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普通人如何應對經濟大蕭條?

2019-05-10財經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普通人如何度過經濟大蕭條:

第一,絕不買任何理財產品。 不管這個理財產品買之前宣傳的有多麽靠譜。因為你要明白,理財產品的本質是你把錢交給別人去投資,別人賺了錢自己留下大頭,然後分給你一小部份,實作所謂的雙贏。但是在整體不景氣的前提下,你覺得他的投資是會賠還是會賺?如果他賠了,你能有收益嗎?能收回本金就不錯了。

第二,盡量把錢存在國有四大銀行,並且要分開存。 每一個銀行最多不超過40萬,並且一定要紙質的票據,或者再三確認自己辦理的就是存款,這個懂的都懂。雖然把錢存銀行本質上也屬於理財,雖然幾乎全世界的銀行現在都成了投行,都是靠投資盈利,但是中國的銀行多數還是靠存貸的利息差盈利,雖然平時看起來有點low,但是在這種時候反而更保險。只要銀行不垮,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財產安全。

第三,盡量不買房子和汽車。 如果必須買呢,那就只能全款,盡量不要貸款,因為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一直混有穩定的還款能力,倘若突然喪失了還款能力,不但這些財產可能會被罰拍,還要背上一身的債

第四,如果是生第一個孩子,那不需要有太多的顧慮,該生就生。 如果是生二胎、三胎,首先要確定自己的儲蓄夠不夠孩子3~5年的費用,不可以想著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沒有存夠3~5年的費用,就貿然地要二胎、三胎,接下來有可能會很被動。

第五,盡量不失業,一定不創業。 要踏踏實實工作,不要好高騖遠,不要想著騎驢找馬,只要不拖欠薪資的工作就是好工作,盡量不要一時沖動說辭職就辭職。另外,一定不要去創業,因為創業的成功率本來就低,而不景氣的時候成功率必然更低。沒有工作最多沒有收入,而創業一旦失敗,會讓你很長時間都翻不過身。

第六,經濟不景氣不代表通脹,不要想當然地把這兩個問題聯系在一起,所以這種時候更應該存錢存錢再存錢,千萬不要杞人憂天,不要擔心自己的存款會被稀釋。 因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市場不景氣的時候,普通人平時買的商品會越來越便宜,因為賣不動,而富人買的奢侈品和高端產品才會越來越貴,因為供應鏈斷裂導致產量下降。可那和我們普通人沒有關系,我們的財富本來也不是用來買奢侈品的,所以不會是普通人的財富被稀釋。

第七,盡量找一門零成本的副業,比如做自媒體,比如寫作投稿,再比如學一學無貨源電商 。無貨源電商說白了就是從一個電商平台拿貨,去另一個電商平台銷售,先賣出再進貨,不需要壓貨,沒有成本。雖然風口在幾年前就已經過去了,但是各平台的資訊差永遠是存在的,只要用心,什麽時候做都不晚,你還是能發現機會的。

第八,如果還年輕,如果還具備條件,那就去試一試考公務員,抓住機會,盡量找一個旱澇保收的工作。

第九,如果家裏是農村戶口,不管進城的機會有多少,都要保證農村家裏至少有一個人的戶口。 在老家,只要有宅基地,有耕地,就是最靠譜的保障。如果背了債在城市裏,你的房子有可能會被強制執行。而農村的宅基地雖然原則上也可以被強制執行,但農村的宅基地是集體財產,不具有流轉性,所以在司法實踐中,多數情況下宅基地是不會被執行的。所以,有了宅基地,就保證永遠有住的地方,有了耕地呢,就保證永遠有吃的,有吃又有住,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第十,家裏可以適當的多存一些糧食,至少要夠三個月到半年的量 。因為市場不景氣的時候,流通不順暢,一切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比如會出現短暫的缺貨或者物價不穩的情況,有備就無患。

第十一,開源節流,改掉攀比的毛病,買東西要量力而行。 網貸平台盡量不要碰,因為用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早晚是要還的,只會平白無故多增加無謂的手續費。這個月買不起呢,那就下個月再買,不要提前消費,還是要以省錢為主,省到就是賺到。

第十二,盡量不向別人借錢,一定不借錢給別人。 不向別人借錢,是不確定自己有沒有還款能力;不借錢給別人,是不確定他有沒有還款能力。這和人品無關,人品是人品,能力是能力。平時再說一不二的人,如果沒有能力,他也會被迫違約,這不是自己的人品和信譽能夠決定的。

第十三,早睡早起,適當鍛煉,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盡量不要生病。 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一旦生病,不但會影響收入,還會增加支出。

總之,當商業不景氣的時候,普通人其實也不必過分的擔憂,要相信遲早會過去,也要相信未來一定會更美好。做好自己該做的,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也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的擔心,生活還是要繼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