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貨幣貶值會導致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又會導致貨幣貶值?這不是惡性迴圈了麽

2011-06-21財經

一國通脹通縮和該國匯率升貶值有無關系?正向還是負向呢?此處,筆者先舉出幾個例子:

一、匯率貶值、通貨膨脹:如阿根廷,委瑞瑞拉,辛巴威,土耳其等;

二、匯率貶值、通貨緊縮:如日本上世紀末期至2018年之前;

三、匯率升值、通貨膨脹:如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至2014年左右,以及2020年之後的新加坡;

四、匯率升值、通貨緊縮:因在當前全球大水漫灌的環境下暫無實際資料,但可參照第一種情況:匯率貶值、通貨膨脹的反面來考慮。

為了理解本文的觀點,筆者引入兩個概念:

外源性通脹和內源性通脹(通縮為通脹的反面,可由下文定義舉一反三自行腦補):

外源性通脹,是由於一國家由於外向型出口經濟,出口產生的順差導致外幣留存國內需結匯,此時外幣流入本國,對本幣需求旺盛,本幣升值,同時因為以流入的外幣為錨印鈔多了,國內本幣多了,很容易導致本國通貨膨脹,典型的情況就是中國2001年之後加入世貿,出口高速增長,本幣大幅升值,本國物價、房價大幅拉升。伴隨著出口的高速增長,國內的資源、產能、商品多向國際市場配置,導致本國的配置減少,等於是減少了國內的供應,這又是促進國內同夥膨脹的又一因素。當然外源性通脹除了貿易順差導致的流入還有資本導致的流入。

內源性通脹,對應於外源性通貨膨脹,內源性通膨不是由出口導致的,換句話說,就是國內無錨印鈔導致的物價飛漲,同時本幣劇烈貶值的情況。這個也很好理解,像辛巴威,直白說就是錢印多了,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本幣自然要大幅貶值。

參照上述定義,日本上世紀末期至2018年的通縮情況屬於外源性通縮,也就是說對應於外源性通脹的反面,本幣流出,本幣留存在國內自然減少,因此日本國內通縮,本幣流出就是對外幣需求增加,本幣貶值。看深層次日元流出日本的動機,就是日本國2008年年末以來超低的利率(0.1%),國際資本自然樂於借入低息日元,低息日元流入全球股市,如納斯達克自2008年末以來走出長達16年的超級牛市,這和日元的低息開始時間高度驚人的一致。

本文中引入的通膨的概念分類和傳統的通脹分類有所不同,傳統的通脹分類有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輸入型通貨膨脹,結構型通貨膨脹等等,這幾類傳統的分類對分析局部的通膨有作用,但對理解幣值升貶導致的截然相反的通膨或通縮沒有幫助,也就是說,傳統的通膨的分類是見樹木,我的通膨的分類方法是見森林的方法。

兩個思考題:

一、此輪美國加息之前的通脹模式及後續可能演繹路徑?筆者以為屬於內源性通脹和外源性結合體。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由於疫情期間量化寬松和低息美元,美元泛濫導致美元貶值,此為內源性通脹,這一過程通脹擡升的同時伴隨美元貶值,這期間美元指數約從100左右貶值到89左右;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由於美國經濟復蘇強勁,資本持續流入,流入的資本包括實體資本(川普期間的制造業回流)和虛擬資本(股票市場強勁表現),這期間表現出來的是高通脹、經濟強勁,雖然美聯準暴力加息,但是銀根收縮的同時境外資本流入導致美元持續升值,疊加美元加息產生對美元的需求導致的美元升值。後期由於美國經濟仍然表現強勁,筆者鬥膽預測,年內並不會出現多數專家預測的降息3次,而是1到2次,而且中長期來看,美國經濟越來越有軟著陸成功的跡象,長期4.5%以上的利率水平是大機率事件,因而美元相對其他貨幣筆者偏向於中性偏強。日元加息會導致日元升值,但是取決於美元和日元的絕對利差水平,筆者以為在今年6-9月之間日元將開啟長期升值路徑。就幣值強弱對比,6月之後,日元>美元>其他主流外幣。

二、當前中國的情況?M2感覺很多,但是國內物價並沒有怎麽漲,參考第二類情況。當然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情況不好完全類比,此處不展開講,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多私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