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了教老外種地,中國人操碎了心

2024-08-29心靈

前段時間,沙烏地網友手握兩個又黑又大的茄子,站在菜地前不停炫耀的視訊火了。

中國網友見他手裏的茄子油光蹭亮,立馬坐不住了:

「我就說茄子吸油。」

「茄子去中東都變富態了。」

還有人說:「拿這個茄子炸茄盒,不得夾一斤肉?」

看著這一幕莫名搞笑,因為這茄子是中國人教他們種出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人在教外國人種地這件事上,戰績那是相當的輝煌。

他們不僅教沙烏地種出了茄子,還差點把中東的葉門,變成擁有「良田萬畝」的「塞外江南」。

有網友總結,全球任何一塊土地,但凡有國人踏足,就別想有一塊空地被荒廢。

中東的沙烏地屬於副熱帶沙漠氣候,夏季幹燥異常。

高溫、少雨的自然環境,使得植物存活率極低,想在這片土地上隨心所欲地種植農作物,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過去的30多年裏,沙烏地人透過努力,不僅在沙漠上種出了獨特的「圓圈麥田」,還透過「中樞噴灑」、「海水淡化」等方法,一並解決了沙漠裏種植用水難的問題。

這一頓操作下來,沙烏地的糧食問題是解決了,但想在這片土地上吃到自己親手種的新鮮蔬果,還是沙烏地人民所不敢想象的。

可沒想到中國人一出手,沙烏地就有了茄子、黃瓜、西紅柿等「肉肥多汁」的蔬果。

中國人在教中東富朋友種菜的同時,也從來沒有忘記他們的窮兄弟。

前段時間,葉門小夥阿布都在抖音發出一條種地視訊,而當國內廣大網友看到這段視訊後,竟瞬間破防。

視訊中,葉門大兄弟忙活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可由於手裏的工具太過原始,只能一點點挖土刨坑。

看到如此原始的種地方法,中國網友如何能忍?

他們紛紛化身種地小能手,開始了線上教學。

而葉門兄弟在看到中國網友的建議後,主打一個聽勸,立馬丟掉手裏的工具,牽出自家的牲口打輔助。

當駱駝被牽出來,套上犁的那一刻,種地畫風開始變得清奇起來。

駱駝被稱為 「沙漠之舟」,雖然從祖上開始就沒怎麽享過福,但它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社會發展到今天,它們還得幹牛馬的活兒。

駱駝們無奈地搖搖頭,只得用高大的身驅拉著犁,深一腳淺一腳地默默耕地。

它們還沒來得及撂挑子,葉門兄弟又改主意了。

究其原因,駱駝本就是用來拖人載物的,用來犁地不僅效率不高,也挺費葉門兄弟。

這時,一旁清閑的老黃牛,再也逃不了了。

可即便派出黃牛上場,這場種地之旅依然一波三折,只見葉門兄弟有薅牛尾巴的,有踩到犁上增加重量的,雖然很聽勸,但主打的就是已讀亂回。

好不容易可以好好犁地了,網友們又發現他們擡出的犁,竟然是原始的「二牛擡杠」。

作為曲轅犁的前輩,它已有千年的歷史。

可沒想到,千年歲月悠忽而過,國內想看看「二牛擡杠」幾乎得跑到收藏館才能得見真容。

也不知道這壓箱底的寶貝,葉門兄弟是從哪裏找出來的,真是難為他們了。

不過可想而知,像曲轅犁這麽先進的農具,估計葉門兄弟從來沒見過。

中國網友一邊搖頭嘆息,一邊毫不吝嗇地分享了自己的種地經驗。

有教「先燒荒再開荒」的,有「教田裏不能只種一種作物的」……

這場網路連線的種地,可謂是讓萬千網友操碎了心,場面也是別樣的逗趣。

不久後,再看到葉門兄弟種的地時,曾經的荒地已經變成了開墾好的良田,甚至種出了長勢喜人的玉米、小麥、蔬菜等。

看著昔日的不毛之地,變成國人熟悉的「塞外江南」,網友們不得不感嘆,這場跨國種地,穿越了時空和距離,有了別樣的溫度。

其實,教外國人種地這件事兒,在非洲也成了中國人的主賽道。

非洲由於地理原因,常年高溫、少雨,自然環境極為惡劣。

在這種情況下,非洲人日常的食物來源,多是透過采摘野外水果以及外出狩獵等方式獲取。

熱帶地區天氣酷熱,但可食之物也不少,非洲兄弟們雖然吃不好,但好歹勉強能度日,誰還願意辛苦下田勞作呢?

久而久之,非洲人便養成了懶散、不愛勞作的習性。

可常年靠天吃飯,甚至是靠國際社會的援助生存,註定不是長久之計,更不可能真正發展起來。

非洲人原本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但沒想到中國維和部隊的到來,為他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2016年,中國赴馬利的維和部隊,搬遷了新營地。

由於非洲人不會種植農作物和蔬果,戰士們想打打牙祭極其困難。

抱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心態,大家利用板房四周的防爆沙箱種起了蔬菜。

馬利的年平均氣溫在37℃以上,天天開啟炙烤模式,而戰士們只有在每天下午5點,才有15分鐘的迴圈水供應。

在這樣愁死人的條件下,一批又一批的維和官兵,用節約下來的水,不僅種樹種菜,還在非洲的土地上澆灌出了一片綠色。

當地官員看到後被震驚了,甚至還專門帶人跑來學習。

非洲大兄弟們一邊瘋狂學習,一邊感嘆:「在同一片土地上,你們既擁有了森林,也擁有了食物。」

他們被維和官兵的種地技能深深折服,順帶解鎖了新技能。

除了維護部隊外,中國的兩位小夥來到非洲後,也不約而同地幹起了教當地人種地的活兒。

初來非洲,當他們看到廣袤的土地多被荒廢時,不住地搖頭嘆息,繼而化身「種地達人」,將中國的高端技能傳授給當地非洲民眾。

其中一位小夥兒王學民,不僅親自教人種植水稻,還教他們「撒播靶地」。

一套操作下來,解決了很多人的吃飯問題。

為了贊頌他的功德,王學民還被推選為當地的「榮譽酋長」。

而另一位小夥的種地故事則更加曲折,甚至令人啼笑皆非。

起初,他想教非洲的村民們種地,可沒幾人願意跟著他幹,逼得小夥只能自掏腰包請吃飯,才有幾個非洲人半信半疑的跟著他學習。

之後,小夥兒和村民們種出的紅薯雖成功了,但個頭並沒有我們在國內見到的大。

可即便如此,當那一地的紅薯被挖出時,還是把當地民眾給震住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簡單總結下來,就是:種地真香!

起初,非洲兄弟們對小夥,是極度不信任。如今小夥不僅帶著他們種出了大個的玉米,還截流了河水,種出大片的水稻,讓他們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

那一刻,小夥在非洲村民眼中,簡直成了內建光環的「救世主」。

之後,鄰村的酋長和村民為了搶奪小夥,不惜對他圍追堵截,只求能帶他們一起飛,最好還能來個發家致富。

非洲兄弟對小夥的態度轉變之快,令人懷疑小夥帶去的不只是一個紅薯,一顆水稻種子,還有讓非洲人基因「突變」的靈丹妙藥。

中國人喜歡種菜這件事,不僅發生在中東、非洲,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綠化帶都快種上蔬果了。

之前,法國市政府放任一塊土地荒廢許久,一群旅法中國人每每路過此地,都會心癢難耐。

終於,忍無可忍的他們,花了短短幾個小時,將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了一片可以種糧種菜的沃土。

而在荷蘭、巴基史坦等國家,愛種菜的中國人也紛紛曬出了自己種的菜。

照片中,一片片整齊平整的土地,上面種植著綠油油的小青菜,長勢甚是喜人。

還有更拉風的,中國人種菜竟然種進了世界名校。

據海外媒體報道,一群中國老人將美國名校耶魯大學的一片荒草地整理出來,種上了韭菜、香菜、西紅柿等蔬菜。

主打的,就是一片紅紅綠綠。

中國人愛種地這件事,早就在世界各地瞞不住了。就連我們去月球探索,也是因為想把菜種到太空裏去。

可嫦娥五號返航後,大家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開心。

國內民眾一聽說,從月球帶回來的土都是「廢土」,不能種植植物時,無不深感遺憾。

有人甚至發出了靈魂叩問:如果月亮上不能種菜,那我們還上去幹嘛?

當嫦娥六號返航,以31馬赫 (每秒約行進10.5公裏) 的速度從月球背面返回地球時,全世界人民無不震撼。

國人這才咂摸出味兒來:原來月球上除了種地以外,還可以搞點其他業務。

不過,就算進行其他業務,也是為了讓國人安心種地。

誰敢阻止和破壞中國人種地,休怪我們不客氣!

那麽,中國人為什麽這麽喜歡種地呢?

中國人之所以愛種地,是因為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一個農耕大國,小農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

舊時人們依靠土地維持生計,只有擁有一片土地,只有看著田裏麥苗青青,他們才覺得自己有了安生立命的根本。

而不管是朝代更叠,還是社會動蕩,有了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老百姓才有活下去的保障。

哪怕到了現代社會,在科技發達的當下,中國人即使早已解決了溫飽問題,可人們和土地所建立的深厚連結,始終在牽絆著每一個炎黃子孫。

對土地的熱愛,對種地的執念,早已融入中國人的骨血。

甚至大部份中國人,所做的最平凡、最浪漫的夢,就是有一天,能夠擁有一方小院、半畝良田。

或是種花種菜,或是瓜果滿園,只要有薄田三分,哪怕與世隔絕,也能怡然自得。

以至於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時,都會下意識說:大不了回家種地。

種地,是中國人最後的精神寄托,也是實實在在的物質依靠。

中國有句古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教外國人種地這件事,則完美詮釋了這句話的意義。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是勤奮、善良的民族,而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也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基因。

今天的我們,即便早已擺脫饑餓,但看到發生在眼前的苦難時,總想伸一把手,幫助更多的人。

這既是刻在骨子裏的善良,也是華夏幾千年文明鐫刻進國人血脈裏的寬厚仁義。

感恩我們所擁有的繁榮和平,也祝願世界各地,年年風調雨順,處處瓜果飄香。作者/袖枕青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