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沒逛知乎,地球又爆發技術革命了???
我話就放在這裏,任何支持電動車在未來取代燃油車這種論調的,都是不了解過去,也不敢想象未來的可憐蟲。
汽車取代馬車,本質上是生產力的躍進,是工業社會對農業社會的取代。
電動車和燃油車只是能源使用的方式不同,並不是生產力更叠。
就像是牛車和馬車的區別。
牛車力氣大,搬運貨物多。
馬車速度快,還可以做得高端大氣上檔次,還能放上茶座,讓舞女在裏面跳舞,還能搞熊皮坐墊,享受生活。
如此一來,馬車就能完全取代牛車嗎?
它就跟牛車拉開一個時代嗎?
電動車的出現是人類社會對不可再生資源消耗的擔憂。
如果石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各國頂多也是最佳化發動機,提升燃燒效率,降低汙染,不會說取代燃油車。
石油儲量一直在減少,開采成本也會逐漸上升,燃油車的使用成本也會被拉高。
如果不提倡電動車,燃油車的數量繼續增加,石油的使用速度也會更快。
燃油車的落幕必然是隨著石油能源的枯竭,而不是電動車的崛起。
很多人會拿科技的進步來反駁我,說未來會有核融合之類的,所以電能肯定會很低,電動車會大行其道。
這種說法就跟工業革命爆發後,馬的價格會下跌,所以馬車一定會進入千家萬戶一樣。
一旦爆發新一輪的技術革命,現階段的燃油車和電動車都是會被淘汰的。
因為一旦技術革命,就是全方面的,材料,能源,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種田。
農業時代怎麽耕田,用犁和牛來耕田,有些可能還會用馬。
工業時代降臨後,養殖技術提升,鋼產量提升。
人們難道是要培育更好的牛馬,打造更輕便,更堅固的犁來耕田嗎?
當然不是,結果是牛馬和犁都被拋棄了,人們用機械來耕田了。
隨著科技發展,電動車會不會取代燃油車這個論點的荒謬就跟鋼材打造的犁會不會取代鐵質的犁一樣。
如果一次新的革命爆發,世界和我們設想的可能都會不同。
到時候,可能就沒有四個輪子,甚至都沒有如今我們認識的汽車了。
可能是一個個懸浮球在空中飛來飛去,由算力中心統一控制。
也可能是人類放棄了肉體,集體上傳網路,透過各種機械來塑造現實世界。
更有可能是大家都有人員攜行式的飛行裝置,直接從這裏飛到那裏。
你們可能會覺得我在異想天開。
但你要記住一件事,你生活對幾百年前的人來說也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電動車造在未來會取代燃油車是一個沒有想象力的悖論。
只有那些不了解過去,也不敢猜測未來的人,才會提出來的悖論。
他們就是三十五歲之後,覺得一切新發明都是反人類的那幫人。
...................
看到沒有,很多人都拿電機的響應速度和廉價能源這一點,來反駁我。
完全沒有理解我這段話的真正意思。
電動車和燃油車本來就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它們是同時出現的,電車甚至比燃油車出來的還要早。
開采油的成本上漲,電動車就占據上風,開采油的成本下降,燃油車又會死灰復燃。
還有人說內燃機和電機運用能量的方式不同,電機就算是中子能和介子能出來了也不會被淘汰。
抱歉,內燃機也不會被淘汰,甚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內燃機都會陪著人類。
而且內燃機和電機不是同一個東西。
內燃機是一種透過燃料在機器內部燃燒,並將其放出的熱能直接轉換為動力的 熱力發動機。
電機是 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裝置。
通俗點的比喻,內燃機是一台整合式的膝上型電腦,而電機則是台式電腦的螢幕或是主機。
你也可以反過來對比,認為內燃機是台式,(補充這點是避免擡杠)
它們工作模式不同,但功能是一樣,就是運用方式和適用場景不一樣。
電動車要想真正意義的完全取代燃油車,就必然需要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
可這樣的工業革命,勢必會拋棄汽車作為主流出行工具的舊有思想觀念。
你有更優越的儲能方式,更優越的材料,為什麽還要做成車的樣子?
無人機最大的弊端是儲能不行,如果有朝一日,電能十分廉價,而儲能技術又很強,足以支撐無人機載重飛 一整天。
搞兩台無人機吊著籃子,不比地上跑得快嗎?還能節約基建成本,減少水泥區域,在地面修公園和景觀。
任何爭論燃油車和電動車的人,無非就是在爭論牛車和馬車哪個好。
你說馬的速度快,聽話,還通人性,懂得主人的想法。
車內裝飾豪華,裏面放著各種真皮坐墊,還有脫衣舞娘,坐在裏面很舒服。
牛脾氣倔,不聽話,速度慢,裝飾很老土。
所以你們就得到了一個定論,那就是馬車必定會取代牛車,馬車就是新時代的產物。
但本質上,牛車和馬車就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會存在誰完全取代誰的說法。
你可以最佳化養殖技術,搞配種,降低馬的養殖成本。
在馬車上搞得更奢華,用奴隸來取代舞娘和馬夫,把成本打下去,讓購買者獲得更好的體驗。
但馬車就是馬車,永遠都贏不了汽車。
因為汽車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更具效率,載重量更大,也徹底改變了出行方式。
電車和燃油車有本質上的改變嗎?
載重量更多了?
效率提升了?
出行方式改變了?
兩者就是牛車和馬車的差別。
電車的補能更便宜,電機響應速度更快,電池大了就支持更多的智慧裝置。
這不就又回到了牛車和馬車的差別嗎?
一個事物想要取代另一個事物,就必須要更具效率,甚至是完全改變原有的模式,才有可能說取代,否則就只是另類的互補。
說實話,電動車取代燃油車,還沒有無人機取代汽車的機率高。
固態電池,智慧駕駛,幹嘛一定要用到汽車上面啊,無人機不行嗎?
...................
再補充一點,那就是別把中國的情況套到外國去。
中國的電網以及基建是其他國家無法媲美的。
我們建造充電樁的成本便宜,不代表人家便宜,光是電壓穩定這一點,就足以壓倒很多未開發國家和區域。
如果你們想象不到那些國家的情況,就想08年之前的中國農村,別說電壓不穩了,停電都是經常的事情。
甚至你們都可以問一下爛尾樓那些用臨時電的使用者,電壓忽高忽低是什麽感覺。
還有人扯電機取代內燃機,自己去看一下新能源車是純電賣得多,還是增程賣得多。
電動車和燃油車就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真的談不上誰會取代誰。
真的別扯固態電池,超導材料,核融合那些來支持電動車,說未來電能會很便宜,電池儲能會更厲害,智慧AI也會越發達,所以電動車會大行其道之類的鬼話。
要真有那些技術,我搞架大疆無人機搭我出行不好嗎?
占地面積小,出行速度快,還能無視路面情況,最重要的是還搭載最先進的導航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