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如何建立完整的會計知識體系?

2017-05-03財經

一、 會計理論基本框架

1) 會計理論框架概念

會計理論框架是會計基本理論的一個結構性的體系,包含了會計的基本理論以及對實踐工作的指導方針。概念框架就是用來闡釋整個會計實踐工作的主要導向的基礎性說明。就像搭建房子,會計理論是鋼筋混凝土搭出的基建結構,而具體的內容和細節則是框架裏面填放的磚瓦、木塊等。理論框架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填充內容合適與否,最終會影響「房子」的可住性,也就是影響會計操作的可行性。

關於會計理論框架,一般我們是沿用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這是FASB的首創,後面的會計概念框架都沒有能夠脫離其基本窠臼。

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簡稱CF)作為一個專門術語,最早出現於1976年12月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簡稱FASB)公布的【財務會計概念結構:財務報表的要素及其計量】以及【概念框架計畫的範圍和含義】中。在360百科所查出來的結果顯示:「所謂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是‘財務會計與報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的簡稱,為了方便,通常簡稱為CF,是由一系列說明財務會計並為財務會計所套用的基本概念所組成的理論體系,是評價現有的會計準則、指導和發展未來會計準則的理論依據。」

FASB早在1973年就認識到會計目標的重要性,於是逐漸構建完善了以會計目標為起點的概念框架體系,並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以及英國、日本、澳洲、加拿大和中國等主要國家的會計理論框架產生了深刻影響。

FASB初步形成了由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資訊的品質特征、財務報表的要素、財務報表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等組成的概念框架體系。FASB認為,雖然【財務會計概念公告】本身並不是會計準則,但是,它卻可以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指導FASB制定會計準則。

(2)在缺乏特定會計準則的情況下,為解決會計問題提供一個參考框架。

(3)在編制財務報表時,確定判斷的範圍。

(4)使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增加對財務報表的理解和信心。

(5)透過減少會計備選方法的方式增強財務報表的可比性。

由於FASB重視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作用,並將它作為制定會計準則的理論基礎和指導原則,所以較好地保證FASB所制定的各項會計準則能夠做到前後一致和相互協調。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在1989年頒布了【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 包括前言、引言、財務報表的目標、基礎假設、財務報表的品質特征、財務報表的要素、財務報表要素的確認、財務報表要素的計量、資本和資本保全概念 。這為財務報表的編制及之後的財務報表編制準則的制訂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基礎框架。

2)會計理論框架內容

FASB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內容包括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資訊的品質特征、財務報表的要素、財務報表要素的確認和計量,IASB的概念框架內容包括財務報表的目標、基礎假設、財務報表的品質特征、財務報表的要素、財務報表要素的確認、財務報表要素的計量、資本和資本保全。

中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內容還不夠完善,但基本上和國際主流接軌。從已經頒發的會計準則來看,其主要包括 基本假設、會計目標、會計資訊品質要求、會計要素及其確認、會計計量、財務報告 等六方面。

關於會計理論框架的內容,可以參考下圖

會計理論框架示意圖

二、會計本質和職能

1)會計本質

會計的本質可理解為會計的性質或實質,也就是指會計的內涵,類似前面提到的定義。會計本質是指本身所固有的、決定其性質和發展的根本內容,和任何事物的本質一樣,會計的本質是透過現象來表現的,必須透過現象去把握。

在中外會計界,人們對會計本質的認識歷來存在分歧。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管理工具論,認為會計是管理經濟活動的一種工具。

(2)藝術論,認為會計是一種記錄、分類和總結企業的交易並報告和解釋其內容的藝術。

(3)資訊系統論,認為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資訊為主的經濟資訊系統。

(4)管理活動論,認為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職能。

(5)制度論,基於前面給出的分析和說明,會計可以理解為一種制度安排。

會計透過資訊的收集、處理、匯總、加工、報送、分析來達到影響相關人員行為,為特定主體獲得經濟效益的目的。會計是一種制度規範,進行的是資訊的傳遞和溝通,透過有效率的專業方法,節約成本和時間,協調各方利益。經濟活動的復雜性、頻繁性導致會計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利益主體越來越多,技術上也就越來越復雜。

2)會計職能

會計的職能,或稱會計的功能,是指會計能做什麽。會計職能是一個發展變化的概念。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越來越重要,會計職能也相應擴充套件。人們對會計職能的認識往往存在分歧,這集中體現在對職能數量的看法上。

一般的說法認為,會計有兩大職能:核算和監督。也有些學者提出了三職能說、四職能說、五職能說甚至六職能說等,比如六職能:核算(反映)經濟活動、監督經濟業務、控制經濟過程、評價經營業績、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

在通用的兩大職能裏,會計的核算職能就是為經濟管理搜集、處理、儲存和輸送各種會計資訊。 會計監督是指透過調節、指導、控制等方式,對客觀經濟活動的合理、合法、有效性進行考核與評價,並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響,以實作預期的目標。

應該看到,會計職能是隨著會計活動領域的擴充套件、會計工作環境的改變而發展變化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更復雜的經濟業務,導致會計活動範圍的擴大,會計的職能也就不僅限於核算和監督了。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在企業裏,會計積極參與了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部過程,為企業管理服務。企業管理職能也深刻地影響了會計職能,如果說管理的職能是計劃、控制和決策,那麽,會計的職能至少也應該有這樣的表現。所以,核算和監督這兩個基本職能也要與時俱進,體現出會計幫助資訊使用者進行決策的作用。

三、會計目標

關於會計目標,從20世紀到現在,形成了兩個主要流派:受托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而目前中國會計理論界對於會計目標的探討,也主要局限於這兩個學派之爭。簡單地說,會計目標是指會計是為哪些人提供哪些會計資訊,以及滿足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哪些需要,因此會計目標是建立會計實務和會計理論的基礎,是會計理論基本結構的最高層次。

1)受托責任觀

受托責任觀認為,會計提供報告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反映受托者對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由於對受托責任的履行集中表現為企業的經營業績,那麽,按照受托責任觀的理解,會計的目標就是提供會計主體的經營業績及評價結果。在此觀點下,財務報告的目標被定義為:以恰當的方式或盡可能準確的方式如實反映和報告經濟資源、受托者的受托經濟責任及其履行情況。「受托責任觀」主要是針對現有外部財務報表使用者,偏重於財務報告的證實價值,其對會計基本原則的偏向表現為:

(1)會計資訊品質特征方面,偏向於資訊的可靠性和客觀性。

(2)會計確認方面,僅對已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確認。

(3)會計計量方面,采用具有可驗證性的歷史成本法進行計量。

(4)財務報表列報方面,關註經營業績的計量,即偏向於「利潤表觀」。

2)決策有用觀

決策有用觀認為,會計的目的就是向資訊使用者提供有利於他們決策的資訊。這種觀點假設:財務報告資訊對現有和潛在的投資者、貸款方和債權人等進行合理投資、信貸決策是有用的。因此,財務報告的目標被定義為: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對其決策有用的資訊。

「決策有用觀」也以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兩權分離為前提,但更關註資本市場中現有和潛在的財務報告使用者,因此,其報告的資訊不僅包括向現有所有者反映受托責任的部份,還包括可能影響現在投資者決策的部份。決策有用觀針對現有和潛在的財務報表使用者,偏重於財務報告的預測價值,其對會計基本原則的偏向表現為:

(1)會計資訊品質特征方面,偏向於資訊的相關性和有用性。

(2)會計確認方面,不僅關註已發生的經濟事項,還關註對企業產生影響的現時和未來事項。

(3)會計計量方面,更傾向於公允價值法或現行價值法。

(4)財務報表列報方面,更關註企業經濟資源的計量,即偏向於「資產負債表觀」。

無論是受托責任觀還是決策有用觀,二者其實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這種相容性也越來越得到廣泛認可和實踐證明。因為資訊的提供,是透過「受托責任」的要求,完成「決策有用」的結果,二者是一個過程的兩個側面,就像硬幣的兩個面一樣,表現不同,實質意義殊途同歸。

四、會計假設

會計假設是用於規範會計工作的一個基本框架,又叫作會計工作前提條件,用於界定會計工作的基本條件和範圍。

包括以下幾個假設

1) 會計主體假設

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導致了會計主體牽涉物件很多,所以會計就更應該清楚每一筆賬到底記在誰的頭上。舉一個例子:

有3個人去投宿,一晚300元,每人各掏了100元給老板。老板說今天優惠,只要250元就夠了,拿出50元叫服務生去退還;服務生想到50元分給三個人不好分,於是服務生藏下20元,然後把剩余30元給3個人各分了10元。這樣,一開始每人掏了100元,現又退回10元,每人只花了90元錢,3個人每人90元,加上服務生藏起的20元,總共290元,還有10元錢哪裏去了?

用會計的思維方法

先看投宿的三個人,作為一會計主體應該是:拿出現金=支付的費用,即300-30=270。

而老板作為一會計主體,應該是:收到的現金=收入,即250。

服務生作為一會計主體,應該是:藏下的錢=額外收入,即20。

那麽,這筆經濟活動涉及的三個主體之間的關系如下:

拿出來的現金=收到手的現金,即300-30=250+20,也就是270=270,剛好平衡,不多不少。

2) 持續經營假設

所謂持續經營,是指一個會計主體的經營活動將會無限期地延續下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會計主體不會因遭遇清算、解散等變故而不復存在。持續經營是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的前提,界定了會計核算的時間範圍。

持續經營假設是會計上比較特殊的一個假設。如果說會計主體假設規定的是會計工作的空間範圍,那麽相對應地,持續經營假設可以看作是規定會計工作的時間範圍。不過,這個時間範圍實在是太長了。

會計上的持續經營的期限應該是多久呢?不止一萬年,是無限期!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會計記賬和核算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有關時間的問題。比如,普通薪資的發放一般涉及的是月份,而績效薪資的發放一般涉及一年;買進一台裝置,可以使用10年,那麽折舊費就牽涉10年;買進一項專利權,有效期50年,那麽專利費的攤銷期涉及的就是50年。也就是說,在會計工作時隨時會遇到時間上的長短不一,我們以多長時間來登記相關金額並進行收入及成本的核算呢?麻煩的是,我們並不能判斷這個會計主體到底可以存在多少年。百年老店可存活很長時間,而一些企業可能幾年就玩完。

一個會計主體除非有明確的破產清算的跡象,否則我們不能判斷其無以為繼。所以,為了解決會計核算上的時間問題,幹脆我們給一個持續經營假設,意味著在沒有明顯的反證情況下,企業可以無限期地經營下去,這樣無論我們在會計核算上需要什麽樣的時間段,總是在這個「無限期」範圍內,於是在這樣的超高彈性時間範圍內,會計的一些工作就可以順利開展下去了。有了持續經營的假設才能對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折舊費用的分期提取才能正常進行,否則資產的評估、費用在受益期的分配、負債按期償還,以及所有者權益和經營成果將無法確認。

3) 會計分期假設

會計分期假設是將企業持續不斷的生產經營活動人為地分割成會計期間,分期核算經濟活動和報告經營成果。這是由於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集團和個人需要及時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需要企業定期提供會計資訊作為其決策的依據。會計期間通常是一年,稱為會計年度。每一會計年度還具體劃分為季度、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訖日期采用公歷日期。會計分期假設奠定了權責發生制原則的理論基礎。

會計分期假設和持續經營假設高度相關。會計分期假設是持續經營假設的一個必要的補充,二者不可分離。只有設定一個會計主體能夠持續經營下去,才有必要和有可能進行會計分期。會計分期依賴於持續經營,持續經營需要進行會計分期。會計分期的目的是,將持續經營的生產活動時間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報財務會計報告,從而及時向各方面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資訊。

明確會計分期基本前提對會計核算有著重要影響: 由於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其他期間的差別,從而出現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作制的區別,才使不同型別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遞延、預提、待攤等會計處理方法。

4) 貨幣計量假設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中有一句話:貨幣天生不是金銀,金銀天生是貨幣。套用這句話的句式,會計的計量單位選擇貨幣可以這樣說:會計計量標準天生不是貨幣,貨幣天生是會計計量標準。

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一開始,會計的計量標準並不是貨幣,可以是實物單位,比如斤兩、一筐、一件等等;就好比貨幣一開始是貝殼、石頭、食物等;但發展到一定時期,出於統一計量和對比的要求,會計的計量標準就選擇了貨幣單位。這樣一來,所有的經濟業務都可以用貨幣來度量,方便了記錄、匯總、報送和比較。

不過,貨幣計量包含了另一個假設:幣值穩定。會計資訊采用貨幣計量和報送,對資訊使用者而言,貨幣計量的資產價值應該是一致的。如果前後會計期間的貨幣幣值變化較大,就不能客觀地反映企業的價值變動,會對資訊使用者的決策造成誤導。

5)權責發生制假設

權責發生制又叫應收應付制或簡稱應計制,現金收付制又名實收實付制或簡稱現金制。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兩種制度,主要是為了解決會計分期所帶來的利潤、收入、費用的確認入賬的時間及配比問題。

基於持續經營假設和會計分期假設,會計報送的資訊也要分期進行,並且強調收入和費用在期間上的對應性,即配比性。但是很多時候,產生會計收入和費用的經濟活動並不一定是在一個會計期間就會完成的,很多時候會跨期進行。通常而言,收入最終會帶來現金流量的流入,費用最終會帶來現金流量的流出。但由於分期假設的存在,再加上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和費用常常無法在一個會計期間結束。

也就是說,一項經濟活動開始是在一個期間,結束是在另一個期間。而且,費用和收入的產生,常常並不能同時帶來現金的流動,與收入和費用相關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經常是提前或推後。這樣一來,涉及的問題就是,跨期才完成的收入、費用到底在哪一期間入賬。在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說,我們通常用的水電,發生消耗在本月份的,本月受益的,要等到下一個月才支付賬單,才將這筆費用徹底結清。那麽這樣的一筆水電費,從分期記賬的角度看,究竟應該記載在哪一個月份呢?

從企業角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企業1月份賣出產品一批,價值20000元,貨已發出,錢還沒有收到;一直到5月份才收到對方的貨款,才產生了現金的流入。那麽,20000元的收入應該計入1月份還是計入5月份呢?

要知道,收入和費用入賬日期不同,會影響到不同期間的利潤、所得稅等一系列財務結果,這樣的資訊報送出去,就會影響到資訊使用者的決策。所以,會計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規定了權責發生制和現金收付制兩種記賬制度,用以區分費用和收入記賬的日期。

在上述的兩個例子中,如果運用權責發生制,水電費應記在發生的當月,企業的這筆收入應該計入1月份;其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誰受益,誰承擔;或者只看收入或費用發生的時間,不看涉及的現金流動的具體時間。

在現金收付制下,水電費應記入實際支付的那個月,而企業的這筆收入則應計入5月份;其遵循的原則是何時收到或支付現金,何時確認為收入或支出;也就是說只看現金的流動情況,不考慮發生的其他情況。

收入和費用確認完畢,利用這兩個要素就可以計算當期的利潤,從而向資訊使用者提供企業在某一期間的盈利能力的相關資訊。但持續經營的企業由於費用和收入的發生時間常常和現金流動的時間不一致,導致權責發生制和現金收付制下確認的收入、費用和利潤通常就會有很大的區別。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數企業,包括中國的企業都采用權責發生制計算收入、費用和利潤。因為權責發生制比較符合配比原則,遵循「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從歸屬上看更合理一些。但權責發生制相對於現金收付制是比較隱晦的,彈性也很大。它有點像水中花、鏡中月,看似有,實際卻抓不住。

權責發生制最大的問題在於極具創造性和可操控性。 在此條件下給出的利潤就像小孩子,任人打扮。會計學上專門給了個很雅的名詞「窗飾」,也就是說會計利潤可以像商店櫥窗裏的擺設一樣,打扮得很好看,用於吸引客戶。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具有同等功效。

權責發生制是會計創造出來的「皇帝的新衣」,它的功用就是讓大家相信企業是有「利潤」的,是賺錢的。但這樣的賬面「利潤」有什麽意義呢?很多賬面利潤很高的企業不照樣倒閉了嗎?這個「利潤」確實很糊弄人。權責發生制制造出來的「利潤」深受詬病。這樣的利潤深深地誤導了投資者,導致投資者的大量損失。

總之,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利潤計算,這樣的利潤是具有極大彈性的,和企業實際的現金流量及財務狀況沒有直接聯系。如果想要獲得最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資訊,不要看利潤表,看現金流量表即可。

在權責發生制下,為配合收入和費用的記錄,專門有一些相應的帳戶設定,比如記錄發生的還沒收到款的「應收賬款」,收了貨還沒支付款的「應付賬款」,記錄發生的費用如「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帳戶。

五、會計基本原則

會計師就好比是廚師,將原材料加工成成品,交給顧客。原材料的質地、加工的過程、廚師的技術、工具的好壞都會影響到成品的品質,也就是會計資訊的品質。

怎樣評判資訊的品質呢?類似評價菜品的品質標準「色、香、味、形」,會計也有自己的一套評價標準,這些評價會計品質的標準統稱為會計基本原則。

會計的基本品質標準是規範會計的基本原則,審計也是按此標準進行檢查。判斷會計資訊的品質,就要依據上述標準。國外認為,好的會計資訊應該滿足以下要求:有目的性、相關性、及時、明晰、可理解、準確、完備但不過量、采用恰當的方式傳遞給恰當的物件、可靠、價值超過成本。國外的品質標準更細致、要求更多一些;國內的要求相對比較簡練,將國外的一些標準合並而成,但國內的品質標準所包含的內容並未減少。

1)客觀性

客觀性的主要意義就是真實性,強調會計資訊一定是基於真實可靠的數據加工而來的,不能無中生有,任意編造。現在一些企業做假賬,不尊重客觀性原則,把會計數據當作面團,隨便揉捏,想給出什麽結果就是什麽結果,對投資人、債權人嚴重不負責任。不過俗話說得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謊言重復千遍還是謊言。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市公司的造假資訊遲早是會暴露的,尤其是在監管越來越嚴厲的情況下。若幹上市公司的真實案例,極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比如美國的安然公司、中國的杭蕭鋼構等。

我們將客觀性放在會計品質標準的第一位,就是想突出這條準則的重要性。如果會計資訊連真實性都無法滿足,那麽隨後的原則、準則、標準遵循得再好,也於事無補,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強調:客觀性是會計資訊品質標準的底線,是基石。

2)相關性

相關性也叫有用性,強調會計資訊的提供要符合資訊使用者的要求,要能夠幫助他們解決有關決策的問題,不能南轅北轍,提供無關的資訊。

關於相關性,應該這樣理解:顧客需要魚,不能給他上盤豬肉;他需要的魚是蒸的,不能給他煮的。所以,會計資訊的提供盡可能像自助餐一樣,提供豐富的內容供客戶自己選擇,資訊使用者可以在豐富的資訊中找尋自己感興趣的資訊,還可以進行必要的再加工。這樣就免去了直接針對各種資訊使用者提供相應的資訊所帶來的復雜性和巨大的成本開支。

3)可比性

會計資訊是連續的資訊,只有一期的靜態資訊是遠遠不夠的。就好比我們想要知道小孩子的生長發育正不正常,僅看一個時期的數據是不行的,要進行連續的觀察,還要和同齡的小朋友進行對比,才可以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就會計資訊的使用而言,資訊的可比性包括:與不同時期的比較,即縱向比較;與不同企業資訊的比較,即橫向比較;與企業預算的比較,即計劃和實際的比較等。

為了滿足以上的資訊可比,會計的資訊提供就要有統一的標準和口徑。這也是為什麽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實施需要政府部門的介入以及民間職業團體的支持。就好比當年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帶來了經濟的發展和交流一樣,會計資訊作為經濟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果沒有統一的規範,這樣的交流是無法進行的。

當然,目前會計資訊的可比性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是可行的,因為規則一致。但在世界範圍內,目前還沒有達到完全統一的結果。目前各職業團體和一些政府機構正在致力於全球統一的會計和審計標準,希望能達到全球會計資訊的統一。

4)重要性

面臨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者和復雜的資訊需求,會計資訊也越來越豐富。但資訊的篩選使用是有成本的,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為了避免在大量的資訊面前疏漏掉重要的內容,會計需要有重點地報送相關資訊。這種重要性既包括金額上的重要性,也包括交易或事項本身性質的重要性。

。所以,會計資訊並不是一股腦地將所有的資訊全部報送出來,而是有篩選的。比如,貨幣資金計畫,也就是企業現有的錢,會計報表就只會給個總數,而不是將庫存現金有多少、銀行存款有多少等一一列示。就像我們清理自己的錢包,把所有的紙幣和硬幣清點一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就行了,並不需要記住紙幣有幾張、硬幣有多少,因為這樣的資訊是無關大局的,沒有太多價值。

事實上,過多的資訊反而會損壞資訊的品質和使用價值。大量的廢料會掩蓋有用資訊,造成「資訊噪音」,導致資訊使用者選取、篩選、分析的成本大幅增高。所以,資訊並不是越多越好。就重要的資訊進行提供,是會計品質的一個重要標準。

不過,重要性的判斷常常是主觀的。對於某類使用者而言是重要的資訊,對其他使用者來說未必重要。比如,企業正在進行中的訴訟案件,可能對股東和債權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但對政府部門或者一般員工而言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5)明晰性

明晰性是指會計的這門語言,在交流時一定要註意受眾的接受程度,不要過於晦澀難懂,而是要盡可能地簡單、清楚。按照奧姆剃刀原理,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更簡單的表達是:讓事情保持簡單。

通常會計資訊的使用者並不是會計專家,所以如果會計資訊的提供過於專業化,資訊使用者將很難使用或使用不當。會計也有很多專業術語和方法,但在對外報送資訊時應該盡量通俗、簡潔。即便是非會計人員或財務專家,也能讀得清楚明白,不至於產生歧義。

有人認為,會計應該像醫生一樣保持職業的神秘感,事實上會計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如果資訊使用者不能從會計系統得到有效資訊,他們會轉向其他途徑獲取資訊。這樣一來,會計本身的作用就會降低,不利於會計自身的發展。

此外,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包括很多機構投資者、政府部門,他們有極大的影響力,會促使會計的資訊必須要能夠清楚地被解讀。如果會計不能滿足這些使用者的要求,就會面臨指責,並被改革。

不過,會計仍然需要有它的專業性,也需要保持它的專業性,否則,就不稱其為一門專門的技術。會計畢竟不可能像通俗小說一樣人人皆宜,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在對外報送的會計資訊裏,仍然會有專業的詞匯和需要一定會計知識才能理解的內容。

有些公司就利用會計的專業性,在運用會計報表對外進行資訊交流時,故意偷梁換柱,混淆視聽。比如,安然公司實際上有大量負債,如果這些負債在正常的資產負債表裏披露,會造成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公司風險劇增,投資人自然會做空該公司;為了回避這種高額負債,安然公司將這樣的負債以SPE(特殊目的實體)的方式在會計報告附註中披露,而且夾雜在大量的其他資訊中,字型也非常小,一般人都不會註意到。所以,一家高負債公司的價值被極大地高估了,太多的投資者被忽悠,從而損失慘重。

會計確實是一門「數位與語言」相結合的藝術,只是看各個企業怎樣運用這門藝術。用得好,可以為企業添分加彩,用得不好,只會帶來負面影響。 這就像曾國藩與太平天國戰鬥早期,總是吃敗仗。他上書皇帝,說「屢戰屢敗」,但有一謀士改成了「屢敗屢戰」,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會計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但前提是不能違背法律法規。

6)及時性

會計資訊本質上是一種經濟資訊,具有時效性,所以,會計資訊的提供應該響應決策需要及時提供,一旦滯後,可能帶來投資者的損失。

一般國家都會對企業的會計報告提出時間要求。在中國,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時間不得晚於4月30日,否則會遭到停牌處罰。這一方面是要保護投資者利益,另一方面是要監督資訊提供者的行為,督促他們及時提供相關資訊。如果有企業未能按時提供報表,其實也就傳遞出一種負面資訊:要麽是報表通不過審計,要麽是管理混亂,無法及時編制好報表。無論是哪一方面的情況,都可以說明企業存在問題。

就目前情況而言,會計資訊的及時性是一種很具有操作性和判斷性的標準,容易被投資者理解和接受。

7)謹慎性

會計上的謹慎性又叫穩健主義,或稱保守主義。簡單說就是盡量高估負債、損失,盡量低估收入和利益。這樣的處理實際上是可以迎合上述實證經濟研究的結論的。在會計謹慎性的原則下,人類的心理預期就沒有那麽高,面對最後的結果反而能坦然接受。先苦後甜實際上優於先甜後苦。

會計的謹慎性原則就是讓資訊使用者先看到不好的資訊,有了一個心理預期,最後的結果無論怎樣,都不會再差,)也就不會對投資者信心造成打擊;而如果結果比預期好,投資者就會得到超過預期的滿足。如果一開始就按最高的利潤、業績來做,後面一旦出現不好的情況,就無法彌補了。

俗話說:晴帶雨傘,飽帶饑糧,這是謹慎原則在生活中的體現。會計的謹慎性具體有下列表現:計提減值準備,收入確認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則,等等。這樣一來,會計報表提供的資訊就比較穩健,企業在後續期間也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通常,會計人員最容易和謹慎性掛上鉤。在很多人的眼裏,會計人員就是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會計就是膽小的代名詞。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賬房先生就是一副拘謹、不茍言笑的模樣。不管怎樣,會計的職業特點容易給人這樣的感覺。

不過,謹慎性原則是不能濫用的,特別是一些企業出於一些別有用心的目的時。過度的謹慎對企業並不總是有益。所謂「過猶不及」,這個度要把握好。

8)實質重於形式

實質是指經濟或會計實質,形式是指法律形式。簡單地說,就是當法律形式和經濟實質不一致時,以經濟實質為準,在會計上進行核算和記錄。其實這是一個內容和形式的問題。當內容和形式完美結合時,是最好的;但如果形式和內容不統一,應當以內容為準而非形式。

會計上的實質,即內容應該是優於形式的。也就是說,會計的確認和計量始終是以會計實質為準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權,從法律上講,擁有51%的股權才會是絕對控股。所以形式上A公司不是絕對大股東,沒有控制權;但研究它的經濟實質,我們發現,B公司的股權相對分散,A公司即便是只擁有30%的股權,也是唯一大股東,具有對B公司絕對的控制權。所以,在會計上,A公司就應該編制對B公司的合並會計報表。

再舉一個例子,企業經常用租賃融資方式進行固定資產的購買,從法律形式上講,在最後一筆融資貸款沒有還完之前,資產的所有權還沒有轉移到企業,資產就不是企業的。但從經濟實質上看,企業最終的目的是持有該資產,所以,會計上就按照自有資產進行記賬和計提折舊、進行維修等。

這一點和我們按揭買房買車的道理一樣,從理論上或法律上來看,在最後一筆按揭款沒有還完之前,房子或車子的所有權是沒有轉移到自己手裏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按揭買的房子和車子當作自有資產。

9)歷史成本計價

歷史成本計價意味著當企業取得資產和服務時,應該以實際發生的成本記賬,也就是真實發生的有原始憑證的那個價格。即便是賣家覺得價格低了,買家覺得價格高了,都不影響會計記賬的金額。這一記賬金額,就是已經發生的、既成事實的資產的取得成本,因為是過去時,所以被稱為歷史成本。

比如,你打算購買一台裝置,賣方報價50000元,你還價40000元,市面上類似的機器一般價格是45000元;最後你和賣家談妥,以44000元的價格成交。那麽,在會計帳戶上,這台裝置應記錄的金額就是44000元,而非其他。不管你買來這台機器裝置第二天價格是漲是跌,都不影響你賬面記錄這台資產的歷史成本。

當然,歷史成本可能無法反映資產的現實價值,這樣會影響資訊的有用性。比如,企業購買的股票,其價格變動就非常之大。當初的買價,即歷史成本可能就與期末的實際價格相差較遠。為了協調這一點,在期末時,會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資訊補充。

這樣的資訊補充一般以在某項資產下方減掉該資產預估貶值的部份,得出一個符合現值的金額。這樣一來,資產的歷史成本、現行價值、估計的貶值金額都可在報表上表現出來,給資訊使用者提供了全面的相關資訊,以方便他們決策。

不過,一般而言,按照謹慎性原則要求,資產的價值補充資訊,只會預估其貶值金額並在報表中表現出來,並不會預估其增值金額。

六、會計物件和會計要素

1)會計物件

會計物件一般是指會計核算物件,就是會計工作的物件,簡單地說,就是會計加工處理的東西。從大方面說,會計核算的物件就是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價值表現,企業的經濟活動包括三類: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這些活動會產生價值運動,會計核算就是對這些價值運動做出忠實的記錄。

在做記錄時,由於會計主體的活動千變萬化,涉及的價值運動型別很多,會計在記錄時,首先需要科學分類,以便管理,所以會計也是一門分類的科學。

會計核算物件的分類是依據資訊使用者的資訊需求進行的。對一個會計主體的資訊需求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財務狀況,二是盈利能力,三是現金流量。這三種資訊基本上可以滿足資訊使用者的基本要求,於是會計上就設計出三張會計報表進行相關資訊的報送(如圖2-2所示)。日常的會計核算,也就圍繞這三張報表中的明細分類進行。

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是 資產負債表 ,其具體可以反映出在某一時點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報表是 利潤表 ,其具體反映在某一時間段企業的收入、費用和利潤情況。

現金流量表 反映的是在某一段期間企業現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凈流量。

2)會計要素

根據會計報表提供的主要資訊的類別,在中國,會計核算物件具體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類(國外有些會把現金流量的三個要素算進去,即現金流出量、現金流入量和現金凈流量),會計就是按這樣的分類進行核算的。

我們給這樣的會計分類取了個專業名字:會計要素。所以,會計要素就是會計核算物件的分類。六大會計要素是會計物件的一級分類,這個分類在具體的核算中還是太粗了,因此需要繼續細分,分出二級類別和三級分類。一般三級分類就是實際工作中具體可用於會計數據記錄、加工的物件。會計要素分類如圖

當經濟業務發生時,會計在具體的分類計畫下記賬,期末匯總核算,總括的數據就會出現在會計報表上。因此,會計資訊有分類的、有序時的、有明細的,也有總括的。會計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邏輯流程和方式,可以提供全方位、各個層次和方面的資訊。這是一個立體的交叉的「資訊網」,在後面我們會詳細研究這個「網路」,看看它的先進性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3)會計科目

會計物件的分類形成了會計要素,會計要素的分類形成了會計科目,會計科目就是我們進行會計核算的具體細化了的物件,是後面要用到的記賬工具——會計帳戶的科學化名稱。這樣的分類體系有以下好處:

(1)方便歸類進行資訊的記錄和報送。(2)方便反映企業不同的側面。(3)方便進行資訊的使用。

中國頒布的會計準則裏專門有指導性的會計科目表,每個會計科目統一編號,以便匯總和比較資訊;各個企業根據自己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會計科目進行會計核算。透過對它們的具體數據的記錄,可以反映出資訊使用者所需要的全部資訊

七、會計等式

可以用以下等式來表達會計要素之間的關系: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權益)

收入-費用=利潤

現金凈流量=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第一個等式又稱為會計第一恒等式,第二個等式是從第一個分解出來的,第三個等式是將貨幣資金從資產當中分流出來計量的結果。所以,第一等式是核心,其余的等式是輔助。

一般而言,我們研究較多的是前兩個等式,這二者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可以表達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利潤最終是要歸入所有者權益的,但在其發生時要單獨核算,一方面是為了與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區分開,另一方面是為了掌握企業在這一期間的利潤。

三個等式既能將會計核算的要素清楚地聯系在一起,也是期末編制三張主要會計報表的直接理論依據。第一等式的三要素也稱為資產負債表要素,第二個等式的三要素也稱為利潤表要素,而最後一個等式的三個要素也稱為現金流量表要素。

1)會計第一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會計第一恒等式之所以稱之為恒等式,是因為它在任何一個時間點都是成立的。如果出現不等的情況,只能說明做錯了。這個等式起到了指引和檢查會計記錄的作用,其原理貫穿了會計記錄、計量、匯總、報送等各個環節。

鑒於會計第一恒等式的重要性,在進一步了解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之前,我們對該等式進行仔細的研究。

歸根到底,會計是一項分類的工作,基本的分類就是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細分,直到可以進行最明細的記錄為止。那麽,這三個要素所構成的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就是會計進行最基礎記錄的標準。

這個等式所蘊含的意義是經濟資源的占有形態=經濟資源的權利所有者;或者價值的表現形態=價值的歸屬物件。從價值運動的角度看,當等式一邊或兩邊發生變動時,表達的含義就是價值的來源=價值的去向。

把一個企業看作一個價值實體,假設這個價值實體目前的所有財產值500萬元,而這500萬元的財產有200萬元來自於借款,300萬元來自於所有者投資,那麽用等式表達就是:500萬元資產=200萬元負債+300萬元所有者權益。其意義在於當企業清算賣出500萬元價格時,這500萬元中的200萬元應還給債權人,剩下的300萬元按出資比例分給投資人。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塊蛋糕,那麽資產就是蛋糕的形式,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表達的就是這塊蛋糕的歸屬權。二者的經濟涵義不一樣,但是價值大小完全一樣。

當然,會計第一恒等式的作用並非這麽簡單。從動態的角度看,等式一邊的變化或兩邊同時變化是不能影響等式的平衡關系的。從價值角度上講,價值只會改變它存在的形態,而不會憑空消失掉。所以,價值變動的記錄絕不會影響等式的平衡,只是會改變其中某些計畫的金額,表明價值從一種形態改變成另一種形態。這有點類似於物理學上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會消失,只是改變了存在的形態。

利用會計第一恒等式進行會計記錄,可以很好地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同時可以將價值轉變的過程體現出來,表明價值的來源和去向。

會計第一恒等式的作用不僅僅在於規範了記賬的標準,檢查記賬的準確性,而且還可以透過這個等式監督三大要素之間的變動關系和增減互動的情況。理論上來說,只要知道三個要素的兩個,另外一個要素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比如知道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就可以計算資產的總額,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知道資產和負債的金額,就可以計算所有者權益,即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以此類推。這種等式計算反映的是靜態的數據關系,三個要素之間還有動態的關系,結合這個等式加以計算可以反映一個期間的變動關系。

會計等式不僅僅可用於記錄價值運動過程,而且可反映價值運動在某一時點的結果,也就是說,透過會計等式我們既可以了解價值的動態資訊,也可以獲得價值的靜態指標。靜態指標是指在會計分期假設下,會計某一要素期初和期末的余額。會計要素的余額資訊不是直接記錄得到的,而是透過特定的會計計算公式得到的,其公式就是: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期末余額

結合會計等式,我們可以得到下列等式,既能表現橫向的價值運動關系,也能表現縱向的價值關系,如下所示:

會計等式所揭示的價值運動的過程及結果,很清楚地表明了價值轉變的完整過程,也是我們會計所記錄的資訊的內涵。會計透過恒等式記錄的數位,就是資訊的載體,透過資訊的解讀,就可以還原經濟活動的全貌。 這樣的記賬方式,實際上就是遵循了會計記錄工作的一項重要原理:復式記賬。

2)復式記賬

復式記賬和單式記賬是相對應的一種記賬形式,是在長期會計實踐過程中逐漸從單式記賬發展完善而來。顧名思義,單式記賬就是只對價值運動的一個方面進行記錄,要麽記錄來源,要麽記錄去向,不會同時反映兩方面。

這種記錄方式的優點就是簡單方便,適用於早期比較少量的不復雜的經濟活動,比如我們所研究的15世紀之前的會計記錄一般都屬於這樣的單式記賬方式;中國宋朝出現的「四柱清冊」記賬法,據考證屬於單式記賬。比較公認的書面記錄的復式記賬法出現於15世紀末期。1494年【數學大全】出版,其中有一章記錄了義大利沿海城邦的簿記法,這是現代會計的起始。

復式記賬就是對一項經濟活動的價值運動從兩方面同時記錄,反映出經濟運動的全貌,價值的起點和終點都能表現出來,也就是雙重記錄,表現了同一個價值量的變化過程。復式記賬之所以比單式記賬更先進、更科學,是因為它便於了解經濟活動的整個變化過程,能夠很好地掌握價值的來源和去向,便於資訊傳遞和價值追蹤,並可以進行事後的檢查和監督。

例如,個人的消費記錄如果采用單式記賬,每天的現金支出就只記錄現金花銷的金額,比如買早餐花了10元,就只記錄現金減少了10元;買了報紙花了2元,記錄就是現金減少2元;吃中午飯花了30元,則記錄現金少了30元……以此類推,這樣一天的現金支付記錄得很清楚,但這些現金到底花到哪裏去了,從賬面記錄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價值的運動就沒有對應關系,我們只能看到單方面價值的減少,具體這些現金價值量轉移到哪裏去了,是不清楚的。這樣,我們就無法透過單式記賬還原經濟活動,無法獲取全面資訊,也無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

但如果采用復式記賬法,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以上述為例,花出去的現金采用復式記賬,早餐花了10元,就在現金賬和費用賬(早餐)同時記錄10元錢,意味著現金少了10元,現金的價值轉換成了一項費用,即早餐費增加了10元。報紙花費記錄為:現金減少2元,費用(報紙)增加2元。午餐花費記錄為:現金減少30元,費用(午餐)增加30元。以此類推,這樣到期末匯總時,很清楚地知道現金價值的變動額,也同時很清楚地知道這些現金花到哪裏去了,也就是價值運動的起點是現金,終點就是費用。

這樣的復式記賬,對經濟活動的反映十分全面完整,可以提供最為有用的資訊,也方便對價值運動進行監督和管理,因為價值量的變動在兩方面同時記錄,如果覺得某一方有問題,就可以尋找它的對應方,看看二者的對應關系是否合理合法合規,記錄的價值量是否相等。

3)收入-費用=利潤

這個等式涉及三個會計要素,即收入、費用和利潤。這三個要素用於反映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的盈利能力,即賺錢能力;因為它們是構成利潤表的三個要素,所以又稱為利潤表要素。這個等式不是基本恒等式,是附屬等式,從屬於會計第一恒等式,三個要素也是從所有者權益要素分解出來的附屬要素。

那麽,為什麽要從所有者權益要素分解出這三個會計要素呢?這是因為,所有者權益的變動及其結果取決於兩種不同性質的活動:一種是所有者自身投資或撤資(分紅)所導致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化,這是投資者對企業的「輸血」所帶來的影響;另一種是企業利用資產賺的錢或虧損所帶來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化,相當於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帶來的結果。這兩種活動雖然最終都會影響所有者權益的變化,但根本性質和意義是不一樣的,所以必須加以區分,這樣才能提供科學準確的資訊,幫助資訊使用者決策。

利潤是一個結果,它取決於兩個要素:收入和費用。因為「利潤=收入-費用」,利潤最終要計入所有者權益,所以收入的產生根本上會造成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費用會造成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二者之差即利潤或虧損。當收入大於費用,利潤是正數,所有者權益凈增加,表明企業賺的價值的歸屬;當利潤是負數,表明企業虧損,收入不足以彌補費用,造成所有者資本的侵蝕。從企業發展和存在的意義看,「造血」功能是企業持續增長的基本功,而投資者的「輸血」只能是偶然的輔助性的。將利潤、收入、費用三者從所有者權益區分出來,就是為了清楚地區別企業的「輸血」和「造血」功能,從而判斷企業長期價值增長的能力。

另外,企業的利潤是企業獲取長期穩定現金流量的基本來源,也是企業價值創造的結果。如果缺乏穩定的利潤,企業的現金流量會存在問題,短期的融資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不能持續。企業只有獲取更多的持續的利潤,才能發展下去。所以利潤指標,以及計算利潤的收入和費用是我們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判斷的重要資訊。

加入利潤、收入和費用三要素後,會計第一恒等式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可以表達為:所有者權益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所有者新增資本-所有者撤資及分紅)+凈利潤=期初余額+(所有者新增資本-所有者撤資及分紅)+(收入-費用)

4)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現金凈流量

現金流就好比人身體中的血液,人身體中血液的通暢與否直接關系到人的命運,企業現金流的暢通與否,也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命運。誰掌握了現金流,誰就掌握了企業的命運。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經濟學家就提出,最終決定企業價值的,一是企業生命周期內所能獲得的現金流的數量和時間跨度;二是為了獲得這些現金流所需要承擔的各種不確定性,即風險;三是為獲得現金流而投入的資本量。

換句話說,企業價值等於未來各期自由現金流的折現(NPV, Net Present Value),現金流是創造企業價值的源泉。那麽要增大企業價值,就需要在未來的經營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現金流。因此,從確保未來永續的獲取自由現金流的角度來說,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客戶滿意度、擴大市場份額等企業經營行為,都是價值管理的具體實踐。

中國通常沒有單獨列出現金流量三要素,但現金流量表確實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報表,因為這三要素所反映出來的資訊,恰好可以彌補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所不能提供的重要資訊。在前面我們提到過權責發生制和現金收付制,基本上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的資訊是按權責發生制提供的,由於權責發生制本身的問題,我們無法透過這兩個報表獲知現金方面的實際情況,而現金恰恰是真實財務資訊的基本代表,所以會計上提供以現金收付制編制的現金流量表,透過這張報表上的現金流出量、流入量和凈流量的數據,為資訊使用者提供重要的財務資訊。

現金流量表的出現,在國內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之前國內采用的是「財務狀況變動表」,但這張表無法解決對現金資訊的需要,因為從根本上說,它也是采用權責發生制編制的。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對外開放和受國際上先進會計理念的影響,中國逐漸接受了以現金流量表來提供相關資訊的實踐,從而在全國以現金流量表代替財務狀況變動表,提供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和凈流量的資訊。時至今日,現金流量表已經成為三張主表當中最重要的一張表,而它所提供的現金流量方面的資訊,對於資訊使用者而言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