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問題不是很明確,以我的理解,題主大概是問為什麽心理學不以每一個個體作為研究物件,而研究群體規律或者average man?
這其實是心理科學的取向問題。心理科學的目標可以概括為探索心理與行為的【規律】,希望研究發現「放之四海而皆準」。
對於很多生活中的現象,我都可以基於哲學、人生經驗甚至常識給出解釋或預測,但這些觀點並不具有普適性,如果我相信這些觀點,它們可能對我就是好的、有用的,但我也可以不相信;而心理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它采用科學實證方法,試圖讓結果對我適用,對你也適用,試圖讓我們在理解世界、社會、生活時,能多一點確定,少一點個人化的「信則靈」。因此心理科學采用實證的量化研究方法——假設檢驗,基於樣本數據的推斷統計,保證研究發現適用於【大多數人】。不可避免地,心理科學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有所忽視,或者也可以說在對單個個體的解釋上不夠深入。
我最近在思考心理治療流派時,偶得了一個自認為挺有意思的比喻:
假如心理治療的目的是幫助我們(運動的物體)更好地運動,有的流派持有科學主義的觀點,認為只需要考察並化解我們當下在運動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即可;有的流派認為沒有那麽簡單,因為我們在各個方向上受到的力會相互影響,因此都應該考量;還有的流派則認為每一個個體的受力情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用一套普適的規則僅僅就我們當下的受力情況進行探究和修正,應該用現象學的方法,探究受力情況從一開始演變的軌跡,並在當下透過與另一個體的交互作用,為未來的運動做演練……關註「推力」和「拉力」就是科學的方法,認為所有物體共有同一套受力規則,可以用這一套規則來考察A物體的受力情況,並解決問題(潛在的簡化:人可以作為物體考量嗎?)。而上面提到的後兩種方法,則是更「不科學」的方法,但是對於像人這樣復雜的考察物件而言,這種方法可能更加深刻。
這一比喻不僅適用於心理治療,其內核對於我們思考其他心理學領域也有所幫助。 科學的方法有兩大好處:1.可重復,易於交流。研究者的發現沒有交流的壁壘,大家都用數據說話,能夠保證客觀性。2.高效率,聚焦「推力」和「拉力」,能在短期內取得效果。而偏向人文的心理學對科學方法的批判,主要就是認為高效率不等於效果好,更個人化、深刻的方法能取得更深入的效果。
科學和人文、總體和個人如何融合? 在科學、總體規律的基礎上,再進行深入的個人化探索,也許是一條理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