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電競

毛主席死後,張國燾說了什麽?

2023-11-08電競

1976年9月9日下午,全國人民透過電台收到了一條沈重的訊息:

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這註定是悲痛的一年。人們仿佛一下被抽掉了主心骨,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是好,更有許多人當場痛哭。

有不少國外民眾,也紛紛用自己的方式,為這位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獻上哀悼。

遠在加拿大、因半身癱瘓躺進養老院的張國燾,也第一時間得知了這一訊息。面對外國記者的采訪時,這個毛主席的「老對頭」只是一臉平靜,緩緩地說出了10個字。

張國燾究竟有著什麽樣的身份?他做過什麽事,此時又說了什麽呢?

1897年11月26日,張國燾出生在江西萍鄉。他家境十分優越,從小就被送進私塾讀書,1916年考進北京大學,成為一名理工預科生,三年後從預科畢業轉入本科。

在就讀本科期間,受到各種進步思潮的影響,他成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參加了五四運動,成為當時北京大學的學生領袖之一,還曾因在市區公開演講遭到逮捕。

張國燾沒有讀完本科。轉入本科一年後,他就跟隨李大釗參與到共產主義小組活動之中。

不可否認,富裕的家庭為他提供了豐厚的經濟保障,使他能夠進入高等學府就讀,但這樣的家境也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

由於他從小生活在富足之中,身邊人在什麽事情上都順著他,從沒經歷過生活的苦難,因此他的性格中缺乏堅定和毅力。

再加上他未曾深入了解過基層民眾的生活,對人民缺乏同理心,這也使他形成了偏執的性格觀念,在人際交往中有很多不足。

他從小就有著強烈的競爭欲望,好勝心極強,又有些剛愎自用,很難接納與他不一樣的觀點。

他的這些性格特質在他後來的人生道路上頻頻顯現。

在中共成立之前,張國燾就在李大釗的介紹下,與毛主席見了面。

當時的毛主席還在圖書館工作。李大釗帶張國燾來到北京大學圖書館,介紹兩人相識。

心高氣傲的張國燾當時並沒有把毛主席放在眼裏——在他看來,此人只是個圖書管理員,見識、學識都不如他,根本沒有結交的必要。所以,面對毛主席的熱情問好,張國燾只是露出一個禮貌性的微笑,便轉過頭與李大釗交談起來。

此時的他怎麽也想不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圖書管理員,未來將會取得比他大得多的成就。

五四運動爆發之後,張國燾每天四處奔走,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領導學生們演講、散發傳單。「張國燾」這個名字,逐漸在共產主義者中傳播開來。

張國燾的這份愛國熱情,和他的出眾表現,使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更加信任和重視他,他在組織中的名望和地位也隨之提升。

同一時期,為了支持和宣傳北京的運動,遠在湖南的毛主席也參與舉辦了各種大型活動。

兩人都為五四運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1920年,張國燾參與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的創始人之一,其後也在中共的成長和開發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一年後,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李大釗由於工作繁重無法出席,便由張國燾作為主持人前來參加會議。

在這裏,張國燾與身為湖南代表的毛主席再次相遇了。

之前在北京大學的第一次見面,張國燾幾乎將毛主席當成了空氣,全程無視他的存在;這一次,張國燾卻主動上前打招呼,之後甚至和毛主席一同探討建黨的事宜。

對於毛主席和張國燾來講,親身參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大會,都是他們記憶中無比珍貴的歷程,他們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事件的發生。

然而,在兩年後的中共三大上,他們的地位有了明顯的變化。

會議中,張國燾公開反對與國民黨合作,這讓他被批判左傾。

1924年5月11日,張國燾和他的新婚妻子楊子烈遭到政府逮捕,在敵人的嚴刑逼供下,張國燾承受不住壓力,供出了一份共產黨人的名單,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李大釗的名字。

作為將張國燾帶入共產主義道路的領路人,李大釗堪稱是張國燾的恩師——張國燾自己也曾這樣說過。但是,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張國燾沒有堅持多久就將李大釗供了出去,這種行為實在令人不齒。

而這件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不為人知,直到建國後,北洋政府的警察廳檔案解密,這才真相大白。

在檔案的記錄中,張國燾向敵人供出了一長串名單,其中不只有李大釗,還包括當時北京的全體共產黨員,以及全國鐵路系統黨員。

也許是張國燾的這次招供在背後起了作用,1927年,李大釗被敵人殺害。至此,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是張國燾間接殺害了李大釗。

被關押五個多月後,張國燾夫婦被釋放,回到中共中央繼續擔任重要職務。

張國燾遭遇事業的低潮,而毛主席卻因為成功開展農民運動,受到了組織的認可和高度重視,隱隱有蓋過張國燾的勢頭。

盡管張國燾並沒有表現出什麽特別大的反應,但他此時也已經開始正視毛主席,將他視作對手。這次會議過後,張國燾的工作方式也產生了很大的轉變,他日益看重功名和利益。

從兩人最初的起點來說,張國燾其實有著巨大的優勢,但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打敗」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那過於膨脹的野心和對權力的欲望。

盡管毛主席沒有張國燾那樣富足的家境和廣博的學識,但他始終堅定地為黨的事業努力工作,紮實地推進革命隊伍的壯大。他接下來的工作,包括在各地的考察,發起農民運動,都是以人民的福祉為出發點。

這樣的工作態度也逐漸贏得了中央以及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的贊賞,他逐漸融入了中央的核心圈子。

1927年,國共革命遭到了蔣介石和汪精衛的連番背叛,同時,陳獨秀由於一直在國共合作中堅持錯誤方向,也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1928年,張國燾前去會見隱居中的陳獨秀,兩人談話中,張國燾試探性地提出一個建議:他想要另行組建一個工農黨。不難看出,此時的張國燾就隱約產生了脫離中國共產黨的想法。對權力的追求已經使他忘記初心,他只想組建一個聽命於他的勢力,至於這支勢力是否抱有共產主義理想、是否以人民為本,張國燾並不在乎。而陳獨秀對此保持著慎重的態度,沒有表示贊同,張國燾也就放棄了這個計劃。

三年後,張國燾被派遣到鄂豫皖蘇區工作。在這一時期,他那偏執的本性完全暴露出來,展現出猙獰的一面。

當時,張國燾與當地的原部隊領導因理念不合發生矛盾。張國燾主張部隊進攻安慶,直接威脅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部隊的政治委員卻對他的這一策略表示反對,改為南下。張國燾心中強烈不滿,他幹脆直接撤了對方的職務,由與自己同時被派來主持工作的陳昌浩接任。

此時,國民黨趁機派人前去挑撥離間,造成蘇區有人暗中與國民黨聯系的假象。張國燾果然被蒙蔽,當場下達命令,讓部隊立即從戰場撤出,隨即逮捕了那幾個「與國民黨聯系」的「叛徒」。

隨即,一場大規模的清洗開始了。

據統計,在張國燾發起的這次肅反運動中,有高達2500人被殺害。

此等喪心病狂的所作所為,引起了黨內的強烈反感,蘇區也因此陷入了動蕩。張國燾在黨內的名望頓時一落千丈。

而他這麽做,並非是為了更高效地為人民服務,更不是出於對革命的擁護之心,完全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權力的癡迷。

這次大革命的失敗給組織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也推動了黨內做出一系列調整。

1935年6月,張國燾和毛主席各內建領紅四軍和紅一軍,在四川會師。一碰上面,張國燾第一句話就是問紅一軍有多少物資和兵力。

得知當時紅一軍經過前一階段的長征,只剩不到三萬人,物資也所剩不多時,領導著接近八萬人的紅四軍的張國燾,當即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現在有足夠的實力,讓自己成為這次行動的領導者。

於是在6月26日的兩河口會議上,眾人正在商討接下來該將哪裏選作新的革命根據地,張國燾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想讓部隊南下。

然而,中共中央卻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是堅持北上。

一意孤行的張國燾看著會議上的其他人,越發執拗的他幾乎將眾人的反對看做是針對自己,他已經聽不進去他人對「南下」和「北上」的利弊分析,只想讓所有人聽自己號令。

最終,因為意見始終得不到統一,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分裂,毛主席等人率領紅一方面軍和中央機關等組成的中央縱隊北上,而張國燾則獨自率領四方面軍第二次過雪山草地向南進發。

即便如此,張國燾也沒有放棄自己的野心,那股對權力的癡迷反而愈演愈烈,甚至驅使著他繼續爭權奪利,而最令他不滿的人,就是毛主席。這些年間,那個看似不起眼的圖書管理員在組織中的名望不斷增長,到了超越他的地步——要知道,當初張國燾還很是看不起他!現在他感到自己的權力受到了威脅,心中越發焦慮。在這種情況下,人總是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張國燾率領紅四軍南下,期間由於各種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指揮不力——短短三個月時間,他的隊伍便只剩下不到四萬人。

面對這樣的大失敗,張國燾惱羞成怒。火上澆油的是,另一邊率領紅一軍北上的毛主席一到陜北,就傳來了大捷的訊息。

一時間,張國燾的能力遭到手下人的嚴重質疑,眾人的怨氣越來越明顯,張國燾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

氣急敗壞之下,張國燾心中脫離中國共產黨的念頭越來越難以忽視,他甚至開始計劃加入國民黨。

1937年,在國共兩黨的一次會談中,蔣介石提出:以後每年的清明節,國共兩黨都派出代表,共同前去祭拜黃帝陵。考慮到當時國共剛決定一致抗日不久,中國共產黨對此沒有異議。

而這對張國燾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1938年,張國燾主動要求由自己前去參與黃帝陵祭掃。

然而祭掃儀式一結束,張國燾便幾步跨上國民黨的轎車,趁中國共產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一溜煙地開走了。

張國燾的出逃十分匆忙,他甚至將家人都遺棄在了延安。

有著寬廣胸襟的毛主席並沒有為難他的家人,甚至允許他們離開延安。

但是,這樣往往都沒有好的結局。

張國燾初期的生活相當舒適。為了讓更多中國共產黨人被吸引,從而效仿他前來投靠,國民黨給了他相當優厚的生活,讓他住進洋樓,享受各種美食。

但是蔣介石從未打算賦予他實權或者提拔他,而是讓他去做情報工作。張國燾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最終毫無成效,於是當他提供完所有他所知道的情報後,蔣介石便認定此人已經沒有價值,最終拋棄了他。

國民黨戰敗退守台灣時,蔣介石制定的撤退名單上甚至沒有張國燾的名字。

張國燾心裏很清楚,如果留在大陸,身為出逃者的他必定沒有好下場,於是他帶著家人厚著臉皮來到台灣,最後又因為無法忍受周圍人的蔑視,輾轉來到了加拿大。

時間來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記者前來張國燾所在的養老院,向他提出一個問題:

「請問張先生,您對毛有什麽看法?」

張國燾平靜地說:

「屬於我們的時代過去了。」

1979年的寒冬中,張國燾身患中風、半身不遂,最終在養老院內獨自走完了生命的旅途。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多倫多。

自從他決定與他人背道而馳時,他就已經無路可退。

他的貧困和孤獨的死亡,只能說是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