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啥,最近幾年真的能感覺到社會對心理問題相關的討論越來越多,以心理學或者心理學咨詢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也越來越多,比如去年到現在就有【女心理師】、【沈睡花園】、【誰是兇手】等,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從心理學的角度去了解自己,關心自己,解決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心理問題與困惑。
我們也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會像題主這樣,想要透過學習心理咨詢和心理學,或者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去幫助自己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與困惑。
下面,不如我們一起來看看, 當我們抱著「我要透過讀心理學來治愈自己心理問題」的動機去讀心理學時,我們都會經歷些什麽?以及心理咨詢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01.
心理學 ≠ 心理咨詢or治療
首先, 我們先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
抱著治愈自己內心傷痛的決心,你踏入了心理學的世界。
你發現,原來心理學是一門龐大的社會科學,涵蓋了非常豐富的知識、研究、以及理論。 在心理學不同的分支中,你將了解到各種新奇的知識點與看待世界的方式。
你將在 社會心理學 中學習到,人類對權威的服從遠比你想象的容易。
透過 發展心理學 ,你發現,原來早期你和父母的依戀模會對影響你今後的親密關系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你繼續透過 腦神經科學 來深入探究你的大腦,你會驚訝於它的復雜性。
在人格心理學的眾多心理測試中,你總算找到了一些實用的資訊,透過不同的人格理論逐漸理解自己的性格與行為。
當學到 變態心理學 (主要指研究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分支)時,你可能會歡呼「Yes! 終於找到有用的資訊了!」,可是 厚厚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只會讓你發現更多稀奇古怪的心理疾病。 你越看越忍不住給自己貼標簽,堅信自己真的「有病」。
經過一系列的自我診斷後,你似乎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麽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麽呢?教科書還是會直白的告訴你: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心理咨詢。
好吧,仍然堅持要靠自己找尋答案的你,報名了心理咨詢師的培訓班。
在這裏,你又認識了眾多的心理咨詢的理論,學會了實用的咨詢技巧,你開始成為一名助人者,不斷學習與鍛煉自己的傾聽與共情能力。你開始撰寫心理科普,呼籲人們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只是,你還沒有開啟自己的咨詢之路。當你面對和你有著相同困惑的來訪者時,你不免地感受到了無力與局限。是啊, 你還沒有解決好自己的個人議題,偏偏這個職業又是「先己後人」。
一切仿佛回到了原點,你所面臨的問題還是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
以上所描述的情景,看似是一個大膽的假設,但在現實中卻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在當今的社會中,由於心理疾病的汙名化,心理健康資源的匱乏,導致很多面臨心理問題,需要專業幫助的人們通常會以這種「曲線救國」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在這一系列的努力中,我們能夠看到自救者極強的動力與希望,但也忍不住想對他們說一句: 「其實你不需要這麽累,你真正需要的是一名心理咨詢師」。
接下來,我們就來進一步了解, 真正的心理咨詢會為我們帶來哪些體驗。
02.
真正治愈的因素
說到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五花八門的咨詢流派,像是以佛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邏輯清晰的認知行為療法。如果你是一個更好學的人,或許你還聽說過女性主義療法,焦點解決療法,情緒取向療法等一系列後現代的咨詢流派。 每個流派建立的本質都是服務於來訪者,以不同的視角來理解來訪者問題的根源。
至於哪個流派更權威,哪個流派更有效,這其實不是我們普羅大眾需要關註的問題。因為在心理咨詢或治療中, 有一個因素比流派和技術更重要,那就是咨訪關系。
咨訪關系,也稱為 治療聯盟(therapeutic alliance) ,是指來訪者與心理咨詢師的合作、互動、以及情感聯系。有數百項研究表明,在任何流派或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療中,咨訪關系與治療進展息息相關。即使在精神障礙的藥物治療中,咨訪關系也至關重要(Wampold,2009)。 能夠建立並維系良好咨訪關系的咨詢師往往能幫助來訪者達成更好的咨詢效果 (Baldwin et al., 2007; Del Re et al., 2012)。
良好的咨訪關系可以幫助降低邊緣型人格患者的自殺意圖,減輕長期抑郁癥患者的不良癥狀,還可以鼓勵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堅持接受心理治療,並定期服藥。即使是確診嚴重精神錯亂患者,他們也能從一段牢固、信任的咨訪關系中受益(Bedics, et.al., 2015)。
想想任何關系,例如家人、朋友或同事之間的關系。如果你信任他人,你就可以在他們身邊真實地展露自我,你更容易獲得正向的反饋,從而維系健康的人際關系。
然而, 許多飽受心理問題困擾的人其實並不信任他人 ,他們過去所經歷過的人際關系可能具有傷害性,進而導致他們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佩戴虛偽的面具,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難以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支持與幫助。
這就是為什麽咨訪關系是心理咨詢/治療中強有力的治愈因素—— 它向來訪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建立和體驗健康人際關系的機會。 來訪者可以嘗試卸下自己一直佩戴的面具,說出埋藏在心底的那些話。當咨詢師能夠營造出足夠安全的咨詢環境,並對來訪者的任何表達給予傾聽與接納,那麽希望的種子就會慢慢根種在來訪者心中。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人際交往的問題時,可能很少有人能夠耐心且客觀地幫助我們理清事態的全域。反之,我們會更容易被負面的情緒及錯誤的認知牽著走,進而發展出不良的心理狀態。我們雖會本能地向家人與朋友求助, 但他們的觀點通常不夠專業與客觀, 很難幫助我們認識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更何況, 為了維持良好的社交形象,我們也會對他們有所保留。
但在心理咨詢中,你的所有分享都會被接納。任何復雜的情感體驗、新奇的夢境、歪曲的認知、痛苦的回憶、難以直視的黑暗面、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都會被看到,並進行充分地探討與分析。 透過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引導,我們會漸漸地從過往的事件中找到一些規律,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就此打破不良的迴圈。
03.
咨訪關系是來訪者現實問題的微觀體現
有趣的是,咨訪關系也是來訪者日常人際關系的一種呈現。 如果一名來訪者習慣討好,那麽ta對咨詢師也會展現出討好的一面。如果一名來訪者極其挑剔,那麽ta在咨詢中也會表現得很具有批判性。如果一名來訪者回避人際交往,那麽毫無疑問,ta也會讓咨詢師感到很冷漠與疏離。
除了對過去事件的復盤,心理咨詢還聚焦於 此時此地(Here and Now) 。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互動也是咨詢工作中的重要素材。無論此刻來訪者是真誠地溝通,還是情緒激動地與咨詢師爭辯, 咨詢師當下的情感體驗,對來訪者及時的反饋,就是幫助來訪者察覺自身「盲點」的關鍵。 因此,咨詢師不僅在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能,他們還在開啟自己的內心,認真感受你的存在,並允許真實的你去影響他們。
臨床心理學家Dr. Emily Anhalt在她的TED Talk 「Why You Should Try Therapy Yesterday」中講述到:
「曾有一個來訪者,總是為了照顧我而忽略自己。我們一起意識到,原來她對周圍的人都身懷責任感,甚至有時這會傷害到她自己,於是她嘗試著尋找平衡。曾有個CEO總喜歡和我因為小事爭吵,然後再努力解決那些爭吵。後來我們逐漸明白,原來他在不知不覺中制造著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因為這會讓他覺得自己被需要、被重視。」
這樣的過程需要兩個人的努力。 這也就是為什麽自學心理學知識,成為心理咨詢師可能不足以幫助你治愈自己的心靈傷痛。
「沒有一個世界級的運動員,可以不依靠專業教練來激發自己的全部潛力。那麽面對心理健康時,為什麽我們總是期望獨自一人就能達成自我實作呢?」
雖然最終的自我實作還得靠我們自己完成,心理咨詢師無法解答或解決我們所面對的所有問題, 但在這個安全的避風港中,你擁有探索自己,看到真正的自己,建立溫暖聯結的機會。 並且你確信,總有一個人會支持你、鼓勵你、可能會在適當的時候挑戰你、防止你誤入歧途、不斷引導你成為接納和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們的關系會結束,你一定會為你們的分別而感到悲痛,但你會帶著ta給你的力量持續前進,開始擁抱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以上~
如果看到這裏的你,想要開始嘗試心理咨詢,也可以試試從白島巖心的朋輩心理咨詢開始,無論是文字咨詢、來信求助、還是一對一的語音或視訊心理咨詢,我們一直都在。
更多朋輩心理咨詢相關內容,歡迎關註WX公眾號 @白島巖心 白島巖心
祝好❤
參 考 文 獻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 December 22). How psychotherapy works [Press release]. http://www. apa.org/news/press/rele ases/2009/12/wampold
Baldwin, S. A., Wampold, B. E., and Imel, Z. E. (2007). Untangling the alliance-outcome correlation: explor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rapist and patient variability in the alliance. J. Consult. Clin. Psychol. 75, 842–852. doi: 10.1037/0022-006X.75.6.842
Bedics, J. D., Atkins, D. C., Harned, M. S., & Linehan, M. M. (2015).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 as a predictor of outcome in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versus nonbehavioral psychotherapy by experts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otherapy, 52(1), 67.
Del Re, A., Flückiger, C., Horvath, A. O., Symonds, D., and Wampold, B. E. (2012). Therapist effects in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outcome relationship: a restricted-maximum likelihood meta-analysis. Clin. Psychol. Rev. 32, 642–649. doi: 10.1016/j.cpr.2012.07.002
Anhalt, A. (2019, Fall) Why You Should Try Therapy Yesterday [Video]. TED Conferences.
https:// tedxboulder.com/videos/ why-you-should-try-therapy-yester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