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綱第五組作品】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後,為了復辟帝制,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使舊道德、舊思想卷土重來,中國社會籠罩於黑暗之下。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一批受過西方教育的有識之士積極尋找擺脫現狀的出路,發起了一場思想文化革新運動,史稱新文化運動。本文將從思想與文化相關的四個角度切入,具體來討論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一、新文化運動前後的胡適思想流變
五四新文化時期,胡適作為重要人物引得無數民眾的追隨,其主要思想更是影響深遠。所以對於胡適思想的研究,是探究新文化運動歷史意義的重要方面。如果以時間為線索來研究胡適思想的轉變過程,可分成三個階段:幼年到青年時期的教育學習過程,是胡適思想雛形的形成時期;歸國後「暴得大名」並迅速成為社會頂流,是其思想的定型時段;而再從山巔墜入谷底卻依舊持續低語,則是胡適思想的成熟表現。
首先,第一階段的「潛修思考者」時期。在美留學的七年,為胡適後來的思想構建和「再造文明」的夢想奠定了基礎,也為新文化運動時期主張「學術救國」做了思想準備。胡適自幼便對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據胡適自述,他受梁啟超影響是最為深遠的,主要是源於其兩篇文章。第一篇是【新民說】,這篇文章讓他從此不再是井底之蛙,讓他了解到除了中國之外,還同樣存在著先進的民族與文化。第二篇文章是【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同樣地令胡適接觸到了傳統四書五經之外的西方學術思想,開闊了胡適的視野。在回國前夕,胡適更是以一篇【文學改良芻議】,震蕩了當時中國學術界,也拉開了「文學革命」的序幕。
第二階段的「引領風潮者」時期,歸國後的胡適到北京大學任教並迅速成為人們視野中的焦點。胡適作為一個年輕且沒資歷的年輕人,在回國後的短短兩年內,迅速攀上了學術界的峰頂之處,成為領頭之人,新的學術與思想風氣也立馬蔓延開來。而此時的中國正
值在一個社會動蕩、政治經濟都處於變動的時代中,中西文化碰撞的環境下,新思潮從世界各地蜂擁而來,舊傳統文化難以為繼。在這種情形下,人數稀少的上層精英思想往往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力,自上而下地去影響整個社會的思潮變化。而胡適的思想則在當時與整個時代的關懷相契合。他透過自身的努力,改變了整個時代的思想氣候,也讓這股思潮自上而下地蔓延到了廣大人民之中。而新文化運動遍因胡適的思想蔓延而開展起來。雖然新文化運動是以陳獨秀所辦【新青年】雜誌為中心,鼓動起來的一場思想啟蒙運動,但其真正成為蔓延全國的文化運動,是以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開始的。該文章語氣雖緩和,但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張及辦法都已明確提出,因此引起知識界的強烈關註。接著,胡適又陸續發表了【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的中心口號,並對建設新文學提出了許多具體主張。此文被譽為「文學革命最堂皇的宣言」。以後他又發表【論短篇小說】、【談新詩】、【〈嘗試集〉自序】等多篇重要文章,闡述其文學革命的思想主張。這些文章都成了新文化運動的經典文獻。對於新思潮的精神、手段,胡適也分別作了總結,其精神是一種批判的態度,手段是研究問題與輸入學理,而其唯一目的則是胡適在留學期間所設想的「再造文明」。文明不是籠統造成的,是一點一滴造成的。而到了晚年他將其系統地概述道:「透過嚴肅分析我們所面臨的活生生問題,透過由輸入的新學理、新觀念、新思想來幫助我們了解和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透過以相同的批判的態度對中國固有文明的了解和重建,那麽新文化運動的最終結果就會產生一個新的文明來。」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胡適所追求的是教育救國,以教育再造中國文明。
歷史具有兩面性,在最後階段的「執拗低語者」時期,胡適的思想也逐漸老化。新文化運動時期,在李大釗、陳獨秀的大力推動下,社會主義思潮迅速席卷了當時的社會並成為主流,青年們紛紛為其中的美好願景而投入之中。胡適所推行的實驗主義在無聲中將位置讓了出去,他自己或許還未察覺。思想的變化行程太快,許多人一不留神便落到後面變為保守派,即便是曾經的引領潮流者。當年梁啟超如此,胡適亦是如此。胡適思想中的「實驗主義」是近代美國資本主義文明發展的產物,為了在新文化運動中解放思想,「實驗主義」作為沖擊傳統文化秩序的一個武器,自然有其合乎當時社會潮流的一面。胡適從留學美國開始接觸杜威的著作,將其融入自身的思想中,終身踐行實驗主義,為中國近代思想領域樹立了一個典範。但也正是這一以貫之的態度,他也將他自己困在了實驗主義的圍城中。
胡適在留美期間曾說:「夢想作大事業,人或笑之,以為無益。其實不然。天下多少事業,皆起於一二人之夢想。今日大患,在於無夢想之人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無不可見諸實際之理想。」可見,他的夢想是為中國「再造文明」,而且他也一直在這條路上走了下去。但歷史的發展不總是由單一的力量來進行調控的,而是由多股力量交相競爭砥礪前行的。在那個黑暗年代裏,胡適只能根據過往的歷史與外來的思想來建立對現代的理解,而對於未來中國思想文化的現代化建設,胡適毫無疑問地已盡了他的本分。他所未能實作的願望我們有責任去肩負起來,不僅僅是為了胡適及無數仁人誌士,更是為了中國未來的思想文化。我們不應該只是緬懷和憧憬過去學人的成就,而應當去盡到屬於自己的本分。我想,這便是新文化運動所帶給現人的意義吧。
二、新文化運動美學與禮教的發展
美學方面,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現代美術理論,美術思潮和美術創作及美術行程均產生重大影響,新文化運動中表現出的「向西方學習」及提倡「科學」、「民主」的啟蒙精神,對封建倫理和傳統文化的批判,都對美術思潮產生影響。中國現代美術和理論中的新舊之爭、國畫與西畫之爭、傳統與改良之爭以及中西結合的美術創作道路,都是以新文化運動為背景而發生的,美術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深刻而多方面的。美術的大眾化轉向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而改變中國美術的發展大方向。
在新文化運動和藝術變革思潮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幾個概念如「革命」、「現實主義」或(寫實、寫實主義)「新」、「舊」等,需要梳理一下。「革命」這個詞從新文化運動
中開始頻繁使用,最初的含義是和社會變革、文學美術變革相聯,其後增加其政治含義。陳獨秀的「革命」思想是受到歐洲文明進步的啟迪,而對中國現狀和前途表示出的一種深刻的憂患意識,他將中國的政治、社會、精神文化的發展都寄托在「革命」上,將革命視為「開發文明之利器」,他贊揚歐洲革命:「今日莊嚴燦爛之歐洲,何自而來乎?曰,革命之賜也。歐語所謂革命者,為革故更新之義,近代歐洲文明史,直可謂之革命史。」他認為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在政治、宗教、道德、倫理、文學、藝術莫不因革命而新興而前進演化。所以,從蔡元培和陳獨秀的論述可以看出,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是受到歐洲近代社會進步的影響。汪叔潛在【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新舊問題】一文說:「所謂新者,即外來西洋之文化也;所謂舊者無他,即中國固有之文化也……二者根本相違,絕無調和折中之余地。」不難發現,新文化運動初期的主將們,帶有明顯的西化和批判傳統文化的傾向。
在新文化運動中,對文學藝術發生較大影響的創作觀念和方法,即介紹和提倡歐洲的現實主義,而現實主義方法在中國的提倡和後來流行開來,對中國文藝創作包括美術創作,發生了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也幫助推動了藝術向大眾化方向發展。
三、新文化運動對鄉村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的鄉土社會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都受到嚴重的打擊,致使其喪失了原有的經濟主體地位,成為近代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一個沈重「包袱」。從物質層面來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要構成的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的興衰關乎國家命運。但隨著工業文明的入侵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原本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村手工業受到越來越多外國工廠的排擠,最終破產。著名作家茅盾的「豐收三部曲」所描述的「豐收成災」的故事即是最為典型的例證。加之近代中國戰亂不休,許多地方的農業生產幾近停止。綜上兩點原因使得原本豐饒自足的「鄉土中國」變得落魄衰敗,不復往日神采。因此,當時的鄉土社會在直觀上給人一種「窮苦落後」的印象。
從精神層面來看,廣大鄉村是受封建禮教荼毒最為嚴重的地區,長期的高壓統治使得麻木和愚昧成為部份鄉民難以抹除的人性底色。魯迅在【阿Q正傳】中所勾畫出的那個自私麻木、膽小怯懦的農民形象,成為民族劣根性的最佳代表,給當時的年輕人帶來巨大的思想沖擊,使其看清了中國的「病根」所在。鄉土社會不再是能為文人士子提供精神養分的樂土,當時的精英知識分子紛紛把目光轉向「先進」的西方文明,從經濟體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多個方面對其進行詳盡的研究和學習,然後再用西方文明視角來重新審視自己生長的鄉村社會。故而,「鄉土中國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衰敗使其淪為‘落後、愚昧’的代名詞,有誌於開啟民智的青年知識分子都開始把批判的矛頭指向農村社會。
然而新文化運動主要是在城市知識分子中展開的,對鄉村社會的影響相對較小,並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城市的知識分子,其思想和理念在廣大鄉村地區傳播有限,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民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即便是一些新的思想傳入鄉村,但由於經濟條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這些思想在實踐中面臨很大困難,難以真正落地生根。
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多源於西方,與中國鄉村的具體情況存在一定差距,未能很好地與鄉村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導致其在鄉村的推廣效果不佳。
新文化運動雖然在思想層面進行了深刻的變革,但對於解決鄉村貧困、土地分配不均等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問題並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對鄉村社會結構的改變有限。
總之,新文化運動雖然為中國帶來了重要的思想變革,但在影響鄉村方面的作用相對有限。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在推動全面社會進步方面的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鄉村影響甚微。
四、新文化運動非儒批孔的思想資源
——諸子學的興起與孔子形象重構
辛亥革命後,腐朽的滿清王朝土崩瓦解。然而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們卻在護國、護法、洪憲帝制、張勛復辟等一系列事件中沮喪地發現中國這片大地還深深受制於封建主義的遺毒。於是,一場致力於開啟民智,引入德先生與賽先生的思想解放運動被發起了,其目的便是清掃中國的封建文化。代表著兩千余年的專制皇權、禁錮著明清中國人民思想、自董仲舒變法被大量理學家不斷改造深化的儒學自然首當其沖。本段參考【長江學術】,討論新文化運動中諸子學的興起與孔子形象重構。
孔子遭此橫禍,與袁世凱為其稱帝造勢的「尊孔復古運動「脫不了幹系。袁世凱 1913 年下【尊孔告令】稱:「溯二千余年,歷史相沿,……孔子之道,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樹萬世之師表,亙百代而常新……「次年,袁世凱又釋出【大總統告令】稱:「……惟此孔子之道,亙古常新,與天無極。「大體而言,新文化運動非儒批孔的理論資源有兩個方面,一是借助西方科學、民主與自由的思想理念,以革命與演化論相標榜,痛斥中國傳統文化倫理及孔子之道有違於現代社會理念;另一方面則是承繼了晚清以降諸子學的思想研究路徑,借助挖掘被壓抑的諸子思想資源批判曾經被定於一尊的儒家文化及孔子思想。兩千年來幾近流失的墨子典籍被人們重新發掘出來。率先向孔子發難的易白沙在表彰墨家文化中批判了儒家文化。他的【述墨】開篇即說:周秦諸子之學,差可益於國人而無余毒者,殆莫如子墨子矣……非舉全國之人,盡讀墨經……勤儉之說,古今中外所同尊,墨書持之特切。易白沙呼籲人們在國難當頭、民族危機之際,應該「盡讀墨經」,稱贊其乃周秦諸子中最優秀的成分,對占據中國主流的儒釋道之教義全部進行抨擊。易白沙也參考諸家學術指出孔子在當時不過是九家之學之一,只能謂之為當時的顯學。在易白沙看來,與孔子幾乎同時代的墨翟、晏嬰等,都曾經批判過孔子之道,墨翟可以與之分庭抗禮,同樣為天下人所仰望,只是孔子的弟子發揚了孔門學術,到了漢武之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 。
值得一提的是,批孔運動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方式。激進派如吳虞、易白沙,斷言:「一部歷史裏面,講道德說仁義的人,時機一到,他就直接間接的都會吃起人肉來了……「我們如今應該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而如李大釗把孔子做了一分為二的辯證區分,一個是孔子本身,一個是被歷代君主供奉的專制偶像和護身符,「余之掊擊孔子,非掊擊孔子之本身,乃掊擊孔子之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非掊擊孔子,乃掊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顯然,李大釗要批判的是被制造出來的「偶像孔子」,是那些利用孔子符號推行專制的君主政治。李大釗對於孔子本人似乎更多「同情之了解」,他甚至認為孔子如果生於現代,或許會提倡民權與自由也未可知,照此說來,李大釗心目中的孔子還可能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形象。
綜上,孔子禮教作為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被宣告為「吃人」,這種驚世駭俗之論徹底打碎了長期以來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偶像,孔子形象的神聖油彩徹底脫落。本來,五四新文化運動就是一場重估價值的偶像破壞運動,如陳獨秀所說,「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傳的虛榮,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應該破壞!」 古今孔子作為儒家文化的神聖符號的體現自然首當其沖,被徹底打倒也就在所難免了。所以不難看出,新文化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對孔子形象的重構,並促進了諸子學說的興起,體現其獨有的歷史意義。
綜上四個角度,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重大意義。歷史的發展不總是由單一的力量來進行調控的,而是由多股力量交相競爭砥礪前行的。新文化運動是歷史行程中的必要一環,它在思想解放、文化創新、民主推動和科學傳播等多個方面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社會。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們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向舊傳統、舊道德發起沖擊,為中國的現代化行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他們的努力和奉獻激勵著後人不斷探索、創新,為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新文化運動雖已遠去,但它的精神遺產將永遠熠熠生輝,照亮中國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