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基於大數據的智慧化管理會計體系怎麽構建?

2021-02-11財經

隨著數位經濟的不斷發展,數據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正受到企業越來越多的重視。大智移雲時代的到來,也為管理會計帶來了新的機遇。在大數據平台下,管理會計能夠更精細化、更有效率地為企業提供決策有用資訊,幫助企業管理層合理配置資源、最佳化決策,並對當前和未來的經濟活動進行預測、規劃、控制和考核評價等,提供更好的支持。

CMAS大講堂邀請到全國會計名家工程入選者、全國會計領軍人才、財政部管理會計咨詢專家、博士生導師溫素彬教授對此闡述了自己對基於大數據的智慧化管理會計體系怎麽構建?

堅守根本:智慧時代會計變與不變

當前,中國企業正面臨一個新的大變革時代。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雲端運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同時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也快速發展,並由此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新的資訊科技使會計所依賴的方法和手段發生了變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使會計的物件發生了變化。面對變化,會計應如何在變革中堅守根本,在根本中尋求變革,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話題。

資訊科技進步對會計行業所帶來的影響其實從不久前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公布的「2020年影響會計從業人員的10大資訊科技」評選結果就可見一斑。2020年,所評選出的影響會計從業人員的10大資訊科技1-10名依次為財務雲、電子發票、會計大數據技術、電子檔案、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新一代ERP、區塊鏈技術、移動支付、資料探勘、線上審計,而在2017年,這十大技術則分別為大數據、電子發票、雲端運算、資料探勘、移動支付、機器學習、移動互聯、影像辨識、區塊鏈、數據安全技術。「從2017年所評選出的十大資訊科技來看,更多的還是單純的某項資訊科技,而在2020年評選出來的十大資訊科技中,無論是財務雲、電子發票,還是會計大數據技術、電子檔案、RPA、線上審計等,都已經呈現出了資訊科技和會計、財務、審計相融合的特征。甚至可以說,這些並不是影響會計的資訊科技,而已經成為會計本身了。」溫素彬稱。

溫素彬表示,在經過機械化、電氣化、資訊化時代之後,當前,整個會計行業正在進入以大智移雲物區(大數據、人工智慧、行動網際網路、雲端運算、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智慧時代。 在智慧時代,轉型升級是必然的。回看每一次技術革命對會計的挑戰可以發現,每一次技術革命並未使會計消失,而是使會計變得更加強大。

溫素彬認為,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傳統以核算反映為主的會計,本身所存在的弊端正在日益凸顯:一是過於概括性,一項無論多麽復雜的經濟業務,經過會計處理,往往會過濾掉大量有用資訊,只剩摘要、科目和金額,很難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導致企業管理層很難根據會計資訊對經濟業務做出客觀準確科學的決策;二是傳統會計是結果導向型會計,只確認了結果資訊,丟掉了過程資訊;三是財務報表中的數據,都是過去式數據,存在滯後性,缺乏對未來的分析;四是傳統會計只註重產生結構化數據,而忽視了非結構化數據;五是傳統會計只產生、關註企業自身的交易數據,缺乏對外部數據的挖掘;六是傳統會計只產生貨幣性數據,過濾掉了大量的非貨幣性數據;七是無法反映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數據之間具有一定的割裂性;八是決策相關性弱。

溫素彬認為,在數位化的影響下,未來會計行業勢必將發生變革,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一是物件在變,由於在互聯網+、人工智慧條件下組織執行模式和商業發生變革,這將導致會計物件發生較大變化;二是重點在變,即會計將從核算反映型為主向管理決策型為主轉型;三是組織形式在變,比如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四是技術手段在變;五是方式方法在變;六是資訊服務和決策支持的內容在變;七是效率在變,即在數位化的影響下,會計工作的效率將大大提升,甚至實作瞬間響應;八是品質在變,在數位化條件下,企業可以更準確地獲取資訊,精準服務,參與智慧決策。

但與此同時,溫素彬也強調,在數位化條件下,變的只是技術「形」,不變的是會計「魂」,會計的反映、監督、決策支持三大職能並沒有變。


智慧轉型:管理會計的智慧化變革

如上所述,在資訊科技進步的影響下,會計向智慧化管理會計轉型,將成為一種主流趨勢。

那麽,這種轉型該如何展開呢?需要遵循怎樣的路徑?

「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麽是智慧化。」溫素彬稱,所謂智慧化,是指事物在網路、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滿足人的各種需求的內容。

從本質上看,智慧化有兩個關鍵,一是需要網路、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支持,二是其功能或目標歸根結底是要滿足人的各種需求。「因此不難理解,企業智慧化便是要滿足企業營運的需求,會計智慧化就是要更好地滿足會計的監督、反映和決策支持的需求,而管理會計智慧化,則是要滿足為組織提供管理決策服務的需求。」

溫素彬表示,通常大封包括數據、分析、套用三個維度,數據和分析是技術,關鍵則在於套用。大數據的本質不是數據技術而是管理智慧,這也是大數據套用的先決條件。「只有心中有了大智慧,才能發現大數據。」「企業大數據的本質,則在於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管理。無論是資料探勘,還是數據分析,其實關註的都主要是兩個方面的重要指標:一是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是什麽;二是利益相關者的貢獻是什麽。當然,這涉及到組織營運的每個環節。」

在溫素彬看來,企業是一種利益相關者的多元資本共生體。他把企業利益相關者劃分為四類,一是貨幣資本擁有者(投資者、債權者),二是人力資本擁有者(經營者、員工),三是社會資本擁有者(供應商、顧客、社會公眾、政府),四是生態資本擁有者(非人類物種、後代人)。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最本質區別主要在於,財務會計的物件主要是貨幣性資本,而管理會計的物件,除了貨幣資本之外,還包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生態資本。也就是說,傳統的財務會計其實只反映了第一類利益相關者的數據和資訊,而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生產資本這些非貨幣性、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則需要管理會計。因此,在未來,傳統的核算反應型會計將從工作重點、管理模式、價值層次、工作內容和方向、參與部門、服務物件等多個維度向智慧決策型會計轉型。

溫素彬認為,企業的智慧化,以制造業為例,一般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生產過程的智慧化,體現在生產過程中,包括分撿、裝配、搬運、質檢、裝置運維、工藝最佳化等多個環節;二是生產管理的智慧化,主要體現在生產的排程、協同制造、柔性制造、員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工廠最佳化等方面;三是產品創新的智慧化;四是經營管理的智慧化,主要體現在資源需求預測和分析、價值鏈管理、資產與成本管理、財務管理、決策管理等方面;五是管理調節的智慧化,主要體現在宏微觀市場分析、政策分析、競爭和合作分析、產業分析、區域經濟分析、經濟預警、敏感分析等方面。而智慧管理會計的套用,主要體現在經營管理的智慧化和管理調節的智慧化兩個方面。

在大數據等技術的影響下,未來的智慧會計的核心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智慧共享會計;其二是智慧決策會計。

溫素彬表示,會計的生命在於提供資訊,未來會計提供的資訊可劃分為三大層次:

第一層次是按照統一會計準則對外披露的標準化會計報告,其作用是不同主體之間進行比較,由於可比性要求,其內容一定是不完全的,但一定是關鍵性的、可比較的。

第二層次是會計主體願意對外披露的個人化報告,這一類資訊是單位願意對外釋出的,是對標準化資訊的補充。

第三層次是會計主體對內披露的個人化資訊,這一類資訊是供單位內部使用的決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