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這種事,一般有兩輪。
第一輪是空白市場,百獸出籠競爭圈地。
出現了任何比較賺錢的門路,各地都會群起模仿,這種模仿往往也是有效的。這會出現大量的彼此類似的小實體,各自占住自己的一個小市場。
第二輪是強龍壓倒地頭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占領生態席位。
很快會出現更優秀、更有視野也更有資本的新秀,開始向上下遊整合生產鏈,開始提供明顯勝過其他同行的產品。它會攜著整合生態的合力,從品牌、品質、功能、價格、產能、服務等等所有方面壓倒其它沒有趕上這個潮流的競爭對手,開始一個「強龍壓倒地頭蛇」的過程。
這會逼迫原來的圈地格局發生改變,其中有很多圈到地的商家會面對困境。
它們的結果一般是這麽幾條——要麽勉強掙紮一段時間,然後把資本在抵抗中耗盡,結束市場;要麽自己在這個大生態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態席位。
這是一個痛苦的轉型過程,因為這是一個漸漸遠離市場,轉而依賴大客戶的過程。
市場再喜怒無常,市場是公正而中立的。你如果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市場也不會輕易拋棄你。
大客戶卻是非常不一樣的東西,它如果沒有足夠的身為領袖的自覺,那麽作為它的依附生態會非常痛苦。
比如它本能上會不停的尋找你的替代者,會不斷的本能壓榨你的利潤率,會不斷尋求用各種軟硬手段控制你。
而且最糟糕的是,它還常常會自己倒掉,使得你為了適應它而做的種種投入被極大的浪費。
想要避免這個命運,就意味著一家企業需要一個能直接面對多個大客戶的基礎規模,以便實作最基本的規模效應。
而這就是大部份「生意人」的痛苦所在—— ta們沒有足夠的倫理素養,足以積極有效的、穩定的團結能撐起這麽大規模的骨幹團隊。
ta們往往是依賴前代傳統的家庭和親族倫理余蔭,靠著極端貧窮的幫助暫時的擁有鄉親、族親的忠誠。
這忠誠自身就在瓦解中。
現在別說外人了,就是自己的兒子女兒,親兄弟姐妹,也很難攏得住,信得過。於是想要獲得這個「可以直接面對市場的最小可行規模」極其困難。不能直接面對市場,那麽本質上就是在漸漸變成一名編外的員工,做生意的感覺越來越弱,而打工的感覺越來越強。
打工是隨時可以被解雇的,焉能不覺得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