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我是一個高中生,如果想做心理學或經濟學方面的社科課題,有什麽推薦嗎?

2020-10-01心靈

課題一:

青年群體利他行為的社會影響因素研究

北京大學教授1v1指導

利他是自己付出成本去幫助別人,但利他行為僅僅只會利他嗎?其實不是的,利他行為對利他者本人會有什麽好處呢? 青年群體的利他行為對增強社會的利他性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本研究 擬對部份地區的青年群體發放調查問卷 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與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擬研究其社會參與度、業緣信任水平、利他組織信任度與認知度等因素 ,對青年群體的利他行為水平的影響。期望研究結果為提升該群體的利他行為水平提供有益參考。

相關學科

心理學、社會學等

課題二:

大陸與香港年長者養老方式的差異及其原因

北京大學教授1v1指導

每個人都會進入自己生命的後半程, 養老方式既是個人的重要決策也是社會需要關註的重大問題 。中國大陸正在積極嘗試各種行之有效的養老方式,比如,居家養老、社群養老以及養老機構等。這些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諸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觀和客觀的因素,可能會直接影響年長者的幸福感。 香港作為一個特區,與大陸在文化、經濟與環境等多個方面都存在差異 ,也可能影響到年長者對養老方式的選擇,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本課題旨在 對大陸與香港兩地的養老方式的差異進行科學分析 ,收集豐富的個人心理與社會狀況的資訊,將其進行抽象和量化,結合心理學理論和基本的數理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我們的 研究將有利於理解當前養老現狀中的關鍵要點,並能夠為改進養老方式中的相關問題提供建議

相關學科

社會心理學、老年人心理、社會調查等

課題三:

基於樂觀偏差的心理機制和影響因素

北京大學教授1v1指導

人們通常認為積極的事件更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消極的事件更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一現象被稱為 樂觀偏差 。樂觀偏差使人們認為消極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 人們的樂觀偏差主要是由自我提升動機、自我中心主義和聚焦主義幾種機制所導致的 。樂觀偏差自提出以來,被證實存在於 消費借貸、疾病認知、商業決策等 眾多研究領域,但在 職業決策 領域還少有涉及。擇業樂觀偏差是指人們在擇業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樂觀偏差,具體表現為在擇業過程中認為自己會經歷更多的積極事件而他人會經歷更多的消極事件。本研究 以大學生為研究物件 ,采用行為數據,從 外顯與內隱 兩個層面探討擇業樂觀偏差及其可變性。

相關學科

認知心理學、腦科學、神經學、社會學等

課題四: 大學生焦慮心理與社會比較的調節作用研究 北京大學教授1v1指導

我們總是喜歡與他人比較, 社會比較會如何發生以及帶來什麽影響? 為考察社會比較在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與大學生存在焦慮關系中的調節作用,我們研究 擬對部份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 。在 控制性別與年級 的基礎上,研究 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對大學生存在焦慮的作用 ;以及 社會比較傾向對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與存在焦慮的關系的調節作用 。希望能夠幫助大學生進行自我探索,進而減少存在焦慮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關學科

心理學、社會學、神經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