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曾經被嫌棄的短劇,終於攻占了我的朋友圈

2025-01-03心靈

這是一個視訊化的時代。

距今130年前,電影的誕生開啟了一個月光寶盒,讓我們得以出走到另一個次元,進入一段新的生命歷程和一個新的精神世界。

從此,我們都生活在光影之中,在光影裏呼吸,在光影裏夢想。無論後來的影像如何變化——劇集、綜藝、短劇、短視訊、直播,最好的作品永遠在講述著我們對世界的好奇。

站在2025年的開端,我們看到過去的一年——

電影變少了。人們的註意力從大屏轉移到小屏,影院觀眾流失,行業資金短缺,人們不得不思考:什麽電影適合在今天的電影院裏播放和觀看?我們的觀影選擇,正在回答這個問題。

劇集變得更短了。從50集到12集,從每集45分鐘到每集4分鐘,短劇與微短劇開始成為今天的主流,儼然將要超越電影市場。如果說電影將延長我們的生命,微短劇能否捕捉其中最值得留下的瞬間?

視訊直播已經無處不在。電影【楚門的世界】不再是寓言,而是實實在在的進行時,每個人都在「視訊化生存」。視訊賦予了人類更大的表達權利,也考驗著他們的心靈與頭腦:我們如何在連續不斷的視訊流中,講述真正的故事,創作經典的影像?

2024年的中國視訊榜,依然在關註這一年的視訊作品如何與世界共振,又如何告訴我們生命中的「好東西」是什麽。

每到年底,就是人們曬出各種年度報告的時候。以較早釋出年度報告的嗶哩嗶哩(B站)為例,2024年,有1000萬名使用者每天存取B站,獲得了「全勤獎」。對很多重度使用者來說,自己就好像住在這個雲社群裏,B站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B站人除了曬自己連續第幾年獲得「全勤獎」,更積極曬觀看時長——上千小時的不少,甚至有超過4000小時的——也就是說,每年有一半時間,這些使用者都泡在B站上。怎麽做到的?有人解釋,就是開著,類似BGM,主打的就是陪伴。

「人類從未像今天一樣,被無窮無盡的視訊所包裹……視訊開始全面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覆蓋娛樂、購物、新聞釋出、知識生產等方方面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孟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符藝娜在一篇論文中提到。他們的主要觀點是:我們已經進入了「視訊化生存」時代。

2024年9月6日,成都市新都區。寶光寺一個角落裏,兩個孩子在看平板電腦。(圖/視覺中國)

視訊日漸成為社會主導媒介,觀眾的觀看方式和娛樂習慣也由此改變。首先被放棄的是電視。2024年5月,話題「電視開機率下降到不足三成」沖上微博熱搜。巴黎奧運會期間,電視開機率倒是有所上升,但那是短視訊推動所致——人們從一個個cut(切片)視訊中了解相關花絮或亮點,覺得有必要開啟電視欣賞完整的賽事。

電影行業也出現了疲態。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2024年12月20日,2024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414億元,同比下滑135億元。有制片人表示,電影不再是剛需,遊戲、短視訊、短劇、網劇、演唱會等各類娛樂方式分流了觀眾的註意力。電影院則轉型為綜合性文化空間——在電影院,可以看奧運會、看話劇、看泰勒·斯威夫特的「時代巡回演唱會」,未來,還可以辦展、做主題活動,等等。

與此同時,微短劇在2024年迎來了大爆發之年。中國網路視聽協會釋出的【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達到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有望首次超過內地電影票房。

大環境變了,但有一點不會變:不論什麽載體,唯有好內容才能吸引觀眾。

什麽是「好東西」?

那麽,究竟什麽樣的作品和形式能夠吸引觀眾,是需要討論的。

2024年7月16日,【抓娃娃】上映不久,導演陸川稱:「(開心)麻花的低質強堿性搞笑片雄霸中國電影市場,是文化的悲哀。」

「低質強堿性搞笑片」的說法固然不中聽,但【抓娃娃】的創作和表達,是值得討論的:開心麻花出品的喜劇依然賣座,為什麽?笑點應該如何把握,才不會引發「拿窮人逗樂」的質疑?這種「爆米花電影」,如何在讓觀眾發笑的同時凸顯其精神內核?

遊客在香港觀看張擇端畫作【清明上河圖】的電子動態版本——【智慧的長河】。它被投影在長120多米、高6公尺的螢幕上,讓遊客仿佛置身於900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圖/視覺中國)

但電影投資方未必願意接受差評。正如資深媒體人王愷所說:「現在已經沒有所謂正常的、溫和的、有益的文化批評。任何文化產品一出現,只有粉絲群的狂歡,以及收費的KOL的吹捧。越是通俗的文化產品,如影視,越是如此。」陸川很快改口,稱帳號被盜,那番評論並非自己所說。原本有可能推動的討論,也就不了了之。

燈塔專業版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2024年票房top 10中,有一半是喜劇片:【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條】【年會不能停!】。這說明,喜劇片是票房主力。

中國電影家協會與阿裏影業燈塔研究院聯合釋出的【2024中國電影觀眾變化趨勢報告】顯示,截至10月,2024年購票使用者中,女性占比近六成,25歲及以上觀眾占比約八成,三四線城市觀眾占比超四成。可見,年輕人已成為電影市場的主力,其中女性使用者的「觀影力」明顯更強。凸顯女性個體價值的女性題材電影也表現亮眼。賈玲主演的【熱辣滾燙】是喜劇疊加女性題材;詠梅主演的【出走的決心】改編自蘇敏(@50歲阿姨自駕遊)的真人真事;邵藝輝執導、編劇的【好東西】輕盈、有趣,截至12月23日,票房已達6.9億元。

2024年,因為電影市場產能不足,一些經過口碑認證的優秀電影得以重映。這也使得2024年被稱為「重映之年」。

像「哈瑞·波特」全系列重映,就吸引了眾多「哈迷」。故事情節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甚至台詞也倒背如流,但觀眾仍然有一樣的感觸、一樣的意難平——「啊!還是不能接受小天狼星這麽早就下線了!」這一切,讓人有一種世界在變,但魔法世界不變的篤定感。

(圖/【哈瑞·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像近期【潛伏】翻紅、【聲生不息·大灣區季】等音綜以情懷打動人,也是基於同樣的邏輯。在樂評人@愛地人 看來,這幾年音綜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版權變現,即透過節目讓很多老歌復活。就這個內容而言,他認為【繁花】堪稱「成功音綜」。它讓【偷心】【再回首】【一生何求】【隨緣】【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執迷不悔】【喜歡你】【忘情森巴舞】【光輝歲月】等經典歌曲在年輕歌迷群體中翻紅,配合劇情,效果甚至比音綜出色。

微短劇的爽點

當下影視行業最火的賽道,無疑是微短劇。

2024年5月,在演技類綜藝【無限超越班2】中,因為微短劇演員錦超的到來,引發了曾誌偉、寧靜、郝蕾等導師對於微短劇的熱烈討論。

當被問到會不會出演微短劇時,郝蕾的回答是:「如果微短劇的品質可以好到跟電影一樣,那沒問題。」但她說自己刷到的微短劇,「真心看不下去」。寧靜則表示,微短劇容易上頭,「看著看著就習慣了」。寧靜會付費追微短劇,那些爛得要死、十分「狗血」的微短劇,她能連續看100多集。

曾誌偉說,在影視行業,存在這樣一條「鄙視鏈」:電影>電視劇>網劇/網大>微短劇。雖然錦超出演過【長公主在上】【東欄雪】等豆瓣評分在7分左右的口碑微短劇,但非科班出身、沒有受過表演訓練的他,在專業演員面前總有種自卑感。

(圖/【東欄雪】)


曾誌偉表示,其實這條「鄙視鏈」已經有所改變。比如王家衛拍了【繁花】,周星馳也進軍微短劇行業,「時代在變,需求也在變,社會在變」。

學者毛尖在【微短劇憑什麽霸屏】一文中寫道:「微短劇low無可low是真的,像網上流傳最廣的【黑蓮花上位手冊】【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全是最狗血的套路,永遠的霸總,永遠的逆襲,永遠的復仇,但觀眾群從最初50歲以上直接下拉到20歲,怎麽做到的?」

毛尖指出,原因就一個字:爽!像【黑蓮花上位手冊】,節奏飛快,「女主第一集被幹掉,第二集就復活,兩分鐘裏揮拳心機男、心機女」。有一名從事商業化客製微短劇的制作人曾經總結其方法論:「以秒為計時單位。故事內容上,2秒以內得出現人物和場景,5秒就要有一個結果。從敘事節奏上看,平均下來,3秒一個反轉,10秒內必須有新的資訊量。」

據【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截至2024年6月,中國微短劇使用者規模達5.76億人,占整體網民的52.4%。有媒體報道認為,一方面,電影和長劇出現了階段性收縮;另一方面,短劇作為新勢力,後來居上,或可與前兩者三分影視行業天下。

2024年9月26日,重慶。劇組在虛擬背景下拍攝森林火災救援場面。(圖/賈天勇/中新社)


從地域上看,西安被稱為「微短劇好萊塢」。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4年3月,中國微短劇相關企業達7.94萬家,西安有4154家,排名全國第二。在2023年8月創造「8天收入過億」暴富神話、講述「卑微贅婿變身龍殿殿主」故事的【無雙】,就是在西安誕生的。

微短劇在2024年的亮眼表現之一,就是進入傳統衛視大屏端。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的統計,截至2024年11月,有30余部微短劇在全國省級衛視播出。比如,湖南衛視開辟微短劇劇場「大芒劇場」,東方衛視推出日播微短劇展播帶「品質東方·微劇場」。

越來越多的機構帶著資金加入這個賽道。360集團創始人周鴻親自上陣,在微短劇【重燃人生之隱世黑客驚艷全球】扮演「紅帽黑客聯盟」老大、「365公司」的老周。這部劇處處有梗:老周再現了向佐摸鼻梁、扇耳光的經典動作;總裁們手裏不再是紅酒杯,而是AD鈣奶……不過,360集團並不是要投資微短劇,這更像一次踩在風口上的品牌宣傳活動。

全民圍觀下的親密關系

即便你壓根沒看過這檔節目,也總能在這裏或那裏刷到有關它的cut(切片)和reaction(分析),那就說明,它徹底出圈了——對,【再見愛人4】就是這樣一檔現象級的爆款綜藝,每到更新日就熱搜不斷。

【再見愛人】前三季中,出現過閃婚閃孕、女強男弱、同居夥伴、熟年離婚等多種親密關系模式,到了第四季,則出現了「雇員」與「老板」、「學員」與「教練」、「媽媽」與「兒子」這樣的組合。節目一開場,黃聖依和楊子就內建話題度,但隨著節目的展開,素人麥琳成了「麥學家」審視、分析、考古的物件。有評論指出:以往觀眾是綜藝節目的觀看者,節目給什麽就接收什麽;現在觀眾成了偵探,節目的任何一點有用素材都逃不過他們放大鏡後的凝視。

(圖/【再見愛人4】)


飛行嘉賓張泉靈的這幾個問題,不僅僅針對節目中這三對陷入婚姻困局的夫婦:「假如沒有他/她,你的生活會變糟還是變好?」「誰更離不開對方?」「這個人消失了,你恐慌嗎?」「你有私人財產嗎?」

如果說【再見愛人】前三季被觀眾詬病只談「愛」,對錢與性避而不談,那麽張泉靈的這些提問,則直指「愛」所依托的社會內容。就像節目制片人劉樂所說,這一季嘉賓,「他們的問題是更加痛、更加現實的」。

這讓觀眾更能共情。因此,當話題「李行亮麥琳相擁而眠」登上熱搜,以真情實感投入討論的觀眾表示憤怒、費解,稱之為「恐怖片式的和好」。嘉賓在節目中失控,其實觀眾也在失控,他們已經分不清節目與現實的邊界。

戀愛綜藝的觀眾與離婚綜藝的觀眾大機率不會重合,因為前者想要的,是看別人談一場甜甜的戀愛,讓自己在平庸的生活中再次為愛尖叫。不過,觀眾用放大鏡看節目的偵探精神是一致的,他們會以0.5倍速一幀幀地觀看,從中找糖。

【心動的訊號7】最初因「二本戀綜」這個梗而出圈。節目第一期,一名留英男嘉賓在說到自己最喜歡的城市時,明明已經說出「曼」這個字,卻飛快地改口為「Manchester」(曼徹斯特)。這讓苦精英人設久矣的觀眾感到不適,話題「有沒有二本戀綜」隨即登上熱搜。

除了【心動的訊號7】,電視劇【凡人歌】也談及「二本」:985精英、大廠程式設計師那雋大呼「北京985遍地走,二本沒有未來」,轉頭又對學歷二本的女友說——「二本的人讓我開心。」

(圖/【凡人歌】)


人們為什麽沈迷戀綜、嗑糖,卻不自己去談戀愛?學者高寒凝在【羅曼蒂克2.0:「女性向」網路文化中的親密關系】一書中指出,「浪漫愛」這一重要的親密關系形態,在網路時代已經版本升級,女性可以透過自身創造、書寫、想象,或者僅僅是訓練一個AI,來客製自己的理想戀人——她稱之為「虛擬性性征」。

和「紙片人」線下約會,也是同樣道理。女孩們認為,只要腦內劇場足夠豐富,一樣能感受到愛。

尋找前現代的原鄉式生活

2024年11月12日,毫無征兆地,李子柒在多個社交平台釋出了其停更3年後的首條短視訊——她從爬樹取膠做起,制漆、雕刻、上漆、打磨都親手完成,將一個老木櫃翻新為「雕漆隱花」的漂亮櫃子。

李子柒的歸來,讓人不由得想到因電視劇【我的阿勒泰】而再次回到大眾視野的作家李娟。李娟在新疆阿勒泰,李子柒在四川平武,她們分別用文字和視訊的方式,記錄了一種原鄉式生活,激發了人們對於遠方的向往。

李娟並不認為自己筆下的阿勒泰是最後的凈土,她曾在受訪時說過:「在這個時代沒有與世隔絕的地方,資訊化的東西已經無孔不入了,哪還有安靜的地方,已經沒有了。」

(圖/【我的阿勒泰】)


所以她並不反對將【我的阿勒泰】影像化,也不反對兩位編劇——滕叢叢、彭奕寧——在劇中增加了巴太這個角色。8集的迷你劇,觀眾看到壯美的北疆景色和同樣壯美的人。就像彭奕寧所說,殘酷的大自然也好,無常的命運也罷,對生活在這裏的人來說,無非就是把一碗滾燙的奶茶一飲而盡。

李子柒的回歸視訊,最讓觀眾欣慰的也是人——她的奶奶健在,人們為之感動落淚。

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什麽樣的內容是「好東西」?在李娟和李子柒這裏,答案或者可見一斑:純粹,專註,保有自己的內心世界。

編輯 蕭奉

題圖 新周刊

營運 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