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為什麽會有瑞幸這種龐氏騙局公司?

2020-04-04財經

我恰好經歷過瑞幸公司一個小段子

當時和成都武X區某國資創投的總經理吃飯,席間談到了瑞幸,當時瑞幸剛剛上市,打的名號還是對標星巴克。

我當時還沒有喝過瑞幸(第一次喝瑞幸已經是瑞幸暴雷之後了)。此創投投了瑞幸,該總經理對這個計畫非常看好。我當時憑感覺提出了意見,因為當時我所了解的瑞幸是對標星巴克的,而非現在的瑞幸,這裏插一句,我對現在的瑞幸的商業模式反而沒有疑問,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對瑞幸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當時說的是,如果有一家企業對標星巴克,並且價格比星巴克低,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星巴克在國內本質上就不是賣咖啡賺錢,而是透過品牌價值獲得低地租,賺的是租金便宜的錢。這一個觀點是有相應數據支撐的,星巴克中國區的利潤率只有20%不到,恰好是他獲得地租的空間。如果星巴克在國內cbd的租金是正常的租金,那麽星巴克中國的利潤率連5%都不會有。我不認為一個新品牌有星巴克類似的商業能力,要說全產業鏈,星巴克早就做到了,一個行業幾十年,全產業鏈的公司都做不到一半的價格提供相同的產品,憑什麽瑞幸可以?農業又不是工業,能隨便復制。

由此我當時提出的觀點就是認為瑞幸如果真的是建立一個中國的星巴克,要麽是永遠不可能盈利,要麽就是在做假賬。當時對方就很生氣,認為瑞幸只要想盈利,隨時能盈利,只要不打折就行了。我回應到,如果瑞幸不打折,為什麽不買星巴克?

這場論戰持續到了飯局後的微信上,最終話不投機。畢竟對方是瑞幸的投資人,我一直懟人家計畫也挺過分的。

2019年5月17日瑞幸上市

我說這個小段子的原因就是,瑞幸這樣的公司,或者消費品公司能獲得融資,原因不外乎,融的多,肯砸錢,跑的快。用錢轉化流量,用流量轉化收入。很多投消費品的公司,都關註市場規模多大,增長速度多快。追求所謂的坪效、人效。連專業的投資人都會被這些數據忽悠,更何況是外行呢?

瑞幸並不是龐氏騙局,我也沒有證據證明當時的團隊是否在蓄意欺詐。我只是認為,瑞幸做了當時專業投資機構,希望看到的數據。投資機構想看什麽,他們就往那個方向靠。到了後期就不是資本助力產業,而是資本把產業綁架了,變成牽線木偶。公司完全喪失了建立合理商業模式的戰略能力,而被相應指標束縛成了數據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