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高管輪換背後,頭部券商合並大戲即將上演?

2024-11-09財經

國內兩大頭部券商總經理人選終於浮出水面。中信建投的財務負責人鄒迎光將出任中信證券總經理,而中信建投總經理職位則將由中信證券的資深高管金劍華出任。在券商行業合並重組趨勢愈發明顯的背景下,作為淵源頗深的兩家頭部券商,此番高管「互換」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無限遐想。

券商合並重組的想象空間再度被開啟。

11月6日,中信證券公告,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同意聘任鄒迎光為公司總經理,任期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透過之日起至第八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就在前一日,中信建投剛剛公告,執行董事鄒迎光因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財務負責人等職務。

此外,中信建投空懸已久的總經理人選也即將落定,由在中信證券任職25年的前高管金劍華擔任。

自2023年下半年券商行業掀起合並大潮後,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已先下一城。從三季報數據看,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的凈資產相加已超過中信證券,這意味著兩家公司順利合並後,中信證券很難再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因此,在合並大潮之下,淵源頗深的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之間「互換」高管的動作再度助推雙方合並預期。

資本市場也對此給予了「正反饋」。11月6日,A股開盤後,券商板塊快速拉升,同花順的證券指數一度漲超3%,其中,市值高達2000億的中信建投開盤後直沖漲停,中信證券也一度漲超8%,創階段新高。

高管輪換背後釋放什麽訊號?

「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並購方案落地之際,市場對於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合並的預期悄然升溫。

11月6日,中信證券公告,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同意聘任鄒迎光為公司總經理,任期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透過之日起至第八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此外,1997年就加入中信證券的「老將」金劍華或將出任中信建投總經理一職。

值得一提的是,鄒迎光在2017年9月曾從中信建投調往過中信證券,並成為了中信證券執委委員,任職固收部行政負責人。直到2023年10月鄒迎光才被調回中信建投。這或使他成為連線兩家公司的關鍵人物。

除了人事方面的密切聯系外,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在股權和經營層面也保持著深厚的淵源。

據了解,中信建投最初源自於對困境中的華夏證券重組,彼時,中信證券持股60%,中央匯金子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持股40%。

2009年,受制於證監會對證券公司實行「一參一控」,中信證券不得不轉讓所持有的中信建投證券股權。因此,北京金控成為中信建投第一大股東,中央匯金為第二大股東。

歷經幾輪調整後,中信建投目前不存在控股股東,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是持股35.81%的北京國資北京金控集團,第二大股東是持股30.76%的中央匯金,中信證券持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中信集團旗下的鏡湖控股合計持股僅為9.47%。

而隨著兩位總經理人選落定,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合並的傳聞再度引發資本市場關註。

各取所需

作為券商行業的「老大哥」,中信證券為何選擇鄒迎光出任總經理一職呢?

首先,中信證券正面臨管理層新老交替問題。楊明輝於2024年5月退休後,現任董事長張佑君暫時兼任了總經理職務。然而,張佑君已接近國有企業幹部的退休年齡,預計明年將卸任。 因此,尋找合適的接班人成為中信證券的當務之急。

其次,鄒迎光出生於1970年,擁有豐富的金融背景。公開履歷顯示,鄒迎光曾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擔任外科醫生,隨後跨界進入金融行業。在金融領域,他曾擔任中信建投債券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以及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

事實上,在固定收益業務領域積累豐富經驗的鄒迎光與中信證券當前業務重心高度契合。

在券商經紀和投行業務收入持續下滑的背景下,自營業務成為中信證券業績的重要支柱。2024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的自營凈收入達到216.64億元,占總營收的一半以上,並且中信證券的自營非權益類證券及其衍生品規模已超過5400億元。

與中信證券相同,尋找合適的接班人也是中信建投的當務之急。 2023年6月,中信建投原總經理李格平辭職後,一直由董事長王常青代行總經理職務,而1963年出生的董事長王常青已經超期服役。

雖然金劍華在資本市場的知名度不如鄒迎光,但金劍華的經驗同樣豐富,尤其是在投行業務上。

具體來看,1997年加入中信證券的金劍華,在中信證券任職超20年,歷任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委員會委員、金融行業組行政負責人、裝備制造行業組行政負責人、並購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曾參與過一拖股份、衢州發展等IPO計畫。

2022年6月,金劍華從中信證券調往中信集團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中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投資」),任該公司董事。此外,金劍華目前還是該公司子公司中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和法定代表人。

據了解,中信投資是跨行業、跨地區的綜合性投資平台,持有中信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股權,包括中信出版、中信海直和中信重工,都位列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面臨較大壓力。今年前三季度,投資銀行業務下滑最為嚴重,報告期內,投資銀行業務的手續費凈收入約為14億元,同比下滑超六成。 在此背景下,若投行老將金劍華順利出任總經理,或將提振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

券商並購潮來襲

在中國證券行業發展歷史中,「並購」始終是券商行業的關鍵詞。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券商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合並後的「新券商」也逐步做大做強。特別是相繼收購萬通證券、金通證券以及廣州證券的中信證券,目前其可謂在內資券商中「一家獨大」。

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券商行業的合並重組再次成為市場焦點。今年3月,證監會釋出【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路線圖。

力爭透過5年左右時間,推動形成10家左右優質頭部機構引領行業高品質發展的態勢;第二步,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在「培育一流投資銀行」的意見指引下,中國券商行業再次開啟了並購潮。

今年以來,浙商證券、西部證券、國聯證券以及國信證券均已公布並購方案。此外,「平安+方正」和「太平洋+華創」的並購重組也在推進中。

而就在國信證券公布收購萬和證券方案後,上海在打造「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上先下一城。

9月5日晚間,國泰君安公告擬透過向海通證券全體A/H股換股股東發行A/H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並海通證券並行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若將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2024年三季度的財務數據簡單相加,兩家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合計分別為1.63萬億元、3008億元,其凈資產將超過中信證券,位列行業第一。這或說明兩家公司順利合並後,新公司將沖擊中信證券頭把交椅之位。

在此背景下,中信證券若能與中信建投合並,其行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以2024年三季報來看,兩者的營業收入、凈利潤之和分別達到604.57億元、210.96億元,這將遠超過「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的業績規模。

不過,券商合並歷來牽涉方方面面,包括股東利益、員工安置、業務整合、文化融合等多個復雜且需細致處理的問題。因此,對於頭部券商而言,並購重組的順利推進同樣需要時間的積澱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