傾斜向自營業務,體育零售經銷商的日子自然不好過。
過往,這些國內體育零售經銷商,主要借助和耐吉、愛迪達的合作,賺得盆滿缽滿。耐吉自1981年進入中國市場,愛迪達則在1997年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兩大巨頭的中國市場飛速擴張史,也是這些體育零售經銷商的發家史。
不過,最近兩年,這些國內體育零售經銷商也已經意識到了,不能只依靠耐吉和愛迪達。以滔搏為例,盡管兩巨頭品牌在其營收中占比仍居高,但滔搏也早早地開始調整布局,加速拓展新品牌的合作。
目前,滔搏和PUMA、威富集團、亞瑟士和李寧等運動品牌合作,同時近兩年連續牽手小眾運動品牌和戶外品牌,包括和HOKA品牌達成戰略合作,和凱樂石、冷山等戶外品牌合作。今年5月,滔搏將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引入中國市場,獨家營運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截止上一期年報釋出,滔搏總共有6144家門店。
整體消費環境趨於謹慎,不只是運動消費行業面對的挑戰,線下消費遇冷,也不只是體育零售經銷商面對的難題。真正穩健的營運,考驗的正是這些公司預先布局和應對挑戰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