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山西銀行新行長李穎耀的考題:成本收入比過高

2024-10-29財經

這家「新生」銀行新任行長官宣。10月28日,山西金融監管局批覆核準李穎耀山西銀行行長的任職資格。李穎耀是山西銀行第二任行長,曾參與另一家合並銀行——山西農商聯合銀行的籌建工作,此次調任山西銀行所面臨的壓力也不小。雖然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山西銀行已實作扭虧為盈,但仍面臨著成本收入比過高的困境。隨著新任行長就任,這家「年輕」的銀行該如何提升盈利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李穎耀出生於1972年10月,在調任山西銀行之前,長期供職於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現山西農商聯合銀行),並參與了2023年山西農商聯合銀行的籌建和開業工作,於2023年10月以山西農商聯合銀行副行長的身份亮相。

「李穎耀之前是山西農商聯合銀行副行長,且在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有豐富的任職經驗,調任山西銀行有助於推動管理升級和資源整合、最佳化業務結構。」金樂函式分析師廖鶴凱說道。

據了解,山西銀行於2021年4月掛牌開業,是以原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為基礎設立的省級法人城商行。李穎耀為山西銀行第二任行長,北京商報記者註意到,在李穎耀調任山西銀行的同期,山西銀行首任行長任凱也已前往山西農商聯合銀行擔任董事長一職。

任凱在任期間,山西銀行資產規模由2021年的不足3000億元,擴充至2024年6月末的3580.57億元;負債規模也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6月末,實作負債總額3339.88億元。但增速相對較慢,資產、負債規模分別較年初增長0.48%、0.17%。

對於資產負債規模增長緩慢的原因,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山西銀行資產、負債增速緩慢,一方面是受區域環境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合並時間不長,仍需處置相關風險,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規模擴張速度。

自2021年成立以來,山西銀行便踏上風險化解、歷史遺留問題處置之路。成立當年因前瞻性消化風險,主動處置歷史遺留問題,年報推遲兩個月釋出的山西銀行交出虧損46.73億元的首年「成績單」。直至次年,發展逐漸步入正軌,實作扭虧為盈,凈利潤為3.93億元。2023年凈利潤進一步提升,至8.32億元。2024年上半年,山西銀行完成中期預算任務,實作凈利潤4.75億元。

業績雖穩步回升,但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山西銀行仍面臨著成本收入比過高的問題。成本收入比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指營業費用加折舊與營業收入之比,根據【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試行)】規定通常不應高於45%。而根據山西銀行年報,2021—2023年該行的成本收入比分別為61.1%、81.53%、80.87%。

對於成本收入比過高的原因,山西銀行曾在2022年年度報告中解釋稱,成本收入比過高是由於該行成立時集中大規模轉讓、回收、核銷不良資產,同時承接了原5家城商行的人員、網點、房產等,資產、收入、成本結構需要逐步調整、最佳化。該指標有待隨信貸資產行銷投放、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等降低。

對此,王紅英指出,在有限資源競爭過程中,銀行行銷費用會隨之增加,同時,山西銀行本身合並時間不長,自身營收也相對有限,導致成本收入比偏高。

北京商報記者就新任行長就任的影響及後續發展規劃采訪山西銀行,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