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全球前五個月的貿易數據,才發現:那些說中國出口正在被越南、印度取代的人,要麽蠢,要麽壞。
2022年1-5月:中國實作貿易順差3000億美元,同比暴漲近50%,穩坐全球第一順差大國的寶座。
與我們的高歌猛進相比,其他傳統貿易強國和新興貿易國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
號稱要奪走中國貿易訂單的越南,今年前五個月實作貿易逆差3.69億美元,還在虧損狀態;這個水平,說趕超中國實屬於「喝太多了」,越南未來幾年的貿易目標,設定為「努力實作貿易順差」,更為妥當。
另一個宣稱要取代中國制造的印度,今年前五個月更實作貿易逆差1010億美元,連越南都不如;印度的貿易水平,別說趕超中國了,能夠不讓逆差規模繼續擴大,就算它進步了。
說完了想要取代中國制造的新興貿易國,再看看那些公知眼中「無比強大的貿易強國-日韓德」,表現又如何呢?
今年前五個月:南韓實作貿易逆差78億美元,創下1956年以來的最差紀錄;日本更誇張,貿易逆差攀升至475億美元;只有德國表現尚可,實作貿易順差約250億美元,雖然是賺錢了,但相比去年同期,順差規模萎縮了8成。
可以說,全球找來找去,貿易順差額能夠得上中國1/10的國家,幾乎找不到,這樣的出口競爭力和貿易表現,如果你還唱衰,真不知是何居心了。
而中國出口競爭力和貿易表現,之所以在全球一騎絕塵,個人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①,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供應鏈網路)、發達的基建和高素質的勞工,讓我們的生產效率更高;制造出的商品,技術和價格可兼得。
疫情危機之下,全球人民(尤其是歐美消費者)都更傾向於購買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而不是為了「普世價值」,購買昂貴的日韓德貨,或者品質糟糕的越南、印度貨。
②,地大物博的中國,具備(部份)能源自給力;比如工業生產離不開的電力、煤炭和天然氣,我們的自給率都超過了6成,這都消減了我們出口商品的能源成本,讓利潤更高。
同時,今年以來,我們從俄羅斯、伊朗進口的石油單價,也比歐日韓從中東進口石油的價格,平均低了20-30%;至於原因是什麽,地球人都知道。
③,中國有14億的龐大內需,內需訂單分擔了出口商品的成本,讓出口商品更加「物美價廉」。
連結:今日頭條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