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局論有一個小分支是講信譽的形成的,先上結論再解釋,大概有這麽幾條都和呂布有關:
設想一個生產皮鞋的企業,消費者可以根據企業的信譽來決定是不是檢查皮鞋的品質,檢查本身是有個成本的,所以消費者能不檢查,就不檢查。於是消費者就喜歡買信譽高的企業的產品,因為這樣的話,消費者就不用每雙鞋都檢查了,節省了很多的成本。於是,這就給了企業信譽變現的能力,因為如果一直以較高的比例生產高品質的皮鞋,那麽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吸引消費者。
但是問題在於,每雙皮鞋本身就有一個天然的良品率,而企業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偷偷的改變一點這個比率,如果企業偷懶一點,殘品率就高一些,如果企業特別嚴格,每一雙都事先檢查,那麽可以把所有的殘次品都挑出來了。
我們可以證明,如果把聲譽按照分數來量化,0是完全不信任,100是完全信任。當所有的消費者對企業的信譽評價都是100分的時候,企業知道自己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生產次貨,那麽企業就一定完全不設良品檢驗,因為反正不會有人檢查。而消費者如果知道100分的時候企業一定會造假,那麽消費者就永遠不會給予企業100%的信任。於是最後的均衡就是企業的聲譽會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如果一不小心過高了,企業就利用這一點偷懶一下,放松檢查來降低降低成本,順便把聲譽調節到合適的位置;而如果一不小心過低了,企業就抓緊一些,增加良品的比例,把聲譽提上去。
如果企業知道自己明年必定倒閉,那麽企業就知道無論自己做的多麽好,都不可能在未來吸引更多的顧客了——因為壓根就沒有未來了。這個時候,企業會怎麽做呢?如果企業不考慮社會影響的話,那麽大機率是會大量放水,各種殘次品齊出,能賣多少賣多少,能撈一筆是一筆,所以如果聲譽沒有了未來變現的可能,大家不會去建立聲譽。
說回到三國,劉備從入仕建立的仁德的名聲也是一種聲譽,表面上看是有點迂腐沒用的,不像曹操那麽『殺伐果斷』,但是如果沒有那麽好的名聲,你猜劉璋會不會邀請他入蜀援助?而劉備也確實抓住了這個機會,在自己聲譽的高點,把它變現成了西川四十一縣。
而呂布呢?呂布身世確實不好,但是出關東的時候,也好歹是討董功臣,堂堂朝廷冊封的溫侯,手下也有一支自己的軍隊。但是他出關之後所作所為,卻是有點大跌眼鏡。先是要奪曹操的兗州;後來被打敗之後去投奔劉備,又奪劉備的基業;這在諸侯之間的聲譽如果能有負數,估計也非他莫屬了,所以後來兵困下邳,也沒什麽人真的要來救他——這就是呂布被消滅的第一個原因,隱形資產太低,沒有建立聲譽的變現的意識。
那麽呂布為什麽沒有這個意識呢?我們還是回到聲譽上來。上升期的組織,知道未來還有更大的餅等著自己來切割,現在敗壞了聲譽會有巨大的損失,所以會更加有動機來維護自己的聲譽;而下降周期的企業,預期未來是灰暗的,餅在不斷的變小,所以對於維持聲譽也沒有太多的信心了。但是上升和下降,都是組織或者個人對未來的期望。
劉備的起點也不高,但是劉備一直『不墮青雲之誌』,堅信自己未來能夠成就大事的,所謂
曹公屈指從頭數,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裏肉生猶感嘆,爭教寰宇不三分?
所以即便是在被曹操緊追不舍,朝不保夕的荊州逃難的過程中,也不忘攜民渡江,博下了諾大的美名。但是呂布呢?呂布的行為就是一直在敗壞自己討董帶來的政治資本,要老老實實的忠於許都的漢廷,不甘心;要合縱連橫對付曹操,沒這個手腕也沒這個規劃;朝三暮四,輕於去就。一直處在下降的通道,所以這就形成了惡性迴圈;一方面信譽不好,開始衰退;一方面因為自己開始衰退,所以更加不在乎建立自己的形象。
說到朝三暮四,這又牽扯到呂布的另外一個特點:短視。這個對應著上面列出來的第四點結論。結論要證明其實也很直觀,因為信譽其實是關乎未來利益的,但是人都是活在當下的。如果一個人把未來的利益看的重,就會更加的看重信譽;反之,如果一個人只專註於現在,那麽就會更加的不看重信譽。
在『三國演義』裏面,呂布的短視近乎戲劇化;為了赤兔殺丁原,為了貂蟬殺董卓,為了幾匹馬得罪張飛…… 在『三國誌』裏面,呂布也沒有好到哪兒去,先投袁術恃功而驕;再投張揚,和張揚下屬關系特別不好;又投袁紹,同樣因為擊潰蒙特內哥羅恃功,又待不下去去偷襲曹操;打不過曹操投奔劉備,又溝通袁術偷襲了劉備;都是出於短期的好處而損害了自己長期的利益,而缺乏長期的規劃。就像三國機密裏面所說的:
真正的軟弱,是不知道自己意欲何為,首鼠兩端,渾渾噩噩。究竟是佐董卓篡漢還是扶王允興漢,他不知道;究竟是奪曹公兗州以取中原,還是占劉備徐州以行割據,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安居袁氏兄弟麾下做個名將,還是收服張邈、張楊,成為一代霸主,他還是不知道。呂布來中原這幾年,仗是打了不少,卻沒有一個明確目標,抓到什麽就是什麽。他忽而是忠臣,忽而是逆臣,忽而是名將,忽而又是軍閥——這種缺少定見的人,空有匹夫之勇和西涼大眾,沒有半點信念與規劃,才是真正的軟弱。這裏面說的軟弱,其實就是對呂布短視最好寫照。
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其相對於多數諸侯們而言,過度看重短期利益會讓其他人覺得難以捉摸。一旦有人挑頭打他,其他諸侯(比如袁術)又因為其反復無常不願意實心搭救,所以呂布就成為諸侯聯盟所共同要消滅的勢力了。一代猛將,最終葬身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