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貸款搞預售制的弊端在其他行業早已體現。
比如某些英語教培、美容整形,誘導消費者在第三方金融機構貸款,用貸款來購買英語課程和美容手術。之後「消費者」或者說「受害者」要面對的就是第三方金融機構的逼債。由於很多案例裏這樣的第三方金融機構利率極高、催債手段狠辣,且與黑惡勢力勾結,這樣的貸款在電視劇【掃黑風暴】裏面有所表現:美容貸。
拋開電視劇情節不談,萬一賣課的跑路或者美容手術失敗,消費者什麽都沒得到,還得還錢。
如果這樣的消費過程中,沒有第三方金融機構存在呢?那麽我能想到的後果就是,消費者量力而行,買不了就節衣縮食省錢,直到那個著名的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上演:
中國老太太說,我攢了一輩子錢,終於買到了房子;美國老太太說,我工作了一輩子,終於把房貸還清了。這個故事當時是想告訴我們,在相同的得到房子的結果之下,美國老太太比中國老太太多享受了很多年住房的過程。
這樣的故事開啟了中國國民貸款買房。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了貸款,同時也意識到如果不盡早貸款買房上車,房價的增長是自己收入跟不上的。
而現在中國面臨的是,預售制是直接讓政府透過銀行來收取國民未來的收入,且不保障中國老太太居住的過程,故事裏的美國老太太好歹能拿到房子住進房子,而現實裏的中國老太太是根本拿不到房子直接賠了本。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房企的金融杠桿玩得轉,能勉強保證建房的過程資金鏈不斷,建房能如期交付。如今各種問題纏繞之下,房地產經紀走不通,住房爛尾之下,群眾會如何看待當年故事裏宣傳的美國老太太?
畢竟那是故事裏的美國,美國老太太背著房貸好歹能享受一輩子住房的過程。而現實裏的中國,中國老太太背著房貸還拿不到房子,且一輩子都要給銀行賣命。
和故事裏說的不一樣,莫非你在騙我?
就像「美容貸」那樣,第三方金融機構不對銷售的產品負責,只進行催債?
電視劇裏,賣課機構或者美容院是和金融機構合夥的。
那麽,房企和銀行,你們是不是合夥的?
再進一步,賣地的,你跟他們是不是一夥的?
只拿走國民一輩子的收入,不保障國民對應的資產。
這是動搖合法性的事。
市場倒逼改革,這是當年經濟勢頭良好時候搞改革的一句話。
但是房企的問題早就存在,只是在經濟形勢良好的情況下少數個例,相關方面能壓下,逼迫極少數個人以自身悲慘的命運,燃燒成國家發展的財政收入。
換句話說,改革根本無視了市場的弊端。再用當時的流行話來詮釋的話,房產市場本身就是改革的「深水區」。
如今經濟下行,爆雷不斷。人人都有可能陷入一生積攢的財富被收割的境地,人人自危之下,只能靠抱團的力量來倒逼改革。
但是深水區是否是改革能解決的,我表示謹慎不樂觀。我認為在現在的階段,已經不是溫和的改革能解決得了的了。
尚未成功,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