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李天昊:11人踢10人,國足為何還是輸給沙烏地?

2024-09-13心靈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天昊】
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18強戰首輪客場0比7慘敗於日本隊後,國足上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回到自己的主場,球隊知恥而後勇,至少打出了血性,展現出了求勝的欲望。
比賽剛開場時,左邊後衛高準翼內收中路,完成關鍵的1vs2防守,就預示著球隊本場不甘心繼續墮落。雖然最終還是被絕殺,但至少有過一個能看到希望的過程。
高準翼1人化解對方2人殺入禁區的快攻
01.技不如人的國足:就要加強對抗
雖然依舊是擺出一個442陣型,不過伊凡科維奇在本場比賽中的人員安排相當激進,讓中鋒拜合拉木出任右前衛,他大量的跑動與對抗,給了對手不小的壓力。
同時右後衛位置的高準翼狀態也很好,再加上經常去左路活動的費南多擁有較強的個人能力,國足就能在中路重視對抗的基礎上,在兩翼與對手周旋。
國足的第一個進球是怎麽來的?是對手角球防守中自擺烏龍。那麽這個角球是怎麽來的?
就是右邊前衛的拜合拉木,內收到中路中鋒的位置去對抗、轉身、要球和射門。被封堵後,又第一時間跑動到右邊路,隨後突然前插打穿對方側翼,贏得了角球機會。
正是利用這一次角球機會,國足完成進球。
其實無論是這一次蔣聖龍在對抗下制造對方烏龍,還是隨後沙烏地球員不理智的紅牌,都是因為國足不斷地去嘗試身體對抗的結果。
在與亞洲頂級球隊對抗時,國足當前除了身體,沒有其他優勢。只有多嘗試對抗,制造對方失誤,才能等來機會。這場比賽,至少在這一點上,國足貫徹得很好。
上一場之所以0比7慘敗於日本隊,就是因為同樣的442陣型下,張玉寧和武磊都集中在中路,但中場卻完全被日本隊限制住,導致無論是邊路還是中路,都被對方完全鎖死。
甚至說上一場比賽,國足想要找尋身體對抗,卻完全「對不上點」,還沒接觸到日本球員,對方就「溜」走了。
本場面對沙烏地隊,一方面天雨地滑,限制了對方的傳接球速度,另一方面國足在中路和邊路取得了較好的平衡,才能找尋到本方的優勢和戰術立足點。
02.伊凡老了:他跟不上當前的比賽節奏
國足本屆世預賽亞洲區18強賽開門兩連敗,除了自身實力不足之外,主帥伊凡科維奇屢屢出現問題手,同時臨場調整能力太慢和出昏招,也是一大致命傷。
老帥畢竟已經過了70周歲生日,在節奏變化很快的18強賽賽場,他臨場調整慢,就會帶來很多問題。本場11打10的國足,沒能把握住機會,真的讓人非常惋惜。
當費南多已經體能見底,但伊凡科維奇沒有及時調整。除去1比2後在補時階段倉促換人之外,老帥唯有的一次主動換人,是用速度偏慢的張玉寧換下武磊,這並沒有帶來更多幫助。
其實第一場慘敗於日本隊,就是因為伊凡科維奇在下半場突然變陣532,同時讓蔣聖龍出任右邊中衛。
要知道上半場比分只是0比2,結果下半場日本隊頻繁打擊國足肋部,有些笨重的蔣聖龍成為對方的突破口,也帶來了南野拓實短時間內的梅開二度,最終導致國足全線崩盤。
沙烏地後衛卡迪什的絕殺並不是偶然,上半場就是他在角球進攻中頭球破門,幫助沙烏地扳平比分。
伊凡科維奇面對同樣的套路,卻沒能讓國足做出有效的調整。尤其是絕殺進球發生時,對位防守卡迪什的恰恰就是剛剛替補出場的黃政宇,這對老帥也是一種諷刺。
03.換帥只是治標:想要治本還要靠青訓
二連敗之後,國足主帥伊凡科維奇下課會是大機率的結果。不過就算是有了更好的教練,可以讓國足在比賽中更接近拿到積分,卻不能從根本上拉近球隊與亞洲頂級強隊之間的差距。
畢竟國足想要提升戰鬥力,主帥的戰術部署和臨場調教很重要,但人才的儲備更重要。
畢竟昔日金元足球時代留下的福利,讓05年之後的中國足球青訓,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巔峰期時,一支中超俱樂部的U15梯隊,可以配備領隊、技術分析師、體能教練、助理教練、守門員教練和隊醫各1人,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都能媲美一線隊。更是為孩子們提供了5頓餐食,包括3頓正餐、1頓下午茶和1頓夜宵,保證他們的身體成長。
再加上當時聯賽的關註度高、球員收入激增,也吸引到更多的家庭,願意把孩子送上綠茵場。同時隨著校園足球計劃的貫徹與落實,帶來了足球人口基數的增長。
國家隊的水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10-15年前的青訓人數來決定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註,中國足球在2017年時,註冊的男女球員總數才8000人。在推廣校園足球後,當下這個數位預計將會達到3-5萬名青訓球員的水準。
這也會讓更多的球迷願意相信,中國足球未來還會誕生新的「超白金一代」和「黃金一代」。
中國足球小將戰術定位球配合後破門得分
也只有如此,才能帶來更激烈的競爭,推動我們的聯賽完成更殘酷的「優勝劣汰」,逼著球員們更加努力,甚至願意走出國門去提升自己。
也只有如此,中國足球才有機會迎來本質上的進步與提升。才有機會,去觸摸到世界杯的門檻,帶著競爭力走上那個我們曾經有過一次短暫亮相的舞台。
04.結束語
國足總是帶來讓人失望的比賽結果,也有人調侃說,國足已經被定義為「國運平衡器」。他們輸球,也是「攢人品」。玩笑歸玩笑,作為第一運動,我們自己的足球不能總是辜負球迷。
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青訓苗子成長起來,等我們擁有了更大基數的足球人口,有了新的「黃金一代」、「超白金一代」,也就會有中國足球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