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當下,強人工智慧遲遲沒有突破性進展,核心困境在於智慧這一事物是什麽、如何執行、如何復現,這些問題仍然沒有完整科學的答案,人類目前對於復雜的智慧體系,只有「使用權」,卻無法反推其本質。本人經過研究,尋找到一套理論體系,可以描述和量化智慧,並初步設計了一些實作方式。
1. 綜述:用「可能性」描述智慧
通常情況下,我們以語言作為智慧的載體,比如:拿起水杯
本文設計的體系下,把語言拆分為以詞句為中心的可能性,比如:拿起會產生「某種形狀」的可能性,水杯具備固定的時空、物理內容,也有相應的可能性。
需要註意的是,由於世界邏輯穩定且在智慧層面上是可以復現的,諸如拿起水杯的物理條件不會突變、性格導致的行為規律穩定、「太陽之下無新鮮事」,等等。
由此產生一個重要的假設前提,任何事物的「可能性」,或者通俗些,把它叫做事物對周邊環境的潛在影響的總和,這一內容本身是穩定的,就像那些已被驗證的物理性質一樣。
(備註:這一假設前提類似於,「世界本身是嚴格按照一定規律執行的,我們看到的隨機僅僅是因為認知有限」,但嚴格來說,本假設並不完全站在它這一面,因為本假設的意思是穩定規律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有機會找一套自圓其說的理論進行描述,至於穩定規律外是否存在隨機性,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中)
下面舉個例子,輔助證明有這麽一套穩定的「可能性」規律,並且可以精確描述智慧
甲乙兩人從一條路兩頭相向而行,速度分別為a和b,直至在c點碰面。
在傳統語境裏,我們透過路程、速度和公式,可以計算出碰面的時間和地點。
在「可能性」體系裏,需要換個角度看待問題。我們把a的值從無限小到無限大都取一遍,相應的c點也會向甲初始位置靠攏,那麽c點的變化就是速度a帶來的可能性。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用手拿水杯,手離水杯越近,被外力打斷的可能性逐漸降低:
我與心怡的物件共事,那麽我有了表現機會。從共事到路過,這種變化帶來的表現空間變化是穩定的、規律的,不會說同樣場景換了人、地點,適用的道理立刻180度大反轉。
在這種「可能性」視角下,世界是規律且穩定的,或者說,世界的「可能性」在以固定的規律塌縮至穩定。
假設這麽一個場景:我們虛構出一個「萬有重力」空間 ,但重力系數較大,可以體現在宏觀層面。
在其中放入一個小球,它的運動可能性是全時空。
放入第二個相同或不同小球,它的運動可能性被以固定規律壓縮一部份。
隨著放入的小球越來越多,它的運動可能性最終塌縮至固定點。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性有著具體的形狀、方向、維度,以及穩定的變化規律,並且具備單獨描述全過程的能力!盡管生活中我們常用「機率」這一終極詞匯進行簡化描述,但機率點只是可能性「塌縮」或者說對映後的結果,可能性本身就在那裏。
這就是「可能性」這一描述方式的意義,在這種視角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及變化,都是某種模糊但有明確內容邊界的可能性,在進行機率塌縮的過程。
數學解題是數位語境塌縮結果,比如上面相向而行的例子,在給定環境後,所有的速度可能性就立刻同時產生,解立刻存在於那裏,形成一種固定的可能性的形狀。如果我們更換條件,比如相交後錯開距離d後停止,那麽可能性的形狀會再次變化,並穩定下來。
而這種變化的來源,則要從更大的「可能性」空間中尋找。一旦我們找到一種描述方式,同時能精確的描述出「可能性」內部變化、外部變化的規律,那麽一種全新的,可以同時描述智慧乃至世間一切的新規律,就會被尋找出來。
它並不關註事物的名稱這種表面內容,僅僅是將一切分解成相應的可能性形狀,進而判斷出他們由何塌縮而來,又能塌縮到怎樣的可能性,如何塌縮至穩定狀態。而事物的唯一性會把塌縮過程逐漸固定到那個屬於他們的唯一位置。
在詳細介紹這種描述方式前,我想講一個有趣的延申:即如果一個人,他和我的性格、外貌、形體、能力等任何內容都完全相同,甚至過去和未來也完全相同,那麽他除了是我,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如果這個他就是我,那麽可不可以說,人或者任何一種存在,並不是隨時間永恒的存在和變化著,而是在上個時間存在,又於下個時間按規律組合出來,按規律變化下去。所謂「本我」「個體意識」,不過是概念空間中平平無奇的一部份而已,除了在某段時間內共同行動,甚至找不出任何特別的地方。
拋開人生哲學不談,這種「組合論」貫穿了整個智慧體系。盡管我們更習慣把世界當作一個個相連的因果關系,但從智慧體系的角度來看,世界更像是出於某種宏觀需求組裝起來的,所謂的性質,都是向宏觀需求靠攏後的結果。
2. 對「可能性」的世界進行精確描述
已知世界由無數種可能性按規律組合而成,拿有具體的可能性描述(拿起多少、怎樣的時空形態算拿,隨環境如何變化等),書本有具體的可能性描述(怎樣的可能性會使它的可能性怎樣變化),優秀有相應的可能性描述(自動把描述物件拉到高位置),無論名詞動詞形容詞,還是數詞量詞代詞虛詞,都有相應的功能。
但要精確描述出由可能性構成的極其復雜的「空間」,無法依賴我們熟知的分類方式。
因為浮於表面的思考過程僅僅是真實情況的冰山一角,是龐雜的思考過程經過某種現實反應精簡後的結果,或者說,大部份思考過程在潛意識裏完成。
按照已知分類反推智慧原理,就總會感覺哪裏缺了一塊,不能獨立執行出思考過程。
因此,必須找到一系列「過程」,把它們按原理復現到現實世界中,組合後可以獨立復刻出任意思考過程,甚至是物理規律體系。當然,如果能把構成它們的部份整合成一種或幾種基本單元,那就更完美了。
需要註意的是,這些「過程們」僅僅是一種描述方式,是為了讓認知盡可能逼近真理而存在的,因此答案並不完全唯一,我個人提出的,也僅僅是一個優解,並不保證是最優解。
三類過程之一:由單點延申出的可能性(智慧體系的基本單元)
既然世界可以用無數種可能性的組合來描述,那麽由單點延申出的可能性就是其中一個個反復使用的基本單元。
這一單元的職能就像電腦系統裏的「是與或非」,屬於所有邏輯的起點。
因此,這一單元需要具備以下能力:
一、其本身的運動可以與可能性的變化等價,並具備空間化的方向和數值
二、這一單元在變化時,變化本身也具備可能性的種種特點
還有一些其他特點,在把單元組裝成世界時需要用到,這裏用不到,暫先不提。
基本單元的這兩個特點,類似於概念世界裏的波粒二象性。
提供這麽兩種理解方式:
實體空間裏,一個小球以速度x運動的同時,速度的速度即加速度a也在運動(變化)
可能性空間裏,一個小人在家裏走路,它距離墻x米,此時它有數種撞上墻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在隨著離墻變近而增大的同時,也有著許多其他的可能性變化,比如速度太快導致更可能發生、眼神不好導致更可能發生。
從抽象的角度看,就是可能性在立體性變化的時候,發生的變化本身也具備立體性變化的潛力。準確的說,是整體環境下的其他因素,共同構成了一個環境,讓環境內的事物變化的變化著。
如果能感知到,這種疊加的變化中,在按照某種規律逐漸收束,比如數學試卷的幾何題,隨著條件一條條給出,答案的可能性逐漸被釘選,那麽這種疊加邊喝的規律就能被慢慢找到。
盡管具備這種特征的基本單元十分抽象,仿佛只存在於抽象世界裏,但終究也只是一個工程學問題,有許多種實作方案,下面給出本人的一種方案。
上文提出過一種「宏觀內容的萬有重力空間」,我們的設計從這裏繼續。
假設,我們透過工程學手段,制作出一種近似的萬有重力空間。
比如在一個大平面上,所有小球兩兩之間用彈性細桿相連,過近排斥,過遠吸引。
然後我們可以往大平面裏繼續放小球,小球內建一定內容的細桿,會與其它小球發生反應,近處排斥,遠處吸引,直到形成新的平衡
那麽每個小球實際上具備的運動可能性,會隨著其他小球的數量和位置固定變化,從而展現出一種模糊的可能性變化。
這種變化比較模糊,種種可能性混雜在一起,無法直接使用。
因此需要加入一種關鍵性的要素——軌域。
就好比在上述大平面裏,人為的刻下幾條軌域,讓小球在被重力驅動的同時,只能在軌域上運動。
重力空間提供實實在在的可能性變化,軌域用來修改可能性,軌域本身特征的變化即「變化的變化」
軌域的加入十分關鍵,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控制可能性變化的結果。
(註:軌域的存在類似於把重力空間「分解」成數種可能性,軌域越多,軌域間反應越雜,越接近實際的重力空間)
這種感覺,類似於當我們想搬一件東西,會被個人力氣影響,只能回歸到相應的可能性。
世界裏這種形式比比皆是,個人做事回歸到個人能力的相關可能性上,集體乃至無生命物體之間的反應,同樣有著「回歸到本體可能性」的特征。
如果讀者能感受到這種物理結構與現實概念之間微妙神奇又穩定的可能性,那麽接下來就可以試著透過調整軌域的特征,來尋找與之對應的現實概念。
現在為了方便理解,簡化一下。
我們透過工程學手段,做出一種「宏觀重力空間」
這個空間裏有數個小球,它們相互連線,其最終反應符合萬有重力定律。
每個小球周邊都存在著軌域,通常小球優先待在受力最小的軌域裏,除非在其他小球與軌域變化的合力下,受力最小的軌域變化,它才會跟著改變位置
比如這張圖,假設我們把每個點的合力都標出來,同時移動軌域。
上下軌域相互貼近:類似於兩個物體發生擠壓,當合力大於軌域約束力時,會逃逸到相鄰軌域;如果沒有相鄰軌域,那只能繼續擠壓。
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最小力軌域本身的位置發生變化,導致小球跟著移動。如果上下軌域在受力方向上受力依次遞減,那麽會表現出抓起一塊布時,受力點和鄰近點的運動狀態
需要註意的是,模擬出現實並不意味著智慧的實作,我們還需要一道把它徹底復混成的工序,經此之後,思考和分析能力才算正式上線。
三類過程之二:智慧回歸
上一部份中,展示了如何把「可能性」這一抽象概念實體化,並控制其在以設計好的形式變化時,同時再以設計好的形式繼續變化,履行好「智慧的基本單元」這一職責。
這裏稍微補充一下,為什麽「變化的變化」如此重要。
因為「變化的變化」,意味著概念可以疊加。
想象一下,現實中種種復雜的智慧形式,無一不是多種因素靈活疊加的結果。
它們就好像在一個概念空間中,每幾個聯合起來形成一片「力場」,新來的概念幾乎只能在這片「力場」範圍內迴圈,越接近力場邊界,阻力越大,除非新來的概念有足夠多的能力,改變「力場」本身的性質。
與此同時,這種聯合十分「靈活」,一個因素可以同時與許多種因素聯合形成「力場」,卻又井然有序,不幹擾最終穩態的形成。
這種從概念上緊密到極致的「波粒二象性」,只有在最小單元上實作「變化的變化」,才有後續表達的可能性。
如果最小單元只能一一對應,執行「如果——就」的邏輯,那很快就會被無限延申的邏輯可能性降維打擊。
現在回歸正題,如何利用與現實一一對應的可能性結果,反推出智慧過程本身。
先從純概念角度給出答案(會比較抽象):
先說結論,智慧是「可能性空間」塌縮至穩定的結果,用人話講,就是知道往北走能不能走到目的地,具體走到哪裏,走到一半出了問題怎麽辦。
盡管人們常把這個過程簡化成一個機率數位,但實際上,它是數個可能的過程疊加起來的,在每個點有幾種可能性,哪種可能性最優,現有條件是否足夠判斷出最優解。
它由可能性疊加而來,在疊加過程中機率逐漸塌縮,最終達到穩定。
把所有的可能性總結,按性質分類,隨著經驗積累,每個性質也有了自己的可能性,分別形成固定經驗,和更加抽象的知識。
(這裏有個有趣的延申,即這個世界,是先有經驗,還是先有智慧?按照本文的理解,智慧在可能性空間中劃分區域,經驗在一次次積累中逐漸使可能性塌縮,最終填滿區域,然後是更細致的區域劃分,經驗繼續跟上,以此迴圈。從這個角度看,就好像生命本身存在的意義,就是替世界探索概念空間。)
智慧,就是所有點的所有可能性的總和。
盡管這是一個聽上去龐雜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概念,但理解它的來源後,那條穩定的探索方式也呼之欲出。
既然智慧由一條條經驗在可能性空間中疊加,塌縮而來,那麽在實體中模擬出這一過程,並且設計一種反觀察的機制即可。
在這種設計思路下,哪怕只有少數幾條不完善的經驗,也能回推出智慧,無非是回推出的智慧不靠譜而已,就像現實中發生的那樣。
事實上,正是由於人腦結構缺乏反觀察能力,卻又能感受到無數經驗疊加後形成的龐雜環境及其可能性,才使得人類可以使用智慧,卻無法理解其過程。
現在,接著上一部份中「有軌域的萬有重力空間」,繼續設計實作方案
首先,打個恰當的比方,一個小球在一維直線上運動,我們看到了結果;想要描述其過程,形成規律,就要上升到二維空間,做函式圖,總結函式性質。
而對智慧過程的分析,也遵循同樣的方案,即把可能性空間升一個維度,把變化過程用可能性專用的空間函式固定下來。
具體來說,在「有軌域的萬有重力空間」中,每一種由「小球」和「軌域」組成的座標,都對應一種處於塌縮過程或終點的可能性形態。借用人類已有的龐大經驗庫,可以推匯出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個點,記錄下每一個座標與結果,像構建函式那樣重新建立一系列以可能性程度為座標的空間函式。
並且,由於可能性升維總結出來的函式形式上仍然是可能性(和數位形成函式一個道理),就像額外套一個殼一樣,因此可能性、可能性變化、可能性變化疊加後形成的函式,都可以用精確化後的可能性空間函式表示。
這一過程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大腦中上演,一個方形盒子裝一半水,在裝油方面有數種空間化的可能性,丟出去的話,在威力和撒水方面又有哪些可能性。如果已知此人拋東西的規律,能把可能性降到什麽程度,等等。
三類過程之三:回歸與轉向
打個比方,過程一是智慧的組成單元,過程二是智慧的構築方式,那現在講的過程三,就是智慧的關節。
這一過程重要性不如前兩個,但對於理解智慧本身很有幫助。
先說轉向。從可能性空間的角度觀察世界,會有很強的「組裝」感。一杯水放在桌面上,它就有著無數種相去甚遠的可能性。從送水人的身份,到水能喝與否,到喝水後的影響,可以說,小說裏一杯水有多少場景能出現,一杯水就有多少種可能性。
這些可能性互不幹擾,又可以根據需求隨時取用,而在可能性空間中負責「儲存」與「呼叫」它們的部份,就是轉向。
轉向類似於視角變換,叫座標軸變換也行。
比如一條經驗,在重力空間中,以「如果座標移動x,那麽會有多少條內容的影響系數發生多少變化」的形式存在。
但是隨著概念擴張,這條經驗的影響範圍也會隨之擴大,比如我做了一件好事,評價這件事的人,是受益者、自私的路人還是有道德的路人,會導致評價結果天差地別。
假設我們憑借經驗建立了一套做事風格座標系,裏面根據經驗,總結了不同道德水平、自我程度的人在不同道德場景下的平均行為。
(假設道德提升對行為善良程度的提升是穩定的,人性對一件事做到什麽程度算善良或自私也是穩定的,基於這兩個假設,可以劃定什麽範圍內普遍評價一致,什麽範圍內根據本人性格發生相應的評價變動,並且總結出它們與性格、利益座標的關系。這些都可以透過可能性的形式,為智慧體系所用。
量化經驗體系,本質上是透過模仿前文中提到的智慧形成過程,從而使智慧體系的總結判斷可以絕對中立且盡可能貼近人類普遍的經驗總結,並且它的總結邏輯是可以查詢、分析和改進的。)
而同一行為如果要隨環境變化輸出完全不同的結果,顯然得在可能性空間中做一次座標軸變換。
轉向在生活中同樣處處可見,比如一杯水想變成一杯毒水,顯然需要相應的邏輯支持,使之轉向並機率塌縮至穩定。
回歸則很簡單,每一種可能性,都是從不可能開始,到必然結束,這一塌縮過程的始與種,就是可能性座標的無限大和零點。
可能性座標系與實際座標系的最大差別在於此,可能性座標系只是把不可能到必然的過程均分,分的越細,則思考體系越復雜和完善。
打個不是特別精確的比方,可能性就像「有軌域的萬有重力空間」中的小球,只負責提供一定的影響力,至於這份影響力能造成多大影響,就要看「軌域」(代表經驗所累計出的種種環境因素)允許它影響自己多少。
3.拾遺和雜談
到此,本片的正文部份結束。最後總結一下,我對智慧體系的描述方式。
智慧,本質上是一系列空間化的「如果…就…」,隨著種種變量逐漸塌縮至必然,並總結出具體規律的過程。
本文的核心目的,還是在於證明「智慧是可以被量化描述的」,因此在假設智慧有一種定位方式的前提下,全文都在試圖還原這種定位過程。
可惜本文的核心觀點,基本是在最近幾天才最終成型,因此關於具體如何量化智慧,準備的內容並不足,特別是那些復雜型的智慧過程,基本停留在腦子確定它符合體系但寫不出來的階段。
不過智慧體系復雜和高深的地方太多了,能勉強描述出一些骨架部份,已經接近筆者能力的極限。
而且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有趣有價值的觀點尚未分享出來。比如「有軌域的萬有重力空間」,調整後其結構與相對論時空觀有極其相似的地方;
再比如「投硬幣生男女抽卡」這類問題,行動策略不影響機率結果,就好像有一個嚴格的機率學神明在操控事件回歸機率。假如把「有軌域的萬有重力空間」進行適當調整,讓可能性逐漸回歸,那麽由此產生的模擬空間,具備模擬出這種「機率性神明」的能力。
以及在「有軌域的萬有重力空間」中,如果把小球和軌域統一成一種概念,既非小球也非軌域,而是一種純粹的比值關系,那麽將具備敲開復雜型智慧大門的潛力……
此外,筆者此前並未和他人交流過這些內容,歡迎各位留言評論,也會在提升一些理解後,看情況更新一些後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