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7月汽車銷量:新能源滲透率超50%,見證歷史一刻

2024-08-20汽車

真的反超了。

7月的汽車市場,有一連串數位,都值得講一講。

先說第一個,51.1%。在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中,7月,全國乘用車零售為172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零售約88萬輛,滲透率達到了51.1%。

超過「半壁江山」,新能源車正式成為「主流選擇」。

這確實是歷史一刻,之後回顧汽車銷量變遷,2024年7月,一定會被記上一筆。

一個月反超的成就達成了,一整年呢?在未來兩年內,有機會嗎?

預測總是動態調整,我們不妄言,只等待了。

7月汽車市場,算好算差?

眾所周知,7月是「消費淡季」,其實,各家車企都有預判。

那麽,趁這個時間,一般會做什麽?檢修產線,控制產能;降低庫存,給經銷商松綁;收回優惠,控制價格。

於是,無論圈內圈外的,多少聽說過「高溫假」這個概念。

但是,這個7月,有一種「淡季不淡」的特征在裏面。

首先,新能源市場活躍,這是「第一功臣」了。看漲幅,7月新能源車零售為87.8萬輛,同比增長36.9%,環比增長2.8%;2024年1-7月,新能源車零售498.8萬輛,同比增長33.7%。

「增長點」就在新能源,7月繼續活躍,也就帶動了整個市場不致過於冷寂。

另外,汽車市場要好,本質上是消費者願意進店,也願意在這個月花錢買車。這其實和當月的天氣也有關系。

7月,高溫多雨,其實容易勸退消費者,說白了,大家不想出門看車了。

但有一個模式例外,它就是商超店,而商超店恰好是不少新能源車企的主要銷售渠道。大街上烈陽高照,商超內冷氣充足,其實也有助於銷售。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以舊換新」的乘用車報廢更新政策力度再加碼,其補貼已經提升至2萬元,從某種程度講,正促使不少使用者抓緊時間換車。

說實話,增換購使用者的購買力,大機率是強於首購使用者的。

所以,整體來說,7月是淡季,但沒有「淡」那麽狠。具體看數據,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2萬輛,同比下降2.8%,環比下降2.6%。

還在「下滑「,但已經是近期的最小降幅了。

插混迎頭趕上,SUV一騎絕塵

再看幾組數據:

7月,新能源滲透率達到51.1%,比去年增加了15個百分點。如果看看歷史記錄的話,你真的會發現,也就短短3年,新能源就獲得了如此巨大的躍升。

畢竟,2019年、2020年,每年才剛剛超過百萬的規模,在2000萬輛的中國車市中,新能源滲透率還是「個位數」。

但到了2021年,新能源銷量就接近於300萬輛,滲透率為14%;2022年,新能源滲透率來到了27%;2023年,再達到35.7%。

像今年1-7月,新能源滲透率也來到了43.2%。

一年一個新台階,只是,今年的新能源市場,還要再細分出新的趨勢:插混迎頭趕上,有機會超過純電,成為新寵了。

7月,純電零售銷量為48.2萬輛,同比增長14.3%;插混零售銷售為39.6萬輛,同比增長80.4%。

一方面,「帶油箱」的插混(含增程式)增長振幅更大;另一方面,插混的絕對銷量也達到了新的高度,與純電幾乎要1:1平分秋色了。

再疊加頭部品牌的產品勢能,比如,比亞迪插混、純電兩不誤;吉利、長安也在「子系列」裏大量布局插混產品;問界、理想,更是把新能源高端市場做成了「插混主場」。

所以,今年車市最流行的一句話是,「高端純電不好賣,油箱才是硬通貨」。

除了純電與插混之爭,還有一個細分市場的角度,值得我們再品評。

7月,SUV、轎車、MPV「三大細分市場」也出現了不同的分化。

該月,SUV零售銷量為84.8萬輛,同比增長1.9%;轎車零售銷量為78.8萬輛,同比下滑6.6%;MPV零售銷量為8.4萬輛,同比下滑10.2%。

很顯然,SUV還是「香餑餑」。這是由誰決定的?本質上,要看國內消費者的偏好;但更直接的,是看頭部品牌們的主推車型是什麽,SUV往前提,轎車、MPV其實都受冷落。

有人說,SUV之於轎車,是一種消費升級。這也沒錯,車市呈現的特點,仍然是「消費分級」,而帶動銷量上漲的,還要看有增換購需求的「消費升級」使用者。

如果他們更喜歡SUV,而不是轎車、MPV。那麽,收手吧,別在使用者不感興趣的車型上搞事了。

理想汽車進入TOP 10榜單

我們再來看看銷量榜單。

在車企TOP 10榜單中,比亞迪高高在上,占據榜首。但更吸引眼球的是,7月,理想也躋身於這個榜單之中了。

周榜有爭議,發or不發,叫人糾結。但月度車企排行榜,這個「含金量」更大。

7月,理想汽車零售銷量為5.1萬輛,在車企零售銷量TOP 10榜單中排第十,而之前的榜單常客們,比如上汽通用、東風日產、長城汽車,已經看不見蹤影了。

換言之,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已經完成了對不少傳統車企的「直道超車」。

再看其他車企的表現,7月,吉利汽車排在榜單第二,又一次超過了一汽-大眾;奇瑞汽車排在第四,也超過了上汽大眾。

從第六到第九,則分別是長安汽車、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上汽通用五菱。

這個榜單,總結一下,就關鍵的兩點:

1、莫忽視自主品牌掀翻合資品牌的決心。從市占率來看,7月,自主品牌零售份額為61.8%,同比增長8.5個百分點;

2、莫小瞧新勢力從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實力。上一個殺入TOP 10的是特斯拉,這一次,輪到理想汽車了。

叩門的野蠻人,真有可能改變市場局面。

寫在最後

7月市場,淡季不淡。當然,這句話是送給新能源汽車的。

滲透率超過50%,見證了歷史,也見證了新能源的拔地而起。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晞貝