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何養成習慣性自律?

2020-01-05心靈

大概在半年前,我悟到了一個道理:

你的習慣定義了你。

身材好的人大多愛好運動。

英語好的人大多常去探索外國文化。

縱欲的人大多精神萎靡。

縱欲的人會把很多時間花在色情作品上,如果他們分出一部份來培養運動的習慣,是否能讓他的體魄和專註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這不就是改變的力量嗎?

我意識到這個思維背後蘊含的巨大能量。

這是個人盡皆知的大道理,但知道和做到之間,似乎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我開始了近半年的摸索。

1. 健忘的大腦

我第一個懷疑物件就是大腦。

大腦是不靠譜的,至少大腦不擅長多目標的管理,因為大腦不能同時記不住那麽多東西。

試想一下,你同時有如下幾個目標:

  1. 雅思均分達到 7 分(之前沒考過)
  2. 引體向上達到 15 個(一開始只能做 4 個)
  3. 5 公裏跑進 25 分(目前 30 分左右)
  4. 學習 iOS 開發並實作一個 app

但是你一天只有 24 小時。

你會發現多個任務會發生沖突,早上是應該先學英語還是先去健身?

每天健身需要花多長時間?

如何記錄自己的進度、成果、心態變化?

如果你對自己的意誌力和大腦過分自信,而不借助一些技巧和工具,你會發現你的時間管理混亂,你的計劃總趕不上變化。

這也是我的真實體驗。

面對各種安排、沖突和記錄,大腦需要時刻進行決策和回憶,這無疑是對腦力和意誌力的浪費。

我需要有工具幫我分擔這件事。

2. 習慣管理器

我開始嘗試使用市面上常見的 app,包括 ShineDay、滴答清單、Microsoft To Do 等。

這些 app 都很不錯,幫我分擔了很大一部份任務管理壓力,但要麽不夠全面,要麽過於復雜,我需要一個完美但簡潔的工具。

我看了【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裏面提到了:

過去已是歷史,未來不可預測,你能做的只有當下,也只有當下能改變你。

那麽當下的我應該做些什麽?

我觀察到,人們會把時間花在兩類事情上:

  1. 隨機事件:理發、約會、生病等
  2. 規律事件(習慣):運動、睡覺等

習慣對實作目標有推動作用,而隨機事件會加快或減慢實作目標的速度,屬於 X 因子。

如果有一種模型,能記錄你的習慣和隨機事件,你豈不是就能正確地認識和改變自己了?

於是我開始設計一個新的習慣模型。

我把模型實作成了一個 app,供自己實驗。

執行面板

有了這個神器,我開始了我的自律實驗。

3. 隨機事件

自律是自我約束的意思,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

例如你的目標是一口氣 15 個引體向上,但目前只能做 4 個,那麽很可能你需要周期性地去練習單杠,你需要克服自律過程中遇到的阻力。

但生活中充滿隨機事件,也就是存在很多你預測不了的事情。

舉個例子,在我練習引體向上的初期,我感冒了,當時喉嚨痛而且咳嗽。這導致我晚上根本睡不好覺,鼻子吸入過多的冷風就會被咳醒。因此我如果早起去健身的話,不僅困,而且身體反而恢復得不好。

感冒就是生活中的隨機事件。

所以要想習慣性自律,必須先處理掉隨機事件。

這就是為什麽我的自律模型把隨機事件擺放在更高的優先級上。

隨機事件

Today 代表今日要完成的隨機事件,如果沒有完成,那麽第二天就會成為逾期事件,也就是 Overdue 列表。

此時你有兩個選擇,要麽把預期事件刪掉,要麽把逾期事件完成。

不然逾期事件永遠會在你的執行面板上。

這就是習慣管理器和大腦的區別,大腦容易忘記逾期的事件,但有些隨機事件如果你不去執行,它就一直會阻礙你自律。

如果你選擇刪除逾期事件,那麽經過評估,你認為不影響你的習慣性自律,這是正常的行為。

所以為了不讓我的感冒影響我的健身進度,我喝板藍根,我不斷地喝水,三餐清淡,盡量睡眠規律,同時繼續保持健身習慣,只不過減小了運動量。

感冒恢復後,我很快又恢復了健身習慣。

我依稀記得幾個月前,我剛開始恢復引體向上,我每次告訴自己:別想這麽多,你就去健身房做 20 個引體向上,每組 4 個;50 個伏地挺身,每組 10 個。

然後一個月後,我發現我可以一口氣做 8 個引體向上了,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近期健身記錄

4. 習慣的力量

如果深究你會發現,習慣和自律其實是相互矛盾的兩個詞。

習慣意味著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已經形成了潛意識行為,你在不知不覺中執行一些動作。例如你上完廁所會習慣性地沖水,你出門會習慣性地把門帶上。很多時候你都意識不到,以至於很多人出門後會產生一種錯覺:我到底有沒有鎖門?

自律意味著嘗試培養習慣,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有意識地,是刻意而為之的,甚至過程是痛苦的。例如你習慣了睡到自然醒,突然有一天你想要早起去運動,那麽你就要打破自然醒的習慣,而去培養早起運動的新習慣。

重塑習慣的過程,必然是不舒服的。

正如高速行駛的車要停下來,必然要經過一段摩擦的距離。

那為什麽會創造出 習慣性自律 這個詞呢,這是因為這個詞存在兩個視角,一個是主角視角,一個是觀眾視角。

你在感嘆為什麽有的健身達人能一直自律,那是因為你站在觀眾視角上,而健身達人作為主角,那是他的習慣。

好的習慣能讓人越變越強,例如國人有少部份同學從小養成了讀 China Daily 的習慣,那麽他的英語成績差不到哪裏去。又例如經常跑步的人,心肺功能普遍較好。

但壞習慣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例如有人終日沈浸在色情和手淫中不能自拔,導致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被消耗,無力應付學業、工作和社交。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習慣可以讓你不知不覺變強,也可以讓人不知不覺中頹廢。

那麽如何調整自己的習慣,讓自己更接近理想的狀態呢?

5. 用目標來挑選習慣

有些習慣的好壞是相對目標而言的。

你一天就只有 24 小時,如何合理地把時間分配在不同的習慣上。

習慣列表

先回答自己一個問題,你想要達到什麽目的?

以我舉例,在開始使用習慣模型後,我決定修復我的身體,因為我堅信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在開始健身之前,我身上不同部位出現了輕微的疼痛癥狀。我的右膝因為一次意外,導致半月板有輕微損傷。我的腳踝在打籃球的時候扭傷過幾次。我的肩、腰和脖子都因為久坐而出現了僵硬和疼痛的癥狀。

所以我想透過鍛煉來修復這些部件。

我一開始也不太確定運動是否有效,但實踐是最好的檢驗標準。

肩疼就練背部肌肉,如引體向上,下拉等,同時結合伏地挺身進行對抗訓練。剛開始那幾天,練完第二天就上半身酸痛。

我的評判標準很簡單,肌肉疼沒關系,註意飲食和休息就行,但訓練過程中一旦出現關節不舒服,就必須減小運動量,或者及時調整動作。

同時如果上半身肌肉疼痛,那麽我第二天就會進行其他肌群的訓練。

例如透過平板支撐、仰臥起坐、臀橋來修復腰疼的癥狀。

透過半蹲、慢跑來加強腿部力量,主要是為了恢復膝蓋。

如上這些行為,都是圍繞我的目標展開的,那就是修復我的身體。

以結果論來說,我的策略是正確的,一個月後,我的這些部位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復,肩不疼了,引體向上的單次數量從 4 個升到了 8 個。5 公裏跑進了 29 分鐘。

同時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副作用,那就是我的精神狀態明顯變好了,因為我是早上去運動,回到宿舍後必須洗澡,也順便牛奶 + 麵包 + 2 個雞蛋,早餐的問題也解決了。

以上是我根據目標指定的習慣策略,現在輪到你了。

你為什麽想要自律,你想要達到什麽目的?

如果你還想不明白,不妨聽聽我的建議。

嘗試觀察自己一周,把你目前的習慣記錄下來,一個列表就可以搞定,如:

  • 睡前會刷 1 小時社交媒體
  • 早上 10 點後起床,飯堂已經沒有早餐
  • 學習的時候習慣性把手機放邊上
  • 吃飯的時候不自覺地刷起抖音
  • 不要小看個人習慣,把你認為之前沒註意到的習慣都記錄下來,盡量不帶主觀情緒。

    你會發現,有很多習慣並不是你想要的,因為它和你的目標相違背。

    很好,你開始意識到突破點在哪了。

    6. 戒除壞習慣

    你不想要的習慣,為了方便描述,我們稱之為壞習慣。

    自律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不去做你認為不值得的事情,去做你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而戒除壞習慣就是你自律的第一步。

    戒除壞習慣的目的在於:你能省下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記住,時間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

    由於習慣是潛意識地,你不能隨時隨刻保持高能量狀態,也就是說很可能你自己都沒意識到你在執行壞習慣,所以你需要把壞習慣的戒除記錄在 app 上,或者是你的筆記本上,但必須要有記錄。

    大腦是健忘的,而且習慣是無意識的,大腦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執行壞習慣。

    但記錄不會騙人。

    禁欲記錄

    壞習慣的戒除不是瞬間就能成功的,但記錄能告訴你,你的觸發頻率在不斷下降。

    上個月的縱欲達到了 20 次,但這個月只有 6 次,這就是變好的趨勢。

    你已經少了 14 次縱欲次數,你已經變好了很多了。

    接下來怎麽走?

    這 14 次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花在什麽地方呢?

    7. 培養新習慣

    多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就花在新習慣上吧。

    培養新習慣的這個過程,是充滿阻力的,這就需要一個自律的階段。

    我們常聽到 21 天挑戰,認為培養一個新習慣需要 21 天左右,雖然我沒見過什麽科學依據,但這不失為一個自律周期。

    當你透過自律培養成一個新習慣的時候,你就不再需要自律了。

    我一開始健身的時候,那是真的有不少阻力的。我不習慣健身房裏其他人的眼光,我不習慣早起,我不確定健身是否會讓我變得更好,我需要透過意誌力和習慣管理器來克服。

    但堅持了 1 個月後,我肩不疼了,我輕松地 30 分鐘內跑完 5 公裏,我意識到重復帶來的力量。

    最搞笑的是,我早上不去運動反而不習慣了。

    我知道這個時候我不需要自律了,因為習慣已經養成了,我要做的是指定新的健身目標,例如:

  • 引體向上 1 個月後達到 10+
  • 5 公裏 1 個月後達到 28 分內
  • 想辦法降低跑步時的心率
  • 你會發現當你養成健身的習慣後,你的註意力不在 「堅持健身」 上了,而是在 「如何變得更強」 上了。

    你從戰略思維進入到戰術培養上了。

    8. 心理建設總結

    如果你看到了這裏,我想我的實踐已經分享得差不多了,最後我還想講一下我的心理建設。

    自律是克服阻力的過程,是戒除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的中間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不斷給自己打氣。

    以下是我的一些經驗總結:

    一、不要完美主義。一時的破戒不代表什麽,你要以周、月的變化來審視自己,大腦是健忘的,觀察自己的習慣管理器,它會給你帶來動力。

    二、多給自己設定中間目標。例如你的終極目標是引體向上 20 個,但目前只能做 4 個,不妨設定一個中間目標,一個月後引體向上達到 8 個,這樣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動力。

    三、保持高昂情緒很重要。不要因為強行自律而抑制自己的情緒。人是感性動物,如果你不開心,你很難做到自律的。如果心情不好,那就放空大腦,看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打掃自己的房間,出去沒有目的地閑逛,都可以。養好了心情再出發。

    改變 = 情緒 + 習慣管理器

    希望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