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購買汽車的願望也與日俱增。據保守統計,目前國內汽車保有量超過2億台,這些汽車品牌又大致劃分為德系車、日系車、美系車、韓系車和國產車。如常見的奔馳、寶馬、奧迪屬於德系,豐田、本田、日產屬於日系,福特、別克、特斯拉屬於美系,現代、起亞屬於韓系,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長城則屬於國產。
有一個問題,蘇聯軍工那麽發達,為什麽我們在路面上看不到俄羅斯系車?蘇聯或俄羅斯是一個屈指可數的科技強國,航空母艦、核彈、衛星都能造出來,為何沒有一輛俄系車出現在中國市場呢?
俄羅斯是一個在工業領域發展極為畸形的國家,工業發展不平衡甚至可以追溯至蘇聯時期。冷戰時期,為了抵禦資本主義國家的聯合圍剿,蘇聯集中所有力量重點發展軍工,而與普通大眾息息相關的民用領域則少有著力。到後期,蘇聯軍工可與美國一較高下,卻無法滿足普通人對生活資料的需求,甚至成為蘇聯解體的一個原因。
美國是軍民兩用的模式,先開發軍用高科技,再轉為民用,創造經濟效益,反過來補貼軍用,形成良性生態。蘇聯的軍工與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