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西醫和中醫誰在量化思維的運用上更勝一籌?

2019-06-26財經

先說結論,量化思維上中醫比西醫差了一個時代,當然,這裏的西醫指現代醫學。

用事實說話,手邊有兩種藥,頭孢克肟和新癀片,前者是西藥,抗生素。後者是中藥,抗炎癥劑。我們拿出他們的說明書對比一下。

首先是成分,頭孢是這樣寫的

系統命名法名稱,結構式,分子式,分子量,一應俱全。

再來看新癀片的成分是這樣

種類很豐富對吧,可是除了有個叫做吲哚美辛的東西外,其他的都是啥?我是做天然產物化學的,從一株菌裏可以提取出一百余個化合物,更不用說植株了。這個成分除了吲哚美辛,在我眼裏其他的和沒寫一樣。有趣的是,你看下面規格裏還特意寫了每片裏吲哚美辛的含量。於是我去百度了一下這個物質,還真有個吲哚美辛片,它的功能主治和新癀片一模一樣,我甚至開始懷疑這個藥起作用的就是吲哚美辛,其他的中成藥成分只是個幌子。

功能主治在這裏也可以看到,頭孢片明確指出了作用菌種的名稱,而新癀片則是各種腫痛。這裏沒什麽說的,抗炎癥劑本就是對癥藥,布洛芬也差不多。

接下來看一下不良反應

頭孢的是這樣

具體是什麽不良反應我們不管,只註重這幾點:總病例12879,以及沒種不良反應在括弧裏標記的百分比。基本都是在0.1%以下的,患者對這種藥的安全性有清晰的認知,同時它也給出了出現不良反應時的處理方法。

再來看新癀片

我不得不承認我驚呆了,它居然不是副作用不詳,能列出這麽多不良反應實屬罕見。雖然沒有想頭孢一樣精確給出百分比,但也算有誠意吧。

頭孢的說明書裏有個藥理毒理和藥物動力學是新癀片沒有的,大概是這些東西

這就屬於專業性知識了,對於患者來說沒啥大用,但是看著那麽多數位,總可以滿足一下題主對量化的需求吧。

至於藥物互相作用,頭孢的比較簡單,只提到了兩種藥,沒有特意拍。新癀片的藥物互相作用是這樣的

多達14條,但是每一條都涉及了吲哚美辛,於是我去百度吲哚美辛片,結果發現它的功能主治、不良反應、藥物互相作用,和新癀片如出一轍。也就是說,這個新癀片壓根就只有吲哚美辛起作用。那問題來了,成分裏那麽多中藥是幹什麽的呢?換句話說,這些中藥成分說明書裏是只字未提,病人是一無所知的。

對比結束。結果不用我多說了吧?

我們這裏的量化指的是用數量形式表示評價結果的一種方法,它本身就有測量的意思,或者說,測量是量化的前提。西醫的基礎是現代科學,它是一門實驗科學,講究的就是對大量實驗事實進行統計學分析。而相比之下,中醫作為一門經驗學是很難做到量化的,甚至不能量化,因為它沒有大量的數據做支撐,沒有測量也就沒有量化。

這裏必須區分經驗和實驗。

經驗是人在實踐中由某些現象總結出的規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認識是被動的。而實驗則是主動的認識,它是人們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並利用一定的物質手段,在人為控制的條件下,獲取事物發展過程或結果的認識的科學方法。實驗具有強化條件的特點,它可以創造在自然界中難以得到或難以利用的特殊條件。重現性是最大的特點。

中醫的經驗經驗,需透過對比、雙盲試驗這種理性設計的檢驗才能開始進入科學程式。但至今沒有一種中藥或中醫療法被公認為透過了這種嚴格的檢驗。

結論,作為經驗學的中醫,未能到達實驗驗證的步驟,沒有量化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