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我有正確答案。
很久很久很久……大概一萬多年以前,地球上食品界發生了兩件大事。
頭一件事發生在西亞的兩河流域,那裏的人們率先將野麥成功馴化成麥子,人類開始吃上了面。
第二件事發生的時間略晚一丟丟,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遠古先民,馴化了野稻,人類吃上了米。
你說一個面食問題,我扯米幹嘛?
別急,後面它倆會用另一種方式相遇,讓面食走向了「麵包和饅頭」的兩岔。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咱且說西亞地區種出了麥子,怎麽吃?
奴隸和底層人吃的是「麥粒飯」。
把麥粒簡單加工,去了外殼,扔進陶鍋裏拿水一煮就行,簡單方便,但整顆的幹麥粒不容易熟,熟了也很堅強,一粒還是一粒,吃起來又硬又梗又黏,麩皮感極強,滿嘴是渣,嚼的死費勁,咽的賊難受,也就奴隸才吃,瞎對付,填飽肚子餓不死。
難吃就算了,關鍵那玩意不好消化,擱肚子裏翻江倒海賊難受,費牙又夭壽。
而奴隸主吃的是比麥粒飯高一級、用面粉做成、口感好易消化的「餅饢」。
奴隸將去殼的麥粒用石頭砸碎,再放到平整的石板上繼續碾壓,變成粉末狀的「面粉」,加水加鹽和成面團,放在薄石板上烘焙,或者移開炭火,將面餅放進火堆,再將灼熱的木炭覆蓋上去,最後烤出一張噴香四溢的餅饢,讓主人撕下來蘸著肉湯吃。
這種面食加工及食用方式,一萬年來始終是西亞地區的主流,至今也是。
麥子的版圖,從最初的兩河流域逐漸覆蓋整個西亞地區,占領了整個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
又因為西亞是溝通亞歐非三大洲及大西洋+印度洋的樞紐,所以麥子向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傳播並擴散出去,版圖不斷擴張。
向西,去了歐洲的古希臘和西班牙等地中海地區。
向北,進了蘇聯的外高加索和土庫曼。
西南進了埃及,東南進了印度。
向東,到了中國,又經中國傳入北韓、日本。
大航海時代,歐洲殖民者又把它傳播至南北美洲及大洋洲,至此,麥子完成了全球擴張。
然後有意思的來了,賊好玩。
小麥面粉的加工方式,全世界主要有三大流派並駕齊驅:
西亞及中亞地區的「餅饢流」,西方歐洲的「麵包流」,中國及周邊區域的「饅頭面條流」。
中西亞地區我們知道,西亞普遍幹旱,樹木稀少,柴火稀缺,而中亞遊牧眾多,把面粉加工成省燃料、易攜帶、不易腐壞的餅饢,是最適合的加工和食用方式。
很多答主都有精彩解答,我就不贅述了,「燃料稀缺+遊牧方式」是「餅饢流」存在及延綿至今的原因。
而「麵包流」靠的是「酵母」。
據說源自一個專門為主人做大餅的埃及小奴隸,一天晚上,餅還沒烤好而他卻睡著了,爐子也滅了,空氣中的野生酵母進入生面餅,借著爐子余溫快速發酵,讓它膨大。等他一覺醒來,趕緊生爐子繼續烤制,意外發現大餅外脆裏嫩、又香又軟…….
麵包就此誕生,成了中東、北非、歐洲、中亞和北印度地區的主食,後來隨著大航海時代,又跟隨殖民步伐成了美洲澳洲的主食。
那麥子進入中國後,又發生了什麽,怎麽會走向「饅頭」的分叉?
當初麥子一路向東,進入中國西域,依然因為「燃料稀缺+遊牧方式」保持著「餅饢流」的原始本色,至今也是新疆那邊的主食。
等它進入河西走廊、黃河以北及中原地區,最開始的階段,和西亞的吃法並沒有什麽不同,充滿著濃濃的西亞特色。
奴隸和底層人吃糙硬的「水煮麥粒飯」(這種底層飲食習慣甚至延續到漢代),奴隸主吃經過精細加工的「烤餅烤饢」。
——直到「面粉和稻米的宿命相遇」,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饅頭誕生了。
米,怎麽跟饅頭有關系?
一萬年前,長江中下遊的先民一直以稻米為主食,飯稻羹魚。
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裏,就發現了碳化的大面積的稻谷堆積層,以及分離稻殼的杵臼。
而大米我們知道,最簡單最原始的做法是「煮」,將去了殼的稻米扔進陶鍋裏,煮熟喝粥。
直到某一天,一個小機靈鬼可能因為著急,掀鍋蓋的時候被蒸汽燙傷了手,於是靈感湧現,發明了一件劃時代的炊具——帶箅子的蒸鍋,由此開創了大米的正確吃法——蒸。
世界上第一個「蒸汽魔法」誕生了。
將米下到陶鍋裏煮,煮到半熟,用笊籬撈出來,鍋上放箅子,上鋪麻布,將米放在麻布上,蓋上蓋子,再次「蒸熟」,就得到了一鍋固體顆粒的「飯」,而不是一鍋「粥」。
這叫「撈幹飯」,是沒有電飯鍋時代的米飯經典做法,上面是飯,下面是白米湯,一米兩吃。
「箅子」可以用竹板交錯編織,也可以用柔軟的枝條編織,還可以用青銅鑄造,甚至還可以用陶板。
我收藏了一件清代北方民間的陶土箅子,做工挺粗糙,又厚又沈又黑,就是用泥做了一個中間有弧度的圓形陶板,上面用刀子挖出一堆孔,進爐燒制即可。
(我收藏的陶土箅子,厚1.2厘米,直徑32厘米,兩斤多重,非平直,中心隆起,有一定弧度。表面的灰白部份應該是因長期蒸制而沈澱的水堿和面粉混合物)
我手裏這個東西,大概跟一萬年前的祖先造出來的,毫無二致。
這種帶箅子用於蒸制的炊具,現代叫籠屜,古代叫「甑」(zeng),至今南方木桶蒸飯、有屜無底那個桶,依然叫「甑子」。
用於蒸的炊器「陶甑」實物,既在距今7000年的跨湖橋遺址發現,也在河姆渡遺址有發現,說明古代先民早早就掌握了米飯的正確做法。
最早真正的蒸鍋則是「甗」(yan),是一套由上下兩部份組成的復合式炊具。
上部為甑,下部為鬲(li),使用時,在鬲下燒火,加熱鬲內的水,產生蒸汽,蒸汽透過甑底的小孔,加熱甑內盛裝的食物,達到蒸煮的目的。
殷墟婦好墓曾出土了一件接近三百多斤的「青銅婦好三聯甗」,堪為國寶,說明「帶箅子的蒸鍋」 越傳越廣,已經從南方流傳到北方……最後被歸功於黃帝名下。
三國【古史考】:「黃帝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
我們的祖先從水煮食物的原理中發現了蒸汽可把食物弄熟,由此發明了「蒸」這種烹飪方式,也由此嘗到了由蒸變化而來的鮮、香、嫩、滑等滋味。
我們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魔法」烹飪的國家,貫穿了整個農耕文明。但在很多西方國家的傳統廚房裏,根本沒有蒸的概念。
所以,蒸是東西方飲食的重大差別,也是中餐的一大標誌。
那麽,蒸鍋既然傳到了北方,古代先民自然會拿它來蒸制面食,試驗各種創新........
於是,饅頭誕生了。
蒸出來,聞著有谷物的清香,一口咬下軟軟的,對牙齒友好,細嚼起來還有一股甜香,超級帶勁。
準確講,饅頭是面食和用來做米飯的專用炊具碰撞出來的火花。
說「米是饅頭誕生的基礎」,也不為過。
而面粉從西亞出發,一路西行、南下、北上,沿途所經的無論中東、埃及、地中海地區、歐洲乃至俄羅斯,他們統統沒有「米」。
沒米也就不會有蒸米炊具,也就無法發現「蒸汽魔法」,也就無法在面食上使用,只能走烘烤路線,玩單純的「火系魔法」。
唯獨東方有米,才會和面食碰撞出了新花樣。
從此,東西方在面食一道上,走出了「麵包和饅頭」的兩岔。
向西,面粉+酵母=麵包。
向東,面粉+蒸汽=饅頭。
就這麽簡單。
發現沒有?
自有面粉以來,烤餅烤饢一直是它的基本操作,底色及原教旨。
傳到埃及和歐洲,因「酵母」的加入,才衍生出升級品「麵包」。
無酵母,無麵包。
麵包征服了西方人的胃,也就等於,酵母統治著他們的靈魂和肉體。
邏輯上講,整個西方世界實際上建立在「酵母」這一堆真菌上……
無論小麵包房還是大麵包廠,最核心的技術一定是「祖傳酵母」。
中西亞吃餅,西方吃麵包,他們對面粉的利用單調且單一。
只有我們,既吃各種餅,保留著西亞的原教旨吃法,也像西方那樣,玩酵母,做各種起面的發酵面食。
同時還利用蒸汽魔法,開發了饅頭、窩頭、花卷、豆包……等面食的一系列獨屬於東方的升級衍生品。
我們既相容並蓄,也無限創新。
饅頭只是面食蒸制的一種,另外北方還有各種面塑品,用面團做出各種造型和花樣。
饅頭上塞幾個大棗蒸出來的棗饃,用剪刀加工出來的面羊、面魚、面虎、面狗、面雞,用染色劑點綴的石榴、壽桃……
這些叫「花饃」,用來在不同場合表達各種寓意,上墳、祭祖、祝福、陪嫁、賀壽、慶生、新婚、探親…….
我們對面食的創新花樣繁多層出不窮。
烤為餅(素餅燒餅月餅),攤薄了是煎餅,攤厚了是烙餅,蒸為饅頭,加油鹽是花卷,加餡兒蒸為包子煮為餃子,先蒸後烤是烤包子,加豆餡兒為豆包,搟扁了一拉是面條,下鍋一炸是油餅油條油糕……
相較於西亞和西方,中國人把面食玩到登峰造極,成為這個星球的天花板。
麵包那東西,是真的沒法比,遜斃了。
評論區抽風,又篩選顯示,大家正常評。
【記得點贊、喜歡+關註 @劉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