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有哪些特征一眼就會被看出是獨生子女?

2018-11-10心靈
我們來打個賭:
下面這些特質,獨生子女們至少會有2-3條.
如果一個都沒中,或者中了很多但你是「非獨」,歡迎來評論區吐槽一下,分享你的想法和思考吧~

/1/

喜歡一個人擁有一片空間的感覺。

和別人窩在一起(比如宿舍),心裏會覺得有點透不過氣,更容易因為身邊的人多而覺得「擁擠」。

比如去圖書館,也喜歡優先找個附近沒人的位置。

昨天和朋友在咖啡店,點了杯咖啡之後,我自然而然地向僻靜的後院走去。
他突然攔住我,「你去那空空蕩蕩的地方幹嘛?到街邊坐著看妹子不好嗎?」
坐下來之後和他聊了聊這個想法上的沖突,不出意外的,他是非獨,用他的話來說:「人多一點的地方,更有人間的煙火味,我會覺得舒服一些」。

/2/

吃飯喜歡把自己的那一份先分出來,或者從別人筷子沒碰過的地方夾菜。

同齡人之間、關系好的朋友之間吃飯,沒有這個心理芥蒂。

但在人員混雜的飯局裏,就會對「碰到別人的口水」非常抵觸。

尤其是長輩用Ta的筷子給我夾菜的時候!

內心充滿嫌棄,但還是得裝作「謝謝您的關愛」的樣子。

我問了問身邊的非獨朋友們,一般沒這個問題,或者反感的情緒並沒有那麽強。

「人多的飯局多了去了,習慣了」

/3/

不喜歡外人在家裏待太久,也不喜歡在別人家裏待太久;

朋友來我家住,我很樂意的。

過夜一晚,也還行……

待三天以上,我就有點不舒服了。

去別人家也一樣,住久了就會不自覺的去找「他不想我繼續待著了」的各種證據,然後找個機會離開。

英語中有句諺語很好來形容這種心態:

"我從不喜歡把自己硬塞到朋友那裏度長假(一句丹麥諺語說得好,「魚和客人三天就開始發臭」,真是言簡意賅啊)。"
Fish and Guests in three days are stale.
——彼得·梅爾 【有關品位】

/4/

和他人睡一個床時,睡著前總會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入睡的過程比較波折。

一兩天可以,時間久了心理別扭(戀愛關系除外)。

小時候,我跟我哥(表哥)一起睡時,睡著之前總會走過這些心路:

跟他睡同邊:「他怎麽睡得這麽快?呼嚕聲好吵!」;

反個邊睡:「聲音是小了,但是這廝腳有點味道,唉~」

跟我妹(堂妹)一起睡時也一樣:

「要不要挪點被子給她」

「怎麽睡沒睡相的,腿都架我肚子上了,我翻一下會不會把她吵醒?」

/5/

對自己睡著時的狀態一無所知。

打不打呼嚕?有沒有奇怪的睡姿?會不會說夢話?

這些都是未知,因為從來沒人給過我反饋。

非獨的朋友們,跟別人一起睡的情況會多很多。

於是,很自然的,就有機會聽到:

「你昨晚說夢話時,可好玩了」
「你睡覺時打呼嚕超響的,你知道嗎?」
「你把我被子卷走了,我冷醒的」

/6/

心態上,更容易變得「要強」,很難接受失敗,失敗後也很難恢復。

父母傾註全部的精力,獨生子女享受全部的資源。

這其實也是一種負擔:一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心理暗示。

所以在心態上,獨生子女們很容易演變成完美主義,很難接受「有瑕疵」、「偶爾會失敗」這種事情。

在逆境中,很容易擺不正心態,老是喜歡 一個人硬撐著,不知道去思考可以向哪些人求助

/7/

不喜歡別人碰自己的東西,家人也不例外;

小時候,最討厭的就是:隨意進出我的房間,不打招呼坐我的椅子、用我的東西,悄摸摸的看我作業和日記。

長大後,最反感的就是:也不提前說一聲,就把我的東西當自己的東西在用。

比如大學時住宿舍,老有人不打招呼用我沐浴露——你用之前說一句,或者用之後發條訊息,讓我知道,我也無所謂的,都自己人。

但是你不說,我心裏就有芥蒂。

/8/

別人不問,一般不會主動分享。

這個倒不是自私,主要是在家裏時,能得到的東西都是分配好的,不需要爭,也沒有人會來搶。

成長的環境裏,並不怎麽需要替他人考慮,所以對「別人的需要」的感知不敏感。

「你想要什麽跟我說呀?」
我又不是小氣,但是你不說我怎麽知道?

/9/

也會體諒父母,但還是以自己的需要為主。

獨生子女,缺錢了就會找家裏要;

非獨生子女,缺錢了先找身邊人續續,沒錢了才會跟家裏說。

/10/

有了伴侶之後,會毫無保留地把身心托付給Ta。

十幾二十年的孤獨感,憋的太久了,很容易在世界中走進另一個人之後,過度宣泄。

以至於意識不到:即便Ta陪你一輩子,Ta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間。

你們將要成為的,是和諧共處的兩個人,而不是身心和一為一個人。

/11/

堂、表分不太清,而且對這些兄弟姐妹的稱呼會不自覺地簡化。

因為「親」兄弟姐妹位置的空缺。

對我來說,我哥 =「跟我有親屬關系 + 比我大不超過10歲」的所有男性。

至於這其中的關系鏈復雜還是簡單,就無所謂了,反正統稱為「我哥」。

/12/

延遲滿足能力相對會強一點。

獨生子女——好吃的留到最後,慢慢爽;

非獨生子女——好吃的趕緊先吃了,不然就沒了……

長此以往,獨生子女們對「有多少資源,用多少資源」這個壞習慣會更有免疫力一點,更容易為長遠考慮。

/13/

自己的事,喜歡自己解決,不輕易問人。

因為很多時候,沒有一個「同齡人」來給自己「理想的幫助」。

遇到困惑、需要做抉擇的時候,父母長輩可以幫,但結果和過程都不會很滿意。

很多時候,沒有人跟你討論一件事是好是壞、是對是錯。

只能自己做選擇,自己承受後果,如是而已。

/14/

成年之後,對待家人朋友的態度,在外人看來可能會有點「涼薄」。

不是冷血,而是情感上有些鈍化、麻木。

因為成長的環境裏,沒有兄弟姐妹之間嬉笑怒罵所帶來的情感波動和連結。

比如親人離世了,我在眾人面前經常會表現得很正常,該幹什麽幹什麽。

不太能理解那些當場哭的昏天黑地的人內心的狀態。

但過後又會因為某個細節回味過來,情感的開關突然被觸動,佯作鎮定,趕緊找到一個沒人的地方默默流淚。

如果以上有幾條中了的話,點個贊吧親~

其實,大家看個樂呵就好,不必當真。

以上這些,與其說它們是獨生子女的特質,不如說是 獨生子女這代人 的特質(90後、00後為主)。

換句話說,這個問題,並不是供「獨生子女」們來尋求群體認同的。

而是供我們換一個角度,來反觀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

也許,已經很久沒有人,跟你聊過這些事了。

也許,其中的某一個點,會讓你恍然大悟:

「哦~ 原來我是這麽做事的,有著這樣的心態。」
「說起來,我還真的和別人發生過這種事呢~」

後記

作為一個心理學答主,我也不是很喜歡聊這些模棱兩可的東西,因為它們很容易觸發「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誰都感覺像自己,誰都可以聊兩句。

之前看過一項心理學研究:

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式,以及生活的狀態、一生的成就,50%由基因決定,50%由成年後的經歷決定。

和它們比起來,「獨生」亦或是「非獨生」,倒顯得沒那麽重要了。

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和經歷。

有任何想法和思考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