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絲芙蘭中國裁員,業績承壓或為導火索

2024-09-04財經

(文/解紅娟 編輯/馬媛媛)近日,有媒體報道,在小紅書上有網友爆料稱「絲芙蘭上面的人被幹掉了」,同時po文關鍵詞還出現了今年4月上任的絲芙蘭中國CEO「丁霞」;無獨有偶,針對中國區「二把手」營運部負責人Mars離職的言論也有類似的po文。

就丁霞是否離職一事,觀察者網向絲芙蘭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暫無回復。

公開資訊顯示,丁霞曾在美國時尚零售企業HanesBrands Inc.供職二十年間,她持續推動企業戰略規劃並主理中國市場業務,助其高速發展。2015年,丁霞女士加入全球權威研究機構尼爾森Nielsen,擔任零售研究副總裁一職。2017年,她出任京東商城時尚生活事業群總裁,全力推動包括服裝、鞋履、運動裝、箱包、珠寶等眾多品類的時尚業務。加入絲芙蘭前,丁霞女士擔任耐吉Nike亞太及拉美地區電子商務副總裁一職。

與此同時,絲芙蘭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掀起了一股風波,多位自稱絲芙蘭員工的網友發聲,稱公司正在「裁員」,要求離職員工「主動」簽違紀單、「辭退工齡較長員工」「拒絕支付法定賠償金」等,一時間在網上引發廣泛關註與熱議。

晶捷互動創始人品牌戰略專家陳晶晶認為,對很多大型跨國公司來說,當遇到市場挑戰的時候,透過更換管理層或者裁撤、調整某一業務條線的方式來達到增長預期,或者降低潛在損失都是正常的操作。前段時間IBM關閉中國研發部門,涉及的員工數量更大,但整體輿情相對平穩。

「作為國際知名奢侈品公司LVMH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絲芙蘭的這次裁員風波,明顯是企業在人力管理和危機公關應對上的一次失誤,給企業帶來了難以挽回的聲譽損失,數十年建立起來的高端美妝形象被破壞,更與其多元、包容的文化背道而馳。」陳晶晶說道。

在某種程度上來看,絲芙蘭裁員事件或許與業績承壓有關。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絲芙蘭中國的營收分別為92.64億元、108.77億元、85.47億元和87.64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4.32億元、4.31億元、-1.91億元和-1.41億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絲芙蘭中國在2020年至2023年的營收雖有波動但總體保持穩定,而凈利潤卻從盈利轉為連續兩年虧損。」盤古智庫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瀚指出,這一變化直接反映了公司在成本控制、營運效率及市場競爭中的不足。在營收未能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潤的大幅下滑暴露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嚴重問題。

江瀚表示,絲芙蘭背靠LVMH集團,雖然在品牌合作上擁有天然優勢,能夠引入眾多國際知名品牌,但在當前美妝零售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偏好快速變化的背景下,這一優勢並未能完全轉化為市場勝勢。「國內外美妝品牌層出不窮,市場細分化趨勢明顯,消費者對於個人化、高功能性及永續性的需求日益增長。絲芙蘭雖擁有眾多品牌資源,但在滿足這些新需求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加之市場環境的整體困難,導致業績承壓。」

「另一方面,線上購物平台的興起,尤其是直播電商和社交媒體行銷的蓬勃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方式。」江瀚直言,這種趨勢對於傳統的實體店造成了巨大沖擊。雖然絲芙蘭也嘗試透過線上渠道拓展業務,但在面對諸如天貓、京東等成熟的電商平台以及新興的社交電商平台時,其線上上的競爭力顯得不夠突出。

陳晶晶補充,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很多企業業績承壓,斷臂求生無可厚非,但企業一定要做好裁員的預案,在合法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合情」和「合理」的需求,畢竟企業比個人的抗風險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