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電競

久坐黨到底應該買電競椅還是人體工學椅子?

2023-11-10電競

肯定是人體工學椅哇,電競椅只是多了可調節功能,在整體效果上是比不了人體工學椅的,人體工學椅主要是有了腰靠枕靠這些扶持,可以讓久坐的壓力會更小,讓坐姿會更省力一些

這兩天我在收拾搬家,發現我家淘汰率最高的辦公家具竟然是人體工學椅。 從2017年開始到現在,我陸陸續續買了7把不同品牌的椅子,其中4把都是我在選椅子初期非常喜歡,最終放棄的。為什麽我頻繁淘汰還要堅持購買人體工學椅呢?因為我平時居家辦公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年輕的老腰」必須要拯救一下,不然有時候腰酸背痛到無法工作。 而且只有在不斷地選擇和淘汰中,才能發現問題,知道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麽。

買了這麽多把椅子我還發現, 不同椅子給不同的人坐反饋的體驗差別很大,用途不同所需要的功能也不同 ,我自己是比較看重腰背部的貼合度和支撐;但是我那位胯很寬的朋友,就覺得椅子的坐寬和坐深很重要;還有位身高183的朋友會對椅子的高度吹毛求疵;所以說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屁股、腰和背,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什麽樣的椅子是你需要的, 本文的所有知識點都將引導你選擇一把適合自己的人體工學椅。

我深度剖析了自購的7把人體工學椅,並不是只在理論上帶你了解材質、設計邏輯、椅子結構等選購因素,更是從實踐中做了事無巨細的分析,把大家在選購人體工學椅時容易忽略掉的方方面面都總結出來,讓你少走一些彎路,至少我走過的彎路不讓你走,就能省下不少錢,建議大家 點贊+關註 ,特別是年輕的朋友,收藏留著等你腰疼的時候看。

一、選購人體工學椅的四大誤區

1、人體工學椅越貴越好

人體工學椅品牌眾多、型號復雜,動輒大幾千甚至上萬 ,價格混亂、虛高也就罷了。更讓我疑惑的是,「千元以下的人體工學椅不要買」似乎成了消費者的共識,更有甚者,「3000元以下的人體工學椅跟普通座椅無差別」似乎也是一種常態。然後大家在購買人體工學椅的時候,看到以上看似天衣無縫的結論,表示心悅誠服, 自然而然的就陷入了一個誤區:人體工學椅越貴越好!

不可否認,人體工學椅在選材、設計和研發等方面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它的價格比普通座椅高,我們可以理解。 但一味地追求「貴=好」,我只能說你腦子不好使,因為品牌行銷對於椅子價格的影響,遠超你的想象。

我們拿Herman Miller的Aeron人體工學椅舉例,它參演過辛普森大電影、復仇者聯盟、生活大霹靂,而且還被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作為永久藏品,還曾獲得日本MITI頒發的「Good Design Awards」,和中國「Design of the Decade」金獎,它還是歐巴馬和Google及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的欽點辦公專椅,以上,就是這把椅子這麽貴的原因, 品牌價值賦予了Aeron更高的價格,官網售價20000元。

看到這,你還要舍棄千元價位的國內品牌,非要花一兩萬去購買赫曼米勒嗎?而且國產人體工學椅近幾年已經快要把西方吃專利老本的公司卷死了,像勝一、西昊、永藝等品牌,它們不僅在 工藝上不斷精進,還推動材料革新,成本控制和品牌溢價都相對合理 ,把原本奢侈的國外人體工學椅變成了平民化的產品,所以 國內千元級的人體工學椅才是打工人的最優解, 經濟富裕的朋友想買兩萬的赫曼米勒請隨意。

2、人體工學椅能解決所有痛點

很多人認為我們花了大價錢購買人體工學椅,它就應該能夠完美適應所有需求。可遺憾的是,市面上並沒有100%完美的椅子,無論是價格昂貴的國外品牌,還是以亞洲體型數據為參考的國內品牌, 它們在設計人體工學椅的時候,都無法真正解決「千人千腰」的難題。

每個人的體型、身高、體重都不盡相同,因此並不是每把人體工學椅都能給你帶來良好的體驗。 有些椅子可能在設計上更加適合高個子的人,有些椅子可能更適合體重較輕的人,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椅子。

再加上人體工學椅最初是為了緩解久坐的壓力,考慮的是連續久坐人士的需求, 比如股票交易員和腰部受傷的人士,但很多人其實是可以不用連續久坐的,就算程式設計師也能起身走動拉伸,我們不應該把久坐這件事完全交給人體工學椅 ,畢竟讓不會動的椅子去適應動態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課題。

當然這並不是說,人體工學椅不值得投資, 我身邊很多工作內容和椅子牢牢綁在一起的朋友,幾乎都是兩三把人體工學椅換著坐,因為人體工學椅並不是優點締造型的產品,而是痛點消除型的產品。

3、選購時只看外觀不看功能

這是我選人體工學椅的時候踩得第一個坑 。我當時被宜家的一把人體工學椅外觀所吸引,喜歡的不得了,買回家之後發現, 它除了升降功能之外,其他部位均不可調節,而且扶手硬邦邦的,沒坐多久它就被我遺棄,放在角落裏淪為貓爬架。

所以選購人體工學椅的時候要重點看功能性、舒適性和耐用性,而非外觀 ,一張好的人體工學椅是能夠讓使用者保持正確坐姿,並減輕背部和頸部的壓力,這些功能特點都是外觀無法體現的。

4、選購時只看進口品牌

大家對於進口品牌的迷信,連人體工學椅都不能避免,可進口人體工學椅,特別是歐美品牌, 它們的設計是依據白人男性的體型數據,不符合國內人身形特點和辦公系統,所以存在一定的缺點:

  • 無頭枕或頭枕支撐位置錯誤 大多進口人體工學椅早期設計時並不具備頭枕設計,造成頸椎無支撐,無法維持正確S型脊椎曲線; 部份進口人體工學椅後期增加了頭枕配置選項,但頭枕無高度或角度調整,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仍無法獲得正確的頸椎支撐。
  • 椅背無腰高調整 :進口人體工學椅大多采用一體式椅背設計,雖具備一定的生理曲度, 但通常無椅背腰高調整設計,導致腰部支撐效果有限,無法保證脊柱和腰椎間盤得到健康保護。
  • 不易操控 :進口人體工學椅 多數都沒有采用更為便捷的單桿操控設計,操控方式過於復雜難懂,無法輕松完成座高、座深、後仰、後仰彈力和椅背釘選的基本調整。
  • 悶熱不透氣 :進口人體工學椅 大多采用海綿坐墊,透氣性不佳,容易使臀部出現悶汗現象,既無法分區分壓,也無法久坐不悶。
  • 二、我們為什麽需要人體工學椅

    下面這張圖相信大家在很多博主的科普文章中都看到過, 我們不難看出人體腰部的壓力是隨著姿勢的變化而變化的 ,平躺時腰部受力最小,大約為25公斤,但是我們不能躺著辦公;端正坐姿下,腰椎受力約140公斤,腰椎受力大約是平躺狀態的7倍左右,上半身前傾會讓腰椎受力直逼185公斤。而 大多數人工作時的坐姿是俯身前傾或彎腰前傾,這極大的增加了腰椎的負擔。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標準健康坐姿下,人體脊柱呈現S型生理彎曲狀態,這時腹橫肌、背闊肌等肌群均勻發力, 但大部份人的核心肌群力量薄弱,腰背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發力狀態,人很容易累,而且肌肉就是個「大懶蟲」,它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懈怠下來,身體無意識前傾,甚至變成癱坐坐姿。 所以 你想要長時間維持一個標準健康的坐姿,非常非常難。

    然後 脊柱會從健康的」S「形向被壓迫的」C「形轉變,此時由於椎間盤承受的壓力比較大。 長期壓迫椎間盤可能會造成膨出、突出乃至脫出,髓核漏出還會使周圍神經組織發炎腫脹、產生壓迫,導致腰痛。

    想要避免腰痛,維持健康端正的坐姿是第一步, 那如何才能長時間讓腰椎呈現微S型呢?可以找個人在你彎腰、駝背的時候,在你的腰部輕輕推一下,就可以輕松恢復到正確坐姿了,只要這個人不松手,你就不太容易彎腰,而人體工學椅就是時刻幫你推腰的好人。

    人體工學椅的靠背就像一雙手在後面拖住你, 它是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和人體結構設計的座椅,設計本質就是盡量貼合一般人體的自然形態。 而且人體工學椅強調個體適應力和舒適性,旨在提供最佳的脊椎支持、壓力分散和姿勢控制,以減輕久坐帶來的負擔。

    這些座椅通常具備可調節功能, 包括座高、座椅深度、靠背高度和傾斜度等,以滿處個人的需求。這種調節支持使用者做不同姿勢調整,有助於緩解肌肉和骨骼的疲勞,並促進全身血液的順暢。

    綜上所述,一把好的人體工學椅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它可以幫久坐辦公的人群預防頸椎和腰椎的問題,坐姿曲線也被慢慢糾正,潛移默化的讓腰健康起來。

    三、如何選購一把適合自己的人體工學椅?

    一把合格的人體工學椅一般會由以下幾部份組成:頭枕、椅背、腰靠、扶手、坐面、底盤、氣壓棒、五星腳盤、腳輪、腳托等, 接下來我就從頭到腳跟大家詳細講解如何選購人體工學椅吧!

    1、關註基礎部件的安全性

    氣壓棒、五星腳盤、底盤和腳輪綜合起來,為人體工學椅提供基礎支撐, 影響人體工學椅的耐用性,保障人體工學椅的安全性,並實作「就坐」的基礎功能,對實際舒適體驗起不到關鍵作用。

    a)氣壓棒

    人體工學椅的氣壓棒是連線座椅和底盤的唯一部件,可以說是整個座椅的支撐核心。 它是透過調節氣壓使得氣缸內的活塞桿上下運動支配人體工學椅升降。 開啟閥門,氣缸與氣瓶連線,釋放壓力,使得氣缸得以上下調節,關閉閥門時,氣缸瓦斯由於氣壓而鎖死。

    氣壓棒的外號叫「菊又驚」, 早些年出現過氣壓棒爆炸的恐怖情況,而氣壓棒破裂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 氣壓棒內灌裝的是惰性瓦斯,如果瓦斯純度不夠,或者混入了其他物質,在高溫環境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爆炸, 一般而言,氮氣純度達到90%以上時,可以保證安全。
  • 氣壓棒本身的材質和做工和品質不過關, 當氣壓棒的管壁過薄時,長時間使用極易產生老化,也可能引發爆炸
  • 劣質產品或者不良商家,做工粗糙,封口密封不實,導致瓦斯泄漏,雖然不會引起爆炸,但會讓活動功能失效。
  • 所以氣壓棒的等級是重要概念, 市面上的氣壓棒分為四個等級,等級越高,管壁越厚,品質越好,承重越強,當然成本也更高 。等級資訊一般會鋼印在棒體上,是判斷氣壓棒品質的關鍵指標。

    再科普一下氣壓棒的世界八項認證,分別是:ISO9001國際品質認證體系、BIFMA美國家具協會認證、ANSI美國國家標準學會認證、TUV德國元器件產品安全認證標誌、LGA德國技術監督單位認證、DIN德國工業標準、EN歐洲標準、SGS通標標準技術認證, 其中SGS、TUV、BIFMA是常見的認證體系。

    選購建議

    優先選擇經過SGS、TUV、BIFMA認證的氣壓桿;氣壓棒等級的話,四級>三級>二級;或者可以直接選擇三弘、KGS、協強等品牌的氣壓棒

    正規廠家生產的品質合格的氣壓棒都會在棒體上打上資質鋼印,如果氣壓棒上沒有任何資質鋼印的話,請直接Pass掉。 不過氣壓棒爆炸的現象幾乎都是在幾年前劣質座椅上出現的,現在的人體工學椅無需太過擔憂。

    b)底盤

    底盤是人體工學椅最有技術含量的部份,在行業的公認常識裏底盤研發的難度系數極大,它是整把椅子的「心臟」, 集合了整把椅子調劑樞紐、後仰角度控制、聯動支撐力度控制等功能於一體,能夠讓椅背更好適應人體脊椎曲線和各種坐姿所需動態支撐的關鍵。

    底盤按照結構可以分為 單扭簧底盤、單壓簧底盤、雙壓簧底盤、雙玻纖彈片底盤。

    單扭簧底盤 :這種底盤用在人體工學椅的啟蒙時期,底盤帶來了升降和釘選的可調節,後仰和正坐全靠自己的腹肌力量,大都套用各品牌的早期產品中。

    單壓簧底盤 :底盤彈簧壓縮發生形變的行程太短,後仰阻力不足,前半段比較輕松,後半段比較費力,體重較輕的人通常難「壓下去」, 像海沃氏Fern、高田蝴蝶等配備的就是單壓簧底盤。

    雙壓簧底盤 :相比單壓簧底盤,該底盤多了一根彈簧輔助控制力量,有效改善後仰阻力不均勻的問題,雖然無法徹底解決,但體驗明顯更好,多調節整合同一個操控桿,不能隨意掌控。

    雙玻纖彈片底盤 :又叫玻纖底盤,它是用一層層玻璃纖維壓成的彈片來取代傳統的彈簧,椅背後仰引起的彎曲形變在整個形變行程中占比較小, 所以椅背後仰的阻力比較均勻。由於雙玻纖底盤後仰角度每增加1°,玻纖彈片的研發難度系數成倍增長,所以采用玻纖底盤的廠家比較少,比如赫曼米勒、西昊等。

    還有一個西昊自主研發的大仰角太空底盤, 號稱人體工學椅的第六代底盤,擁有結構與材料的雙重技術創新加持,其實本質上還是雙玻纖彈片底盤。

    選購建議:雙玻纖彈片底盤>雙壓簧底盤>單壓簧底盤>單扭簧底盤 。大多數中低端人體工學椅采用公用樣版設計的單扭簧或單壓簧底盤;比較好的是雙彈簧底盤,更優秀的是雙玻纖彈片底盤。

    底盤按照操控方式又可以分為線控底盤和桿控底盤兩種型別。 桿控比較麻煩,線控比桿控更便利、省心、科學 ,以撥片的設計透過線纜向底盤傳導壓桿,讓座椅做出相應的調節,所以 優先選擇線控底盤

    底盤的材質也需要了解一下,選擇防爆等級高的, 碳纖維>鋁合金>鋼>鐵>普通塑膠 。高強度的地盤可以緩沖傷害,為嬌嫩的菊花增加一道保險,即使氣壓桿發生意外爆炸,也只會被炸起彈傷,提升安全系數。

    另外, 椅背聯動的底盤,可以實作椅背、椅座同步傾仰,巧妙的解決後仰時,身體滑動造成的腰背頂不到腰椎,坐墊前沿翹起來頂壓大腿的問題。 還有自載重後仰底盤,可根據人的體型,自動調整到適合的彈性。

    c)五星腳盤

    人體工學椅的椅腳通常是五星結構,它可以 提高人體工學椅的穩定性和承重能力,使椅子更加堅固和安全 ,同時更好的適應人體曲線和重量分布, 防止座椅遺失平衡導致摔倒。五星腳盤主要有鋼、鋁合金、尼龍纖維三種材質可以選擇。

  • 鋁合金 :一次鑄造成型,剛性強、承重力高,耐用性最好,然後經過打磨和拋光,最終變得光滑,外觀也比較好看,因工藝精度成本等原因,價格會貴一些。
  • 尼龍 :采用尼龍塑膠,強度比普通塑膠大,可塑性強耐成本可控,不易劃傷地面。
  • 鋼制 :碳鐵合金材料混合而成,硬度高,且內建金屬色,表面有電鍍層,且更具美觀度。
  • 不過,就算是同一種材質,也會因為品質和用量的不同,產生品質上的差別,比如承重能力、耐磨能力和使用壽命等等。 根據成本排序,鋁合金腳>鋼制腳>尼龍腳, 售價大幾千的椅子往往用的都是鋁合金腳,而價格實惠的椅子用的是尼龍腳。

    椅腳強度除了跟材質有關之外,還跟結構脫不了關系, 很多高承重的升降椅椅腳會在內萊恩置加強筋,對於大體重的人來說會更安全。

    選購建議:直徑建議選擇60cm以上的,直徑越大,面積越大,承重力也就越好 ,這樣無論坐在前端還是後面,前傾後仰都不會翻轉, 其次喜歡亮面材質的選鋁合金腳或鋼制腳 ;體重較重的選鋁合金腳,南方濕熱環境選鋁合金腳,家裏有小朋友的選尼龍腳。

    d)腳輪

    人體工學椅最容易壞的部位大概就是腳輪了,它與五星腳搭配,因為有它,我們能夠隨意移動椅子且毫不費力, 目前市面上的人體工學椅腳輪都能滿足萬向推拉和靜音的需求。它的主流材質是尼龍和PU輪,而PU材質更適合在木地板上使用。

    2、關註核心部件的可調節性

    人體工學椅的可調節性決定了使用者使用體驗、以及椅子檔次,同時彰顯各品牌的技術實力。人體工學椅的可調節性越豐富,對身體的相容程度也就越高,坐上去也就會更貼合、更舒適。 可調節的功能有很多,比如頭枕高度、座椅高度、座椅深度、扶手高度、扶手角度、靠背角度等等,這些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坐姿,減少身體的疲勞和不適感。

    a)扶手調節

    人體工學椅的扶手對我們來說,它是我們落座時的依靠,也是我們起身時的支撐 。而且扶手最好是可以多維度調節的,角度、高度、深度、寬度,從而為使用者提供最適宜的肘部支撐,保持肩膀放松狀態。

    但扶手的高度要控制好,只有 將扶手高度調整到與桌面近似的高度,使肘部彎曲約90°,才能減輕頸部和肩部的壓力,防止肌肉緊張 ,而扶手高度太高,人容易聳肩;扶手高度太低,平放手臂是就要彎腰。

    扶手高度一般取坐墊有效厚度以上20-30cm,根據人體的特點,扶手的最佳高度=鍵盤高度-椅子高度,範圍在20-25cm,且扶手前端應稍微升高一些,如下圖所示,鍵盤高度65cm-椅子高度43cm=22cm最佳扶手高度。

    為了避免雙臂張開或緊貼身體而坐,扶手之間的距離已經與肩膀的寬度相對應。

    扶手除了高度調節之外,還要有角度調節,否則變換坐姿的時候,手臂容易懸空,市面上的扶手,基本有如下幾種調節方式:

  • 2D扶手 :支持上下和前後調整;
  • 3D扶手 :支持上下和前後調整,以及旋轉角度;
  • 4D扶手 :支持上下、前後、旋轉和左右調節。
  • 6D扶手 :在4D的基礎上,傾斜角度更多,支持聯動後仰調整,手臂更多姿勢的協同。
  • 選購建議:6D>4D>3D>2D,維度越多,其效果更好,優先選擇6D ,玩手機遊戲時可以上翹調整,滿足不同場景不同坐姿的使用需求。

    b)椅背和腰靠調節

    毫不誇張的說,椅背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把人體工學椅坐著到底舒不舒服,從頭到尾,我們的脊椎有4個彎曲的地方,分別是頸、胸、腰和骶,其中頭枕負責頸部,而其他的支撐則都依靠椅背。

    我們首先需要 椅背能整體上下調節的,上下高度調節的檔位越多越好,更精細化的變化,才能適應不同的身高。

    再來看一下椅背的結構和外觀,大致可分為 腰背一體的單背椅、腰背分離的雙背椅、三段或多片式多背椅, 其中雙背椅設計又 分為上下雙背、肺形雙背,三背設計也分為三段式分區、品字形分區。

    很多品牌認為一體式靠背很難做到腰部、後背、骶位的支撐,所以才創新了分區設計的椅背, 但不管是雙背還是三背,不同模組各司其職,單獨做一個腰靠,這樣就有腰部和骶位的支撐了,骶骨支撐的椅子,不會壓迫腰椎,有利於維持脊椎的健康形態。 可國外很多高端人體工學椅,比如赫曼米勒基本都是單背。

    目前, 一體式和分區設計的椅背到底哪個好,並沒有嚴謹的科學依據,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腰部、後背、骶位提供合理的支撐 。所以人體工學椅結構的選擇,根據大家的喜歡去選即可。

    既然說到腰靠了,我們正好說說腰靠的位置,就算是同樣身高的兩個人,他倆的身材比例也不一樣, 所以腰的位置也不同,正確的腰靠位置應調整至第三、四、五節腰脊椎骨的位置, 這就要求 腰靠可單獨上下或者前後調節,最好是可以自適應調節 ,它能根據坐姿的變化去追腰,進而適應更多的使用習慣和腰部曲線,隨時給腰部提供支撐,防止腰部落空。

    接下來就是後仰角度,這個功能幾乎所有的人體工學椅都有,它並不只是為了讓大家躺著玩遊戲或者午休,更是為了讓使用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舒適坐姿。前面提到過把腰背挺直的坐姿很難堅持、前傾的坐姿腰椎壓力最大,而 最佳坐姿是微後仰,靠背角度在110°之間 ,人體脊柱形態接近於自然彎曲的形態,此時腰背受力較小。

    從人體工學的角度,建議大家選擇椅背角度調節至少在110°、腰靠可上下前後調節、椅背上下升降的人體工學椅, 椅背和腰背的調節不僅能夠幫助保持軀幹脊柱的穩定,而且還能輔助輕微後傾讓腰部處於中立位,這樣的坐姿才是輕松、符合人性的。

    而椅背的外觀設計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如果椅背設計足夠好,帶給使用者的貼合感是非常均勻的,分攤壓力的同時,還能引導你的坐姿更貼近生理曲度, 我們拿Embody舉例,它的椅背類似魚鱗、枝杈的活動快,能貼合不同身形,成本很高。

    c)頭枕調節

    前面剛說到,頭枕對應頸椎的支撐,防止後頸持續緊張和僵硬,減輕肩部、頸部的疲勞、壓力。 它應該要支持上下升降以及前後角度可調,即3D調節,方便適應不同的坐姿。

    頭枕的前後位置和形狀同樣重要 ,頭枕的位置最好在脖子和後腦勺附近,托住頸椎,但如果頭枕太過突出,使用者靠上去容易出現肩膀後背落空的的狀況,如果頭枕太過扁平,顯然就支撐不到脖子了。

    d)座高調節

    舒適的坐姿是大腿保持在水平位置,雙腳支撐在地板上。為了防止大腿前部膝蓋承受太大的壓力,座高對人的舒適度影響最為重要。而座高指座面中軸線前部最高點到地面的距離。

    選購建議:人體工學椅座高調節範圍在450-550mm之間 ,座高=小腿腘窩高+鞋跟高-適當余量,(其中,一般鞋跟高為25~35mm,余量取10~20mm)。坐面前緣應比人體膝窩高度低30-50mm,且做成半徑為25-50mm的弧度,坐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e)座深調節

    座椅的進深決定了大腿會不會舒服, 如果座椅太長,可能會擠到你的膝蓋,讓大腿小腿沒有辦法90°彎曲,甚至阻礙腿部的血液迴圈;如果太短的話,大腿又會缺少支撐。

    對於身材比較適中的朋友來說,其實很少需要座深調節,但如果你身材特別高大或者特別較小,就需要一款支持座深調節的人體工學椅了。

    3、附加功能元件

    a)坐墊

    不同材質的坐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椅子的坐感, 椅子坐墊大致可分為網布、海綿和復合材質三大類。

    海綿坐墊】

    海綿坐墊的彈性好,但不同海綿材質也存在較大的坐感差異。 中低端人體座椅采用的是填充海綿,是由好幾層低端海綿堆疊而成,實際坐感比較硬,久坐容易出現凹陷變形,比如西昊M76。中高端人體工學椅采用高密度海綿,能為大體重使用者提供相對柔軟的坐感支撐,但是,由於其支撐性偏弱,無法在久坐的過程中保持穩定坐姿,如岡村Sylphy。

    而且海綿坐墊無法及時散熱,久坐容易出現悶汗現象,尤其在天氣較熱的季節,坐感悶熱情況尤為明顯; 汗水浸濕坐墊,容易滋生蟎蟲與細菌,不利於人體皮膚健康,清理難度比較大 ;海綿可能無法為骨盆提供合理而穩定的支撐力,久坐容易使臀部肌肉疲勞,無法滿足久坐的健康需求。

    網布坐墊】

    相對於海綿坐墊,網布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可以促進空氣流通,減少久坐時產生的汗水和不適感; 網布質感柔軟且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提供更好的坐感和支撐力,減輕久坐帶來的疲勞和壓力。它還能實作分區分壓,將坐墊劃分為多種支撐力大小的橫向承托區域,均勻釋放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的壓力。

    網布材質相對於其他材料更容易清潔, 可以使用濕布擦拭或吸塵器清潔,不給細菌、蟎蟲滋生的機會;網布耐磨、耐褪色,耐汙染,可保持較長時間的外觀美觀和使用壽命。 較高的強度和彈性可以抵禦一定的壓力和拉力,能夠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支撐和舒適。但是對大體重的人來說可能會擠壓大腿導致血液不流通和紅腫。

    不同檔次的網布也千差萬別, 美國Matrex網布是全世界最貴,品質最好的辦公椅網布,其次是南韓Wintex,它們都透過10萬次強力沖擊,不易變形。

    復合材質】

    價格較貴、選擇也較少,比如Herman Miller的Embody、Steel Case的Karman都是復合材質的座面。因為制作工藝有點復雜, 目前在國產椅子中還不常見,不差錢的朋友可以買。

    選購建議:網布坐墊>復合材質坐墊>海綿坐墊。如果預算有限的朋友,也可以選擇海綿坐墊, 缺點就是整個座面沒那麽容易兜住人體,坐著坐著坐姿就會變形。

    b)腳托

    腳托是午休必備,如果你只是拿人體工學椅用來辦公,不需要躺著玩遊戲或者休息,那麽可以不要腳托。腳托又分為折疊式和抽拉式,折疊式比較短,對於高個人群不太友好, 抽拉式比較長,能夠把小腿完全承托,滿足不同身高的午睡需求。

    4、看使用者的身高體型

    好用的人體工學椅組成部份是可以調節的 ,判斷適不適合自己要考慮、座高、椅背和坐墊尺寸,椅背寬度對應肩寬,椅背高度對應背高:

    160cm<身高<170cm,選擇座高抵禦45cm,整體高度110cm左右的椅子;

    170cm<身高<190cm,選擇座高50cm左右,整體高度125cm左右的椅子。

    那麽問題來了,160cm以下的小個子女生就買到不到適合自己的人體工學椅了嗎?可以是可以,但很難。

    雖然不管什麽型號的人體工學椅都能坐, 但如果椅子本身比較大的話,那腰部、肩部等關鍵部位很可能支撐不到位。特別是座深座寬都比較大的椅子,小個子女生無法維持舒適健康坐姿,如果靠前坐,腰部就會落空,如果靠後坐,腳就會離地,時間久了容易腰酸背痛,人體工學椅就淪為普通椅子了。

    而且人體工學椅扶手之間的寬度,大都延續了白人男性的身體數據, 為了保證肩寬和髖寬比較大的使用者輕松落座,通常設計的比較寬,很難調整到適應小個子女生的肩寬/肘寬。

    檢索全網,我只是找到了三款真正適合小個子女生的人體工學椅: Herman Miller Aeron Size A、Herman Miller Embody、Hag騎馬椅小號。

    雖然西昊Vito S、有譜Fly mini、戀樹F08升級版,都宣傳自己適合小個子女生, 但西昊Vito S實際使用體驗和做工比較差;有譜Fly mini座高在42cm以上,對於155cm的女生有點高;戀樹F08升級版頭枕不貼合小個子女生,所以不做推薦。

    四、高價效比且實用的人體工學椅推薦

    勝一勝逸人體工學椅

    推薦理由

    首先是它的外觀,顏值很高,有黑色和銀白色兩種配色,它的高彈杜邦網布網布也很親膚透氣,看起來也很輕盈。就算是夏季久坐,也不會悶熱粘膚。

    在坐感上,比較直接的感受就是它很穩,椅背支架和椅腳均為全鋁合金材質,用料講究,坐墊靠枕都可以根據身高坐姿自行調整,無論是坐著還是後仰,身體重心都能很好分散,放松全身的肌肉,坐起來就很舒服。

    靠背支持3檔調節,可以在工作模式和午休模式中來回切換,午休起來再也不會腰痛,它的彈性腰枕能夠均勻承托臀部、腿部和腰部的壓力,保護腰椎健康非常到位,比較喜歡的是它可以調節彈力,後仰和起身時都能用適合自己的回彈力來借力,手柄旋鈕在順手的位置,能自由調節各個模組。

    客製高彈杜邦網布,分區支撐,不會太局限坐姿,坐深或坐淺甚至盤著腿坐,它都能很好地貼合腰部,對於經常久坐上班的我來說,也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腰椎壓力。

    扶手支持4D調節,可以靈活調節高度和角度,這樣無論是工作時用滑鼠,半躺時看書或自然搭手,手臂或手肘都能找到合適的支撐點,很貼心的設計了。

    西昊M57

    推薦理由 :它能在功能、外觀、品質、舒適度、支撐性、適配度等方面都表現良好,可以說是六邊形戰士。一體式仿生椅背,沒有分體式的錯落感,落座後腰背無空隙,實作貼合支撐,讓脊椎保持健康形態。前沿曲面設計的坐墊,舒適貼合不壓腿,時刻保持血液暢通,避免久坐腿麻。上下、前後四維調節,給與腰部頸椎支撐,釋放腰椎壓力,不同身高體型都舒適。背框包網布,邊緣不破洞,高分子材料和油脂滌綸編織而成,觸感柔軟爽滑,不悶汗,易清潔。

    永藝撐腰XY椅

    推薦理由 :創新XY雙背聯動結構,X型動態四軸大背撐強力承托,動態適應在折騰也不怕;Y型分體精細調節單片,分區支撐胸椎、腰椎、尾椎,再長時間久坐屁股也舒適,它能真正對人體脊椎形成動態貼合,和動態支撐力輸出。智慧體重感知線控底盤,自動判斷後仰傾斜力度和振幅,一體線操控,簡易穩定,操控便捷;135°四擋調節後背,工作休閑兩不誤。3D膚感扶手,隨心調節自己喜歡的舒適位置。座墊後傾弧度,貼合臀部結構,網面設計,透氣不悶汗,幹凈易打理。

    網易嚴選星艦椅

    推薦理由 :腰背采用獨一無二的手工噴繪,宇宙黑、夜空藍、星光白三種星空色隨意挑選,搭載鋁鎂合金航天材料,顏值與實力並存。外掛式3D懸浮腰靠,怎麽扭都給你強有力的腰部支撐,減少椎間受力,降低久坐疲憊感,4檔高度升降調節,適應多種升高,動態捕捉腰高變化,後仰時,腰靠浮動調整維持舒適的腰部支撐。40cm助推式加寬頭枕,給頸椎更多自由空間,左轉右轉不受限。全包裹座面受力更均勻,脊椎更放松。135°大仰角,愜意享受甜美的午覺。

    京東京造Master

    推薦理由:6維度動態自適應腰背,可透過握桿來調整腰靠托腰模式,動態追腰或固定撐腰,滿足各種坐姿及不同體型人群對腰部承托的需求。5檔椅背升降調節,伸縮自如,能寶珠找到最舒適的腰背部支撐位置,帶來更好的就座體驗。5D多維調節扶手,創新180°反向翻轉,後仰時手肘也能精準承托。3D懸臂頭枕,大振幅增加頭枕適配範圍。杜邦科技網絲,親膚貼合,支撐力有效提升,緩解久坐壓迫感。5cm座深滑動調節,找到更舒適的臀腿距離。重力感應座墊,坐享自適應快感。

    保友辦公家具金豪b 2代

    推薦理由 :腰背分離,結合全脊椎支撐結構,實作10個不同張力的橫向與縱向區域均勻承托不同坐姿及久坐產生的壓力。新升級第三代Quantum科技布面料,雙向彈力編織技術,支撐力提升30%,有效減輕久坐壓迫感。6Z雙控彈性腰枕,滿足各種坐姿及不同體型人群對腰部支撐力度的需求。仿生腰背分離設計,支持6檔升降調節,找準腰背支撐位,讓背有靠、不壓腎、不頂肩。自載重底盤,根據使用者體重,自動調節椅背後仰彈力,起身不費力,後仰也絲滑。138°大角度後仰,大振幅減少腹部受迫壓力,後躺更舒心。

    有譜蝴蝶

    推薦理由 :APAS系統,智慧坐姿適應,不管怎麽動,椅子始終緊貼背部、腰部、臀部、減少脊柱和坐骨神經壓力,坐多久都舒適自如。後仰時,坐墊同時前滑,角度可達160度。160°後仰,安全舒適不擡腿,腰背緊密貼合。6向曲面頭枕,3個活動點,完美適配不同身高體型。0.38秒極速操控體驗,無需彎腰。蝴蝶仿生造型,來自海倫娜閃蝶的美學靈感,依托生物學改造,適合人體背部結構,蝴蝶尾翼定點支撐後仰穩定,平躺更可靠。一體單背,緊致貼合1-5段脊椎,更好貼合腰部。

    赫曼米勒Aeron

    推薦理由 :腰部和骶骨雙支撐,後仰力度十分均勻,無論大小體重,一次調節之後,後仰都能感受到線性的支撐感。8Z Pellicle技術,久坐8小時透氣自在,分區支撐分散壓力。三檔釘選傾仰系統,支持5°伏案作業、115°後靠放松、125°休息小憩,安全的雙層氣壓棒,獲得SGS與德國TUV認證,拒絕安全隱患。值得一提是這款座椅有小中大三個型號可以選擇,滿足不同身高體重的需求。多功能4D可調節扶手,改變坐姿不會出現肘部落空,帶給使用者前所未有的座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