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智慧化趨勢的持續推進,新老造車勢力搶灘布局智慧汽車發展。傳統的CHUD和WHUD已經無法滿足智慧座艙與ADAS功能的展示和互動需求,兼具實用性和科技感、且能為使用者打造沈浸式體驗的AR HUD成為各大主機廠關註焦點。
除全新一代奔馳S級外,紅旗E-HS9、大眾ID.4、奧迪Q4 e-tron,長城WEY 摩卡、現代艾尼氪5、北京汽車「魔術方塊」等配備AR HUD的量產車型也先後亮相。近期,華為正式釋出AITO品牌首款車型問界M5,同樣搭配了AR HUD功能。可以預見,AR HUD作為未來智慧座艙的重要組成部份,將迎來一輪量產爆發潮。
緣起:
現行人車互動模式的不合理性
近些年來,中控大屏取代物理按鍵成為車載互動的核心視窗。但是,現行車機系統及操作邏輯參照移動端開發經驗進行改良,導致市場上很多車機系統的互動邏輯並不科學。
移動端互動基於沈浸式操作,大量的套用直接展現在一小塊電容觸控螢幕上。而車機系統不一樣,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大部份註意力都會聚焦在駕駛行為上,僅能極少量的註意力在必要時關註車載系統顯示。因此,車載系統的資訊布局必須滿足直接、快速、準確的要求,在極短的時間內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在駕駛者眼前。
![](https://img.jasve.com/2024-2/226c5ccb332e30c381e8f9fc50469c56.webp)
圖| HUD讓汽車儀表、導航等資訊擡頭可見
傳統CHUD和WHUD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視線轉移的問題,但受限於顯示尺寸,只能簡單呈現少量的車輛行駛數據資訊,和簡略的導航誘導資訊,無法快速為使用者提供直觀、無需思考的駕駛引導。
而AR HUD可以透過增強現實技術,將導航誘導資訊直接投射到路面上,采用與真實道路融合的虛擬箭頭指引車輛前進,提前提示車輛變道、拐彎等,無需駕駛員額外思考。還能結合道路實際路況,為駕駛員提供夜視系統、碰撞預警、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盲區預警、行人預警、障礙物預警、交通訊號燈監測等服務。相比傳統HUD,AR HUD極大地提升了駕駛員在駕車過程中的使用者體驗。
原理:
感知、顯示、融合
HUD本質是一個汽車電子顯示系統,包括ECU部件,光源像源部件(圖形生成單元PGU),投影光學部件(自由曲面鏡光學系統)和機械殼體。此外,嚴格意義上來說,汽車的擋風玻璃也是HUD的一個核心光學部件。
其中,PGU普遍采用TFT-LCD,個別計畫采用DLP投影技術,此外還有極少一部份采用LCOS投影或雷射MEMS掃描投影技術。實際上,PGU的顯示面板雖然是HUD的核心部件,但並不是HUD公司的核心技術。HUD一級供應商通常從上遊的顯示面板廠商處采購標準顯示面板,透過設計HUD光路得到較好的畫質,配合相應的軟體系統,讓駕駛者能夠獲得最佳使用者體驗。
而AR HUD要想實作真正的AR顯示效果,不僅需要對現實世界進行精準感知,還需要即時、準確呈現數位化的虛像,並與實景道路環境進行融合。
感知技術: 為了實作虛擬資訊和真實場景的無縫疊加,要求對周圍道路實景環境進行精確即時地感知,生成真實世界的三維座標資訊。
![](https://img.jasve.com/2024-2/457aa5500ab9110e30410a015623f764.webp)
圖| FUTURUS AR動態渲染引擎
顯示技術: 基於物理空間的感知結果和三維光場顯示技術,借助融合技術、演算法和電腦圖形技術,即時計算、渲染生成任何需要被投射到真實世界內的虛擬物件。
融合技術: 虛實融合是AR HUD技術的重中之重,不僅需要實作真實世界與AR HUD虛擬成像在位置(空間座標)上的融合,還需要做到毫秒級的延遲控制(時間座標),才能將數位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精確融合,融合的精準度直接決定了AR HUD的使用體驗效果。
痛點:
沒有融合和互動的「假AR HUD」
AR技術需要將原本在現實世界中難以體驗的資訊進行數位化處理,並疊加在真實世界之上,從而實作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而目前國內外市場上自稱或被稱作AR HUD的產品,並沒有達到技術意義上的增強現實顯示效果。這些「假AR HUD」產品,采用的都是傳統HUD的2D平面顯示技術,透過簡單播放即時渲染的偽3D動畫,甚至特定幾個固定動畫的形式在HUD的2D畫面中進行駕駛指引,使用者體驗非常差。
人在開車的過程中,需要關註前方幾米~∞遠的範圍內的環境,根據關註物件的不同,人眼需要能夠對焦在不同距離上。目前除了FUTURUS未來黑科技的光場AR HUD產品,其他AR HUD產品的畫面都投射在視線前方7到10公尺的固定距離,虛擬資訊和現實環境無法達到空間位置上的融合,無法實作AR融合效果。而當前方車輛或其他障礙物與司機視線距離小於HUD的顯示虛像距離時,強行將HUD顯示內容與前方道路實景進行融合,則會產生嚴重的視覺輻輳沖突,令駕駛者感到眩暈和不適。
HUD是為了解決駕駛員頻繁轉移視線檢視儀表和中控資訊導致的安全隱患才誕生的一項技術。安全,是HUD產品的第一性原理。沒有融合和互動的「假AR HUD」不僅不能「輔助駕駛者」,反而會對駕駛者造成幹擾,帶來安全隱患。
正解:
好的融合應該是怎樣的?
不同於2D動畫播放或徒有「立體感」但顯示距離固定的「裸眼3D」顯示技術,FUTURUS光場AR HUD基於獨家研發的三維光場AR顯示技術,開發出了一套與之匹配的軟硬體系統和AR演算法,可以在駕駛者視野前方的現實世界中,投射出適應不同遠近對焦距離的三維虛擬資訊。這種三維光場顯示技術能夠將虛擬世界的資訊和現實世界的相關物體在同一空間位置進行展示,實作虛擬與現實的完美融合,不僅能夠呈現真正意義上的AR增強現實顯示效果,也可以徹底解決視覺輻輳造成的眩暈問題。
![](https://img.jasve.com/2024-2/efc169d022286d868798548a28107e91.webp)
圖| FUTURUS光場AR HUD顯示效果
此外,FUTURUS基於車身自有傳感器和處理器開發出的多傳感器融合架構和演算法,不僅能夠對現實道路環境進行即時感知,配合獨家座標系融合、防抖動與延遲演算法,還可以快速實作從感知、顯示到融合的零延時響應,且數據的計算與采集也更加精確,從而打造沈浸式AR體驗。
FUTURUS未來黑科技光場AR HUD產品視場角可達20度,可覆蓋五條車道,顯示距離覆蓋視線前方4公尺至∞遠,為駕駛者在車窗前呈現出一個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完美融合的畫面,給予駕駛者更全面的資訊支持。
暢想:
智慧汽車,元宇宙新視窗
近期,元宇宙的概念甚囂塵上,國際互聯網巨頭紛紛下註,力圖從硬體、軟體、系統、內容、套用等不同緯度搶先占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認為,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套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充套件現實技術提供沈浸式體驗。也就是說,元宇宙指向了下一代互聯網形態,而VR/AR則是幫助元宇宙從概念走向現實的技術基礎。
![](https://img.jasve.com/2024-2/a9727e1f9d1c0ee4b598835752b4de83.webp)
圖| 元宇宙BIGANT六大技術全景,圖源:【元宇宙通證】
根據FUTURUS創始人、CEO徐俊峰的判斷,基於增強現實技術的數位孿生互聯網將是智慧汽車的發展終局。現在的智慧汽車,已經高度整合了傳感器、處理器、ADAS等復合功能,無論是從芯片算力、傳感器數量、智慧硬體裝置、螢幕空間等各個方面來看,汽車的表現都遠勝於手機和AR眼鏡,有望成為連線物理世界和元宇宙的超級智慧硬體。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AR HUD等產品和技術的進一步普及,駕駛者完全可以把枯燥且疲憊的出行任務交由汽車自主完成,使用者在車內獲取完全沈浸式的體驗將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面對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移動空間」,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