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醫藥投資領域怎麽進入?

2020-03-09財經

前幾天,招財大牛貓說了一下他心目中的A股G20:

貴州茅台、五糧液、恒瑞醫藥、邁瑞醫療、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長江電力、海螺水泥、海天味業、招商銀行、寧德時代、牧原股份、中國國旅、藥明康德、愛爾眼科、三一重工、萬華化學、智飛生物、長春高新,中國平安。

有網友在下面評論,這二十只股票分別是:

真茅,二茅,藥茅,醫茅,家電茅,電茅,泥茅,味茅,銀茅,鋰茅,豬茅,旅茅,醫研茅,眼茅,機茅,化茅,生物茅,保茅。

真可謂A股茅20!以後只要說核心資產,就是指它們。

其中有醫藥行業格外引人註意。在我的工作崗位轉換到醫藥行業之前,我確實了解得不多。然而在不知不覺之間,這個行業已經發展到如此壯大,在20個核心股票中占據6席。 恒瑞醫藥、邁瑞醫療、藥明康德、愛爾眼科、智飛生物、長春高新,這恰好是A股醫藥類市值最高的六家企業。

A股上市醫藥公司已有近三百家,在這個行業中,還有大批的優質企業。與其他行業不同,醫藥企業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特別是創新藥研發, 有著十年十億美金的說法。 所以,他們在成長初期比其他行業更需要資本助力。以往這些未盈利的企業,只有不斷地到處找錢才能活下去,如果要上市,只有納斯達克這華山一條路。2018年4月,港交所授權未盈利藥企上市,隨後科創板推出,醫藥行業的春天來了。今年以來,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能聽到行業內的喜訊。這其中必然有很多會成為行業未來的希望。

而這個行業頭部的幾只股票,能否像十年前的互聯網股票一樣,創造無限的想象空間呢?

1.恒瑞醫藥:創新藥領域的龍頭老大

恒瑞最大的優勢是大,而且布局長遠。

創新藥是新的政策下大型制藥企業的發展方向,而恒瑞的體量、產品線、研發投入、研發進度均位居國內前列。更為難得是恒瑞的研發進度布局合理,幾乎每一到兩年就有創新藥上市。在過去的二十年裏,恒瑞醫藥收入復合增速22%,利潤復合增速超過26%,上市以來市值增長了300倍,目前看來仍保持這樣的高增長趨勢。

2.邁瑞醫療:醫療器械領域的帶頭大哥

深圳的南山區牛逼企業遍地都是,單單A股上市公司就有近兩百家,其中有一家企業已經連續十幾年位列南山區納稅十強,這就是邁瑞醫療。

邁瑞醫療涉獵廣泛,且具有國際化視野,在擴大中國份額的同時,還有望在海外爭奪市場。邁瑞醫療擁有同行業最全的產品線,包括生命資訊支持、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涉及骨科和硬鏡,並陸續收購了美國 Datascope 、ZONARE、澳洲 Ulco 醫療、深科醫療、蘇州惠生、浙江格林藍德等,在諸多細分領域建立了領先地位。 醫療器械行業中細分領域眾多,目前來看暫時無法集采,一般會有更高的利潤率。

3.藥明康德:醫藥領域的「賣水人」

當年的美國西部,大批淘金客蜂擁而去,但淘金的成功率本來就很低。時間長了,有的淘金客發了財,但絕大多數淘金客傾家蕩產,這與今天的醫藥行業也很像。有一個叫亞默爾的人,也來到了這裏,引來了水渠,賣水給淘金客,最終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藥明康德是 CRO 領軍企業,說白了就是藥物研發外包服務,為制藥及醫療器械公司提供研究、發現、開發的全流程服務。它可以透過專業的服務幫助藥企提升研發效率,提高成功率。與藥企相比,CRO企業不會因為某款藥的成功,而收入暴漲,但他們無論最終藥物是否成功,都能獲得收益,整體經營風險小於藥企,且業績呈現要早。藥明康德牛逼的是,經過20年的發展,成功地把「水」賣給了包括醫藥前二十強在內的全球四千家企業,業績十分有保障。

藥明康德和邁瑞醫療還有一個優點,他們在A股上市較晚,外資的布局還不夠充分。

4.愛爾眼科:最會修「窗戶」的人

投資領域素有「金眼銀牙」的說法,而眼柯比牙科的技術門檻更高。

很多消費和生活習慣都是慢慢培養起來的,很多企業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壯大,比如外賣、打車、智慧型手機等等。而眼睛一向是最受重視的器官,如果有更成規模的新消費形式,市場將會在培養中持續擴大。愛爾作為行業龍頭,已經打響了品牌,占領了市場,未來規模效應和技術優勢將會進一步拉升業務。

5.智飛生物:疫苗研發和代理的龍頭

智飛生物是這兩年成長起來的企業,2017年以前收入一直沒超過10個億。隨著疫苗新政的出台,2018、2019兩年營收快速增長,突破100億。美中不足的是,代理產品占營收的大頭,且主要是默沙東的HPV疫苗。市場對智飛生物看好,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線產品儲備豐富,有十余個在研計畫進入臨床,其中數個自研疫苗處於臨床二期至三期階段,有望在未來三到五年逐步上市,保障公司的長期成長。

6.長春高新:東北最後的倔強

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長春高新是東北為數不多的,得到大家公認的好企業。主要子公司金賽藥業的業績支撐是生長激素,是目前治療矮小癥的唯一手段,在國內市場上還有很大空間。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以生產水痘疫苗和狂犬疫苗為主,鼻噴流感疫苗也是重磅產品,百克生物有望在科創板分拆上市。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未來的核心資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上漲,大部份已經有較高的溢價。特別是今年以來,各類核心醫藥股飆漲,醫療基金也獲利不菲,似乎已經形成了讓人恐懼的高點,讓人擔心抄底抄在山頂上。只是茅台一直被說貴,今年卻又漲了接近50%。未來是漲是跌難以言說,時間才是最好的答案。

【更多幹貨,請關註公眾號:捕金者說。】

主要講金融故事、金融常識、銀行相關、醫藥行業投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