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種「愛」不僅會在情侶之間,也會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在治療中稱之為「移情」。患者脆弱的安全感與價值感被打破,他被各種軀體及情緒的癥狀所困,而治療師扮演著一個「拯救者」的角色,所以這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光環。獲得咨詢師的愛,可以給他提供安全感,並修復他破損的自尊。
因為如此無意識的動機,所以此種「愛」來的特別突然,就好像一個轉念或一夜之間就可以發生。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怎麽沒有過程,就變得如此強烈。就好像一個嬰兒需要漫長的過程才可以學會走路,一粒種子也需要漫長的培育才可以長成大樹,真正的愛情也需要時間的積澱才可以達到高峰。但他的「愛」如此突然,好像水還沒有放到爐子上,就已經開始沸騰。有經驗的咨詢師僅憑這點就可以發現「愛」的可疑之處。
仿佛一夜之間,他(她)愛上了咨詢師,愛的無法自拔,愛的洶湧澎湃。如果咨詢師也是一個自戀的人,那麽他可能會接受這澎湃的感情,或沈浸在對對方追求的喜悅之中,但易得的幸福無法持久,這點體會更多地是源自教訓而非道理
一位來訪者如此描述她移情時的狀態:「我最害怕你問我的一句話就是:你喜歡我什麽呢? 我真的說不來啊。我覺得我是完全沈浸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裏,移情已經占據了我工作以外的幾乎全部時間,我沒辦法集中精力做事情,總想著怎麽去見你,太想你,太思念。
沒心情上班,沒心情做事情,唯一的心情就是想你,想你,思念,思念,然後我就想,就算我把自己家庭給破壞了,把你的家庭給破壞了,我們在一起了,那又能怎樣,難道王子和公主就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所以我就覺得自己好像失戀了。以至於,下班總忘記打卡,各種各樣的忘記,以至於不能好好做事情,魂不守舍。
你是我的咨詢師,我應該是什麽話都可以講的,可是現在好像沒把你當成老師,你是我喜歡的人,很多話沒法說出口。
或許你又會說,為什麽會想和我在一起,總是在探究所謂的喜歡。我說我想你了,我也希望你想我,也許是這種希望讓我不敢說。現在治療變成了幌子,讓我有正當的理由見到你,見你變成主要的,治療變成次要的了。」
我是她的咨詢師,她在對我毫無了解的情況下突然「愛」上我,我只是預感到其中隱藏了太多潛意識的需求。
後來,從移情為起點,我們分析了從青春期到現在她喜歡過的人,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優秀。起碼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他是優秀的。青春期她喜歡過一個人,因為所有人都說他好;上大學他喜歡過一個男孩,因為他在各種活動中表現的突出;工作後她愛上過一個人,因為那個人是研究生,而這正好彌補了她學歷上的自卑。在心理治療後,她「愛」上了我——因為我是心理咨詢師,懂得多,可以引領她,可以給她希望和光明。
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她喜歡過的異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彌補了她的不足——文憑不高,找一個文憑高的;敏感人際,找一個善於社交的;心態不好,找一個心理咨詢師……「缺啥補啥」並不是愛,起碼不是單純的愛。
依賴、移情、迷戀,這些看起來是愛的東西散發著迷人的味道,讓精神匱乏的人們相信這就是真愛。這也像極了在沙漠中行走的人,譚寧願相信海市蜃樓真實存在,畢竟這給了他繼續走下去的希望。所以,所謂愛情成了他們的精神食糧,就如同毒品般無法割舍。但只是沈浸,而不去分析最終只能成為「松子」似的人物——你愛的人,終究不會愛你,並且也無法得到真正的救贖,只是一種被拯救的幻覺罷了。
閃閃發光的東西不一定是金子,轟轟烈烈的也不一定是愛情。雖然「愛情」看似是通往天堂的路,但如果它成了一種降低焦慮與無價值感的手段,就成了通向地獄之門。這本來是拯救自己的努力,到頭來卻成了問題的一部份。
既然如此,我們如何才能找到真愛?而不是所謂愛情。
一個關鍵詞就是「自我」,一個沒有自我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一個沒有活出自我的人,如何能夠學會愛別人?所以當我們一直被愛所傷,被愛所困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我們為何不愛自己,又是怎麽把自己丟了。找到真愛的關鍵在擺脫自恨,直面恐懼,並找回你自己。此時,你才會懂得愛,並能去愛人,而不是依賴別人,並幻想被愛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